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习题课件(4份打包)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习题课件(4份打包)

资源简介

(共16张PPT)
●·变式训练
1
(兰州中考)1945年8月,蒋介石三次电邀毛
泽东赴重庆谈判,共商和平大计。另一方面,他又借用美国的
军用飞机空运大量国民党军队抢占各大城市和交通要道。这
反映出蒋介石的真实意图是
A.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B.攘外必先安内
C.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D.假和平真内战
【解析】本题考查重庆谈判。
A(X)“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是国民党反动派在抗日战争进
入相持阶段的表现,排除A。
B(X)“攘外必先安内”是九一八事变后,在民族危亡之时国
民政府的基本国策,排除B。
C(X)“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是西安事变时张学良、杨虎城向
蒋介石提出的要求,排除C。
D(V)依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国民党为了给
发动内战争取时间,赢得政治主动,而进行重庆谈判。材料内
容反映出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真实意图,D待合题意。
变式训练2
(广东模拟)如下是关于20世纪40年代某一
运动的一组照片。这场运动
D
“其有煮耕
东北贫苦农民在标记
农民为实现耕者
农民为配合主力部队
分得的土地
有其田而斗争
作战而自动组织训练
A.为发动百团大战奠定基础
B.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带来曙光
C.为中共七大召开准备条件
D.为解放战争胜利提供重要保障
是农民交租交息、,不待合材料中农民分得土地的史实,排除A。
B(X)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的召开为实现民主统一带来曙
光,材料图片与之无关,排除B。
C(X)照片反映的土地改革属于解放战争时期,而中共七大
召开于抗日战争时期,排除C。
D(V/)根据材料中的时间“20世纪40年代”和图片中农民分
得土地、配合主力部队作战可知,照片反映的运动是解放战争
时期的土地改革,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
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D待合题意
陕北
山东
解放区
解放区
中原
【解析】本题考查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
A(X)“转战陕北、战略防御”只与“陕北解放区”有关,未全
面反映题干简图内容,排除A。
B(X)简图未涉及“御数于外、自卫反击”,排除B。
C(X)简图未涉及“战略决战、全胜可期”,排除C。
D(V)据简图信息“陕北解放区”“山东解放区”“中原”并结
力从国民党重点进改的山东和陕北解放区中间发起进改,千
里跃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
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改的序幕,D待合题意。(共34张PPT)
1.“广开言路,举行士子观风势;功用民心,创
办民间禁毒局;放眼世界,首译洋文洋法;
亡羊补牢,严惩鸦片走私。”材料评价的历
史人物是
(A)
A.林则徐
B.洪秀全
C.关天培
D.陈化成
解析】本题考查林则徐。
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林则徐任湖广
总督期间,设禁烟局,待合题干“创办民间
禁毒局”;林则徐编译成《四洲志》等资料,
被誉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符合
题千“放眼世界,首泽洋文洋法”;1839年,
林则徐虎门销烟,待合题干“严惩鸦片走
私”。因此材料评价的历史人物是林则徐,
A符合题意。
B(X)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运动,与题干材
料无关,排除B。
C(X)关天培在鸦片战争期间于虎门炮台
壮烈殉国,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C。
D(X)陈化成在鸦片战争期间的吴淞战役
中力竭牺牲,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D。
邓世昌
孙中山
李大钊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救亡图存的英雄人物。
A(V)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抗击日本侵
略,邓世昌在甲午中日战争的黄海海战中
壮烈狗国;为挽救民族危亡,孙中山领导了
辛亥革命:为救亡图存,李大创参与新文化
运动,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由此可知,他
们的人生选择都是为了挽救中华民族,A
待合题意。
B(X)邓世昌与发展资本主义无关,排除B。
C(义)邓世昌、孙中山与实现共产主义无
关,排除C。
3.捉蒋—英雄壮举;放蒋—大局为重;送
蒋一情真意切。与此评价相关的人物是
(C)
A.周恩来
B.杨靖宇
C.张学良
D.毛泽东
【解析】本题考查张学良。
A(X)周恩来与题干材料无关,排A。
B(X)杨靖字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B。
C(V)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要求蒋介石
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张学良与杨虎城发动
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
—“捉蒋”;西安事
变后,张学良以大局为重,促进西安事变和
平解决
放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
张学良亲自送蒋介石回南京—“送蒋”。
因此题干材料评价的人物是张学良,C待
合题意。
D(X)毛泽东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D。
民国剪辫
民国金陵女子学院体育院
知,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
后的习俗,领布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
法令;全陵女子学院体育专业体现了民国
时期女性体育得到重视。这些均反映出民
国时期社会生话的变迁,A符合题意
B(X)交通方式的变革与图片信息、无关,排
除B。
C(X)社会教育的进步与图片“民国剪辫”
无关,排除C。
D(X)文学艺术的繁荣与图片信息无关,排
除D。(共53张PPT)
1.(广州中考改编)1947年,邓颖超同志参加
了在西柏坡召开的全国土地会议。会后,
她深入河北农村搞土地改革蹲点,开展调
查研究。下列与邓颖超同志开展调研工作
直接相关的文件是
(A)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天朝田亩制度》
C.《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D.《中华民国约法》
【解析】本题考查解放区土地改革。
A(V)根据题干信息“1947年”“土地改
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中国共产
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
纲》,随后各个解放区先后开展土地改革运
动,A待合题意
C(×)《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是1945
年重庆谈判后签署的协定,与题干时间和
内容不待,排除C。
D(X)《中华民国约法》领布于1914年,与
题干时间和内容不待,排除D。
2.〔识史事要素)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
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激发了农
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这叙述了土地改
革的
(D)
A.背景
B.目的
C.措施
D.意义
【解析】本题考查解放区土地改革的意义。
A(X)抗目战争胜利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
盾发生变化,是土地改革的背景,排除A。
B(X)土地改革的目的是赢得农民的支持
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坚实基础,排除B。
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
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解放区土地改
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
了根本性变化,檄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
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
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这是土地改革的意义,D特合题意
3.(云南中考)1947年6月30日夜,刘伯承、
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12万人,
一举突破黄河天险,千里跃进大别山。这
一军事行动
(D)
A.标志着全面内战的爆发
B.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C.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全境
D.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解析】本题考查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
A(X)1946年6月,蒋介石命令国民党军
队全力围改中原解放区,标志着全面内战
的爆发,排除A。
B(X)1949年4月,人民解放罕百万雄师
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南京,结束了国
民党在大陆的统治,排除B。
C(X)平津战役的胜利,基本上解放了华北
全境,排除C。
D(V)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
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
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天险,千里跃进大
别山,直接威胁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
放军战略进改的序幕,D特合题意(共46张PPT)
1.(牡丹江中考)民主人士柳亚子先生曾赠毛
泽东诗云:“阔别羊城(广州)十九秋,重逢
握手喜渝州(重庆)。弥天大勇诚能格,遍
地劳民战尚休。”从诗中可以看出毛泽东此
行渝州的目的是
(A)
A.争取国内和平与民主
B.推动实现全民族抗战
C.达成国共的再次合作
D.商讨成立苏维埃政府
【解析】本题考查重庆谈判。
A()根据题干信息“重逢握手喜谕州(重
庆)。弥天大勇诚能格”并结合所学知识可
知,1945年8月,毛译东不顾个人安危,亲
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尽一切可能争取国
内和平与民主,因此毛译东这一行动被柳
亚子称赞为“弥天大勇”,A待合题意。
B(X)毛译东前往重庆谈判时,全民族抗战
已经结束,排除B。
C(义)结合所学可知,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
主要目的是争取和平与民主,不是“达成国
D(X)重庆谈判中双方同意以和平、民主、
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
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而不
是商讨成立苏维埃政府,排除D。
2.〔辨识历史解释)(信阳期末改编)历史解释
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2025年是重庆谈
判80周年,下列关于重庆谈判的材料中,
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D)
A.1945年8月,蒋介石电邀毛泽东谈判,为
内战做准备
B.参加谈判的中共代表分别是毛泽东、周
恩来、王若飞
C.经过谈判,国共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
代表会谈纪要》
D.重庆谈判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
国带来一线曙光
【解杯】本题考查重庆谈判的影响。
A(X)选项是对重庆谈判背景的客观叙述,
属于历史事实,排除A。
C(X)选项是对重庆谈判结果的客观叙述,
属于历史事实,排除C。
D(V)根据历史解释的定义可知,“重庆谈
判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一
线曙光”是对重庆谈判的分析或评判,D待
合题意。
3,抗战胜利后,中国进入和平发展的好时机,
国共双方签订了停战协定。但是这些协定
墨迹未干,国民党就不顾舆论,发动内战。
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
(A)
A.国民党军进攻中原解放区
B.国民党军撕毁了政协协议
C.国民党军进攻大别山地区
D.国民党军进攻陕北解放区
【解析】本题考查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
A(V)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1946年6月
蒋介石单方面撕毁政协协议,命令国民党
军向中原解放区发动大举进改,全面内战
爆发,A待合题意。
B(X)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撕毁政协
协议,排除B。
C(×)1947年11月下句,国民党军队围改
大别山解放区,发生在内战爆发后,排除C。
D(X)国民党进改陕北解放区发生在重点
进改阶段,排除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