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重庆市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
历史试题
(开卷本卷共两个大题,满分50分,同道德与法治学科共用90分钟)
注意事项:
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题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
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
1.考古学家在对距今约9000一7500年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进行挖掘时,发现了生活用具、农具、家
猪骨骼以及大量的植物种子,包括炭化的稻粒。这些考古发现能够论证
A.河南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B.贾湖居民日常生活丰富
C.中华早期文明的分布较广
D.中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
2.“田”的甲骨文字形像是分割整齐的田块,中间的“十”字表示田间的阡陌小道(图一)。“田”字出
现到今天,不论发展到何种字体,自产生起其结构均未发生变化(图二)。这说明
A.甲骨文内容记载丰富
田
田
B.甲骨文已经具备汉字的结构
营
C.甲骨文艺术价值较高
田田田
小京书餐节
D.甲骨文是较完整的成熟文字
图一
图二
3.下面两幅形势图反映了
秦朝形势图
西汉形势图
A.地方行政制度发生变化
B.长城的军事功能弱化
C.边管辖的进一步发展
D.中央与地方矛盾尖锐
4.公元494年,孝文帝把北魏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后,专门命人依汉制制定官服,赐给群臣。在民间
颁行按汉族服饰制定的衣帽式样,令鲜卑人按样缝制穿着,并亲自督促,制止违令的情况发生。
孝文帝此举有利于
A.提升鲜卑人审美观念
B.促进民族交融
C,加速北方经济的发展
D.维护国家统一
历史第1页(共6页)
5.宋代合州地区的人们把坡土改造成梯田,等到打雷下雨,便积水插秧,这样就改造了山区,变坡土
为稻田了。据此可知
(
A.生产力制约农业经济发展
B.劳动人民因地制宜开展生产
C.手工业在农业基础上发展
D,时令节气影响农业活动开展
6.下表中记载的史实共同反映了
时期
史实
修筑驰道、直道和五尺道,构筑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开凿连接湘水和漓水的灵
秦朝
渠,沟通长江和珠江
隋唐
开凿以洛阳为中心的大运河,沟通南北:修筑以长安为中心的近2.5万公里的驿道
元朝
构筑以大都为中心的通往全国乃至境外的驿路交通网
A.统一国家的建立促进交通的发展
B.水路交通和陆路交通同等重要
C.交通建设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D.交通网络均以中原地区为中心
7.右图为1919年6月7日北大师生欢迎被捕获释的同
听!巴黎和会消息,
外交大失败,
学胜利归校演唱的歌曲歌词(部分)。从歌词中可以
3
5.35533
216.56
感受到
()看!国贼依然当道,「
前途多阻碍
A.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551⊥2165
35612
B.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我们是民众先锋,「责任推不开
C.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
11216535656.15
挽救危亡,改进文化,「创造新时代
D.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8.1928年1月,在毛泽东指导下起草的《遂川工农县政府临时政纲》规定“工、农、士兵和其他贫民,
都有参与政治的权利”“没收地主、祠庙的田地山林及一切附属物,归无地少地贫苦人民、退休士
兵耕种”。中国共产党的这些举措有利于
A.抵抗外来侵略
B.凝聚革命力量
C.加速北伐进程
D.推动国共合作
9.下面是1913年和1920年上海机器工业的设厂和分业情况,推动这一时期上海机器工业发展的主
要原因是
(
(单位:个)
1913年
1920年
机床制造
1
8
内燃机及农产品加工机器修造
16
44
纺织印染缫丝机器制造
13
32
针织机器制造
3
30
印刷机器制造
7
16
船舶修理和小火轮制造
14
28
其他
37
64
合计
91
222
A.实业救国思潮的形响
B.外国资本干扰减轻
C.外商创办企业的刺激
D,国民政府大力支持
历史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