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山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二)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6月山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二)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6月山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二
历史
一、选择题:本卷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题目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符合辽宋夏金元这一时期的历史特征的是
①从分裂走向统一②南北经济均衡发展③多民族交融加强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如图是1908年《申报》上刊登的一幅反映清末立宪的漫画,作者意在说明
A.中国社会适合君主立宪制 B.清末立宪不改变专制之根本
C.清朝主动顺应近代化潮流 D.辛亥革命未能推翻君主专制
3.如图是高一某同学制作的中国古代政治机构知识卡片。据此判断该机构是
A.宰相 B.内阁 C.司礼监 D.军机处
4.下列史事标志着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义革命转折的是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建立 D.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
5.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逐渐显现
B.无产阶级迫切需要科学理论指导
C.“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已经产生
D.国际工人协会在伦敦成立
6.如图是小华同学在学习“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知识后制作的三角贸易示意图。据所学知识判断“出程”携带的商品应该是
A.棉花、茶叶等 B.纺织品、枪支等C.烟草、蔗糖、贵金属等D.非洲黑奴
7.下列重要的法律文献与颁布的国家搭配正确的是
A.《权利法案》-德意志帝国 B.《人权宣言》-英国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法国 D.《独立宣言》-美国
8.第一次工业革命中,革新了动力技术、催生了交通工具革命的技术发明是
A.骡机 B.珍妮机 C.蒸汽机 D.内燃机
9.在陕西西安临潼姜寨聚落遗址中,考古发现了一个由五个大家族组成的氏族公社。它有公共墓地,但各个墓葬的陪葬品不多,差别也不大。这反映出姜寨文化
A.贫富分化尚不明显 B.属于父系氏族社会
C.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D.出现早期国家特征
10.下面是春秋战国思想家及其思想主张(部分)表格。其中搭配正确的是
选项 思想家 基本观点
A 孟子 提出五行“相生相胜”理论
B 老子 主张“兼委”“非攻”“尚贤”
C 荀子 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
D 庄子 崇尚逍遥自由
A.AB .BC CD .D
11.下列历史小件中,发生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是
A.中国同叫会成立 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C.衰世凯复辟帝制 D.发动了九一八小变
12.18世纪,资本主义国家中实行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的典型代表分别是
A.英国、法国 B.德国、法国 C.德国、美国 D.英国、美国
13.第二次世界大战对20世纪上半期世界国际秩序的影响,表现在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 B.动摇了欧洲的他界优势地位
C.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形成 D.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14.下图为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与重工业发展示意图。对此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民族工业发展快速且全面 B.轻、重工业比例趋向合理
C.民族工业成为国家经济支柱 D.国际因素是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
15.1688年,英国某一历史事件“遏止了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上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发展的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这一事件是
A.圈地运动 B.“光荣革命”C .内阁制形成 D.工业革命
16.20世纪初,俄国农民提出“余粮收得太多,请给我们定个标准,要不我们会把存播的种子都吃掉”。造成该局面的原因是
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赫鲁晓夫进行农业改革 D.确立斯大林模式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建国初)党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倡导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定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尊严,支持和援助世界被压迫民族解放事业、新独立国家建设事业和各国人民正义斗争,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彻底结束了旧中国的屈辱外交。
进入新时代,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威胁上升,逆全球化思潮上升,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2021年11月11日)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迎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与世界各国建交的又一次高潮。与中国建交国家的数量从1965年的49个增加到1976年的111个。......这些外交成就极大地改善了中国的安全环境,拓展了外交活动的舞台。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外交的主要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重大突破的表现。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如何应对当今世界的动荡变革局面。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古巴导弹危机
材料一1962年,美国指责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苏联否认,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出动包括8艘航空母舰在内的183艘军舰和包括携带核武器的B52轰炸机在内的大批飞机,将古巴“隔离”。美、苏军队都进入战备状态,并摆出一副不惜动用核武器的姿态。但是,美、苏对危机的处理十分谨慎,双方领导人多次通信,通过秘密谈判,结束了危机。
-《中外历史纲要(下)》
材料二赫鲁晓夫在回忆录《最后的遗言-赫鲁晓夫回忆录续集》中谈到古巴导弹危机时说:“尽管我们的阶级对抗是不可调和的,肯尼迪和我在防止军事冲突的问题上,却找到了共同的立场和共同的语言。”
(1)据材料一、二,指出美苏外交关系的特点及其影响。
(2)在研究“古巴导弹危机”这一历史问题时,漫画和回忆录都具有史料价值,哪种史料价值更大?请说明理由。
1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赵老师组织高一(1)班同学开展“探寻社会转型中的历史选择”主题活动。具体活动如下
材料
探寻社会转型中的历史选择主持人: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活动的主题是“探寻社会转型中的历史选择”......请同学们围绕这一主题展开阐述。谢谢!
张同学:在战国,面对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逐步瓦解,土地私有制的出现。
新兴地主阶级为了适应这些社会变化,纷纷进行变法,商鞅变法就是其中
次最为彻底的变法。
李同学:在英国,面对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英国经济发展时,英国资产阶级选择用革命方式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为英国
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王同学......
主持人:同学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现总结如下......谢谢!
(1)根据材料,列举推动社会转型的两种方式。
(2)请你以主持人身份对本次主题活动进行总结,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撰写发言稿。
(要求:围绕主题,简明扼要,逻辑清晰;不得透露身份信息)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B B B D B D C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D C D C D B A
17.(1)目的:维护国家主权独立;支持和援助世界被压迫民族解放事业、新独立国家建设业和各国人民正义斗争;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种族主义;结束旧中国屈辱外交;巩固新兴政权;为国内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等。
(2)表现:迎来建交高潮;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中日建交;中美建交等。
(3)应对: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倡导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化改革开放;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多边主义;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等。
18.(1)特点:激烈的冷战对抗;不放弃协调对话;苏联处于劣势。影响:加剧国际关系的紧张;同时避免世界战争爆发。
(2)回忆录价值更大。理由:漫画属于艺术形式,与真实历史有一定距离。回忆录是根据历史当事人的回忆写成,与真实历史比较接近。
19.(1)方式:变法改革;暴力革命。
(2)发言稿:社会形态转型是新的社会阶级与旧的统治阶级经过长期的力量较量、激烈的阶级对抗实现政权更替后,社会形态向高层次递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因旧的统治阶级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所以,绝大多数情况下,完成社会形态转型都采用战争、暴力革命的形式,如英国、法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但是在历史长河中,通过改革完成社会形态转型也是存在的,如战国时期,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实现了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又如19世纪中期,俄国通过1861年改革实现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因此各国在社会转型过程中,需要将本国国情同转型方式进行结合,进而平稳过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