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夏季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二)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夏季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二)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夏季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二
历史
一、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题目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是为避开敌人的追击而进行的一场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这场“战斗”指的是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土地革命
D.红军长征
2.新航路开辟前,欧洲人眼中的世界版图非常狭小,但一次航行使得世界的面积扩大了几乎一半。完成这次“航行”的探险家是
A.哥伦布
B.迪亚士
C.达·伽马
D.麦哲伦
3.美国联邦党人麦迪逊说:“宪法和由之创建政府将是这块土地上的'最高法律”,各州都无权违抗。”这表明他主张
A.建立共和政体
B.扩大各州自主权力
C.实行三权分立
D.加强联邦政府权力
4.下图展现了现代中国逐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历史画卷,其中时间定格在1971年10月的历史画面是
①开国大典 ②万隆会议 ③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④香港回归
A.①
B.②
C.③
D.④
5.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许多地区的植物种子被带回欧洲,经培育改良成为欧洲人的食物原料,如玉米、土豆等。欧洲人也将欧洲的一些植物种子带到殖民地进行培育生产,最终成为殖民地人民的重要食材。这说明新航路开辟
A.未给殖民地造成任何的打击和破坏
B.有利于世界各地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C.带来的物种交流助推新旧大陆发展
D.促进新旧大陆经济互补而共同发展
6.法新社华盛顿2019年2月25日电,美国总统表示,中美贸易谈判取得显著进展。同一天,法新社香港电,有关中美贸易谈判的乐观情绪已为全球股市提供帮助。中美贸易谈判的进展及其对全球股市的影响表明
A.经济全球化是发展趋势
B.经济区域集团化受挫
C.世界银行成立
D.不结盟运动出现
7.20世纪50年代初期,公开对立的东西方世界先后展开过两个规模庞大的国际援助,即“马歇尔计划”和苏联援助中国的“ 156项工程”。这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A.美苏都强化了对援助地区的控制
B.是“冷战”在欧亚正式形成的标志
C.都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
D.都极大振兴了各自阵营的经济力量
8.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括和当时很多人一样,经常瞅准时机购买田宅。这种贵族官僚也参与土地自由买卖的现象反映了
A.春秋战国的纷争
B.土地私有制形成
C.宗法制正式确立
D.武将地位的下降
9.1900年,慈禧太后出逃西安,侵略者们占领北京后实行分区管制,如内城北边归日本管辖,西北归英美管辖,东边归沙俄管辖。导致这种局面出现的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0.欧洲中世纪后期,在教会神学的笼罩下,产生了大学的世俗教育,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A.教会势力的削弱
B.城市经济的复兴
C.传统教育的崛起
D.神学的广泛传播
11.1954年,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正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法律文献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2.陈独秀说,“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这主要是因为辛亥革命
A.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B.没有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C.未动摇中国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
D.民主共和观念尚未广泛传播
13.某校高一同学在研读美国1787年宪法后摘录了部分宪法条文,他们在摘录过程中与原文(宪法内容)明显不符的是
A.联邦政府有发行货币等经济大权
B.地方各州享有一定的自治权
C.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
D.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
14.当今世界,各种峰会接连不断,包括:G20峰会、G8峰会、“金砖四国”峰会、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东盟峰会、世界气候大会峰会等。这种状况的出现,最能说明
A.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方向
B.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国际地位发生质变
C.区域经济集团化已成为大势所趋
D.对话与合作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主流
15.“公元 383年,这流亡政府的弱势军队出人意外地打败了前秦领袖苻坚所统率的绝对优势的北方联军。”这个“流亡政府”是
A.东汉
B.西晋
C.东晋
D.北魏
16.清人戴震说过:“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对这两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批判了清政府刑罚吏治的严酷
B.看到了宋明理学压抑扼杀人性
C.主张日常生活应遵循理学观念
D.肯定宋明理学维护了清朝统治
17.1952年,埃及赢得了真正独立。1956年,埃及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撤离苏伊士运河区的国家是
A.俄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18.庄园的土地分为两部分,其中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收入全部归领主所有的土地称
A.自留地
B.公用地
C.自营地
D.份地
19.亚历山大灯塔被称作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这座城市作为地中海东岸的经济中心辉煌一时,这说明
A.地中海沿岸经济发达,文化繁荣
B.亚历山大带给埃及人民繁荣昌盛
C.亚历山大东征加强了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D.古埃及文明灿烂辉煌,著称于世
20.“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21.家谱是以记载一个血缘家族的世系与事迹为主要内容的文献。以下制度中,与家谱最为相关的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井田制
D.礼乐制
22.司马睿(晋元帝)从东渡到登基,主要依赖了王导、王敦兄弟的大力支持。在此期间,王导联合南北士族,运筹帷幄,政令己出,王敦则总掌兵权,专任征伐。这说明当时
A.外戚独揽国家大权
B.士族政治制约皇权
C.中央集权受到削弱
D.国家处于四分五裂
23.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下列示意图中属于三国同盟的是
24.埃及是一本厚重的历史书,包含了璀璨文明、神话故事、历史典故、神秘宝藏;等等,走进古埃及世界,你了解的“璀璨文明”应是
A.充满神秘的楔形文字
B.巍然屹立的金字塔
C.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
D.提倡改革的法家思想
25.“百日维新”期间,维新派废除八股文,一律改试策论。各级考试仍定为三场,历史政治、时务、四书五经;以后一切考试,取士均以讲求实学实政为主,不凭楷法(写字)好坏为取舍标准。该规定说明
A.清王朝已不适应时代需要
B.经世致用思想在清末时出现
C.维新派在文教方面除旧布新
D.洋务派尝试教育方面的改革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俄政府规定:一切余粮都归国家所有,所有粮食一律由人民委员会负责经营,禁止私人买卖;加速对各工业部门大企业的国有化;凡是雇工10人以上或使用动力机械、雇工5人以上的企业,一律收归国有:由国家对布匹、食盐、大荣、靴鞋、肥皂等消费品实行统购统销政策,严禁私商经营。
材料二苏俄政府规定:农民缴纳粮食税后的余粮及其他产品,可以自由支配;凡工人在5人以下,拥有发动机的小型工业企业和工人数在10人以上,没有机器的小型工业企业,一律停止国有化,并鼓励私人资本创办企业。
材料三1927年12月,联共(布)第十五次代表会议提出“在会作化基础上,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起来,改造成为大规模的集体经济”,到1934年,苏联71.4%的农户参加了集体农庄。
-以上材料摘编自史仲文、胡晓林主编《世界全史》
(1)分别指出材料一、二反映的经济政策,并说明苏俄政府对材料一反映的经济政策进行调整的必要性。
(2)材料三反映的经济政策是什么?指出其主要目的。
79.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的科学革命与技术进步,都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学革命是西方文明的独特产物......一个原因在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的学术成就。学者和艺术家可以接近的不仅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还有欧几里得和阿基米德,后者曾促进了物理学和数学的研究......匠人与学者之间的鸿沟被缩小,匠人在文艺复兴时期并不像在古典时代和中世纪时代那样受到鄙视。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如下图所示:
材料三20世纪的科学革命为技术革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物理学革命为原子能、电子和激光技术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化学革命为分子设计和开发新材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大量兴起,还出现了综合多种学科技术成就的航天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激光与纳米技术等。以致任何一项重大的科学发现和发明,都不再是单一学科发展的结果。科学事业也不再是少数人的事业,而成为社会性的巨大事业。
-王春明《科技革命的历史轨迹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科学革命与文艺复兴之间的关系,列举一项该时期物理学或数学研究方面的重要成果。
(2)据材料二中的图示,写出字母A、B、C代表的内容,并分别列举A、B两个时代向“距离”挑战的一项重要发明。
(3)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以来第三次科学革命的主要特点。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纸由中国俘虏传到撒麻耳干(今中亚乌兹别克斯坦境内)。(大食将领)吉雅德·本·萨利赫擒获了这些战俘,其中有纸匠,这些手工业从此发展起来。产品不仅可以供应本地的需要,而且成为撒麻耳干人外销主要的货物。
-扎伊哈尼《道里郡国志》
材料二:摩揭它,一曰摩伽陀,本中天竺属国......贞观二十一年,始遣使者自通于天子,献波罗树;太宗遣使取熬糖法,即诏扬州上诸蔗,拃沈如其剂,色味愈西域远甚。
-《新唐书》
材料三:商务部综合司司长储士家日前对媒体透露,目前有167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我国签订了198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此外,我国还与44个国家建立双边投资合作工作组,与7个国家建立贸易畅通工作组,以推进与有关国家贸易投资的发展。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3)从上述三则材料中你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没初制度大多不切实际,要求制度变革的呼声县禹,却无法得以实施。直到武帝时期,牙矢刃阔斧地推行了制度变革;这是一个事功显赫的时代,也是一个垂范立制的时代,在协调地方与中央的关系、解决皇权与相规矛盾、强化对官僚队伍的管理、确立新的经济政策等重大领域,汉武帝都进行了制度创新和变革。
-摘编自孙家洲、王文涛《制度变革与汉武帝盛世的造就》
材料二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强一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一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三辛亥革命终结了千年不变的王朝轮回,埋葬了腐朽没落的专制皇权,建立了模式一新的中华民国,开创了顺应潮流的共和时代,从思想意识、制度模式、经济发展和国家走向等诸多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它不只是打落了一顶皇冠,而且开辟了中华民族振兴有为的希望之路。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期“制度创新和变革”在政治上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科举制与之前选官制度相比有何不同。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在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历史功绩。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D C B A D B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A C D C B B C C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B C B C
26.(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再适应形势需要,引发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
(2)农业集体化;促进工业化的发展。
27.(1)关系:文艺复兴与科学革命相互促进。成果:牛顿经典力学理论。数学:微积分
(2)内容:A是蒸汽时代;B是电气时代;C是在空中飞行。发明:A是蒸汽火车;B 是飞机
(3)特点: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大量新兴学科的兴起;多种学科共同推动;科学研究的社会化趋势加大;
28.(1)现象:材料一反映了我国造纸术通过战俘传入大食。影响:中国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推动了相关各国的社会进步。
(2)材料二反映了唐朝从天竺学来了熬糖法;材料三反映了中国积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密切合作。
(3)经济文化发达、国力强盛是对外友好交往的基础;适合时代与实际的开放政策是重要条件;相互交流学习、取长补短、才能促进共同发展。
29.(1)表现:设立中朝;设置刺史;颁布推恩令;推行察举制。(任答3点)。
(2)不同:官员选拔权集中到中央;用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按才学标准选拔官员。
(3)开创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闸门;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建立了中华民国);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促进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任答3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