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教学监测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亳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教学监测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安徽省亳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隋朝是继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它结束了自西晋灭亡以来200多年的分裂局面,开创了隋唐盛世的基本格局。隋朝的建立者是( )
A.杨坚 B.杨广 C.李世民 D.李渊
2.贞观元年,某宫禁监门校尉因未发觉长孙无忌佩刀入宫而被判处死刑,长孙无忌则被判罚铜20斤。大臣戴胄认为这样判决有违公平,并反复劝说太宗改变判决结果。最终,太宗听从建议,免除了监门校尉的死罪。这一事件的处理体现出唐太宗( )
A.以史为鉴 B.勤于理政 C.虚怀纳谏 D.居安思危
3.某学校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发展”图片展览。下列工具由唐代农民改进而成的是( )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这一时期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开国君主都是武将,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南方政局相对稳定。以上描述的历史时期是( )
A.五代十国时期 B.金与南宋对峙 C.辽和北宋并立 D.蒙古族的兴起
5.一种观点认为:宋朝某项政策的实行,使得中国人丧失了汉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尚武精神,以至其在与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这项政策应该是( )
A.重农抑商 B.重文轻武 C.和亲会盟 D.闭关锁国
6.图为宣化辽代墓葬中发现的壁画《备茶图》,尽管辽地并不产茶,但壁画中描绘的茶具与烹茶程序,皆体现出唐宋茶法在辽地的影响。这一发现最能证明宋辽时期
A.农业生产的发展 B.海外贸易的兴盛
C.民族矛盾的缓和 D.民族文化的交融
7.为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和家国情怀,学校近期将开展讲历史故事大赛。七年级1班的同学准备了以下材料:“①收复建康②取得郾城大捷③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④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他们要讲述的是( )
A.黄巢 B.耶律阿保机 C.文天祥 D.岳飞
8.英国史学家汤因比曾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假如你生活在两宋时期,可能经历的事情有( )
①用“交子”在酒店换酒喝 ②在“瓦子”里听说书 ③去“夜市”吃夜宵
④在“草市”购买日用百货 ⑤在“勾栏”里听当时流行的散曲和看《窦娥冤》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9.宋代,人们发现“以磁石磨针锋”能将钢针人工磁化,与这一发现相关的是( )
A.火药用于军事 B.造船时安装指南针
C.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D.造纸术传播到西方
10.1260年,忽必烈继承汗位,接受了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的建议,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取自《易经》“大哉乾元”。据此可以说明( )
A.元朝中外交流十分频繁 B.元朝民族矛盾比较尖锐
C.元朝推行中原地区的制度和文化 D.元朝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管辖
11.“三百年来,我华夏,威风久歇。有几个,如公成就,丰功伟烈。拔剑光寒倭寇胆,拨云手指天心月。到于今,遗饼纪征东,民怀切。”郁达夫的这首《满江红·三百年来》称颂的是( )
A.玄奘西行 B.鉴真东渡 C.戚继光抗倭 D.郑和下西洋
12.北京建城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明朝的北京城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宫城即紫禁城,今天称其为( )
A.圆明园 B.故宫 C.明十三陵 D.颐和园
13.据如表可知,明朝中后期( )
皇帝 在位时间 在位时表现
明武宗 1505—1521年 不理政事,尽情享乐,四处游玩
明世宗 1521—1566年 好神仙,疏于朝政
明神宗 1572—1620年 奢侈浪费,长期不理朝政
A.财政危机加深 B.大臣结党营私 C.朝政日益腐败 D.农民起义不断
14.乾隆时,大臣胡中藻写的诗中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之句,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居心?”结果,胡中藻被杀,友人也受到牵连。这反映出清朝( )
A.焚书坑儒 B.重文轻武 C.八股取士 D.大兴“文字狱”
15.乾隆五十五年,四大徽班进京献艺。后来,徽调吸收汉调,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式以及其他地方民间曲调,最终形成京剧。这表明京剧( )
A.贴近生活 B.形式多样 C.题材广泛 D.博采众长
二、改错题
1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
(1)唐朝诗人李白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故有“诗史”之称。
(2)唐朝书法名家辈出,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的字端正劲美,雄浑敦厚。
(3)北宋的文学家苏轼,词风豪迈飘逸,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
(4)元朝的昆曲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艺术。
三、综合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上(宋高宗)谕大臣:“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庶蕃商肯来,动得百十万缗,皆宽民力也。”
(译文:广南路市舶贸易,收入颇为丰厚,因此市舶司提举官应该选用贤能的人长期担任其职。这样一来,外国商人就愿意前来贸易,每次贸易额都能达到百万贯之多,这些收入都能用来减轻百姓的经济负担)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35》
(1)南宋时期,海外贸易收入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根据材料一和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材料二 (明清时期)商业资本十分活跃,积累了百万乃至千万资金。全国各地出现了许多大小商人,他们在各地设会馆、公所、组织商帮……清代,山西票号商、两淮盐商、广东行商,富甲天下,山西庄氏号称数千万两。
——刘克祥《简明中国经济史》
(2)根据材料二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商业发展的表现并列举其中的“商帮”。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君臣仪式的变化
(1)依据君臣相见之礼的变化,分析我国古代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趋势。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政体发展到顶峰的标志。
材料二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明太祖实录》
(2)朱元璋立下这条“祖训”的目的何在?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朱元璋这一举措有什么利弊得失?
(3)明清时期君主专制政体进一步加强在本质上说明了什么?
19.文物证史。
①步辇图(局部) ②宣政院印章 ③唐蕃会盟碑 ④契丹鸡冠壶
(1)文物识别:文物的年代识别十分重要。请你识别以上文物将识别结果按文物的出现年代顺序分列于下,写清文物序号即可。
文物序号:____——____——____——____
(2)文物介绍:文物介绍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文物。请在①步辇图与④契丹鸡冠壶两件文物中任选一件文物加以介绍。(介绍应包含文物产生朝代,文物内容和文物的意义)。
(3)文物②宣政院印章和③唐蕃会盟碑都反映了历史上的重要史实。若依据其所反映的史实归为一类,归类理由是什么?结合文物所反映的史实加以说明。
《安徽省亳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1.A
2.C
3.A
4.A
5.B
6.D
7.D
8.C
9.B
10.C
11.C
12.B
13.C
14.D
15.D
16.(1)错误,“李白”改为“杜甫”。
(2)错误,“欧阳询”改为“颜真卿”。
(3)正确。
(4)错误,“昆曲”改为“杂剧”。
17.(1)原因: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宋朝科技发达(指南针运用于航海);造船业的水平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为海外贸易提供了便利的条件。(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
(2)表现: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一些农村地区发展为工商业市镇;大城市工商业非常繁荣;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
商帮:晋商和徽商。
18.(1)趋势:君主专制政体的不断强化。标志:(清朝)军机处建立。
(2)目的:为了加强君主权力。(或防止大权旁落)
利:克服了丞相权力过大的弊端,巩固了明王朝的统治;(其它意思相近的答案亦可)
弊:皇权高度集中,容易形成专权,出现决策偏颇等,给明朝的统治埋下了危机。(其它意思相近的答案亦可)
(3)说明:封建制度逐步走向衰落。
19.(1)①;③;④;②。
(2)《步辇图》:唐代画家阎立本的作品,内容反映的是吐蕃(今西藏)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入藏事件,它是汉藏兄弟民族友好情谊的历史见证。它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契丹鸡冠壶:辽代盛液体的陶瓷器具,它体现了民族交融和辽代陶瓷制作工艺水平。
(3)归类标准:与西藏有关。归类理由:唐蕃会盟碑是唐代文物,它是汉藏民族友好团结的见证;宣政院印是元代文物,宣政院负责管辖西藏地方事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