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七章 5课后知能作业基础巩固练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万有引力可以用狭义相对论做出正确的解释B.电磁力可以用狭义相对论做出正确的解释C.狭义相对论是惯性参考系之间的理论D.万有引力理论无法纳入狭义相对论的框架解析:狭义相对论认为电磁相互作用的传播速度c是自然界中速度的极限,而星球的运动不能够超过光速影响到远处的另一个星球,所以电磁力可以用狭义相对论做出正确的解释,万有引力理论无法纳入狭义相对论,故选项A错误,B、D正确;狭义相对论是惯性参考系之间的理论,故选项C正确。故选A。2.在引力可以忽略的空间有一艘宇宙飞船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束光垂直于运动方向在飞船内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船外静止的观察者看到这束光是沿直线传播的②船外静止的观察者看到这束光是沿曲线传播的③航天员以飞船为参考系看到这束光是沿直线传播的④航天员以飞船为参考系看到这束光是沿曲线传播的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④解析:在惯性参考系中,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①正确,②错误;而在非惯性参考系中,因为有相对加速度,光将沿曲线传播,④正确,③错误。故选D。3.一枚静止时长度为L的火箭以接近光速的速度从观察者身边掠过,观察者观测到火箭的长度( )A.小于L B.大于LC.等于L D.大于或等于L解析:据相对论的“尺缩效应”可知,观察者观测到火箭的长度小于L。故选A。4.下列说法不符合物理学史的是( )A.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什在实验室里通过几个铅球之间万有引力的测量,得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B.牛顿对引力常量G进行准确测定,并于1687年发表在其传世之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C.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理论,使人们认识到经典力学理论一般不适用于微观粒子的运动D.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是开普勒在其导师第谷留下的观测记录的基础上整理和研究出来的解析: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于1687年发表在其传世之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什在实验室里通过几个铅球之间万有引力的测量,得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故A符合物理学史,B不符合物理学史;20世纪的20年代建立了量子力学理论,它使人们认识到经典力学理论一般不适用于微观粒子的运动,故C符合物理学史;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是开普勒在其导师第谷留下的观测记录的基础上整理和研究而来的,故D符合物理学史。故选B。5.以高速列车为例(如图所示),假定车厢安装着一个墨水罐,它每隔一定时间滴出一滴墨水,车上的人测得,墨水在t1′、t2′两个时刻在地面形成P、Q两个墨点,也就是说发生了两个事件,车上的人认为两个事件的时间间隔是Δτ=t2′-t1′,地面观察者测得的时间间隔为Δt=t2-t1,则Δτ与Δt的关系是( )A.Δτ>Δt B.Δτ<ΔtC.Δτ=Δt D.无法确定解析:根据时间的相对性Δt=,且1-2<1,所以Δt>Δτ,故选B。6.假设地面上有一列火车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运行,其内站立着一个中等身材的人,站在路旁的人观察车里的人,观察的结果是( )A.这个人身体变高 B.这个人身体变矮C.这个人身体变胖 D.这个人身体变瘦解析:由公式l=l0可知,在运动方向上,人的宽度要减小,在垂直于运动方向上,人的高度不变。故选D。能力提升练7.用相对论的观点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时间和空间都是绝对的,在任何参考系中一个事件发生的时间和一个物体的长度总不会改变B.在地面上的人看来,以10 km/s的速度运动的飞船中的时钟会变慢,但是飞船中的宇航员却看到时钟是准确的C.在地面上的人看来,以10 km/s的速度运动的飞船在运动方向上会变窄,而飞船中的宇航员却感觉到地面上的人看起来比飞船中的人扁一些D.当物体运动的速度v c时,“时间膨胀”和“长度收缩”效果可忽略不计解析:按照相对论的观点,时间和空间都是相对的,故A错误;由Δt=可知,运动的时钟变慢了,但飞船中的时钟相对宇航员静止,时钟准确,故B正确;由l=l0可知,地面上的人看飞船和飞船上的人看地面上的人都沿运动方向长度减小,故C正确;当v c时,时间变化和长度变化效果可忽略不计,故D正确。故选A。8.将一根长木棒沿着火车行驶的方向平放在车厢内。一个站在站台上的人,测量该木棒的长度,正确的是( )A.火车速度v=0.5c时测得的长度小于火车速度v=0.2c时测得的长度B.火车速度v=0.5c时测得的长度等于火车速度v=0.2c时测得的长度C.火车速度v=0.9c时测得的长度大于火车速度v=0时测得的长度D.火车速度v=0.5c时测得的长度等于火车速度v=0时测得的长度解析:根据相对论公式l=l0可知,火车运动的速度v越大,所测长木棒的长度越小。故选A。9.(多选)1970年成功发射的“东方红一号”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该卫星至今仍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动。如图所示,设卫星在近地点、远地点的速度分别为v1、v2,近地点到地心的距离为r,地球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则( )A.v1>v2,v1=B.v1>v2,v1>C.地面上的观察者观察到飞船上的钟在近地点比在远地点走得更慢D.根据相对论,飞船中的观察者发现静止于地面的钟走快了解析: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从远地点到近地点卫星做加速运动,而近地点到远地点,卫星做减速运动,所以近地点的速度大于远地点的即v1>v2,若卫星绕地心做轨道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时,线速度大小为,将卫星从半径为r的圆轨道变轨到图示的椭圆轨道,必须在近地点加速,所以有v1>,故B正确,A错误;根据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得到运动延迟的效应,故地面上的观察者观察到飞船上的钟在近地点比在远地点走得更慢,C正确;根据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得到运动延迟的效应,飞船中的观察者发现静止于地面的钟走慢了,故D错误。故选BC。10.(多选)如图所示,假设一根10 cm长的梭镖以接近光速穿过一根10 cm长静止的管子,它们的长度都是在静止状态下测量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的观察者看到梭镖收缩变短,因此在某个位置,管子能完全遮住梭镖B.静止的观察者看到梭镖变长,因此在某个位置,梭镖从管子的两端伸出来C.静止的观察者看到两者的收缩量相等,因此在某个位置,管子仍恰好遮住梭镖D.相对梭镖静止的观察者看到管子变短,在某个位置,梭镖从管子的两端伸出来解析:根据狭义相对论的尺缩效应,如果梭镖相对于观察者运动,那么梭镖收缩变短,而管子长度不变,因此在某个位置,管子能完全遮住梭镖,选项A正确,B、C错误;管子相对梭镖高速运动,由尺缩效应可知相对梭镖静止的观察者看到管子变短,在某个位置,梭镖从管子的两端伸出来,选项D正确。故选AD。11.(多选)μ子是自然界的基本粒子之一,它平均寿命很短容易发生衰变。科学家发现μ子以0.99c甚至更高的速度飞向地球,根据经典理论计算出每秒到达地球的μ子数小于实际观察到的μ子数。这一现象与经典理论产生了矛盾,用相对论时空观可以得到很好的解释,这也成为相对论时空观的最早证据。相对论时空观认为:如果相对于地面以v运动的惯性参考系上的人观察到与其一起运动的物体完成某个动作的时间间隔为Δτ,地面上的人观察到该物体在完成这个动作的时间间隔为Δt,那么两者之间的关系是Δt=,已知μ子低速运动时的平均寿命是3.0 μ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μ子以0.99c飞行,选择此μ子作为参考系,则μ子的平均寿命大于3.0 μsB.当μ子以0.99c飞行,以地面为参考系,则μ子的平均寿命大于3.0 μsC.对地面上的观测者来说,μ子平均飞行的距离大约为900 mD.对地面上的观测者来说,μ子平均飞行的距离大约为6 300 m解析:当μ子以0.99c飞行,选择此μ子作为参考系,由狭义相对论可知,则μ子的平均寿命不变,A错误;当μ子以0.99c飞行,以地面为参考系,Δτ=3.0 μs,由狭义相对论Δt=,由于<1,可知μ子的平均寿命大于3.0 μs,B正确;对地面上的观测者来说,由Δt=可得Δt= s≈21.28×10-6 s,则有s=0.99×3.0×108×21.28×10-6 m≈6 320 m,C错误,D正确。故选BD。12.一支静止时30 m的火箭以3 km/s的速度从观察者的身边飞过。(1)火箭上的人测得火箭的长度应为多少?(2)观察者测得火箭的长度应为多少?(3)如果火箭的速度为光速的二分之一,观察者测得火箭的长度应为多少?(4)火箭内完好的手表走过了1 min,地面上的人认为经过了多少时间?答案:(1)30 m (2)约30 m (3)约26 m (4)约1 min解析:(1)火箭上的人相对火箭永远是静止的,无论火箭速度是多少,火箭上的人测得火箭长与静止时测得的火箭的长均是l=30 m。(2)而火箭外面的观察者看火箭时,有相对速度v,则它的测量值要缩短,即l′当v=3×103 m/s时l′=30× m≈30 m。(3)当v=时,l′≈26 m。(4)火箭上时间Δt′=1 min,火箭的速度v=3 km/s,所以地面上观测到的时间Δt== min≈1 min。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6张PPT)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5.相对论时空观与牛顿力学的局限性核心素养 考试重点物理观念 了解相对论—量子论的建立对人类深入认识客观世界的作用,知道物理学改变人们世界观的作用。 1.对低速与高速和相对论的两个效应了解。2.对“时间”的相对性和“长度”的相对性的了解。3.了解牛顿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科学思维 经历科学家建立相对论和量子论的思维探索过程,认识科学思维的意义。科学探究 通过阅读课文体会一切科学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新的理论会不断完善和补充旧的理论,人类对科学的认识是无止境的。科学态度与责任 通过对牛顿力学适用范围的讨论,使学生知道物理中的结论和规律一般都有其适用范围,认识知识的变化性和无穷性,培养献身于科学的时代精神。探究点1 相对论时空观●新知导学情境:设想人类可以利用飞船以0.2c的速度进行星际航行。若飞船向正前方的某一星球发射一束激光。探究:该星球上的观察者测量到的激光的速度是多少??[提示][提示]实验表明:在不同的参考系中,光的传播速度都是一样的!生活经验让我们体会到,时间像一条看不见的“长河”,均匀地自行流逝着,空间像一个广阔无边的房间,它们都不影响物体及其运动。也就是说,时间与空间都是独立于物体及其运动而存在的。这种绝对时空观,也叫牛顿力学时空观。我们知道,若河中的水以相对于岸的速度v水岸流动,河中的船以相对于水的速度v船水顺流而下,则船相对于岸的速度为v船岸=v船水+ v水岸。因此,前面问题的答案似乎应为1.2c。然而,事实并非如此!19世纪,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根据电磁场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证明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c。人们自然要问:这个速度是相对哪个参考系而言的?一些物理学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在实验研究中,1887年的迈克耳孙—莫雷实验以及其他一些实验表明:在不同的参考系中,光的传播速度都是一样的!这与牛顿力学中不同参考系之间的速度变换关系不符。●基础梳理相对论时空观1.19世纪,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根据电磁场理论预言了_________的存在,并证明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_________。2.1887年的迈克耳孙—莫雷实验以及其他一些实验表明:在不同的参考系中,光的传播速度都是_______的。3.爱因斯坦假设: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物理规律的形式都是_______的;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大小都是_______的。电磁波光速c一样相同相同6.相对论时空观:运动物体的长度(空间距离)和物理过程的快慢(时间进程)都跟物体的___________有关。收缩效应运动状态●重难解读低速与高速1.低速:通常所见物体的运动,如行驶的汽车、发射的导弹、人造地球卫星及宇宙飞船等物体皆为低速运动物体。这里的“低速”与“高速”是与真空中光速相比较而言的,和我们平时说的低速、高速含义不同。2.高速:有些微观粒子在一定条件下其速度可以与光速相接近,这样的速度称为高速。由于宏观物体的速度很难达到接近光速的程度,因此平时宏观物体在运动中的相对论效应不明显。类型一:时间延缓效应典题1:如图所示,a、b、c为三个完全相同的时钟,a放在水平地面上,b、c分别放在以速度vb、vc向同一方向飞行的两枚火箭上,且vb大于vc,则地面上的观察者认为走得最慢的钟为( )A.a B.b C.c D.无法确定思维点拨:Δt与Δτ的关系总有Δt>Δτ,即物理过程的快慢(时间进程)与运动状态有关。?[规律方法][规律方法](1)“同时”的相对性①经典的时空观:在同一个惯性系中不同地点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在另一个惯性系中观察也是相同的。②相对论的时空观:“同时”具有相对性,即在同一个惯性系中不同地点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在另一个惯性系中观察不一定同时。(2)对于低速运动的物体,相对论效应可以忽略不计,一般用经典力学规律来处理;对于高速运动问题,经典力学不再适用,需要用相对论知识来处理。跟踪训练1:远方的一颗星以0.8c的速度离开地球,测得它辐射出来的闪光按5昼夜的周期变化,求在此星球上测其闪光周期为多大?答案:3(昼夜)类型二:长度收缩效应典题2:地面上长100 km的铁路上空有一火箭沿铁路方向以30 km/s的速度掠过,则火箭上的人看到铁路的长度应该为多少?如果火箭的速度达到0.6c,则火箭上的人看到的铁路的长度又是多少?思维点拨:l与l0的关系总有l<l0,即运动物体的长度(空间距离)跟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答案:100 km 80 km?[规律方法][规律方法](1)在垂直于运动方向不发生长度收缩效应现象。(2)我们平常观察不到这种长度收缩效应,是因为我们生活在比光速低得多的低速世界里,长度收缩效应极不明显,即使运动物体的速度达到v=30 000 km/s (即0.1c),长度收缩效应也只不过是5%,因此,在低速运动中,v c,l≈l0,长度收缩效应可忽略不计。跟踪训练2:话说有兄弟两个,哥哥乘坐宇宙飞船以接近光的速度离开地球去遨游太空,经过一段时间返回地球,哥哥惊奇地发现弟弟比自己要苍老许多,则该现象的科学解释是( )A.哥哥在太空中发生了基因突变,停止生长了B.弟弟思念哥哥而加速生长了C.由相对论可知,物体速度越大,在其上时间进程就越慢,生理过程也越慢D.这是神话,科学无法解释解析:根据相对论的时间延缓效应,当飞船速度接近光速时,时间会变慢,时间延缓效应对生命过程、化学反应等也是成立的。飞船运行的速度越大,时间延缓效应越明显,人体新陈代谢越缓慢。故选C。?[思考][思考]已知μ子低速运动时的平均寿命是3.0 μs。当μ子以0.99c的速度飞行,若选择μ子为 参考系,此时μ子的平均寿命是多少?对于地面上的观测者来说,平均寿命又是多少?探究点2 牛顿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新知导学情境:如图所示,质子束被加速到接近光速。探究:牛顿力学适用于质子束的运动规律吗??[提示][提示]不适用。●基础梳理牛顿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1.牛顿力学的成就牛顿力学在日常生活领域里与实际相符合,在科学研究和生产技术中有广泛应用,显示了牛顿运动定律的正确性和牛顿力学的魅力。2.牛顿力学的局限性(1)牛顿力学只适用于低速运动,不适用于高速运动。对于低速运动问题,一般用牛顿力学来处理;对于高速运动问题,需要用相对论知识来处理。(2)牛顿力学只适用于宏观世界,不适用于微观世界。在微观世界,电子、质子、中子等微观粒子,不仅具有粒子性,同时还具有波动性,它们的运动规律在很多情况下不能用牛顿力学知识来说明。而量子力学能很好地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的规律。[判断正误](1)运动的时钟显示的时间变慢,高速飞行的μ子的寿命变长。( )(2)沿着杆的方向,相对于观察者运动的杆的长度变短。( )(3)牛顿力学适用于宏观、低速(远小于光速)运动的物体。( )(4)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出现,表明牛顿力学已被完全否定了。( )(5)当物体的速度接近光速时,经典力学就不适用了。( )(6)对于质子、电子的运动情况,经典力学同样适用。( )(7)牛顿力学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从地面到天体的运动都服从牛顿力学的规律,因此任何情况下都适用。( )√√√×√××●重难解读一、经典力学与相对论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比较项 经典力学 相对论形成时期 物理学形成的初期阶段,受历史发展限制,理论较肤浅、片面 形成于物理学充分发展的现代,理论较完善、科学适用范围 低速运动,宏观世界,弱引力作用 任何情况都适用速度对质量的影响 物体的质量不随其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物体的质量随其速度的增加而增大速度的合成 时间与空间互不相干 速度与位移、时间的测量有关2.联系(1)当物体的运动速度远小于光速时,相对论物理学与经典物理学的结论没有区别。(2)相对论并没有否定经典力学,经典力学是相对论在一定条件下的特殊情形。二、对相对论的理解1.两个基本原理(1)相对性原理:所有物理规律在一切惯性参考系中都具有相同的形式,表明在任何惯性系中研究某个物体的某一运动过程,其运动规律形式不变。(2)光速不变原理:在一切惯性参考系中,测量到的真空中的光速c都一样,表明了经典时空观与相对论时空观的不同。类型一:牛顿力学的成就典题3:下列物理情境中,经典的牛顿力学不再适用的是( )A.电子以接近光的速度运动B.射击场上,从枪膛射出的子弹C.在武汉大学校园观赏樱花的游客D.体育课上,被小明同学抛出的篮球思维点拨:先看看是宏观问题还是微观问题,是低速还是高速,再选择原理分析。解析:经典的牛顿力学适用于宏观、低速(远小于光速)运动的物体,可知经典的牛顿力学不再适用的是:电子以接近光的速度运动。经典的牛顿力学适用的是:射击场上,从枪膛射出的子弹;在武汉大学校园观赏樱花的游客;体育课上,被小明同学抛出的篮球。故选A。?[规律方法][规律方法]牛顿力学的成就:从地面上物体的运动到天体的运动,从拦河筑坝、修建桥梁到设计各种机械,从自行车到汽车、火车、飞机等现代交通工具的运动,这些运动都服从牛顿力学的规律。牛顿力学在如此广阔的领域里与实际相符合,显示了牛顿运动定律的正确性和牛顿力学的魅力。跟踪训练3:关于经典力学的建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B.实现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C.确立了一切自然科学理论应有的基本特征D.成为量子力学的基础解析:经典力学实现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并提出了一切自然科学理论应有的基本特征,形成了由实验到数学推导这种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经典力学的建立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故A、B、C正确;经典力学适用于宏观、低速运动的物体,而量子力学属于微观高速物体的基本规律,故D错误。故选D。类型二:牛顿力学的局限性典题4:关于牛顿经典力学与相对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对论彻底否定了牛顿力学B.在相对论中,运动的钟比静止的钟慢C.牛顿力学能应用于接近光速运动的问题D.牛顿力学能应用于分子、原子和原子核等的微观领域思维点拨:先看看是宏观问题还是微观问题,是低速还是高速,再选择原理分析。解析:相对论没有否定牛顿力学,是对牛顿力学的补充,故A错误;在相对论中,运动的钟比静止的钟慢,故B正确;牛顿力学适用于宏观低速运动的物体,对微观高速运动的粒子不适用,故C、D错误。故选B。?[规律方法][规律方法]牛顿力学的局限性:牛顿力学只适用于宏观世界低速运动的物体,不能描述微观世界粒子的运动规律。当物体的速度接近光速时,需要利用相对论来阐述其运动的规律。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不能用牛顿力学来描述,需要利用量子力学规律来进行描述。当物体的运动速度远小于光速时,相对论物理学与牛顿力学的结论没有区别。当另一个重要常数即普朗克常量可以忽略不计时,量子力学和牛顿力学的结论没有区别。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并没有否定牛顿力学,牛顿力学是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的特殊情形。跟踪训练4:对于时空观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论给出了物体在低速运动时所遵循的规律B.相对论具有普遍性,经典物理学为它在低速运动时的特例C.相对论的出现使经典物理学在自己的适用范围内不再继续发挥作用D.经典物理学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它的结论又受到无数次实验的检验,因此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解析:相对论给出了物体在高速运动时所遵循的规律,经典物理学为它在低速运动时的特例,在自己的适用范围内还将继续发挥作用,A、C、D错误,B正确。故选B。素养能力提升拓展整合 启智培优经典时空观和相对论时空观比较如下 经典时空观 相对论时空观运动情况 同一运动对不同参考系描述结果不同,即速度不同 光在一切惯性参考系中传向各个方向的速度不变时间与空间的关系 时间均匀流逝,空间不变化,与运动情况及外部条件无关 时间、空间都随运动情况而改变几个结论 ①同时的绝对性②时间间隔的绝对性③空间距离的绝对性④物体的质量恒定不变 ①同时的相对性②运动的时钟变慢③运动的尺子缩短④物体的质量随速度的增加而增大课堂效果反馈内化知识 对点验收1.绝对真理是不存在的,物理规律总是在一定的范围内成立。如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是( )A.宏观物体的运动B.微观粒子的运动C.宏观物体的低速运动D.微观粒子的低速运动解析: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是宏观物体的低速运动,不适用微观粒子的高速运动。故选C。2.(多选)关于牛顿力学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力学是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基础,也是现代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B.牛顿力学的理论体系是经过几代科学家长期的探索,历经曲折才建立起来的C.牛顿力学具有丰富的理论成果,也建立了验证科学的方法体系D.当物体运动速度很大(v→c)时,牛顿力学理论所得的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合解析:牛顿力学是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基础,也是现代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A正确;牛顿力学的理论体系是经过几代科学家长期的探索,历经曲折才建立起来的,B正确;牛顿力学具有丰富的理论成果,也建立了验证科学的方法体系,C正确;当物体运动速度很大(v→c)时,牛顿力学理论所得的结果与实验结果之间出现了较大的偏差,D错误。故选ABC。3.某星际飞船正在遥远的外太空飞行,假如它的速度可以达到0.7c,在地球上观测到其经过8.76×104 h的时间到达某星球,则在飞船上的人看来,其到达此星球需要的时间是( )A.8.76×104 h B.6.26×104 hC.12.27×104 h D.16.52×104 h4.(多选)一枚火箭静止于地面时长为30 m,两个完全相同的时钟分别放在火箭内和地面上。火箭以速度v飞行,光速为c,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v=0.5c,则火箭上的观察者测得火箭的长度仍为30 mB.若v=0.5c,则地面上的观察者测得火箭的长度仍为30 mC.若v=0.5c,则火箭上的观察者认为地面上的时钟走得快D.若v=0.5c,则地面上的观察者认为火箭上的时钟走得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第七章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5相对论时空观与牛顿力学的局限性练习含答案(教师用).doc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第七章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5相对论时空观与牛顿力学的局限性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