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数学【教材解读】教科版(2024)科学一年级上册2.发现生长(一)教学目标科学观念目标●知道从出生到现在,我们的身体在不断地变化着,有些变化能够说明我们在生长。科学思维目标●通过比较衣服、外貌和牙齿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察觉到我们身体的变化,意识到自己正在长大。探究实践目标●能够从不同角度观察自己身体的变化,并用画图的方式记录。态度责任目标●能够关注自己在生长,如实记录自己生长的证据。(二)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作为单元的第2课,对应课程标准1~2年级学习内容“5.1 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的第一点“举例说明动物和植物都是生物”。本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切身体验,感受自己身体的变化,从而认识到自己的生长,并进一步关注自己身体的健康状况。本单元的第2课至第7课,是以“对以往生活的回顾,对现在生活的感知,对未来生活的企划”为设计逻辑,目的在于逐步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生活的意识。为了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自己的生长,本课将展示学生从婴儿时期至今的生长照片,帮助他们回顾、收集并记录自己身体变化的明显证据,这样不仅能证明他们的生长,还能逐渐培养他们的证据意识。本课的重点是培育学生健康生活的观念。通过本课的学习,期望学生在中高年级深入研究身体生长发育的问题时,能利用此时积累的经验和认知,在回忆过去的同时展望未来。本课内容分为四个板块。聚焦板块,旨在引导学生觉察到自己在无声无息中地长大。教材提出问题,指引学生通过寻找实证来证明自己在长大。探索板块,学生将寻找并画出能证明他们生长的证据。这一环节要求学生通过观察与比较,找到能反映自身变化的确凿事实,并记录下来,作为证据绘制在记录单上。研讨板块,学生需要整理本课收集的证据,经过讨论,总结出能证明他们生长变化的事实,以及获取这些事实的方法。石展板块,让学生画出动物或植物生长变化的证据,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到生物的共同特征。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掌握了一些观察和描述的基本方法,并初步学会了用画图来记录。然而,学生对于自身身体变化的理解还相对浅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提示,以帮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从出生至今的生长历程,并指导他们如何结合绘图和文字来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此外,本课也将唤起学生的过往经历,对于模糊不清的记忆,我们鼓励学生向家庭和学校寻求帮助,让家长、教师共同参与到探究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关心。(三)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对比衣服、外貌和牙齿等方面的差异,察觉到身体的变化,意识到自己正在长大。难点:能够尝试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和发现自身身体的变化,如实地记录长大的证据。(四)教材解读探索1:有两个层次,一是从自身出发,寻找自己身体的变化;二是从这些变化中甄别出能够证明我们在长大的变化。探索2:这一活动是在收集我们生长的证据后进行的,指向比较结果的思维外化。教师应提前准备好指导学生绘画。研讨1:旨在帮助学生总结、归纳“证明我们在长大”的证据。身高和体重的增长、衣服变小、行动能力增强,以及牙齿的更替,都是生长的直观证据。研讨2:旨在让学生对本课所学内容进行迁移、应用,寻找动物长大的证据。学生可以通过定期观察并记录小猫、小狗的体重、体长和行为变化来证明它们在长大。拓展:人会生长,动物、植物也会生长,这一活动意在将人的生长与动植物的变化建立联系,帮助学生归纳形成对生物特征的认识。(五)教学准备教师:班级记录单、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学生:能够证明自己长大的照片、衣服、用具等物品,水彩笔,记录本。(六)课堂教学实施建议虽然大多数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但他们对生长的理解仍主要停留在身高和体重等显而易见的变化上,还没有将衣服尺寸的改变、体形的微妙变化等因素与自身的生长过程相联系。在本课中,教师将引导学生从自己出发,深入关注身体多个方面的变化,收集自己长大的证据。1.聚焦在本课中,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证明自己身体的生长变化,这是一个核心活动。教师可以出示本课的主题图,并引出话题:“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已经长大。”接着,教师将焦点转向学生,提问:“你们能找到哪些证据来证明我们在长大呢 ”教师应保持开放的心态,悉心倾听每名学生的观点和想法,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考,教师可以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让学生畅所欲言,分享他们对身体生长的直观感受。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写在纸上,并将它们分别贴在黑板或班级记录单上,以便学生之间相互借鉴、深入思考。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共享各自的观点与经验,更能推动他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与探索。2.探索这一环节主要是探讨“哪些事物可以作为我们在长大的证据 ”。教材安排了两个活动,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记录,深刻理解身体变化与长大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一个活动是引导学生寻找并呈现自己长大的证据,通过对比的方法直观感受自己的变化,从而深化对生长过程的理解,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教材提供了几个例子,分别为衣服大小的变化、行动能力的变化、牙齿的变化。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拓展比较的内容,使之更加丰富多彩。这就要求教师提前进行一些准备工作,例如,在前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将“聚焦”环节中的问题预先告知学生,鼓励他们在家中收集相关的信息和实物,以便在课上交流、分享和举证;同时,教师也可以在课前与几名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对这一问题的初步想法,从而有针对性地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照片,以充实课堂研究的内容。对于带入课堂的材料,可能包括衣物、照片以及身高、体重的数据记录等。建议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单一物件,如一件儿时穿过的衣物,以免过多的实物导致教学组织上的困难;对于照片,可以请家长协助发送电子版,便于在课堂上展示;对于数据表,建议指导学生详细记录自己的身高和体重数据,并妥善保管带到课堂。在课堂上,学生会先提到身高、体重的变化,教师应及时捕捉学生的课堂生成,鼓励他们详细描述这些特征的变化过程。教师要及时告知学生,他们正在将现在和过去进行比较,并及时在板书中记录学生的发言,体现出变化前后的特征。例如,当学生提到身高,教师可以在学生描述的过程中记录下体现比较的关键词:身高[矮→高],如图所示。然后,教师根据板书再次回顾比较的过程,强调左侧代表“过去”,右侧代表“现在”。这样的做法不仅能为“画出证据”的活动提供思维上的铺垫,使学生明确“画什么”和“怎么画”,还可以让学生关注“看不到”的变化,如跑步、跳绳等身体素质方面的变化等,为第7课制作“时间胶囊”做好充分的准备。身高[矮→高] 体重[轻→重]头发[稀疏→浓密] 食量[少→多]课堂上教师的板书第二个活动是选择一个长大的证据并把它画下来,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本活动的目的在于指导学生把比较的过程与结果如实记录下来。在上一个活动中,教师已经把经过学生交流、认可的证据整理在黑板上,这将为学生的画图记录提供明确的参考,避免他们画出与长大无关的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围绕教材提供的例子进行详细讲解,指导学生要根据他们实际观察到的事实来进行绘画。教师应着重强调绘画的主体要能够真实地反映出长大的过程,同时剔除掉无关的信息,并提示学生不可过度美化,从而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绘画记录。例如,展示教材中“用身高的变化证明生长”的插图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这张图画是用什么证据说明自己长大了 ”,从而引导学生理解“身高线的位置上升,显示了身高的增长,这是能够证明在长大的证据”,明确“身高线的变化”是画图中需要突出展现的核心信息。此外,教师还可以在学生开始画图之前组织小组交流,让每名学生根据板书内容选择自己想要呈现的变化和相应的证据。这样的做法不仅能促进组内学生的交流和判断,同时也能让教师及时关注到学生提出的创新观点,如果有必要,可以整理出来进行全班讨论,以确保学生的观点与所画的内容相匹配。在学生交流所记录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画什么”和“怎么画”这两个问题,来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他们在画中如何展现自己的生长过程,再次将学生的比较思维外化。如图所示,学生想画自己身高的变化,他的证据是每年的衣服都在变大,所以在纸的左边画一件1岁时穿的小衣服,右边画了一件6岁时穿的大衣服,表示自己长大了……衣服的变化其他几名学生的记录单展示了从食量、发量、牙齿(见图)等方面的变化表现了自己在长大。食量的变化 发量的变化牙齿的变化3.研讨第一个研讨活动旨在帮助学生梳理和总结课堂上研究的“衣服、行动和牙齿等”事实,并归纳这些事实为何能够成为“我们在长大”的证据。学生需要回顾教材中提到的变化,并展示他们在记录单上画出的新变化,例如食量的增加或头发自然生长的变化等。这样的交流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归纳出哪些证据可以作为判断“我们在长大”的依据。为了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交流的仪式感,教师可以将学生的记录单投影到大屏幕上,并邀请“作者”本人与其他同学分享他们的认识。第二个研讨活动旨在让学生将本课所学内容进行迁移、应用,引导学生寻找动物长大的证据。这一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运用己学的研究方法来证明小猫、小狗也在长大。然而,证明人类在长大的证据与其他动物在长大的证据存在明显差异。因此,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筛选出那些能够证明人类在长大的证据,然后进一步研讨这些证据是否同样适合用于证明其他动物在长大,最后提出能够证明小猫、小狗也在长大的证据。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思考需要遵循一定的顺序。4.拓展对于拓展环节,希望学生能够把本课的记录方法运用在动植物上,在画出动植物生长证据的过程中,形成对生物特征的认识。(七)教学评价建议自我评价从“我会倾听、我会观察、我会记录、我能表达”几个维度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如表所示。课堂学习评价“我们知道的植物”自我评价评价维度 评价内容 能做到的打“√”我会倾听 能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我会观察 观察不同事物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变化我会记录 记录与生长有关的变化我能表达 交流证明我们生长的证据聚焦:提示学生本课将以“我们”为研究对象,收集自己生长变化的证据以剪影的方式展示了人类从出生后慢慢长大的不同特点,呈现了身体大小、动作等变化。本课情境:通过文字和图片向学生表达了“我们在长大”这一事实,用“不知不觉”来形容身体变化的过程。展示了不同年龄段的服装,侧面说明学生身高、体重等体征的变化。出示了儿童从小到大的照片,这几张,图主要体现了生长过程中行动能力方面的变化。提供了牙齿变化的照片。换牙发生在特定的年龄阶段,并且按照一定顺序进行。所以牙齿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规律,也能够体现出我们正在生长。两个图例,一个反映了身高的变化,这是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到的;另一个反映了力量的变化,这是学生不容易感受到的。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