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解读】教科版(2024)科学一年级上册2.3 游戏中的观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材解读】教科版(2024)科学一年级上册2.3 游戏中的观察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数学
【教材解读】教科版(2024)科学一年级上册
3.游戏中的观察
(一)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目标
●感觉器官会参与到各种活动中,感受不同感觉器官具有不同的作用。
科学思维目标
●通过观察与比较思维,能逐渐有意识地开始关注感觉器官及其作用。
探究实践目标
●通过在多次“抓尺子”的游戏活动中,用表格、图画等记录游戏中的发现。
态度责任目标
●在游戏活动中,保持好奇心和兴趣。
●在游戏活动中,体会利用工具可以更好地开展探索活动中的观察活动。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为单元第3课。本课的学习目标来自课程标准中1~2年级学习内容“5.5人体由多个系统组成”的第四点“识别人的眼、耳、鼻、舌、皮肤等器官,列举这些器官的功能与保护方法”,以及“12.3 科学、技术、工程相互影响与促进”的第四点“初步体验利用工具可以更好地进行观察与测量”。前面的两课是对人体整体认识和结构上观察,从本课开始,学生将开启对感觉器官的观察研究。学生在多次抓尺子的游戏中,将开始有意识地关注感觉器官,会发现游戏活动离不开感觉器官的参与,感觉器官会提供不同的信息。与此同时,相同观察方式的比较以及不同观察方式的比较过程,也会成为学生认识感觉器官及功能的重要过程。
本课内容分为四个板块,分别为聚集、探索、研讨、拓展。聚焦板块,通过游戏体验的情境,引导学生关注人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会用到感觉器官。探索板块,共有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蒙住眼睛抓尺子并做记录一活动难度最大。两人一组,不做任何提示,一个人“放尺子”,一个人“接尺子”,并记录抓住的次数。接尺子的学生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仅能依靠自己的皮肤对周围事物的变化本能感知做出判断。在连续多次的尝试中,学生的感觉器官会从无意识的注意转向有意识的注意。第二个活动,蒙住眼睛,听口令抓尺子,并做记录一活 动难度中等。依然是两人一组,一个人在给出口令后“放尺子”,另一个人“接尺子”,并记录下抓住尺子的次数。在本活动中,学生开启了感觉器官的有意识注意,逐渐形成对感觉器官及功能的有意识关注。第三个活动,睁着眼睛,听口令、抓尺子并做记录——难度最低。有了前面两个活动的基础,到了第三个活动,学生会有所顿悟,多种感觉器官的共同参与大大降低了游戏的难度,使得游戏“变容易”了,效率提高了。研讨板块,共有两个研讨问题,分别是“在游戏中用到了哪些感觉器官?”及“哪种方法抓尺子比较容易,为什么?”。这一环节可以融入两次探索活动中,帮助学生有目的地带着问题观察、比较、记录并思考。在游戏活动中,感觉器官会参与其中,并会提供不同的信息的认识;形成当多个感觉器官协同“工作”时,会大大提高识别和判断的效率的认识。拓展板块。通过继续玩其他游戏,进一步理解感觉器官是帮助我们进行识别与判断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活动的规则、方法甚至内容等方面进行调整,只要活动的目标不变即可。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观察、比较以及记录的方法,对人的身体外形、结构有了一些认识, 能用各种事实来说明自己的身体变化等。但是,学生还没有关注到感觉器官参与了人的日常生活并提供了不同的信息,这依然需要教师帮助他们通过活动的体验,对感觉器官逐渐形成有意识的关注和认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感觉器官会参与到游戏活动中,感受不同感觉器官具有不同的作用。
难点;通过反复玩“抓尺子”的游戏,经历反复观察、比较、记录的过程,发现多种感觉器官的协同工作能够为我们提供更多的信息。
(四)教材解读
探索环节共由三种不同的抓尺子活动组成,游戏难度由难到易。这样的顺序安排更加有助于学生有意识地关注到感觉器官是怎样参与游戏活动的,也更加有助于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多种感觉器官的协同参与,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更好地帮助自己作出判断。
研讨1:通过问题的引领,帮助学生关注到自己在参与游戏活动时,感觉器官耳朵、眼睛等都参与其中。
研讨2:在体验三种不同难度的游戏时,学生会切身感受到第三种方法玩游戏最容易,因为有更多的感觉器官参与其中,会获得更加丰富的信息,提高准确度。
(五)教学准备
教师:反应尺、班级记录单、多媒体课件。
学生:反应尺、记录本或记录单、铅笔、橡皮。
(六)课堂教学实施建议
1.聚焦
在体验游戏的过程中,体验多种感觉器官参与其中。
教师要提前准备好前几课的班级记录单,学生则要提前准备好自己的记录本,供自己回顾与思考。本课主要依托游戏活动来帮助学生关注到感觉器官会参与人的活动,并会提供不同的信息,帮助人作出判断及相应的反应。
教学开始时,教师可以通过课件或者口述的方式,介绍一到两种学生比较熟悉的游戏,比如,老鹰捉小鸡、丢手绢等游戏,主要目的是调取学生玩游戏的经验,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可以在课上带领全班学生玩“你来比画我来猜”的游戏。这样做除了可以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全体学生共同参与活动,快速让学生达成集体经验,为后续的探究活动以及研讨构建好起点。即让学生意识到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我们的感觉器官参与其中,并且发挥着作用。时间允许的话,可以让学生多说一说在游戏中感觉器官是怎样参与的。
2.探索
探索活动1是蒙住眼睛抓尺子,并做记录,此活动难度最大。本活动关键在于每个人都要遵守游戏规则。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基于活动经验进行的观察与思考是可靠的。因此,教师要讲清游戏规则。教师可以现场演示,也可以通过视频等形象直观地介绍游戏规则,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游戏规则。游戏规则如下。
游戏分为抓尺子和放尺子两方,抓尺子一方要用布将眼睛蒙住或戴上眼罩,做好准备动作。放尺子一方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尺子的上方,让尺子自然下垂,保持静止;抓尺子一方的手放在尺子下端,手部虎口张开,但不能接触尺子,手的位置也不能高于尺子下端。
在做好准备动作后,放尺子- -方不做任何提示直接放开尺子,抓尺子一方要迅速抓住尺子,每名学生可以抓5次及以上。由于一年级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较弱,难以整理抽象数据,教师可以根据实验目的设计有明确功能的记录单,用以辅助一年级学生记录。教师要进行填写数据的演示,确保学生能够直观理解记录单的使用方法。
教师介绍完游戏规则以及记录单使用方法后,组织学生开始游戏并完成记录。教师巡视随时进组指导。重点关注三点: 一是关注学生的游戏操作是否规范;二是关注学生是否如实进行记录;三是关注学生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使用了哪些感觉器官。如果学生的能力允许,可以将参与到活动中的感觉器官用简单图形或文字记录,帮助学生始终带着研讨问题进行游戏。记录单可参考“抓尺子”游戏。如果学生能力有限,完成“抓尺子”游戏的记录单即可。教师要在巡视的时候做到心中有数,根据学生 实际情况进行后续交流分享时的指导。学生完成实验以及记录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一共抓到了多少次?有什么窍门吗?”并进行班级分享交流。主要目的在于始终让学生围绕“感觉器官与抓尺子之间的关联”进行思考。
探索活动2是蒙住眼睛,听口令抓尺子,并做记录,此活动难度中等。本活动在探索活动1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游戏规则。即在放尺子和抓尺子的两名学生准备好后,放尺子的学生需要先给出指令,再放尺子,抓尺子的学生迅速抓住尺子。这样的活动反复5次及以上,并将抓住的总次数填写在记录单中。本环节依然需要教师根据学情进行判断,采用适合的记录单。如果在前一个活动中,学生仅仅记录了抓住的次数,那么在本次探索活动中可以尝试记录在游戏中都有哪些感觉器官的参与,并指导学生依据记录内容表达自己的发现。培养学生通过记录单中的内容进行表达,确保观察与思维的关联性与连贯性。游戏规则以及记录指导完毕后,可以组织学生开始游戏并做记录。教师要加强巡视指导。
探索活动3是睁着眼睛,听口令抓尺子并做记录,此活动难度最低。本活动在探索活动2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游戏规则。即抓尺子的学生需要睁开眼睛完成游戏,其他规则与探索活动2相同,这样的活动反复5次及以上,并将抓住的总次数填写在记录单中。本环节需要教师根据学情进行判断,采用适合的记录单,确保学生根据记录单中的内容完整表达自己的发现与思考,确保观察与思维的关联性与连贯性。
游戏规则以及记录指导完毕后,可以组织学生开始游戏并做记录。教师要加强巡视指导。
3.研讨
研讨环节的两个问题与探索环节的活动是相对应的。通过对实验现象记录的比较、分析与讨论,学生将认识到:在游戏中,自己作出的各种反应和判断都离不开感觉器官对各种信息的收集;当参与的感觉器官越多时,收集的信息就越全面,游戏就越容易。教师需要注意的是: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回顾、观察、记录、比较、分析;更需要用问题引导小组内的学生相互讨论、相互启发,最终达成共识。提倡学生将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可以参考图记录游戏结果并进行分析。
4.拓展
玩一玩其他游戏,说一说感觉器官是怎样帮助我们的。在“拓展”部分,给出了“翻拍手游戏”的配图。本活动是进一步对本课探究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倡学生可以在课下与同学或家人一起反复的“玩”, 除了可以增进同伴关系、亲子关系外,更多的是让学生在游戏中反复体会,进一步理解参与活动的感觉器官越多,我们自己获得的信息越丰富,越容易作出相应的判断。
(七)教学评价建议
自我评价从“我会倾听、我会观察、我会记录、我能表达”几个维度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如表所示。
“游戏中的观察” 自我评价
评价维度 评价内容 能做到的打“√”
我会倾听 能认真倾听体会,感受游戏中感官的参与。
我会观察 在游戏中,能仔细观察体会不同感觉器官的作用。
我会记录 能借助表格和图画等方式记录游戏中的发现,并乐于分享交流。
我能表达 如实记录,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_21?????????è?????(www.21cnjy.com)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