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考前特训卷(分值:学科知识95分,书写5分 时间:90分钟)题号 积累与运用 阅读与欣赏 表达与交流 书写 等级得分卷首语:亲爱的同学,当你展开这份试卷,五年级的语文学习之旅在此刻汇聚。请握稳笔,让工整的字迹展现积累,用流畅的思考彰显智慧。静心读题,用心书写,愿你在字里行间绽放光芒,为小学时光留下精彩答卷。一、积累与运用(45分)1.抄写下面的句子,注意书写格式。(5分)蝴蝶轻盈地舞着,身披彩衣,停在草叶上,颤巍巍,晃悠悠,宛如一片随风摇曳的花瓣般安静了。 (姓名班级___________座位号………………………装…………订…………线…………内…………不…………要…………答…………题………………………)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4分)(1)狼从半空里撺将下来,他绰(chuò chāo)起铁棒打了过去,狼躺在了血泊(pō bó)中。(2)老爷爷现在年事已高,住的朗润园是燕(yān yàn)园胜地。。(3)风撩(liáo liāo)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3.将下面的歇后语补充完整,并选择恰当的歇后语填空。(填序号)(7分)A. ——照旧(舅)B.四月的冰河——C.咸菜烧豆腐——D. ——无(吴)用E.隔着门缝吹喇叭——(1)佛山陶瓷十分畅销,连外乡人都知道,可以说是( )啊!(2)父母、老师都苦口婆心地教育他,可他都是( ),最终走上了歧途。4.给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3分)(1)南望王师又一年( )A. 国家的军队。 B. 指南宋朝廷的军队。(2)却看妻子愁何在( )A. 妻子和孩子。 B.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3)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 ( )A.奔丧。 B.急急忙忙奔向目的地。5.右图是《颜勤礼碑》的局部图,这是唐代著名书法家 的代表作之一。我喜欢他的作品,因为 。(3分) 6.按要求写句子。(10分)(1)人们把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叫作甲骨文。 (改为“被”字句) (2)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根据意思写诗句) (3)猴子摘下孩子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很快地爬上了桅杆。(用至少三个动词写一句话) (4)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一段话。(共八处错误)(4分)今天,我们学习了“我的心事”这一课,主要告诉我们人要诚实这个道理。 学完这一课,我的心乱得。虽然我澈了谎,但是我不是一个诚实的孩子。我想告诉爸爸把改分这件事,可后果会怎样呢!我真有些害怕。 7.按要求填空。(10分)(1)语文是一幅画,画中有“绿遍山原白满川, ”的奇异;语文是一首曲,曲中有“ ,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壮;语文是一段情,情中有“ ,唯见长江天际流”的不舍。(3分) (2)儿童是那样的天真可爱,童年生活是那样的丰富多彩。诗句“ ”写出了儿童模仿大人种瓜时的讨人喜欢的样子。(2分) (3)读句子,回答问题。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①用自己的话解释句子的意思。(2分) ②成语“ ”出自这篇课文,请用这个成语说一句话。(3分) 8.口语交际。(3分)考察团要来你们学校进行参观,学校决定让你作为学生代表帮忙讲解学校具 有代表性的地方,你准备怎么说 二、阅读与欣赏(25分)(一)无声的尊重(10分)一个冬日的傍晚,我如往常一样加入候车队伍,等待回家的公交车。候车者有 五六人,有序而安静。此时,一个人牵着一只狗,从远处走来。渐行渐近,只见年轻男子高大魁梧,腰板挺直。紧贴着他的德国牧羊犬配有专 业的拉杆——这是导盲犬的标准装备。哦,是一位盲人。男子徐徐走向车站,在候 车队伍的不远处停了下来。没有人招呼那盲人男子,我也正想着是否上前领他过来。却看到候车队伍中为 首的中年男子,瞬间收起手中正在阅读的书籍,已然大步走到盲人男子身后,其他候 车人也陆续紧随其后,没有一丝骚动。我身旁一个火红短发的朋克女孩,瞥了一眼 导盲犬,想必是怕烟味影响到它的嗅觉,稍做迟疑便掐灭了刚刚点燃的烟,跟了 过去。关注微信公众号:数学趣味课堂。免费获取更多学习资料。一个新的候车队伍,在一人一狗的身后排开。陌生的人们在无声之中达成的默契,令我惊异。沉默依旧,直到公交车的到来。“您稍等一下,我这就……”司机刚要离开驾驶 座准备搀扶盲人男子上车,被男子礼貌地回绝了:“谢谢,不用。”盲人男子执意在导 盲犬的引领下,自行上车。此时正值下班高峰,车上已满是乘客。然而,自那名男子 上车后,人们迅速向后部集中,在原本狭窄的车厢里为他腾出了一小块空间。紧挨着司机身后,坐着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站在旁边的妈妈猛地拉起小男孩,让出了座位。虽然妈妈举动突然,但乖巧的小男孩没有流露出一丝不悦。导盲犬抬 头看了一眼,便将主人引领到空座上,然后静静地趴在一旁。这些过程,盲人男子全 然不知。“您好,您要去哪里 ”“您好!我要去莫尔大街。”“好的,陛下!”司机诙谐的回 答惹得车内一阵欢笑,公交车载着欢乐的人们继续前行 ……小城不大,男子很快到站了,与司机简短道别后与导盲犬下了车。公交车内沉 默依旧,而此时的我,在沉默中体会到了无声的关爱、深沉的尊重。窗外,寒风习习。心里,暖意融融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2分)(1)默契:(2)诙谐:2.随着盲人男子的到来,人们的行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每一处概括不超过12字)(2分)中年男子 ;火红短发的朋克女孩 ;车厢内的人们 ;一位妈妈 。3.读一读描写盲人男子的语句,可以发现,作者通过 和 描写刻画了一位 、 的盲人形象。(2分)4.短文两次写到“沉默依旧”。第一次“沉默依旧”让我们感受到人们;第二次“沉默依旧”让我们感受到人们。(2分)5.联系生活实际,生活中有哪些默默无闻为别人做好事的人呢。试举例说明。(2分) (二)甘甜的不仅仅是井水(15分)在通往某旅游区的路旁,住着一位心地善良的老人。老人有一口井,据说打到了泉眼上,不仅水量充裕,而且特别清澈、甘甜,来往的过路人喝一口他的井水,总忍不住要喝第二口。在旅游的旺季,那些来自远方城市的大小车辆,总会在老人的小屋前停下来。那些游客中偶尔有一人喝了老人的井水,总会惊讶地大声呼唤同伴快来品尝。于是大家拥到老人的井旁,痛快地喝着井水,不住地赞叹,说那井水比他们随身携带的高级饮料还好喝。有的游客干脆倒了饮料,灌上井水。还有人觉得不过瘾,就向老人借个壶装上满满的一壶,带在身上。老人看着那些城里人畅快地饮着井水,听着不绝于耳的赞美,心里美滋滋的,嘴里不断地嚷着:“好喝,就多喝点儿,这井水喝不坏肚子,还治病呢。”游客中有人就嬉笑说:“老人家,喝你的井水,你应该收费啊!”老人却摇头:“喝点儿水,还收什么费呢 愿意喝,你们只管喝个够!”就这样,不知不觉过了好几年,老人和他的那口井不知接待了多少游客。有一年,老人病了,被他的儿子接到县城里了,他的一个侄子来替他看屋。游客又来喝井水了,他的侄子见此情景觉得发财的机会来了,就灌了许多瓶井水,摆放在路口,标价出售。奇怪的是,竟无人问津。老人的侄子就埋怨:这些城里人真抠,光想不花钱喝水!游客们则议论纷纷:井水都拿来卖钱了,这人挣钱真是挣绝了,再说他那瓶子干净吗 水里放别的东西没有 于是,在老人的小屋前,人们下车也只是方便方便,没人去讨水喝。人们似乎忘了或根本不知道眼前还有一口清泉。老人病好归来后,又开始免费供应井水,前来喝水的游客又渐渐地多了起来,他们纷纷给老人带来很多物品,有的还很贵重,老人推都推不掉,还有不少人真诚地邀请老人去城里做客……为什么会这样呢 道理很简单:一样清澈、甘甜的井水,慷慨地馈赠,得到的是真诚的感激和酬谢;而一味地贪图回报,收到的则是怀疑和冷落。正如那句俗语所言:“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多给他人一些馈赠,自己也必将得到回馈。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充裕—( ) 畅快—(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4分) 地馈赠,得到的是 ;而 地贪图回报,收到的则是 。 3.对待那甘甜的井水,老人是怎么做的 他的侄子是怎么做的 结果有什么不同 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4分) 4.甘甜的不仅仅是井水,还有什么 (3分) 5.老人的侄子是一个( )的人。(2分)A.有经济头脑 B.金钱至上、没有爱心三、表达与交流(30分)你在日常生活中或是文学作品中是否遇到过刘伯承这样具有钢铁般意志的人物 他钢铁般的意志体现在哪里 请你以“坚强”为话题,并运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题目自拟,语句通顺,450字左右。答案:一、1.蝴蝶轻盈地舞着,身披彩衣,停在草叶上,颤巍巍,晃悠悠,宛如一片随风摇曳的花瓣般安静了。2.(1)chāo√ pō√ (2)yān√ (3)liáo√3.A. 外甥打灯笼 B. 开动(冻)了 C. 有言(盐)在先 D. 梁山泊的军师 E. 名(鸣)声在外(1) E (2) A4.(1)B (2)A (3)B5.颜真卿;他的作品结构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雄强圆厚,气势庄严雄浑(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6.(1) 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人们叫作甲骨文。(2)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3) 示例:小明走进教室,放下书包,拿出课本开始朗读。(4)“我的心事” 双引号改为书名号;“主要告诉我们” 前加 “这篇课文”;“乱得” 后加 “像一团麻”;“澈” 改为 “撒”;“虽然…… 但是……” 改为 “因为…… 所以……”;“告诉爸爸把” 改为 “把改分这件事告诉爸爸”;“呢!” 改为 “呢?”7.(1) 子规声里雨如烟;黄沙百战穿金甲;孤帆远影碧空尽(2)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3)①什么都不能刺穿的盾与什么都能刺穿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②自相矛盾;示例:他刚才说的话自相矛盾,肯定是在说谎。8.示例:各位来宾,欢迎来到我们学校!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我们的文化长廊,这里展示着同学们优秀的书画、手工作品,体现了我们的艺术素养;往前走是读书角,课余时间同学们会在这里阅读、交流,营造了浓厚的书香氛围;再往前就是操场,大家可以看到同学们在进行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这里充满了青春活力!二、(一)1. (1)文中指大家的意思没有说出口,但都一致地为盲人让路。(2)文中指司机的话风趣,引人发笑。2.收起书籍,走到盲人身后 掐灭刚刚 点燃的烟 自觉腾出了一小块空间 让出孩子的座位3.外貌 语言 高大魁梧 自理能 力强4.对盲人无声的关爱 帮助盲人只是 生活中的小插曲5.示例:毛毛总是在放学后将班级里的 垃圾筒收拾干净再回家。(二)1.示例:充足 欢畅2.慷慨 真诚的感激和酬谢 一味 怀疑和冷落3.老人无私、慷慨地赠予。他的侄子出售井水。老人得到了人们的尊敬和真情回赠,他的侄子得到的是人们的怀疑和冷落。多给他人一些馈赠,自己也必将得到回馈。4.还有纯朴、善良、无私的心灵。5.B三、例文参考《竹骨》病房里的消毒水味像一层薄冰,裹着林老师削瘦的肩膀。她正伏在床头柜上改作业,石膏固定的右臂悬在胸前,粉笔灰落在蓝布病号服上,像落了层雪。三个月前的车祸让她右臂桡骨粉碎性骨折,医生说至少要休养半年。可开学第三天,她就架着拐杖出现在教室门口。"右手写不了,左手也能拿粉笔。" 她笑着晃了晃绑着夹板的胳膊,袖口露出的绷带已被粉笔末染成灰白。记得上周暴雨天,她撑着伞往教室走时不慎踩空,单腿跪在积水里。旁边同学要扶她,她却先把怀里的作业本高高举起:"别碰湿了,里面有你们刚交的作文。" 后来才知道,她膝盖的旧伤因这一跪又复发了,每晚都要贴着止痛膏备课。昨天我去办公室送作业,看见她用左手在黑板上板书,粉笔在掌心磨出红印。突然听见 "啪" 的一声,粉笔断成两截,她下意识用受伤的右手去接,疼得身子一颤,却又立刻把断粉笔捡起来,在黑板上继续画出工整的板书。阳光从窗户斜射进来,照见她鬓角的汗珠,在白发间闪着光。放学时路过医院花园,看见她正坐在长椅上用左手绣锦旗。那是给急救她的护士站做的,丝线在她指间穿梭,绣出的 "医德双馨" 四个字歪歪扭扭,却像生了根的竹子,一笔一画都透着韧劲。风吹动她的病号服,我忽然觉得,这世上有些坚强不必喊口号,就像竹子生长时从不声张,却在每圈年轮里都刻着破土的力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