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一第五章问题研究《如何看待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引进欧洲冷季型草坪》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 ⑴掌握冷季型草坪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原生环境(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的适配性。⑵分析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引进冷季型草坪引发的生态、经济与社会问题,理解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在跨区域引种中的应用。⑶结合区域特征,提出西北地区城市绿化的可持续解决方案,提升地理实践力。2.思想方法目标⑴通过对比分析、案例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与批判性思维能力。⑵运用 “问题发现 — 原因分析 — 对策提出” 的逻辑链,建立科学的地理问题解决框架。3.素养成长目标(核心素养)⑴人地协调观:理解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树立因地制宜、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⑵综合思维:从气候、水文、生物、社会经济等多维度分析冷季型草坪引种的利弊。⑶区域认知:对比欧洲与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差异,评价区域决策的合理性。⑷地理实践力: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尝试设计节水型城市绿化方案。二、课标与教材分析1.课程标准要求⑴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⑵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的影响。⑶通过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创新思维能力。2.教材内容解析⑴核心内容:①冷季型草坪:以高羊茅、黑麦草为代表,适宜温带海洋性气候,需水量大、生长周期长。②引种问题:西北地区干旱少雨、蒸发强烈,冷季型草坪导致水资源浪费、生态入侵、维护成本高等问题。知识关联: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气候、水文、生物的相互作用)。地域分异规律(温带海洋性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差异)。人地关系(城市绿化的生态效益与资源约束的矛盾)。3.教学重难点⑴重点:①冷季型草坪的特性与欧洲原生环境的适配性分析。②西北地区引种冷季型草坪的生态、经济问题及其成因。⑵难点:①运用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评价跨区域引种的合理性。②结合区域特征,提出可持续的城市绿化替代方案。三、学情分析⑴知识基础:①学生已掌握自然环境的要素(气候、水文、生物等)及其相互作用,了解水循环、地域分异规律等知识。②对西北地区干旱的气候特征、水资源短缺问题有初步认识,但缺乏对具体生态案例的深入分析。⑵能力水平:①具备一定的图表分析、资料整合能力,但综合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有待提升。②能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探究任务,但需引导其从 “现象描述” 转向 “原理应用” 和 “对策提出”。⑶学习需求:①对贴近生活的地理案例(如城市绿化)兴趣浓厚,渴望参与实践活动。②需强化地理原理与现实问题的关联,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教学过程设计1.情景引入(3 分钟)教师活动:播放视频:《欧洲城市绿化景观》与《我国西北地区城市绿化现状》。提问:“欧洲城市的草坪与我国西北地区的绿化景观有何差异?为什么西北地区城市要引进欧洲冷季型草坪?”学生活动:观察对比,结合生活经验回答问题,提出初步猜想(如美观需求、生态功能等)。设计意图:通过视觉冲击激发学生兴趣,引出课题,培养观察能力与问题意识。2.问题导学(5 分钟)教师活动:展示问题链:⑴冷季型草坪有何特性?为何能在欧洲广泛种植?⑵我国西北地区引进冷季型草坪的动机是什么?可能引发哪些问题?如何科学评价这一引种行为?发放资料卡片:冷季型草坪的生物学特征、欧洲与西北地区气候数据对比表。学生活动:自主阅读资料,标注关键信息,尝试回答问题链中的前两问。设计意图:明确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自主获取信息,为后续探究奠定基础。3.新知探究 1:冷季型草坪的特性与原生环境(8 分钟)教师活动:结合教材内容,讲解冷季型草坪的分类(如高羊茅、黑麦草)、生长习性(适宜温度 15–25℃、需水量 750–800mm / 年)及生态功能(净化空气、调节微气候)。对比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年均温 10–15℃、降水 800–1000mm、季节分配均匀)与我国西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均温 8–12℃、降水 50–200mm、蒸发量 > 2000mm),分析草坪与气候的适配性。学生活动:绘制 “冷季型草坪特性 — 欧洲气候条件” 对应关系图。思考:“为什么冷季型草坪在欧洲能自然生长,而在我国西北地区却依赖人工灌溉?”设计意图:从地理要素综合角度,理解草坪与气候的关联性,强化区域认知。4.深度学习 1:引种冷季型草坪的生态矛盾(10 分钟)教师活动:展示案例:北京天坛公园引种冷季型草坪后,古松柏根系浅化、倒伏,生物多样性下降;哈密地区试验种植冷季型草坪,需年灌溉量 1.5–2.0m /㎡,远高于本地降水量。组织小组讨论:西北地区引种冷季型草坪可能引发哪些生态、经济问题?从自然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问题的成因。学生活动:小组合作,结合案例与教材,从水资源、土壤、生物、经济等维度分析问题。代表发言,绘制 “问题 — 成因” 思维导图(示例:高耗水→气候干旱、蒸发强;生物入侵→本地物种竞争劣势)。设计意图:通过具体案例深化对自然环境整体性的理解,培养综合思维与合作探究能力。5.新知探究 2:替代方案与可持续发展(7 分钟)教师活动:展示西北地区耐旱植物案例:沙冬青、紫花苜蓿、柽柳等,介绍其需水量(<300mm / 年)、生态功能(防风固沙、改良土壤)。讲解节水技术:滴灌、渗灌、雨水收集系统,以及北京、兰州等地的绿化调整经验(如用乡土植物替代冷季型草坪)。学生活动:对比冷季型草坪与本地植物的需水量、养护成本,填写表格。思考:“如何平衡城市绿化的景观需求与生态保护?”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 “发现问题” 转向 “解决问题”,树立因地制宜的发展理念。6.当堂应用:角色扮演与方案设计(5 分钟)教师活动:设置情境:假设你是城市规划局工作人员,需为哈密市某新建公园设计绿化方案。提供资料:哈密气候数据、本地植物名录、节水技术参数。要求:结合区域特征,提出 3 条具体建议,说明理由。学生活动:分角色(规划师、生态专家、市民代表)讨论,提交方案并陈述。设计意图:通过角色扮演提升地理实践力,检验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7.归纳总结(3 分钟)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核心内容,构建知识框架:冷季型草坪:特性、原生环境、生态功能。引种问题:高耗水、土壤退化、生物入侵、经济成本。解决方案:耐旱植物替代、节水技术、政策调控。强调人地协调观:城市绿化需尊重自然规律,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学生活动:绘制思维导图,总结关键知识点,提出仍存疑问的问题。设计意图:梳理知识体系,强化核心素养,培养反思能力。8.拓展提升(4 分钟)教师活动:布置课后探究任务:查阅资料,分析 “一带一路” 倡议下西北地区生态绿化的新模式(如光伏治沙与植被恢复结合)。实地调查本地公园绿化植物种类,撰写调查报告,提出优化建议。推荐阅读:《中国西北干旱区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变化》《城市绿化中的生态智慧》。学生活动:记录任务,明确探究方向。设计意图:延伸课堂内容,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兴趣,培养地理实践与创新能力。五、教学板书设计课题:如何看待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引进欧洲冷季型草坪┌───────────────────────────────┐│ 一、冷季型草坪特性 ││ ┌─────────────────────────┐ ││ │ 分类:高羊茅、黑麦草、早熟禾等 │ ││ │ 生长习性:适宜温度15–25℃,需水量750–800mm/年 │ ││ │ 生态功能:净化空气、调节微气候、美化环境 │ ││ └─────────────────────────┘ ││ ││ 二、引种矛盾分析 ││ ┌────────────┬────────────┐ ││ │ 欧洲 │ 西北地区 │ ││ │ 温带海洋性气候 │ 温带大陆性气候 │ ││ │ 降水800–1000mm │ 降水50–200mm │ ││ │ 蒸发弱 │ 蒸发>2000mm │ ││ ├────────────┼────────────┤ ││ │ 草坪自然生长 │ 依赖人工灌溉 │ ││ └────────────┴────────────┘ ││ ││ 三、问题与解决方案 ││ ┌────────────┬───────────────┐ ││ │ 问题 │ 解决方案 │ ││ │ 1. 高耗水 │ 1. 耐旱植物替代 │ ││ │ 2. 土壤退化 │ 2. 节水技术 │ ││ │ 3. 生物入侵 │ 3. 政策调控 │ ││ │ 4. 经济成本高 │ 4. 公众参与 │ ││ └────────────┴───────────────┘ ││ ││ 四、核心素养 ││ 人地协调观:因地制宜,生态优先 ││ 综合思维:多要素关联分析 ││ 区域认知:对比气候与地理环境差异 ││ 地理实践力:设计可持续绿化方案 │└───────────────────────────────┘六、分层作业设计1.基础巩固(全体学生必做)⑴绘制图表:对比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与我国西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气温、降水数据,说明冷季型草坪的适应性差异。⑵案例分析:阅读教材案例,总结西北地区引种冷季型草坪引发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其成因。2.能力提升(中等及以上学生选做)⑴方案设计:为哈密市新区新建广场设计节水型绿化方案,要求结合本地气候、土壤条件,选择适宜植物并说明理由。⑵数据分析:查找伊吾县的绿化用水数据,计算冷季型草坪与本地植物的年耗水量差异,评估节水潜力。3.实践探究(学有余力学生选做)⑴实地调研:采访本地园林部门或社区绿化负责人,了解冷季型草坪的种植现状、养护成本及存在问题,撰写调研报告。⑵政策建议:结合 “双碳” 目标与节水政策,为西北地区城市绿化提出 2–3 条可持续发展建议,提交至相关部门或学校环保社团。七、教学反思1.成功之处:⑴通过对比分析、案例探究、角色扮演等活动,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综合思维与地理实践力。⑵板书设计逻辑清晰,突出核心素养,有助于学生构建知识体系。2.改进方向:⑴增加西北地区本地植物的实物展示或视频资料,增强直观性。⑵在深度学习环节,可引入辩论活动(如 “冷季型草坪该不该退出西北城市绿化”),进一步培养批判性思维。3.资源拓展:推荐使用地理信息技术(如 GIS)分析西北地区水资源分布与绿化布局的关联性,提升教学的科技含量。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