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做校园美化师主题 班会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低年级做校园美化师主题 班会设计

资源简介

小学低年级做校园美化师主题班会设计
班会背景:
小学低年段学生正处于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对于身边环境的认知逐步形成。校园是他们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然而,低年级学生可能尚未充分意识到保护校园环境的重要性,存在随意丢弃垃圾、破坏花草等行为。为了引导学生树立爱护校园环境的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特开展此次“做校园美化师”主题班会。
班会目标:
1.让学生认识到整洁、美丽的校园环境对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对校园的热爱之情。
2.帮助学生识别破坏校园环境的不良行为,理解美化校园的具体行动,如不乱扔垃圾、爱护花草树木等。
3.通过趣味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实践能力,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班会准备:
1.收集适合低年段学生观看的、展现美丽校园和不良环境对比的图片、动画视频,如《小熊的环保行动》等简单有趣且富有教育意义的动画。
2.准备色彩鲜艳的卡片、彩笔、小贴纸,用于金点子征集环节。
3.学生准备小型清洁工具,如儿童扫帚、小抹布、迷你垃圾袋等,并根据班级人数合理分组,准备小组清洁任务卡。
4.制作“校园美化小明星”评选栏和誓词横幅,准备签名笔。
5.准备一些小奖品,如卡通贴纸、小书签、橡皮擦等,用于奖励积极参与和表现优秀的学生。
班会过程:
趣味导入。
播放《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环保片段。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小朋友们,视频里的校园好不好看呀?你们想不想每天都在这么漂亮的地方上学呢?”引导学生表达对美好校园环境的向往。
教师戴上一个可爱的“校园精灵”头饰,以精灵的口吻说:“小朋友们好,我是守护校园的小精灵,可是最近我发现校园里出现了一些不美好的东西,让我有点难过,你们愿意和我一起去看看吗?”由此引出对校园环境现状的讨论。
校园环境小侦探:
1.快速展示5-6幅校园环境存在问题的简单图片,如地上有一个明显的废纸团、花坛里的花朵被摘掉等。给学生1分钟观察时间,然后让他们举手说一说自己看到了什么问题。
2.组织学生进行2-3分钟小组讨论,以简单的问题引导他们思考,如“这些垃圾是从哪里来的呀”“小花被摘掉它会不会疼呢”。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用1-2分钟时间向全班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在旁适时引导和补充,帮助学生明白这些行为对校园环境造成的破坏。
魔法小课堂:
1.用不同颜色的小垃圾桶道具,演示如何进行简单的垃圾分类,如“蓝色垃圾桶喜欢吃纸宝宝,绿色垃圾桶喜欢吃果皮宝宝”等。
2.播放《小熊维尼环保行动》动画视频,内容是小动物们爱护森林环境的故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爱护环境的重要性和正确做法。视频结束后,提问学生从中学到了什么,鼓励他们积极发言。
金点子大碰撞:
远离居住地的旅游愈发成为人们舒缓心境、重获力量的重要目的。远离居住地的旅游愈发成为人
给每个学生发放彩色卡片和彩笔,让他们用3分钟想一想可以怎么让校园变得更美,然后把自己的想法画在卡片上或者用简单的文字写下来。对于不太会写字的学生,鼓励他们用画画表达。
邀请3-4名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金点子卡片,每人用2分钟左右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想法。比如有的学生可能画了一个小朋友在给花草浇水,就请他说一说为什么要给花草浇水。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听完后可以举手提问或者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对每个学生的金点子都给予肯定和表扬,并用小贴纸奖励积极分享的学生。
将学生的金点子卡片收集起来,张贴在教室后面的“金点子展示区”。
小小清洁员行动:
根据之前分好的小组,快速给每个小组发放清洁工具和任务卡。任务卡上用简单的图画和文字标明小组负责的区域,如教室的一角、走廊的一段等。
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可以让学生推选比较积极主动的同学当组长),前往自己的清洁区域开始工作。教师跟随各小组,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如不要拿着工具打闹,同时指导他们正确的清洁方法,如怎样扫地才能把垃圾扫干净。
清洁工作完成后,各小组回到教室集合。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用2-3分钟说一说在清洁过程中的发现和感受,比如“我们发现地上有好多小纸片,以后不能乱扔垃圾了”。教师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表扬大家的努力和认真。
欢乐总结:
教师再次以“校园精灵”的身份出现,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小朋友们,今天大家都太棒啦!我们一起发现了校园里的小问题,还想出了好多让校园变美的金点子,而且大家都亲自动手让校园变得更干净了。老师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记住今天做的,我们的校园一定会一直都这么漂亮!”
带领学生一起宣读简短誓词:“我要爱护校园,不乱扔垃圾!”宣读结束后,快速让学生在誓词横幅上签名留念。
总结收获:
在本次40分钟班会中,低年级学生通过观看动画、图片,参与讨论、实践等活动,充分认识到校园环境的重要性。他们积极提出校园美化金点子,在清洁实践中体会到美化校园的意义。从认知到实践,学生们树立起爱护校园环境的意识,并通过签名强化行动决心。这种过程将对学生今后的行为产生积极影响。
课后延伸:
在班级后面的“校园美化小明星”评选栏中,每周根据学生在校园环境维护中的表现进行评选。表现优秀的学生可以获得一个卡通贴纸,积累一定数量的贴纸可以兑换小奖品,如一本精美的图画本或一个可爱的小玩具,以此激励学生持续保持爱护校园环境的行为。
鼓励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制作一份“家庭环保小约定”,将在学校学到的环保知识运用到家庭环境中,如和家长一起进行垃圾分类、定期打扫家庭卫生等,并拍照带到学校分享。这样不仅能巩固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还能通过学生影响家庭,营造全社会爱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定期组织学生对校园环境进行“回头看”活动,检查校园各个区域是否保持整洁,花草树木是否得到妥善爱护。根据检查结果,对校园美化行动约定进行调整和完善,确保校园美化工作能够长期有效地开展。
评课:
趣味角色代入:教师在班会中扮演“校园精灵”“环保魔法师”等角色,以充满童趣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各个环节,增强了班会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更符合低年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需求,让学生更容易投入到班会活动中。
简单直观呈现:无论是展示校园环境图片、讲解知识,还是制定行动约定,都采用简单易懂、生动形象的方式。如用色彩鲜艳的图片、有趣的动画视频、形象的道具和简单的语言,让低年级学生能够轻松理解和接受,避免复杂的理论和说教。
充分动手实践:安排专门的“小小清洁员行动”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校园清洁工作。这种实践活动不仅能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美化校园的意义,还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同时,在金点子征集环节鼓励学生用画画表达想法,符合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持续激励机制:设立“校园美化小明星”评选栏和相应的奖励机制,以及课后延伸中的家庭环保分享和定期“回头看”活动,形成了一个持续激励学生参与校园美化的体系。通过不断的肯定和鼓励,强化学生爱护校园环境的行为习惯,确保班会效果能够长期延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