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单元测试(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六单元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单元测试(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资源简介

第六单元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揭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序幕的是
A.古巴 B.海地 C.巴西 D.秘鲁
2.19世纪晚期,非洲人民反帝斗争的性质是
A.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斗争
C.利用宗教进行独立运动的反帝斗争 D.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的民族独立运动
3.伊朗立宪革命的主要成果是
A.制定了伊朗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B.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外国势力
C.传播了民族民主革命思想 D.取得了民族民主革命的胜利
4.玻利瓦尔剑是南美“解放者”玻利瓦尔生前佩剑,委内瑞拉将授予该剑的复制品视为最高荣誉。2014年习近平主席访问委内瑞拉期间,马杜罗就曾向习近平授予了该剑。玻利瓦尔剑的主要象征意义是
A.自由、主权、独立 B.自由、民主、平等
C.自由、平等、博爱 D.民主、科学、人权
5.从克莱武对印度的疯狂掠夺、第二次鸦片战争、印度国大党的斗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等历史事件中可归纳出的学习主题是(  )
A.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B.殖民扩张与反殖民斗争
C.血腥的资本积累 D.无产阶级的斗争
6.下列关于拉丁美洲的政治文化特征,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土生白人成为海地独立运动的主要领导者
B.一定程度上学习西方法制原则,颁布宪法
C.试图消除对黑人和印第安人的种族压迫与歧视
D.民主政治发展不完善,依然存在独裁专制
7.下表是19世纪出现的两种口号。这些口号( )
时间 1823年 1879年
身份 美国总统 埃及祖国党
口号 “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 “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
A.是帝国主义扩张的结果 B.在内涵上有着本质差别
C.都打击了殖民主义侵略 D.是民族意识觉醒的反映
8.19世纪中期,伊朗政府为挽救统治危机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包括建立高等学校,聘请欧洲教师教授西方现代的科学技术、政治和思想文化,向西欧国家派遣留学生,准许创办报纸等。这些措施( )
A.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B.扩大了伊朗的外贸市场
C.实现伊朗的民族独立 D.推动民族民主意识觉醒
9.“我们可以这样断言:世界各地区之形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固然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巨大的进步,但是这个进步也是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于世界上其余地区、国家的宰割、奴役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全面分析材料,下列结论中符合全面认识历史的是
①肯定了世界连为一体的进步性
②强调了世界连为一体带来的侵略
③辩证地评价了世界连为一体的双重影响
④指出了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矛盾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0.由于拉丁美洲居民的种族成分多种多样,他们的斗争错综复杂,有种族压迫,也有阶级压迫,斗争具有双重性,二者交织在一起。这说明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任务是(  )
A.反帝反封建 B.反对殖民主义侵略
C.发展资本主义 D.反对封建专制统治
11.有一首诗这样写道:“圣马丁无私、善良的手,轻轻揩干美洲母亲的泪水,给母亲带来自由与民主、独立与欢乐,消除了母亲三百余年的痛苦与伤悲!”这是因为圣马丁
A.领导拉丁美洲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
B.为亚洲民族觉醒作出了巨大贡献
C.领导了墨西哥独立起义
D.拉开了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序幕
12.随着荷兰海上霸权和贸易垄断权的丧失,国家商业资本收入剧减,严重影响了国内工业的发展,致使荷兰资本主义经济在18世纪迅速走向衰落。这表明荷兰经济衰落的根本原因是( )
A.英国《航海条例》的颁布 B.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垮台
C.工业品出口量大为下降 D.经济发展缺少内在动力
13.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与以往的印度民族起义相比,出现了新的特点,斗争水平进一步提高。其表现有( )
①民族资产阶级起了领导作用②反抗英国殖民统治与封建主义
③建立政党领导斗争④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4.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人民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新高潮,这被列宁称为“亚洲觉醒”。这一时期,亚洲兴起新型民族解放运动的决定因素是
A.帝国主义侵略手段的变化 B.亚洲经济结构的变化
C.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D.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
15.西班牙对拉美的征服者多半是不通文墨的武人,他们各霸一方,在美洲大陆形成割据之势;直到美洲被瓜分殆尽,西班牙政府才开始委派官吏到美洲接管各个地方政府,并建立了一套严密的多层次的统治机构。西班牙政府此举( )
A.推动了海外探险的持续深入 B.消除了国内封建割据的隐患
C.构建起规模空前的殖民帝国 D.为英国统治北美提供了借鉴
16.1884年,美国某公司推出一则主题为“给非洲带去文明”的香皂广告。此后近30年间,该公司的广告经常宣称,使用其香皂可以让非洲人皮肤变白,变得文明。同时期,法国和希腊的老牌香皂公司也声称其产品能“让黑人变白”。这主要体现了西方
A.推广欧美生活方式 B.存在着固有的种族偏见
C.重视争夺非洲市场 D.旨在推动非洲文明进步
二、非选择题
17.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是近代世界以来的主题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0年以后出现的营建帝国的巨大浪潮被称为“新帝国主义”,它使地球的很大一部分表面成为欧洲少数强国的附属物。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我以为东方正从酣睡中觉醒。在中国,它表现为一种显著的反抗外族的态度,偏向“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的理想;在波斯……觉醒似乎表现为偏向民主改革的形式“……非常引人注目的是,这些不满的迹象同时出现,不能纯粹归于偶然。谁知道呢?或许东方真的从其酣眠中觉醒,我们即将目睹一场数百万不满者反对寡廉鲜耻的西方剥削的起义。
——摘编自爱德华·布朗《1905-1909年波斯革命》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殖民侵略对殖民地国家的影响。
(2)据材料二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方正从酣睡中觉醒”的具体表现,简要分析觉醒的原因。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880年时,我们所面对的不完全是一个单一的世界,而是一个由两部分所合成的全球体系:一部分是已开发的、具有主宰性的、富有的;另一部分是落后的、依赖的、贫穷的……19世纪80年代,欧洲不仅是支配和改变世界的资本主义发展核心,同时也是世界经济和资本主义社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英】霍布斯鲍姆著,贾士蘅译《帝国的年代:1875—1914》
查阅资料,请思考在世界殖民体系建立过程中,西方列强是如何改变世界的?又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16世纪开始,跨国长途贸易成为欧洲资本积累的主要手段。有人把当时全球贸易格局概括为两个大三角,一个是东方或亚洲三角,另一个是大西洋三角。西方史学家布罗代尔说:“美洲白银1572年开始一次新的分流,马尼拉大帆船横跨太平洋,把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港同菲律宾首都马尼拉连接起来,运来的白银被用于收集中国的丝绸、瓷器和印度的高级棉布,以及宝石、珍珠等物品。”
——摘编自高德步主编《世界经济史》等
材料二 18世纪时英国积极从事以贩卖奴隶为主要手段的“三角贸易”。英国从利物浦、伦敦等城市用船载运棉麻织品、玻璃、陶瓷器皿、各种装饰品等,驶往非洲交换黑奴;并用船把黑奴运往西印度和南美殖民地的种植场,卖给农奴主,然后买进殖民地的糖、烟草、棉花返回英国,并将其作为原料卖给工厂主。公元1713年,《乌特勒支和约》使英国获得贩卖奴隶的垄断权,不仅为英国的贩奴商人带来了神话般的利润,而且加强了英国在那些需要供应黑奴来经营种植场的殖民地里的地位。
——摘自鲁中石《世界通史》
材料三 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为筹集资金开始发行股票。1609年,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诞生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成千上万的国民愿意把安身立命的积蓄投入到这项利润丰厚也存在着巨大风险的商业活动中,一方面是出于对财富的渴望,更重要的是,因为荷兰政府也是东印度公司的股东之一。在东印度公司成立后的短短五年时间里,它每年都向海外派出50支商船队,这个数量超过了西班牙、葡萄牙船队数量的总和。到17世纪中叶,荷兰联省共和国的全球商业霸权已经牢固地建立起来。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当时海上贸易的特点,分析其兴起的主要条件。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18世纪英国开展三角贸易的国内条件,并概述三角贸易客观上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17世纪前期荷兰股票交易迅速发展的原因。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国家领土范围内土地与水流之所有权本属国家……国家在任何时候皆有权对私产加以限制…应采取必要措施以分散大地产;发展小土地持有制……一切矿物,或存在于矿脉、矿层、矿块或矿床中构成矿藏之物质……其所有权皆直接属于国家
——1917年墨西哥宪法
(1)依据材料归纳这部宪法的内容。
(2)这部宪法的性质是什么?它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第六单元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单元测试》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A A B A B D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D C B C B
1.B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末,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影响下,海地揭开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序幕,故 B正确;古巴、巴西和秘鲁不符合史实,故ACD错误。
2.D
【详解】与亚洲的觉醒和拉美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相比,非洲人民反帝斗争明显处于发展程度较低的阶段,并未出现资本主义因素,而是以武装斗争和武装起义为主要形式,故D项正确,排除A、B项;C项是马赫迪起义的特点,不符合题意。
3.A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伊朗在立宪革命期间颁布了伊朗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对封建政治制度进行了初步改革,这是其主要成果,故选A;BC是伊朗立宪革命的影响,而非其成果,排除;立宪革命最终是在伊朗统治阶级和俄、英等外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了,它并未取得胜利,排除D。
4.A
【详解】根据所学内容可知,玻利瓦尔是南美解放运动的领导人物,领导了南美的解放运动,为争取南美多个国家的独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玻利瓦尔剑主要代表了自由、主权和独立,故选A;玻利瓦尔主要领导了民族独立运动,平等、科学、博爱等意义与玻利瓦尔剑的象征意义不符,排除BCD。故选A。
5.B
【详解】“克莱武对印度的疯狂掠夺、第二次鸦片战争”属于殖民扩张,“印度国大党的斗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属于反殖民斗争,故选B;A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排除;“印度国大党的斗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不属于资本积累,“克莱武对印度的疯狂掠夺、第二次鸦片战争”不属于无产阶级的斗争,排除CD。
6.A
【详解】海地的独立运动是由黑人领导的,A符合题意;西属拉丁美洲独立后,建立了15个共和国,它们都颁布了宪法,B不符合题意,排除;取消奴隶制、印第安人的人头税和强制贸易,试图消除对黑人和印第安人的种族压迫和歧视,C不符合题意,排除;拉丁美洲独立战争也促成了战后独裁权力的形成,成为独立战争后拉丁美洲政治文化的特征之一,D不符合题意,排除。
7.B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23年(美国)和1879年(埃及)。根据材料“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可知,19世纪初美国的门罗宣言是要求把拉美地区变成美国的势力范围,体现的是美国扩张主义思想的特征;1879年埃及祖国党提出的“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的口号,体现了强烈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特征,因此题干中的两个口号体现了扩张主义和民族主义,具有不同的本质与内涵,B项正确;“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是帝国主义扩张的结果,“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并未体现,排除A项;“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打击了殖民主义侵略,“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体现的是美国扩展主义思想,没有打击殖民主义侵略,排除C项;“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体现的是美国扩张主义思想,没有体现民族意识的觉醒,排除D项。故选B项。
8.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次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近代伊朗。根据材料,19世纪中期伊朗政府针对统治危机加深进行一系列改革,向西方学习,这有利于推动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D项正确;当时伊朗不是君主立宪制政体,排除A项;B项和材料无关,排除B项;当时伊朗未实现独立,排除C项。故选D项。
9.B
【详解】世界“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巨大的进步”,同时“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于世界上其余地区、国家的宰割、奴役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观点,辩证地评价了世界连为一体的“双重”影响,同时指出了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矛盾性”,③④正确,B项符合题意;材料不仅“肯定了世界连为一体的进步性”,也并非只强调了“世界连为一体带来的侵略”,①②不是对材料的“全面认识”,与之组合的ACD三项错误。
10.A
【详解】根据“有种族压迫,也有阶级压迫,斗争具有双重性,二者交织在一起”,结合所学可知,拉丁美洲人民面临着艰巨的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反帝主要指反对西方的殖民侵略,反封建指反对军事独裁,A项正确;BD项不全面,排除BD项;C项无法体现“有种族压迫,也有阶级压迫,斗争具有双重性,二者交织在一起”,排除C项。故选A项。
11.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圣马丁的主要成就是将南美洲南部从西班牙统治中解放,因此A正确;圣马丁是美洲独立的领袖,B排除;圣马丁与领导墨西哥起义无关,C排除;1804 年海地的独立,揭开了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序幕,D排除。故选A。
12.D
【详解】根据材料中“国家商业资本收入剧减,严重影响了国内工业的发展,致使荷兰资本主义经济在18世纪迅速走向衰落”及所学知识可知,荷兰依靠雄厚的商业资本成为海上霸主,但随着商业资本收入的剧减,荷兰缺少了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致使荷兰经济走向衰落,D项正确;英国《航海条例》的颁布不是荷兰经济衰落的根本原因,A项排除;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垮台是荷兰经济衰落的原因之一,不是根本原因,B项排除;荷兰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商业资本,并非工业资本,C项排除。故选D项。
13.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民族资产阶级起了领导作用,①说法正确;“反抗英国殖民统治”是以往印度民族起义的相同点,而非新特点,②不符合题意;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建立政党领导斗争,并且无产阶级也登上政治舞台,③④说法正确。综上所述,①③④正确,C项正确;②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
14.B
【详解】19世纪前半期,西方殖民者入侵导致亚洲国家传统经济结构开始逐步解体。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侵略的加深,尤其是资本输出,导致东方国家传统经济结构进一步解体,产生了本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也就是亚洲经济结构的变化,故选B;帝国主义侵略手段的变化不是决定因素,A错误;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与民族资产阶级领导革命构不成决定关系,C错误;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还没有建立无产阶级政党,D错误。
15.C
【详解】根据材料“西班牙对拉美的征服者多半是不通文墨的武人,他们各霸一方,在美洲大陆形成割据之势;直到美洲被瓜分殆尽,西班牙政府才开始委派官吏到美洲接管各个地方政府,并建立了一套严密的多层次的统治机构。”可知,西班牙对拉美的征服,先是通过武力,使美洲大陆形成割据之势,而后再派官吏接管政府,建立严密的多层次的统治机构,说明西班牙旨在构建起规模空前的殖民帝国,C项正确;推动了海外探险的持续深入,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消除了国内封建割据的隐患,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为英国统治北美提供了借鉴,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
16.B
【详解】材料“给非洲带去文明”“让黑人变白”体现的是西方国家对非洲黑人的歧视,B项正确;材料与推广欧美生活方式无关,排除A项;材料与争夺欧洲市场无关,排除C项;推动非洲文明进步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
17.(1)积极:传播先进的生产方式、思想观念和科技,客观上推动殖民地的近代化进程。消极:给殖民地国家带来沉重灾难,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表现:伊朗的立宪革命、中国的辛亥革命、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任答1个)
原因:政治: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民族危机。
经济:亚洲国家的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
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力量壮大。
思想:亚洲人民的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任答3点)
【详解】(1)影响:积极,从殖民地近代化的推动角度分析,得出传播先进的生产方式、思想观念和科技,客观上推动殖民地的近代化进程。消极,从对殖民地的迫害角度分析,得出给殖民地国家带来沉重灾难,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表现:依据材料“在中国,它表现为一种显著的反抗外族的态度”,得出中国的辛亥革命、依据材料“波斯……觉醒似乎表现为偏向民主改革的形式”,得出伊朗的立宪革命、从印度反殖民角度分析,得出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原因:从政治角度分析,得出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民族危机。从经济角度分析,得出亚洲国家的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从阶级角度分析,得出民族资产阶级等力量壮大。从思想角度分析,得出亚洲人民的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
18.改变世界:建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政治体系和殖民体系。
影响:一方面,把亚非拉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中,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全球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造成了亚非拉地区长期的贫困与落后
【详解】改变世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方列强通过政治、经济、军事侵略等手段,建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政治体系和殖民体系。
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列强侵略一方面,把亚非拉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中,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全球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造成了亚非拉地区长期的贫困与落后。
19.(1)特点:东方贸易以中国为中心,中国的贸易属于和平贸易,欧洲人在东方贸易中处于入超地位。西方的贸易是非洲和美洲为中心的黑奴贸易为主,欧洲殖民者通过暴力建立起不平等的贸易,积累巨额资本。主要条件: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
(2)条件:英国殖民霸权逐步确立;英国工场手工业的发展;英国资产阶级政府的支持。影响:加强世界经济联系,世界市场初具规模。
(3)原因:新航路开辟,国际贸易发展;荷兰逐渐成为“海上马车夫”;海外贸易带来丰厚的利润;政府的支持;重商主义经济政策的推动;殖民扩张的刺激。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和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6世纪(世界)。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一“一个是东方或亚洲三角”、“马尼拉大帆船横跨太平洋,把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港同菲律宾首都马尼拉连接起来,运来的白银被用于收集中国的丝绸、瓷器和印度的高级棉布,以及宝石、珍珠等物品”和所学可知,东方贸易以中国为中心,中国的贸易属于和平贸易,欧洲人在东方贸易中处于入超地位;据材料一“另一个是大西洋三角”和所学可知,西方的贸易是非洲和美洲为中心的黑奴贸易为主,欧洲殖民者通过暴力建立起不平等的贸易,积累巨额资本。第二小问主要条件,据材料一时间信息和所学可得出,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
(2)本题是原因类和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8世纪(英国)。第一小问条件,根据材料二提供的时间可知,18世纪英国殖民霸权逐步确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18世纪的英国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从政府角度看,英国资产阶级政府支持黑奴贸易。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二“英国从利物浦、伦敦等城市用船载运棉麻织品、玻璃、陶瓷器皿、各种装饰品等,驶往非洲交换黑奴;并用船把黑奴运往西印度和南美殖民地的种植场,卖给农奴主,然后买进殖民地的糖、烟草、棉花返回英国,并将其作为原料卖给工厂主”可知,加强世界经济联系,世界市场初具规模。
(3)本题是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7世纪(荷兰)。据材料三时间信息可知,新航路开辟,国际贸易发展;据材料三“到17世纪中叶,荷兰联省共和国的全球商业霸权已经牢固地建立起来”可知,荷兰逐渐成为“海上马车夫”;据材料三“成千上万的国民愿意把安身立命的积蓄投入到这项利润丰厚也存在着巨大风险的商业活动中”可知,海外贸易带来丰厚的利润;据材料三“荷兰政府也是东印度公司的股东之一”可知,政府的支持;据所学可知重商主义经济政策的推动;殖民扩张的刺激。
20.(1)实行土地、河流、矿藏的国家所有,国家采用适当方法拆散大地产。
(2)性质:资产阶级宪法。意义:一定程度上反映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成果,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既打击了国内封建势力,也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为墨西哥人民进一步争取民主和进步奠定了基础
【详解】(1)据材料“国家领土范围内土地与水流之所有权本属国家……应采取必要措施以分散大地产”“一切矿物,……其所有权皆直接属于国家”可得出实行土地、河流、矿藏的国家所有,国家采用适当方法拆散大地产。
(2)性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0年,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在农民起义军的支持下,墨西哥人民赶走了独裁者,1917年墨西哥颁布了资产阶级宪法,因此材料所述宪法的性质是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7年墨西哥宪法是宪法派为巩固既得革命成果所颁布的一部超前的国家大法,一定程度上反映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成果;1917年墨西哥宪法有利于打击国内封建势力和美国帝国主义侵略,为墨西哥人民进一步争取民主和进步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