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必修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逻辑构建第一课: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第三课: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第四课: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进程和趋势近代中国发展史1919-1978)站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2012)富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时代2012——)强起来三次伟大飞跃课标要求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的性质和特点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核心素养政治认同:明确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性。通过学习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感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科学精神:明确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是符合我国发展规律的。公共参与:了解我国近年取得的伟大成就,培养学生立足实践,报效祖国的爱国情怀,并积极投入实践,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教学重难点重点(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2)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社会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难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新中国的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延迟符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探究《刻度表上的百年征程》百年征程取得的成就主要得益于什么?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向社会主义过渡为何最伟大最深刻?议题一1、过渡时期:1949~1956(P26一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949-1956年)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化三改发展生产力改革生产关系社会主义工业化社会主义改造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一、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2、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一化三改”“一体两翼”情境一:新中国之初,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国家已经掌握了重要的工矿企业、铁路、银行等国民经济的命脉。情境二:新中国之初,民族资产阶级有为新中国建设服务的意愿,党可以通过“利用、限制、改造”的正确政策,最终引导他们走上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情境三:新中国之初,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但分散、脆弱的农业个体经济既不能满足工业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又有两极分化的危险。情境四:1950年中国同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其中规定:“……彼此给予一切可能的经济援助,并进行必要的经济合作。”3.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私营工商业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个体农业经济迫切需要组织起来国际形势有利于合作探究面对新中国之初的经济政治状况,结合上面情境谈谈于1949—1956年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有何历史必然性?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知识小结:3.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一、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4.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和意义(1)标志:(P26末段)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 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 向 的转变,进入了 。(2)意义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社会秩序更加稳定,人民民主专政更加巩固,从而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改造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社会一、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1949 新中国成立1956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0102拓展提升区分两个“标志”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标志着中国已经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在艰难探索之路前进我们在社会主义探索之路走得如何?延迟符议题二二、在艰辛探索中前进(1956年-1978年)崭新的 历史课题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崭新的历史课题。 党的八大(1956) 最重要贡献 这次大会最重要的贡献是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的 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提出的 主要任务 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取得成就 ⑴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农业方面初步满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建筑、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获得较快发展,教育医疗事业得到长足进步,人们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极大的改变,科技发展取得重要突破,成为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⑵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意义 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知识拓展—近代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时间 社会主要矛盾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过渡时期(1949-1956)党的八大 (1956)十一届六中全会 (1981)党的十九大(2017)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其中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为最主要矛盾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观看视频探究: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我国取得了哪些成就?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教育医疗事业得到长足进步,人们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变,科技发展取得重要突破建筑、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获得较快发展。初步满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工业、国民经济科教农业方面建筑、交通延迟符3、重要成果:(2)具体成就--P28-293.探索成就——理论建设探索成就毛泽东对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1.他以苏联的经验教训为鉴戒,提出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制定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2.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3.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创造性地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4.探索中的曲折启示:螺旋式上升、曲折式前进,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1、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经历了严重曲折,发生了“文化大革命”。2、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4.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探索历程的历史意义(P29)①【一个结论】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P28最后一段)②【一个飞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P29一段)③【重要思想】毛泽东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P29二段)④【一个肯定】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P29最后一段)拓展提升: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②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①近代中国,艰辛探索,未能改变社会性质,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④社会主义初期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③过渡时期,实现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马列原理同中际的第一次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马列原理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结束半殖半封的历史实现最深刻伟大社会变革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完成最深刻伟大社会变革翻天覆地变化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拓展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一、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3.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取得的成就二、在艰辛探索中前进3.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的意义1.崭新的历史课题2.党的八大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主要矛盾主要任务指明方向2.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4.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探索的意义课堂小结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2、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4、 中共八大提出的主要任务是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力。( )5、 过渡时期的主要矛盾是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的矛盾。( )6、新中国成立,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正误判断】1.【2023年1月新高考浙江卷】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党领导人民“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意味着我国①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③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D课堂检测2.2022年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时表示:“从1935年到1948年,党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领导中国革命事业实现历史性转折。延安和延安人民用五谷杂粮滋养了党的发展壮大,支持中国革命走向胜利。”这表明,在当时( )①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之一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逐渐探索出正确的革命道路③中华民族实现了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④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得以确立,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