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P36T1P37T1P37T2P37T3P38T2P36T1P40T1P39T1T2P38T3P38T1P42T2P41T1P41T2P42T3P43T13.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01唯物辩证法总特征:(基本观点)联系发展根本观点矛盾对立形而上学孤立静止片面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焦点和根本分歧构成、引起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根本内容根本动力知识重构唯物辩证法(把握世界的规律)课前知识梳理:1.什么是矛盾?它的基本属性是什么?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什么,给了我们怎样的方法论启示?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表现及辩证关系、方法论要求?4.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如何,给了我们怎样的方法论启示?5.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如何,对我们有怎样的方法论启示?6.什么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它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小张今天碰到烦心事,一堆事情要处理:①家里的自来水管漏水,要找人来修理;②儿子上午放学后,要人接;③乡下老家来电话,说老母亲病危,要送医院;④单位有个重要会议,要参加。情景探究:小张该怎么办?请从哲学角度分析理由。办事情,要抓主要矛盾……修水管带母亲治病接孩子公司开会(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小张要处理的矛盾:(次要矛盾)(次要矛盾)其他处于 、对事物发展 的矛盾。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P40~P41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 、对事物发展起 的矛盾。次要矛盾:支配地位决定作用从属地位不起决定作用(三)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1)相互区别: 含义不同(地位、作用不同)复杂事物次要矛盾次要矛盾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国家发展生态建设卫生事业文化建设经济建设①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主要矛盾决定和影响次要矛盾次要矛盾也影响主要矛盾②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例:小张的母亲不送医院治疗,他能安心上班吗?例:假如小张的儿子上学一直没人接送,他能安心照顾母亲吗?例:第二天,小张儿子放学自已走路回家,到半路走丢了……照顾母亲(主要矛盾)寻找儿子(主要矛盾)(次要矛盾)(2)相互联系:P41一段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国共矛盾中美矛盾中日矛盾解放战争时期主要矛盾次要矛盾次要矛盾中美矛盾国共矛盾中日矛盾主要矛盾抗日战争时期次要矛盾次要矛盾①②主次矛盾转化的两种情形原来的主要矛盾没有解决,但是由于出现了新条件,导致主次矛盾互变。原先的主要矛盾解决了,次要矛盾变成主要矛盾。【原理】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要求我们办事情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②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要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③ 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方法论)总结: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方法论方法论牵牛要牵牛鼻子;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工作要做到点子上;力气要用在节骨眼上打蛇打七寸;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要想富,先修路着重解决主要矛盾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鲜花好看也要绿叶扶持;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眉毛胡子一把抓;十个指头按跳蚤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反对主次不分拓展:生活中体现主次矛盾的谚语①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某一矛盾中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②矛盾的次要方面:在某一矛盾中,处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1)相互区别:含义不同(地位、作用不同)矛盾的两个面当中,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其中有一面是主要方面,另一面是次要方面。我国的所有制结构 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中华人民共和国性质 大陆 (社会主义) 港澳台(资本主义)核能 优越性 危险性中国入世 有利 (机遇) 有弊(挑战)注意: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问:事物的性质主要由什么决定的呢?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即对立统一),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例如:当缺点变成一个人的主要方面时,这个人就变成了“恶人”;如果一个 “恶人”痛改全非,当优点变成一个人的主要方面时,他就变成了“好人”。(2)相互联系:这种转化是矛盾双方力量此消彼长,不断运动变化的结果。矛盾的主次方面变了,事物的性质也就改变了例如:生病需要吃药,是药三分毒。如果药的剂量适中,治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但如果剂量过大,对身体的危害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原理】①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要求我们看问题要全面,分清主流和支流,着重把握事物的本质和主流。②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求也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不能忽视支流。③ 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方法论)总结: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方法论方法论区分 主次矛盾 矛盾主次方面外延作用适用 情况关键词存在于复杂事物中,主要矛盾=1,次要矛盾≥1。存在于一个矛盾中,主要方面=1,次要方面=1。主要矛盾决定着事物的发展。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一般“做事情”时使用一般“看问题,判断事物性质”时使用。(涉及对人和事的评价,对形势的分析)重点、中心、关键、核心、根本、要害、首要、首位、第一、突破口、重中之重…主流、主体、性质、总的来看、本质、实质、优势、方向、顾大局、主导地位、谈认识、谈评价强调解决问题 怎么做强调看待问题 怎么看知识深化判断下面情景哪个是主要矛盾?哪个是矛盾的主要(次要)方面?1.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一国两制不会改变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3.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4.和平是时代主题,但局部战乱仍然存在。5.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6.金无足赤,人无完人7.好钢用在刀刃上;8.牵牛要牵牛鼻子,打蛇要打七寸;主要矛盾主次方面主次方面主次方面主要矛盾主要矛盾主要矛盾主要矛盾 判断:下面说法中哪些体现了主次矛盾,哪些体现了矛盾的主次方面?1.从汽车生产大国到生产强国的关键是创新。2.中学生理想现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3.十一黄金周旅游利大于弊。4.目前,我国仍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5.村子富不富,关键在党支部。6.总的来看,我国的经济正企稳回升,但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主次方面主要矛盾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主要矛盾次要矛盾次要矛盾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复杂事物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课堂小结:矛盾观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坚持用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2. 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求我们创造条件,积极促成事物向有利的方向转变。3.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承认、直面、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要求我们坚持用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4.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要求我们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6. 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办事情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7.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矛盾的概念矛盾的问题的精髓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及方法论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具有斗争性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共性与个性方法论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方法论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课堂小结(2024福建卷)如图漫画《原因被我找到了》启示我们作者:刘庆涛A. 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B. 要着重抓住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C. 要敢于承认矛盾,善于分析和解决矛盾D. 每一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是不平衡的为了找到底部漏油的原因,忽略了桶口→虽然补好了底下的漏洞,但是倒出了更多的油→主次部分解决漏油问题→做事情→要抓主要矛盾,也不能忽略次要矛盾着重抓住→主要矛盾漫画中的人承认了矛盾,也分析了矛盾,但解决矛盾的方法是错误的材料涉及主次矛盾,而不是主次方面54.79%A(2023.1浙江首考)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近年来,我国各大盐碱地集中区遵循“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水盐运动规律,从自身的水盐条件出发,进行分类改造,唤醒“沉睡”的耕地资源。松嫩平原因季节性降雨不均,土地盐碱化严重,故采用培育耕层、以稻治碱、连通河湖的方法,涵养生态,沃土好水种出了优质稻。内蒙古河套灌区因大水漫灌,只灌不排,耕地出现次生盐碱化问题,但不同地块的盐碱化程度不同,故分别采用“留”“用”“改”方法,科学灌溉,解开了次生盐碱化症结。新疆地区盐碱地全年干旱少雨,于是推广有机肥还田,培育种植“吃盐植物”,收效同样明显。(1)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分析我国盐碱地与可耕地相互转化的条件。(5分)矛盾双方是谁?盐碱地 可耕地相互转化条件?(5分钟思考书写答案)(2023.1浙江首考)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近年来,我国各大盐碱地集中区遵循“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水盐运动规律,从自身的水盐条件出发,进行分类改造,唤醒“沉睡”的耕地资源。松嫩平原因季节性降雨不均,土地盐碱化严重,故采用培育耕层、以稻治碱、连通河湖的方法,涵养生态,沃土好水种出了优质稻。内蒙古河套灌区因大水漫灌,只灌不排,耕地出现次生盐碱化问题,但不同地块的盐碱化程度不同,故分别采用“留”“用”“改”方法,科学灌溉,解开了次生盐碱化症结。新疆地区盐碱地全年干旱少雨,于是推广有机肥还田,培育种植“吃盐植物”,收效同样明显。(1)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分析我国盐碱地与可耕地相互转化的条件。①矛盾双方既相互对立、或相互排斥或相互分离,(1分),又相互依存、相互贯通,或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或转换)(1分)。②在我国盐碱地集中区,盐碱地是“沉睡”的耕地资源,是潜在的可耕地,在遵循水盐运动规律(1分)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因地制宜,分类改造,可以转化为可耕地;(1分)③可耕地是现实的耕地资源,但当水盐条件发生变化时,诸如发生不合理的灌溉时,在水盐运动规律的作用下,可耕地也会盐碱化,从现实的耕地资源变成潜在的耕地资源。(1分)改卷细则:1.矛盾的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双方既对立与统一,1分;2.矛盾的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两者(紧密跟上)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贯通,0分3.只有材料无原理不给分。情形1:原理多个且在一点中,即使材料分析正确,0分。情形2:原理多个,且矛盾基本属性知识点单独一点,仅知识点,则知识点最多2分;材料分析跟在其他知识点后不给材料分(如写在矛盾普特等知识点中)。情形3:原理多个,若矛盾基本属性知识点和材料紧跟其后分析正确,且单独一点,正常给分。(一)必做:1、整理本节课知识,并理解记忆。2、完成优化设计大小本对应本节课部分习题。(二)选做:结合所学知识并搜索资源,以“我眼中的中国式现代化”为题写一篇述评。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00字左右。布置作业感 谢 聆 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