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世界多极化 复习课件(知识归纳 课时练习)(共31张PPT) 2024-2025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单元 世界多极化 复习课件(知识归纳 课时练习)(共31张PPT) 2024-2025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当代国际
经济与政治
第一单元各具特色的国家
第二单元 世界多极化
第三单元 经济全球化
第四单元 国际组织
主权国家
政治格局
国际组织
经济格局
考查范围:《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国家+政治(世界多极化)+经济(经济全球化)+国际组织)
期末复习
期末复习
【课标要求】
1.引用国家之间合作、竞争、冲突的实例,印证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
2.引述有关资料,全面阐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描述世界多极化趋势;解释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阐述合作共赢的理念,认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3.阐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危害,了解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理解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意义。
第二单元 世界多极化
设问:以单元目录考查:运用“世界多极化”回答问题,
设问:以单元目录考查:运用“世界多极化”回答问题,
知识范围:
第三课 多极化趋势
第四课 和平与发展
第五课 中国的外交
综合探究 贡献中国智慧
【体系构建】
第三课 多极化趋势
(一)国际形势
1.当今国际形势突出特点P27第一段
2.正确认识世界多极化P27 第二段、第三段
3.中国、发展中国家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P29第一段、第二段
(二)国际关系
1.认识国际关系(含义、内容、形式、交往方式、行为规则、★国际竞争实质)P30--P31
2.影响国际关系主要因素P32
3.中国坚定维护国家利益(核心利益、原因、★措施)P33
设问:以课题考查:运用“多极化趋势”回答问题,
主干归纳一:国际趋势
1.地位: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
2.意义:①能够推动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②国际关系朝着民主化方向发展。③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
3.中国、发展中国家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1)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拥有最强大的经济、军事力量,并且极力维护其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地位。中国、欧盟、俄罗斯和日本成为多极化国际格局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2)中国如何应对:中国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3)发展中国家的作用:发展中国家是反对世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广大发展中国家积极开展南南合作,推进南北合作,成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力军。
主干归纳二:国际关系
1.国际关系的内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关系等。
2.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竞争、合作与冲突。
3.国家间交往的主要方式:国家间的贸易往来、文化、科技、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交流,外商磋商、领导人互访,缔结条约或协定等。(了解)
4.国家间交往的普遍行为规则:国际法。
5.国际竞争的实质: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区别内容和形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体现内容。国际关系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6.国家利益:
主干句: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要求:任何国家都不应以维护本国国家利益为由,侵犯别国的主权和安全,干涉别国的内政。
7.维护国家利益的有力保障是强大的国家实力。
1--4了解,5、6背诵
8.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P33
(1)原因:a.国家利益的一般知识
b.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2)措施:国家角度:①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②维护国家利益的有力保障是强大的国家实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提升国家实力。③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公民角度: ①树立国家观念、民族意识;
补: 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
③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主干归纳二:国际关系
第四课 和平与发展
1.★当今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之间关系 P34--36
2.促进和平与发展因素 P36--37
3.和平与发展主要障碍 P38--39
4.★如何推动世界和平发展 P39--40
设问:以课题考查:运用“和平与发展”回答问题
主干归纳:时代主题(P34--41)
一、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1.和平是发展的前提。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需要国际社会保持持久和平的环境,为各国正常发展和政治经济的往来提供保障。
2.发展是和平的基础。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只有释放各国发展潜力,实现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才能够为国际社会的持久和平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材料分析
主干句: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二、促进和平与发展的因素
1.经济全球化发展加深了各国相互依赖程度。各国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经济上的共同利益不断扩大,共同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意愿不断增强。
2.不同力量中心之间相互制衡。发展中国家力量不断增强,新兴经济体实力提升。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改变了国际关系和战争面貌。
3.谈判与对话成为解决冲突的主要手段。国际协调机制不断完善和多边主义的发展。
三、主要障碍
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所上升.(主要障碍、传统安全因素)。
2.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国际经济旧秩序仍然存在。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
3.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局部动荡频繁发生,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网络安全、贸易摩擦、恐怖主义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非传统安全因素)
主干归纳:时代主题(P40)
一、应对措施
①世界各国应该共同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准则,
②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③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④推动国际秩序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⑤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国际关系民主化是世界和平的重要保证。
主干句: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措施
第五课 中国的外交
1.★我国外交政策(决定因素、立场、宗旨、基本目标、基本宗旨)P43
2.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P45-46
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原因、措施 P47--50
4.贡献中国智慧 P56
设问:以课题考查:运用“中国的外交”回答问题
主干归纳一:外交政策(P43)
一、外交政策P43
1.决定因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基本内容:
(1)基本立场:独立自主。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国际问题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
(2)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3)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4)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石,是基本准则。+材料分析
二、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
1.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弘扬了中华民族世界大同、四海一家的传统精神,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潮流。这一理念展现了世界情怀和全球视野,是新时代中国外交追求的崇高目标。P45
2.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P46
主干句: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基本内容若干
主干归纳二:构架人类命运共同体(P47--50)
一、原因:P47
(1)全球治理体系与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世界各国相互联系与依存程度日益加深。同时,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
(2)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适应了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指明了世界发展和人类未来的前进方向。
二、内涵: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
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
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
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注意:一一对应
三、实践:P49
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全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新秩序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意义)
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
(1)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2)支持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自由贸易区建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3)我国积极开展公共外交,注重塑造文明大国、东方大国、负责任大国、社会主义大国的形象。
形象;
了解
主干归纳三:贡献中国智慧(P43)
中国智慧的体现(措施):
1.推动构建合作共赢为核心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和发展战略,
3.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由各国共同制定国际规则,
4.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5.共建“一带一路”,实现共同发展。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引导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6.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P45相关链接(了解,注意区别)
1.推动构建和平共处、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格局。
2.坚持亲诚惠容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
3.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加强同发展中国家。
单元归纳:世界多极化
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知识,分析……的原因或措施★★★★★:
①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世界向多极化发展,是建立在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基础上的,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②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③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符合/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⑤各国应该共同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⑥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⑦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⑧我国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⑨中国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落实在行动中,坚持对外开放的的基本国策、以“一带一路”为重点、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支持多边贸易体制,……,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答案】
①某些大国奉行实力至上,追求单边主义,本质上是冷战思维、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可以替换单边主义或零和思维)。会破坏国家主权平等,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
②中国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主张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目的在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主张从人类共同福祉出发,为应对全球性挑战、完善国际治理(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典题设问一:(2024·江苏·高考真题)
某些大国:弱肉强食;你输我赢;本国优先;集团政治
中国:公平正义;合作共赢;开放包容;团结协作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分析比较两种不同选择的本质区别及影响。(10分)
+材料分析
①积极推进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秉持平等合作精神展现新时代中国经验,让南方国家的人民能够独立、自主、平等地生活。
②国际关系向多极化深入发展,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南方国家应遵循和平、协商、互信的原则,推动构建多极化的国际秩序,建立一个更加公平和公正的世界秩序。
③国际社会应旗帜鲜明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共同推动全球治理体制变革,南方国家应深化多元合作和创新体制机制,提升“南方国家”的国际话语权,让每个国家不受霸权主义的干涉,拥有独立发展的权利,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
典题设问二:结合材料,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相关知识,说明“南方国家”应怎样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9分)
+材料分析
【答案】(书P50)
①我国倡议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践行多边主义,扩大朋友圈。体现了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共建“一带一路”,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②加入RCEP(全球最大自贸区缩写),推进全球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支持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自由贸易区建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
③中国迄今已参与近30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人员5万余人次,成为联合国维和行动第二大出资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第一大出兵国,我国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做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
④中国参与并推动全球治理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鲜明特色体现了中国积极开展公共外交,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
典题设问二: 运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知识,分析中国怎样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落实在全球治理行动中。(12分)
+材料分析
【答案】当今世界,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面对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趋势,世界各国需要加强团结合作。这符合全人类共同利益,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有利于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新秩序,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3 分)
国家利益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则是引起冲突的根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间的共同利益不断扩大,加强合作才有利于实现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3分)
美国政府滥用关税手段,是典型的贸易保护主义行径,其实质是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1分),分裂了全球市场,阻碍各国经济合作,破坏国际市场的稳定性和互联互通,也将损害美国消费者利益,拖累美国自身经济增长。(2分)
典题设问三:2025年4月,美国政府以“实现贸易公平”为名,实施所谓“对等关税”计划,悍然对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征关税。
结合以上信息,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以“要合作,不要分裂”为主题写一篇时事评论。(10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
1.2025年3月3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有报道称,美方建议墨西哥、加拿大跟随美国对华加征关税一事提问。对此,林剑表示,我们多次说过,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吹灭别人的灯,并不能让自己更光明。可见( )
①各国要通过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对话与协商,解决各自的关切
②我国主张并积极践行遵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和市场经济原则
③中国在国际大舞台上的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
④贸易保护主义成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主要障碍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A
当堂检测
2.当地时间2024年12月10日,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在出席联合国中央紧急应对基金2025年高级别认捐会时表示,中方一贯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人道救援中发挥协调作用,支持中央紧急应对基金开展工作。中方以多种形式长期向有需要的国家提供人道援助,同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支持帮助有需要的国家和人民应对人道危机,走出人道困境。这表明( )
A.中国积极履行国际责任,落实全球安全倡议的大国担当
B.联合国是集体安全机制的核心,中国的发展离不开联合国
C.中国倡导多边主义,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所有行动
D.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准则,为维护基本人权作不懈努力
A
当堂检测
3.
当堂检测
D
2025年1月21日,外交部发言人针对美国宣布退出世界卫生组织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卫生治理中发挥的中心协调作用只应加强不应削弱。中方将一如既往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履行职责,深化国际公共卫生合作,加强全球卫生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据此,推断可知( )
①霸权主义作为非传统安全威胁阻碍和平与发展
②国际组织在协调国家间利益冲突中发挥关键作用
③国家利益的分歧是导致中美两国行为差异的根源④中国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彰显大国担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随着欧盟提高对中国新能源电动车的关税,中欧经贸关系一度陷入困境。但德国作为欧盟最大的制造业大国,深知中国市场对其至关重要。因此,2024年12月初德国外长到访中国,与王毅外长就修复中欧经贸关系展开会晤,也让人们看到了中欧之间在经贸,政治等领域的复杂博弈。这表明( )
①国家间的竞争与合作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内容
②欧盟内部各个成员国在具体利益上存在矛盾
③主权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基于其自身利益开展活动
④中德两国的合作是推动中欧关系发展的决定因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当堂检测
C
5.黄岩岛,这个南海的明珠,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024年12月2日,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大使代表中国政府向联合国交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黄岩岛领海基线的声明》和相关海图,明确划定了黄岩岛的领海范围。我们此时公布黄岩岛领海基线,就是回应菲律宾所谓“海洋法”和“群岛海道法”的小动作。中国做法是基于( )
①国家安全利益是国家的最高利益
②我们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国土安全为根本
③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
④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C
当堂检测
6.“中国古人讲‘同舟共济’,我看现在需要‘同球共济’”“推动国际社会以对话化解分歧、以合作超越冲突,携手构建和合共生的美好世界”……习近平主席用东方智慧诠释国际关系民主化的精髓要义。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
①应该旗帜鲜明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②能更好地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利益
③要削弱大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
④要建立确保实现各国根本利益的全球治理体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当堂检测
7.2025年2月1日,美国政府宣布以芬太尼等问题为由对所有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我国外交部回应称,美方单边加征关税的做法严重违反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不仅无益于解决自身问题,也会破坏中美经贸合作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中方为捍卫自身合法权益,已将美征税措施诉至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上述材料表明( )
①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已成为和平与发展的最主要障碍
②中国作为主权国家依法行使独立权,捍卫自身的合法权益
③中美两国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是两国开展合作的重要基础
④世界贸易组织在协调国际贸易关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当堂检测
C
8.2024年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70年前,中国领导人携手印度、缅甸领导人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如何处理国与国关系这一重大命题给出了历史答案。以下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认识正确的是( )
A.它是指会员国主权平等、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跨越时空、普遍适用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D.它是新形势下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传承、弘扬、升华
C
当堂检测
9. 全球发展倡议有效回应了国际社会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经济发展的强烈愿望和迫切需求,为推进全球发展事业和世界发展合作指明了方向。近年来,中国坚持以实际行动推动倡议落地落实,持续加大对全球发展合作的资源投入,主持召开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创设“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全球安全倡议针对战争与冲突、和平与稳定等问题,明晰了全球安全治理的实践路径。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军控、防止核扩散等多领域全球安全问题谈判与规则制定过程,并同各方开展反恐、生物安全、粮食安全等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
全球文明倡议从文明维度明确回答了“人类需要什么样的文明理念、怎样实现交流互鉴”的历史之惑,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夯实了文明之基。中国通过召开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推进形式多样的民间外交、城市外交、公共外交,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不断凝聚文明交流互鉴的共识。
“‘三大全球倡议’彼此呼应、相辅相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坚实支撑,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提供中国方案。”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
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世界历史发展潮流不可阻挡。“三大全球倡议”的提出,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物质之基、安全之基、文明之基。
②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将世界各国紧密联系在一起,“三大全球倡议”反映了新时代中国鲜明的全球治理观,为推进全球发展事业和世界发展合作指明了方向。
③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三大全球倡议”从发展、安全、文明三个维度指明人类社会前进方向,彰显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提供中国方案。
当堂检测
2025
祝您进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