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第九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以人民中心立足时代之基 回答时代问题融通不同资源 实现综合创新一、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成立于1957年的乌兰牧骑是活跃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一种小型文艺演出队,”乌兰牧骑”在内蒙古语中的意思是”红色的嫩芽”,后被引申为“红色文艺轻骑兵”。60年来,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迎风雪、冒寒暑,在戈璧、草原上辗转跋涉,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在大草原上起舞放歌,将演出送到牧民身边,传递了党的声音和关怀。截至2017年,乌兰牧骑已经从最初的一支9人队伍发展到75支队伍,3000多名队员,犹如怒放的鲜花,点缀在广袤无垠的草原上。阅读与思考思考:乌兰牧骑为什么能够得到广大牧民的认可和赞扬?一、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文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的队员们:乌兰牧骑的长盛不衰表明,人民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在新时代,希望你们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大力弘扬乌兰牧骑的优良传统,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推动文艺创新,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习近平给乌兰牧骑的回信思考:如何理解人民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二)人民是文化发展的主体一、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①文化发展的主体是:人民。文化发展要依靠人民。②文化创作的源泉:文化是在人民群众伟大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孕育和创造的。人民的生活是一切文化产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③文化创作导向(要求):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贴近人民的精神生活,热情讴歌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生动展示人民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创造历史的辉煌业绩。一、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材料:习近平总书记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包括文艺作品在内的文化产品的质量、品位、风格等的要求也更高了。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曲艺、杂技以及民间文艺、群众文艺等各领域都要跟上时代发展、把握人民需求。”阅读与思考思考: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文化发展为什么要把握人民需求?(三)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一、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文化成果的最终享有者和受益者。社会主义文化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不断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素质,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的。(四)文化发展的措施一、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①加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文化事业)②生产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丰富高品质文化消费产品的供给,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文化产业)二、立足时代之基 回答时代问题材料: 一本好书, 可以记录一个时代。 路遥的现实主义作品《平凡的世界》,描写了巨大的社会变迁给中国乡村的冲击,刻画了两代农民在变革潮流中的命运沉浮,塑造了艰辛劳动和敢闯敢拼的新农民形象。这本书以人民为主角,为改革立传,为奋斗歌唱,被誉为“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激励千万青年的不朽经典”。正如书中所说:“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奋斗!只有选定目标并在奋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虚掷,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精神也会永远年轻。阅读与思考思考:结合《平凡的世界》和其他相关经典文化作品,分析这些经典文化作品能够广泛流传的原因。二、立足时代之基 回答时代问题(一)文化与时代的关系①每一种文化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是时代精神的展现。②文化作品只有符合人类历史前进的时代潮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体现时代特征,反映时代风貌,才能具有恒久的魅力。二、立足时代之基 回答时代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立足改革开放的实践,回答时代的问题。例如,邓小平理论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阅读与思考思考:结合材料,谈谈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是什么?二、立足时代之基 回答时代问题(二)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①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是回答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②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只有立足时代、解决特定的时代问题,才能推动社会进步;只有倾听特定的时代声音,才能吹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号角。三、融通不同资源 实现综合创新博古可以通今,既然我们有深厚的文化传统,我们就直接从古人那里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答案好了。西方发达国家是市场经济成熟的国家,我们只需要将其价值观移植过来即可。马克思是“千年第一思想家”,他的理论能帮助我们正确地认识、改造世界。思考:谈谈你对上述观点的看法。 你认为如何处理古今中外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实现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三、融通不同资源 实现综合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要把握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外优秀文化等资源。(二)融通不同资源的要求马克思主义三、融通不同资源 实现综合创新(二)实现综合创新1.要求: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2.结果:通过综合创新,形成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第九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一、建设文化强国(一)建设文化强国,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我们面对的文化有传统的和现代的、外来的和本土的、先进的和落后的、健康的和腐朽的、积极的和颓废的等。各种各样的文化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原因: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或剔除落后文化,坚决抵制、依法取缔腐朽文化,是我们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措施:一、建设文化强国(二)建设文化强国,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一、建设文化强国(三)建设文化强国,要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要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弘扬时代新风一、建设文化强国(四)建设文化强国,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文化产品的质量。一、建设文化强国(五)建设文化强国,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国外民众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二、坚定文化自信(一)坚定文化自信的原因 (为什么?)①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②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③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二、坚定文化自信(二)怎样坚定文化自信(怎么做?)①文化自信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我们要继续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②文化自信不仅仅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某一阶段优秀文化的自信,也是对全部中华优秀文化的自信。我们要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③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特别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信。四、课堂巩固1.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要坚定地走中国道路,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这表明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树立文化自信的根基②文化自信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③优秀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精神力量④树立文化自信必须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D四、课堂巩固2.唯流量、唯收视率的当下,不管是网络,还是荧屏,不少综艺节目成了最受诟病的泛娱乐化“重灾区”。它们以追逐经济利益最大化为宗旨,以审丑为卖点,虚假包装,将大众的文化品位引向低俗,也传播了许多不正确的价值观。上述现象警示我们①坚决抵制通俗时尚文化的发展②要用公益组织逐步取代商业传媒③文化繁荣发展必须弘扬主旋律④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