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第三单元 就业与创业第七课 做个明白的劳动者第一框 立足职场有法宝总议题:如何立足职场?议学环节一:法律保驾护航,就业歧视要不得议学环节二:维权有理有据,劳动合同须合法议学环节一法律保驾护航,就业歧视要不得【议学情境】企业不招收“疫情班”毕业生“不接收‘疫情班’,‘疫情班’应届生简直是受不了,没办法说”。据报道,近日,一名2024届毕业生发文,在某招聘软件上与一企业负责人沟通时,被对方如此回复。记者向该负责人求证,对方承认不接收2022届至2024届毕业生,并表示“疫情班”是部分企业、老板间交流的口头语。记者发现,2022年至2024年毕业的大学生在求职时,确有一部分人被以“疫情期间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整体素质差”的理由回绝过。而一家用人单位招聘人员解释,“这几届大学生分层现象更严重,良莠不齐,差的太差,为避免用人筛选成本,一些用人单位倾向拒绝接收疫情期间毕业的几届大学生”。其实,早在2022年,就有“用人单位给毕业生贴‘疫情班’标签”的情况发生,彼时,这种情况就遭到舆论广泛质疑。议学探究:结合议学情境及所学知识,小组合作,探究以下问题:(1)我国制定了哪些法律来维护劳动者权益?这些法律的制定有何意义?(2)该如何正确看待上述企业不招收“疫情班”应届生的做法?①法律:我国制定了诸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国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来保护劳动者权益。一、法律守护劳动者1.劳动权利与义务⑴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⑵国家保护劳动者的措施:①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国家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劳动就业训练。②为了实现宪法赋予公民的劳动权利,我国制定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为代表的一系列劳动法律、法规。这些劳动法律、法规为公民的合法劳动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2.劳动法⑴调整对象:劳动法主要调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即劳动关系。⑵意义:①为公民的合法劳动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②有助于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一、法律守护劳动者3.劳动者⑴含义:指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人。⑵要求:应当达到法定就业年龄,除特殊情况外,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一、法律守护劳动者①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可以提升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②劳动法明确规定了劳动者应享有的各项权利,同时规定了用人单位必须履行的义务(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③劳动法就是劳动者权益保护法。4.劳动法的基本原则(1)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首要原则)一、法律守护劳动者①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②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③应当坚决防止和纠正就业歧视,营造公平就业制度环境。4.劳动法的基本原则(2)劳动者平等竞争的原则一、法律守护劳动者4.劳动法的基本原则(3)特殊劳动保护的原则一、法律守护劳动者除对劳动者的权利进行倾斜保护外,劳动法还注重对未成年工、残疾劳动者等特殊劳动者的劳动保护,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1.下列社会关系中,属于我国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的是( )①张先生和李先生之间发生的借款关系②A公司向职工集资建房而发生的关系③某服装厂拖欠张三工资而发生的关系④B集团聘请王某为总经理而发生的社会关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D课堂练习2.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为了实现宪法赋予公民的劳动权利,我国制定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为代表的一系列的劳动法律、法规。下列对我国劳动法律、法规认识正确的是( )①劳动法主要调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②为公民的合法劳动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③规定用人单位只可招聘成年人④劳动者平等竞争与特殊劳动保护相结合是劳动法的首要原则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A课堂练习议学环节二维权有理有据,劳动合同须合法【议学情境】合同期内结婚被辞退?2023年5月,女大学生李某经过网上求职,入职了一家互联网公司,与该公司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期限为2023年5月1日至2026年4月30日,月工资5000元。2024年10月15日,该公司向李某出具了一份解除劳动关系通知书,内容是李某违反了劳动合同中的“合同期内不准结婚”的规定,故决定与李某解除劳动关系。李某不服,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诉。议学提示:(1)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动合同中的必备条款包括: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等等。(2)该公司解除与李某劳动合同的依据是不成立的。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的原则。劳动合同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才产生法律效力,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该劳动合同无效。本案中,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劳动者在合同期内不准结婚的内容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侵犯了公民的婚姻自由,应当视为无效合同。无效劳动合同从订立起就没有法律效力,因此该公司解除与李某劳动合同的依据是不成立的。议学探究:结合议学情境及所学知识,小组合作,探究以下问题:(1)说明李某与该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中应该包括哪些条款?(2)分析该公司解除与李某劳动合同的依据是否成立 为什么 二、劳动也要签合同1.劳动合同的含义: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2.劳动合同的意义:有了劳动合同,劳动者维权有据,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相关链接3.劳动合同的内容01必备条款02 可备条款除必备条款外劳动合同中可以规定的条款,包括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条款。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等等。二、劳动也要签合同①合法:指劳动合同的主体、形式和内容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4.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②公平:劳动合同的内容应当公平、合理。③平等自愿:双方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劳动合同的订立完全出于当事人的意愿,任何一方都不得强制对方接受某种条件。④协商一致: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双方意思表示达成一致的基础上订立劳动合同。⑤诚实信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诚实,恪守信用。二、劳动也要签合同5.劳动合同的效力(1)劳动合同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才产生法律效力。劳动合同有效要件:合同主体适格,意思表示真实,合同内容合法,合同形式合法,程序合法。(2)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①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②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③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二、劳动也要签合同注意:无效劳动合同从订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相关链接: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经付出的劳动,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3)有效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一旦由双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即对双方形成约束力,双方当事人应当依法履行,不得随意变更。①用人单位必须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对劳动者的各项义务,并且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②劳动者必须按照合同约定完成工作,并遵守用人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二、劳动也要签合同5.劳动合同的效力知识拓展: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是正式确立劳动关系的协议,这并不等于只有订立劳动合同,才确立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法》第七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建立职工名册备查。”用人单位用工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①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②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③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3.为激发员工的积极主动性,K投资公司发起了一份“军令状”:未完成保底业绩值,予以淘汰;完成晋升业绩值,予以晋升。员工陈先生未能完成其在“军令状”中载明承诺的保底业绩值,K投资公司遂与陈先生解除劳动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K投资公司的行为属于违法解除合同②以解除劳动关系作为惩戒措施的“军令状”无效③法律不允许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订立“军令状”④劳动者签署“军令状”属于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①:虽然“军令状”约定未完成保底业绩值予以淘汰﹐但该约定有悖于法律规定,K投资公司的行为属 违法解除合同,①正确;②:以解除劳动关系作为惩戒措施的“军令状”因有悖于法律而无效,②正确;③:劳者与用人单位就工作内容、工作目标订立“军令状”,未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应当认定有效,③错误;④:劳动合同的解除﹑终止条件是法定的,不允许双方当事人随意、简单、自行约定,也不存在所谓附条件除的劳动合同,即便劳动者签署了该“军令状”,但仍不属于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④错误。故本题选A。A课堂练习4.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岗位要求为:本科及以上学历,机械类专业,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曹某为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首次参加应聘,在工作经历一栏填写某机械厂任工程师3年,被该公司录用,并在试用期满后与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书。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该劳动合同经双方协商签订,具有了法律约束力②签订劳动合同前,曹某已与公司建立了劳动关系③曹某没有全面履行合同约定义务,故应承担责任④该合同不符合公司的真实意思,无效或部分无效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①:材料没有显示该劳动合同经双方协商签订,①排除。②:曹某被该公司录用,并在试用期满后与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书。这说明签订劳动合同前,自用工之日起,曹某已与公司建立了劳动关系,②正确。③:材料显示曹某不讲诚信,不涉及曹某没有全面履行合同约定义务,③排除。④:曹某首次参加应聘,在工作经历一栏填写某机械厂任工程师3年。该合同由于曹某不讲诚信,导致不符合公司的真实意思,无效或部分无效,④正确。故本题选C。C课堂练习课堂小结1.小周应聘到某市A酒店工作,双方依法签订了一份劳动合同。合同约定,小周每月工资为9800元,工种为会计,办公地点为酒店顶楼财务室,期限3年。入职以来,小周工作干得非常出色,账目清晰,从来没有出过错误,但其年终奖等福利减半发放,获得的企业年金也比其他工作1年以上的老员工少。从劳动合同的签订及内容看( )①合同期限、工种及办公地点属于必备条款内容②工资福利及企业年金属于可备条款内容③小周与酒店秉持自愿平等、诚实信用原则签订劳动合同④该合同没有规定要依法对小周进行业务培训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实战演练2.小张应聘一家超市收银工作,为了不用交社保费用,同时超市工作也没有多大危险性,就与超市约定不交社会保险,工伤责任自负。这一约定( )①违背了劳动合同合法公平的原则②超市免除了自己的法定责任③尊重了当事人工伤待遇的自主选择④属于劳动合同的可备条款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A实战演练3. 女大学生小李为签就业合同收集了以下信息,难辨真伪。请你帮她作出正确的选择( )①有效劳动合同应如实写明婚姻生育状况等基本信息②求职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应订立书面劳动合同③劳动合同对双方都有约束力,签订后合同就无法解除④签订劳动合同应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做到协商一致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②④: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签订劳动合同应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做到协商一致,②④正确。①: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包括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等,不包括婚姻生育状况等基本信息,①排除。③:劳动合同对双方都有约束力,但签订后如果双方协商一致,合同可以解除,③排除。故本题选D。D实战演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