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3张PPT)第三单元 就业与创业第七课 做个明白的劳动者第二框 心中有数上职场总议题:如何做到心中有数上职场?议学环节一:工作不明怎开展?明白做事促成效议学环节二:权益受损怎无视?清清楚楚去维权议学环节一工作不明怎开展?明白做事促成效【议学情境】年假跨年清零?今年5月广州日报报道,广东劳动者杨某离职前有20多天年休假未休,要求公司支付报酬。法院审理认为,根据相关法律,杨某2023年的年休假可跨年度安排至2024年休假,但公司未能提供证据证明已安排杨某休了2023年的年休假,最终判决公司应向杨某支付2023年的应休未休年休假报酬4000多元。【议学情境】年假跨年清零?议学探究:结合议学情境,小组合作,分析说明法院判决的理由。并说明作为劳动者要履行哪些义务?一、明明白白工作1.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1)劳动者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①劳动报酬就是人们常说的工资,它是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报酬。②劳动报酬是对劳动者付出劳动的回报,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报酬。克扣农民工工资民 法 知 识 速 递(1)工资一般包括计时工资、 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2)劳动法规定:①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②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③不得克扣和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相关链接一、明明白白工作1.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2)劳动者有休息休假的权利休息权是宪法规定的劳动者的基本权利。依据《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职工每日工作八小时,每周工作四十小时。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我国还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相关链接】保证劳动者的休息休假并不意味着一律不能加班加点。根据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作为对劳动者牺牲休息或休假时间的回报,用人单位必须向劳动者支付高于正常工资的加班工资。《劳动法》第四十一条 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劳动法》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平时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一、明明白白工作1.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并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一、明明白白工作1.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4)劳动者有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①必要性:劳动者在职业生涯中会出现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现象,可能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②要求:为了确保劳动者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国家和社会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一、明明白白工作1.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5)劳动者还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6)享有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7)享有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8)享有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9)享有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等。民 法 知 识 速 递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用人单位应当创造条件改善集体福利,提高劳动者的福利待遇。对少数单位逃避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义务,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国家可以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对缴费单位及责任人员依法进行行政处罚。相关链接一、明明白白工作2.劳动者依法履行的义务(1)权利与义务从来都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劳动者在维护自己劳动权益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2)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失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26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导致是劳动合同无效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相关链接跟踪演练1.当前,我国技能人才短缺、人力资源供需不匹配、“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的情况并存,结构性就业矛盾日益凸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强调要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这需要( )①提高教育供给与人才需求的匹配度②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③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④提升劳动者就业权益保障水平,构建和谐劳动关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③:该项措施解决的是平等就业问题,与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无关。④:材料强调的是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没有涉及劳动者就业权益保障,④不符合题意。①②:我国技能人才短缺、人力资源供需不匹配、“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的情况并存,结构性就业矛盾日益凸显,对此,需要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提高教育供给与人才需求的匹配度,①②符合题意。A跟踪演练2.某公司规定员工请假需通过企业微信线上操作,否则视作旷工处理。59岁的公司员工辛某因不会线上操作,遂以短信方式提出请假3日的申请,并表示返岗后补办手续。公司在未告知准假与否的情况下,以辛某旷工为由宣布解除劳动合同。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辛某没有旷工的主观意图,公司不得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合同②用人单位损害了劳动者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应给予赔偿③辛某基本劳动技能有所欠缺,公司应对其进行职业技能培训④用人单位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时,应给予年龄较大的老员工适老的人文关怀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解析】②:材料没有涉及损害劳动者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②不符合题意。③:员工请假需要通过企业微信线上操作不属于基本劳动技能,③不符合题意。D议学环节二权益受损怎无视?清清楚楚去维权【议学情境】年假被清零获赔21万北京一家公司规定员工未申请或逾期未申请年休假视为放弃年假,且年休假天数只按本公司工作年限计算。一名员工10年未休年休假,公司以此为由拒绝支付费用。员工将公司告上法庭,最终通过劳动仲裁,公司支付了10年年假补助及离职赔偿,共计21万 。议学探究:结合议学情境,小组合作,分析该员工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时候,用了哪些维权方式?有何区别?二、清清楚楚维权1.劳动争议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纠纷,就会出现劳动争议。劳动争议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因履行劳动合同而发生的纠纷,即双方当事人因劳动合同中的权利义务的实现而发生纠纷,除此之外的纠纷不属于劳动争议。二、清清楚楚维权2.劳动争议的解决方式《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和提起诉讼。和解(协商 ) 调解 仲裁 诉讼二、清清楚楚维权2.劳动争议的解决方式(1)和解:(协商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后,不妨先试试“有话好好说”,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就争议的解决进行友好协商,(自己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协商一致可以达成和解协议。不具有法律效力注意:和解不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二、清清楚楚维权2.劳动争议的解决方式(2)申请调解①当事人也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等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互谅互让的前提下,按照自愿、合法的原则达成调解协议,签订调解协议书。②调解协议书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到下列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一)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二)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三)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和企业代表组成。职工代表由工会成员担任或者由全体职工推举产生。企业代表由企业负责人指定。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由工会成员或者双方推举的人员担任。相关链接二、清清楚楚维权2.劳动争议的解决方式(3)劳动仲裁①含义:是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第三方的身份居中进行裁决的活动。②条件:当事人不愿意协商和调解、协商或调解不成、当事人达成和解或调解协议后不履行,可以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仲裁申请,由仲裁委员会依法作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裁决。③效力:除特定情形外,未经劳动仲裁程序,当事人不得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相关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下列劳动争议,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一)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补偿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12个月金额的争议。(二)因执行国家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小额仲裁案件)(标注明确的仲裁案件)二、清清楚楚维权2.劳动争议的解决方式(4)诉讼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的仲裁申请不予受理的,申请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相关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有关行政部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规定:劳动者还可以通过劳动行政部门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实战演练1.(2024·浙江宁波·一模)小吴是某大学2020级学生,学制为四年。2024年8月,小吴通过招聘网站进入某股份公司,双方签订应聘登记表、大学生实习协议书、员工保密协议。2024年10月,小吴上班途中被机动车撞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小吴与该公司不存在劳动关系 ②小吴与该公司存在劳动关系③劳动仲裁是小吴维权的必经程序 ④小吴可向行政部门投诉维权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①②:通过材料可知,小吴通过招聘网站进入某股份公司,双方签订应聘登记表、大学生实习协议书、员工保密协议,且小吴履行了劳动义务。这说明小吴与该公司存在劳动关系,①错误,②正确。③:劳动争议发生后,小吴可以先试试“有话好好说”,通过和解、调解等方式解决纠纷,维护自身权益,而不是必须先进行劳动仲裁,③错误。④:发生劳动争议,小吴可向行政部门投诉维权,④正确。D2.原就职于A银行的张三向B银行应聘。B银行经筛选后向张三发出入职通知,告知其需在一个月内办理入职手续。张三遂与A银行解除了劳动合同。其后,B银行发现张三曾因工作过错被处分过,于是决定不予录用。老东家办了离职手续,新东家却拒绝其入职。失去生活保障、经济损失严重的张三决定起诉B银行。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张三没有主动告知B银行自己受过处分的有关情况,存在一定过错②张三应该先向劳动仲裁部门主张权利③B银行向张三发出入职通知后又撤销,违背公平原则④B银行需要承担缔约过失责任,赔偿张三的经济损失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②:张三收到的录用通知并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劳动合同,此时他与B银行之间并没有建立起正式的劳动关系,所以张三不能就此向劳动仲裁部门主张权利,②错误。③:银行向张三发出入职通知后又撤销,违背的是诚信原则,③错误。B实战演练课堂小结心中有数上职场1.劳动者的权利2.劳动者的义务3.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1.劳动争议2.解决方式:协商、调解、仲裁、诉讼明明白白工作清清楚楚维权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其他权利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实战演练1.贾某应聘到一家建筑企业。双方签订劳动合同后,在公司要求下,贾某在一份内容为“员工须无条件服从加班安排,且放弃加班费”的协议上签字,该协议被公司作为合同附件。半年后,贾某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支付加班费。该企业认可贾某的加班事实,但以其已自愿签订协议放弃加班费为由拒绝支付。贾某遂申请仲裁,请求裁决企业根据实际加班时长支付加班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该公司侵犯了劳动者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②贾某要求支付加班费违背协议内容,公司可拒绝支付加班费③该案一经裁决即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生效④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规定时间内提起诉讼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因此,如果事先选择了仲裁解决纠纷,仲裁裁决作出之后,就不能再就该商事纠纷向法院起诉,A实战演练2.周某于2023年3月15日入职某印刷公司工作,2023年10月28日辞职,周某工作期间公司未与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2023年11月28日,周某因与某印刷公司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产生纠纷。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双方之间的纠纷需要经过调解,然后才能进行仲裁②周某与印刷公司之间的劳动关系已因周某辞职而结束③若对仲裁裁决不服,周某可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起诉④周某在2026年11月28日前都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仲裁申请。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