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部编版)必修3 政治与法治1.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课件(2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部编版)必修3 政治与法治1.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课件(20张PPT)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第一单元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第一课)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第二课)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第一框)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第二框)
始终以人民为中心
(第一框)
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第二框)
(外部角度)
(自身角度)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第三课)
为什么
怎么办
思维导图
1.2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第一课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站起来
富起来
强起来
东方红太阳升
春天的故事
走进新时代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行”?
1949
1978
2012
1840
新时代
新征程
1919
1956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社会主义
革命时期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站起来 富起来 强起来
改革开放
现代化建设时期
十八大
十一届三中全会
新中国成立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
1919五四运动
(过渡时期)
时间线索
一、建立新中国,中国人民站起来
1、新中国成立后的成就:
(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思考: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吗?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政治目标 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创建人民民主共和国
失败或成功的原因 革命纲领不彻底,群众发动不充分,不能彻底解决土地问题。 彻底的革命纲领,广泛发动群众,解决了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即土地问题。
一、建立新中国,中国人民站起来
2.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是什么 二者的区别是什么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一、建立新中国,中国人民站起来
时间 任务
1949—1952年
1953年12月
1954年
到1956年底
3.社会主义革命时期(过渡时期)——1949-1956年
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恢复国民经济。
党中央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召开,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颁布。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生产资料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实现了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一、建立新中国,中国人民站起来
4.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步实践取得的成就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实践中,我国基本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教育、科学、文化、国防等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国际地位逐步提高。(与必修1P28内容同)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物质成就和历史经验,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实行改革开放 走向民富国强
1.改革开放的开端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2、改革开放时期的巨大成就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二、实行改革开放 走向民富国强
3.改革开放的目的
(1)就是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中国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生产力角度)
(2)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角度)
(3)就是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党的角度)
二、实行改革开放 走向民富国强
[辨一辨] 有人认为,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你是如何看待这一观点的?
提示: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共产党发动、自己领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自觉行为。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一系列环节和方面。
二、实行改革开放 走向民富国强
4.改革开放的意义
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对应三个有利于)
比较必修一P34-35
改革开放的意义:
4个面貌
3个飞跃
1个必由之路
1个重要法宝
2个关键一招
二、实行改革开放 走向民富国
5.改革开放的重大事件
二、实行改革开放 走向民富国强
1.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三、进入新时代 踏上新征程
新中国成立
党的十八大
1849年
2012年
1956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过渡时期)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时期
三大改造完成
1978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
2.新的历史方位
三、进入新时代 踏上新征程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新时代的内涵
(1)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从伟大事业角度看)
(2)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从奋斗目标角度看)
(3)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 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从人民期待角度看)
(4)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从历史使命角度看)
(5)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从世界意义角度看)
3.新时代的内涵
三、进入新时代 踏上新征程
4.新时代的意义
新时代的意义
(1)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看,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2)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看,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3)从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看,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三、进入新时代 踏上新征程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并迈上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4.新征程
三、进入新时代 踏上新征程
2020年
2021-2025年
党的十九大将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分成两个阶段进行:
①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②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总结: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
(1)站起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饱经苦难的中华民族终于站起来了。(P7)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P9)
(2)富起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P12)
(3)强起来: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和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P14)
建立新中国
实行改革开放: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
开启、地位、目的、意义
进入新时代
新时代:
新征程
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
标志、意义
地位、内涵、意义
2020~2035
2035~21世纪中叶
历史的选择
人民的选择
正确的选择
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