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坚持党的领导 课件(共2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 坚持党的领导 课件(共26张PPT)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第一单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三课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第一框 坚持党的领导
课前导言
+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抄到课前导言处)
②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③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特别提醒:党领导一切≠包揽一切
第三课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1、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
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党的地位、作用:
+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导言处)
②是我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导言处)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1、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
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党的地位、作用:
(2)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性
①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运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P25第一段)(4所)
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 (P27第一段)(1必由之路+1关键)
1、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
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党的地位、作用:
(2)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性
(3)党的领导取得成就 P26
①走过百年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
党的 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显著增强,党同人民群众始终保持血肉联系。(五力+联系)
②中国共产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三个始终)
知识小结
为什么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1)党的地位: ①②③( 第三课)
(2)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性: ①②( 第三课)
(3)党的领导取得成就:①② (以第三课为主)
(4)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第一课)
(5)党的先进性决定 (第二课)
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党的性质、根本宗旨、根本立场、执政理念、奋斗目标决定(2.1)
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党的指导思想、四大法宝、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决定。(2.2)
知识小结
为什么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1)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第一课)
(2)党的先进性决定。(第二课)
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党的性质、根本宗旨、根本立场、执政理念、奋斗目标决定(2.1)
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党的指导思想、四大法宝、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决定。(2.2)
(3)党的地位: ①②③( 第三课)
(4)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性: ①②( 第三课)
(5)党的领导取得成就:①② (以第三课为主)
2、 党的领导的体现
总: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必须全面、系统、整体加以落实
(1)从对象上看:
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总揽全局、协调各方。①人大、②政府、③政协、④监察委员会、⑤法院、⑥检察院、军队,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各企事业单位,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都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领导谁
权力机关
行政机关
监察机关
司法机关(公正司法)
不是国家机关
注:② ④ ⑤⑥合称 “一府一委两院”
抄一抄!
中国共产党
国家权力机关
人大
行政机关
政府
司法机关
法院、检察院
监察机关
监察委员会
军事委员会
产生、监督
人民政协
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
各企事业单位、工会、共青团、妇联
群团组织
协商机构
领导
注意1:政府要依法行政和履行国家职能。
注意2:中国共产党要依法执政。中国共产党不是国家机关,不履行国家职能, 不是国家重大事务的决定者和管理者。
注意抄一抄!
2、 党的领导的体现
总: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必须全面、系统、整体加以落实
行政机关
(政府)
司法机关
(法院+检察院)
监察机关
(监察委员会)
产生其它 国家机关
军事委员会
国家主席
国家权力机关
(人大)
各民主党派
人民政协
协商 机构
领导
领 导
中国共产党
(执政党)
(1)从对象上看:
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人大、政府、政协、监察委员会、法院、检察院、军队,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各企事业单位,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都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领导谁
(2)从内容看(领导什么):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一切工作都要坚持党的领导。①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等等。(五位一体)
②我们要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判断:党领导一切,就是党包揽一切( )
党履行国家职能( )
党是国家重大事务的决定者( )管理者( )
二、 党的领导的体现
党领导一切不等于包揽一切
  (1)毛泽东同志早就指出过,所谓“党领导一切”并不等于包揽一切。领导一切是指大政方针的领导,而不是具体事务上的大包大揽。
  (2)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并非党要取代国家和政府的职能。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是什么事情都由党组织来做的。党只是对各个领域、方面进行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
  (3)党是领导一切的,并不是事无巨细,更不是“包打天下”,而是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保落实,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知识拓展:
二、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P26探究与分享:
在宪法第一章“总纲”第一条中增写一句:“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1、重要性: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
(1)最高原则:坚持和加强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A.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P21
B.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C.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两个确立+4个意识+两个维护)
二、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P26-28
2、要求:
政治意识,就是要把好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对党和人民绝对忠诚。
大局意识,大局意识主要是指心中有全局,在大局下行动。党员干部必须自觉站在党和国家的全局想问题、办事情,自觉把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放到全党、全国改革发展的大局中考量和谋划,不能片面强调本地区的利益。
核心意识,就是要加强党的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看齐意识,就是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知识拓展: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2)根本遵循: 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二、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要求
(3)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①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
②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
③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
④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
⑤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
⑥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
领导制度体系
为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
(4)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
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
二、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要求
(5)还要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等等
(党要不断增强执政能力)
二、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要求
+(6)全面从严治党
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把党建设的更加坚强有力 (下一框)
二、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要求
课堂小结
坚持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1. 重要性
2.要求
(1)最高原则
(2)根本遵循
(3)制度保障
(4)保持清醒
(5)建设队伍
(6)从严治党
1、为什么要 坚持党的领导
(1)党的地位、作用:
(2)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性
(3)党的领导取得成就
2、党的领导
有什么体现

从对象上看
从内容上看
知识小结
为什么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1、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第一课)
(1)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2)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2、党的先进性决定。(第二课)
(1)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党的性质、根本宗旨、根本立场、执政理念、奋斗目标、初心使命。(2.1)
(2)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党的指导思想、四大法宝、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2.2)
3、党的地位、作用: ( 第三课)
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②是我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4、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性: ( 第三课)
①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运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
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
5、党的领导取得成就: (以第三课为主)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显著增强,党同人民群众始终保持血肉联系。中国共产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1.2023年9月8日,中宣部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会议强调要不断巩固主题教育成果,努力筑牢思想根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心见行。为此,我们应该()
①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
②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
③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④辩证分析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课堂练习
A
1.A。①②:中宣部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总结大会,这有利于巩固主题教育成果,筑牢思想根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心见行,这需要我们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①②符合题意。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已经是党的指导思想,③错误。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我们应该坚持和发展,不是辩证分析和把握,④错误。故本题选A。
2.2023年8月,《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朝鲜文、彝文、壮文等七种民族文版,在全国出版发行。此举将进一步推动全国广大少数民族干部、群众()
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民族复兴而团结奋斗
③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④丰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内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课堂练习
B
2.B。①③:《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七种民族文版,在全国出版发行。此举将进一步推动全国广大少数民族干部、群众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②:我国已经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②错误。④:材料体现的是《习近平著作选读》发行,与丰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内容无关,故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3.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把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要求全面体现到各方面制度安排中。这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必须准确把握的关键和根本。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①有利于在工作中坚持以社会建设为中心
②有利于推进国家“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③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
④能够根除腐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课堂练习
B
3.B。②③: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把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要求全面体现到各方面制度安排中。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要求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同时,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有利于推进国家“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②③正确。①:我国现阶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①表述错误。④:“根除腐败”说法过于绝对,④排除。
4.目前,中国共产党有遍及城乡的450多万个基层组织,有奋战在各行各业的9600多万名党员,有坚定支持和追随的14亿多人民。这表明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具体体现在()
①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
②党和国家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之中
③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社会号召力
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课堂练习
A
4.A。①②:中国共产党有遍及城乡的450多万个基层组织,有奋战在各行各业的9600多万名党员,有坚定支持和追随的14亿多人民。这表明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具体体现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各个领域,体现在党和国家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①②符合题意。③④:“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社会号召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这都是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意义,不是具体体现,③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