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一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基层。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语6.3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第六课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Sp eaker name and titlew ww.islide.cc身家千万的陈保超回村后,发现村民依靠传统农业发展,年轻人大都外出务工。村集体没收入、没实力,为群众办不了大事儿,树不起威信。陈保超开始从谋划产业和强化班子方面着手,他认为:发展产业必须上规模、靠土地,老百姓单打独斗成不了气候,全村必须要有统一谋划,村干部是练出来的,必须压任务、强能力。他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积极开展土地流转工作,分三期建设了165座日光温室大棚,根据“一村一品”战略,选定西红柿作为特色产业种植,目前年产番茄1000万斤,年产值2400万元,是豫东地区最大的集中连片番茄种植基地,带动本村和周边300余人就业。结合材料和教材思考什么是基层群众自治?村两委是国家机关吗?基层群众自治是指人民群众在城乡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在居住地范围内,依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民主制度和治理模式。1、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领导范围组织目的与国家和政府层面的政治民主相比,基层民主具有发生领域的基层性、民主参与的直接性、管理活动的自治性。主体内容性质一、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1)含义(2)特点性质职能产生管理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①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 ②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③调解民间纠纷,④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由村民选举产生,向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有效途径: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民主的管理→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难题自己解2、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1)村民委员会一、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注意: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性质任务产生管理城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①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②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③调解民间纠纷,④协助维护社会治安,⑤向人民政府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由居民选举产生,向居民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居委会成员居民选,社区大事居民定,日常事务居民管。这大大调动了广大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也有效提高了居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素质和能力。(2)居民委员会一、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2、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知识扫盲:“基层”到底是哪一层?什么叫做“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省委市委县委(区委)街道工委乡镇党委社区党支部、村党支部中共中央省政府市政府县(区)政府街道办事处乡级人民政府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国务院领导基层党组织基层行政机关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不是行政机关)指导中国共产党组织结构国家行政机关①村委会和居委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②创新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形式 (×)③村委会和居委会≠基层政权机关(乡镇一级的人大和政府)④村委会和居委会≠基层权力机关(乡镇一级的人大)⑤村委会和居委会≠基层行政机关(乡镇一级的政府)⑥村委会和居委会≠基层党组织 (村党支部)⑦村委会和居委会≠社会团体误区警示国家事务是由国家机关管理,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无权处理国家事务,人民群众也不能直接管理国家事务(即:人民群众不能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社会事务又叫做公共事务,一般是由人民群众参与管理的事务,基层事务就是属于社会公共事务(村务和社区事务都属于社会公共事务)公民不能直接管理国家事务,但是可以通过一切渠道间接参与国家事务,如:人大开门立法(立法协商)、政府民主决策(听证会,群众代表参与)、公民行使监督权(监督国家机关公权力的行使)……区分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误区警示“村两委”是村党支部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简称,常将前者简称为村支部,后者简称为村委会。村支部是基层党组织,职能是宣传共产党政策、帮助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的落实,领导村委会的工作,村支部和村委会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不是国家基层政权组织;不是基层国家机关;不是基层政府;不是政府的派出机关;(派出所、街道办事处)不能履行国家职能。知识补充:“村两委”指的是什么?村委会、村支部、乡镇政府三者的关系是什么?村党支部领导村委会指导乡镇政府村支部是基层党组织,领导村委会的工作。是国家基层政权组织;是基层国家机关;是基层政府。村两委途径01民主选举02民主协商03民主决策04民主管理05民主监督二、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1. 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1) 民主选举①农村:在农村,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的产生采取村民直接选举的办法,实行无记名投票、公开计票,选举结果当场公布。“干部自己选”注意:①民主选举≠选举权、被选举权。不是选举人大代表(直接+间接)②城市:在城市,社区居委会正从过去的居民代表选举,向更高比例的居民直接选举发展,选举程序更加规范,给城市基层治理带来显著变化。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农村的村民委员会和城市的居民委员会,按法律规定均由本居住地的村民或居民选举产生。二、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二、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2)民主协商①必要性:城乡基层的公共事务千头万绪,应该也必须由众人商量着办。只有本着有序参与的原则,让居民或村民合理表达意见和建议,求同存异,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好方案,促成基层社会的和谐。②范围:我国城乡的基层民主协商,在街道或乡镇、社区或行政村以及企事业单位等不同的层次展开,也贯穿于基层治理的全过程。“有事好商量”二、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3)民主决策①必要性:城乡基层的公共决策与每家每户的利益直接相关。②要求:按民主决策要求,在农村,凡关系村民公共利益的事项都要由村民以直接或间接参与的方式集体做出决定。在城市,社区公共事务的民主决策通过召开居民会议进行。注意: 民主决策≠决策权 在我国公民没有决策权。但可以参与决策,建言献策。“大事自己定”二、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4)民主管理①原因:依法制定自治章程和议事规则,推动日常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是做好基层民主管理工作的关键。②要求:在法律上,基层公共事务的管理属于本村的全体村民或本区的全体居民;在现实运作中,一般要通过一定的程序,授权给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来进行。注意:民主管理是指村民、居民管理本村、本社区的日常事务(社会事务),而非国家事务。二、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5)民主监督①必要性:负责城乡基层公共事务管理的居委会和村委会,事实上都掌握一定的权力。要防止以权谋私,尽可能避免管理工作的失误,必须实行民主监督。② 要求:凡是与基层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和需要让基层群众知晓的事项都应公开,让每个居民或村民了解,还应对基层自治组织的实际管理工作进行评议。注意:设立“社区公开栏"“村务公开栏”是城乡各地普遍采用的公开形式,此外,还有其他多种多样的形式。形式 内容民主选举 直接选举产生村委会、居委会成员民主协商 有序参与,合理表达,在城市或乡镇、社区或行政村以及企事业单位等不同的层次展开民主决策 凡关系到公共利益、公共事务的事项,集体做出决定民主管理 依法制定自治章程和议事规则,推动日常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民主监督 防止以权谋私,尽可能避免管理工作的失误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1)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2)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应该将其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加以推进。2、发展基层民主的意义(重要性)注意:扩大基层民主≠扩大公民基本权利,公民权利不能随意扩大二、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课堂小结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基层群众自治的含义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发展基层民主的原因途径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农村村民自治委员会城市居民自治委员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从个人角度民主选举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怎么做)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意义(为什么)民主监督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协商从国家角度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是什么)形式作用课堂小结基层群众自治制度1.村委会和居委会是村民和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基层政权组织。( )提示:错误。村委会和居委会是村民和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2.基层群众自治实践是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的体现。( )提示:错误。基层群众自治实践是人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体现。3.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提示: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4.发展基层民主有利于扩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 )提示:错误。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是法定的。发展基层民主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而不是扩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易混易错1.(2023下·广东湛江·高一统考期末)某村在农房改造项目中,在村党支部领导下,村委会通过“援法议事”会议,有效激发了村民的参与热情。村民代表提前组建业委会,推选代表组成监督小组,全程参与设计、监督、管理的决策,使这一项目得以顺利开展。如今该村乡村的环境更加优美,村民的法治意识普遍增强。该村的做法( )A.推进了基层自治组织改革,保障了村民当家作主的权利B.完善了基层自治制度,提高了基层政府行政水平C.丰富了基层群众自治实践形式,推进了农村治理现代化D.实现了村民当家作主,村民真正参与了国家事务管理C课堂练习1、某村实施议事会制度,“社员代表大会议大事,议事团议难事,楼道议事会议琐事,媒体平台议丑事”一一化解各项难题。优良家风、守法新风、最美民风成为村庄亮丽的风景线。材料表明,议事会制度( )①推动了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②创新了村务公开形式,有效扩大了村民民主权利③选出了本村当家人,牢牢夯实了村民自治的基础④促进了村民自治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课堂练习2、社区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扬州市梅岭街道便益门社区以党建为引领,创新打造居民身边的“居民会客厅”,谱写了共治共建共享的新篇章。会客厅实行敞开式办公,一岗受理、全科办理,同时提供议事协商、民主决策等服务,居民关心的愁事、难事都可以在这里共商共治得以解决。可见,“居民会客厅”建设( )①拓宽了居民参与基层民主自治的渠道②有助于居民更好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③激发了居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热情④创新了基层民主自治的组织管理体系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A课堂练习2.(2023下·广东肇庆·高一统考期末)近年来,某县S社区强化党建引领,统筹社区资源,下足绣花功夫,构建起“三级伞状网格”基层治理新格局,打通了基层服务“最后一公里”,使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不断提高,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持续提升。这一做法( )①构建起基层治理新格局,提高了基层治理效能②创新基层自治组织体系,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③代行政府的服务职能,强化了公共服务能力④强化党建引领,把党的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优势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课堂练习5.(2023·广东深圳·一模)某社区构建保障社区治理的“一社三会”(居民代表议事会、社区专家参事会、党员群众共享会)治理机制,收集居民需求,服务好居民,引导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把社区建设得更加美好。这一新机制( )①发挥基层群众主体作用,实现共建共治共享②创新基层自治组织形式,完善社区治理体制③坚持党群同频共振发展,扩大群众政治权利④推动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提升治理效能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课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