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第14课 巨人的陨落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中外历史纲要》(下)贰陨落前的世界——一战的背景陨落后的世界——战后国际秩序叁陨落中的世界——一战的进程世界是属于勇敢者的,所以世界是属于我的壹陨落前的世界——一战的背景壹1914年2月初:这让他怀念噩梦来临之前的 日子------《巨人的陨落》第三章“人人都在争夺权位,而不是去争取和平”------《巨人的陨落》第十章噩梦来临前的日子:(工业革命前)手工工场(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大企业(垄断组织)生产组织形式重大变革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陨落前的世界——一战的背景壹(中小企业为主)工厂制度(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材料二:英德法美经济实力与殖民地比较表争夺权位的表现:陨落前的世界——一战的背景壹国家 英 德 法 美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 1.3 4.6 1.9 8.11913年工业产量居世界位次 3 2 4 1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4 2 5思考:(1)表格内容反映了什么基本现象 (2)分析这种现象会产生什么影响?2、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实力对比发生变化,导致矛盾激化——根本原因意巴尔干问题突尼斯问题英法德奥俄世界市场 、殖民地问题巴尔干问题普法战争后果一战前夕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巴尔干半岛成为欧洲的火药桶矛盾的实质是什么?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陨落前的世界——一战的背景壹1879年意德奥匈1882年加入德奥集团俄英1892年1904年1907年法三国同盟三国协约3、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疯狂扩军备战——主要原因材料四:争夺权位的表现2陨落前的世界——一战的背景壹1914年6月:沃尔特丝毫不感到困惑。他很清楚暗杀预示着什么。这一事件严重威胁到德国的安全。 ----《巨人的陨落》第七章4、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导火线陨落前的世界——一战的背景壹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并结合图片展示学习一战进程,认识战争的残酷性。为什么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呢?交战双方都是为了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p83 思考点贰陨落中的世界——一战的进程贰陨落中的世界——一战的进程时间 1914.7-1918.11 战线与交战双方 西线 英法--德 东线 俄--德奥 南线 俄--奥 战争阶段与重大战役 阶段 战役 影响第一阶段 (1914年) 德法马恩河战役 德军速决战计划破产 日本企图灭亡中国第二阶段 (1915-1916年) 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 战略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第三阶段 (1917-1918年) 美国、中国参战,俄国十月革命后退出战争同盟国战败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失败告终(11月11日)中国劳工在欧洲战场贰陨落中的世界——一战的进程陨落后的世界——战后国际秩序叁1918年11月底:沃尔特生气地说“千万人因此丧命。至少该让人们明白这一点,因此他们才永远不会让历史重演!”----《巨人的陨落》第三十三章进程1.三条战线战线 交战双方西线 (决定性) 英法军队VS德军东线 德奥联军VS俄军南线 奥军VS俄军及塞尔维亚军队2.三个阶段阶段 概况第一阶段 (1914年) 马恩河战役德军战败,标志其“速决战”破产日本占领了德国在中国山东半岛的租借地英法VS德国2.三个阶段阶段 概况第二阶段(1915—1916年) ①德奥军队在东线和南线取胜,但未能摆脱东西两线作战的困境②1916年,西线相继发生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伤亡惨重③1916年,英德在日德兰海域进行海战法国VS德国英法VS德国英国VS德国特点:处于胶着状态2.三个阶段阶段 概况第三阶段(1917—1918年) 1917年,美国和中国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1918年,俄国退出战争1918年11月11日,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福煦车厢签约情景1918年,随着德国在贡比涅森林的福煦专列上向法国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也就此宣告结束。第 次世界规模的大战直接或间接卷入战争的国家达 个133造成 人死亡, 人受伤1000万2000万战火影响的人口达 之多,约占当时世界人口的15亿2/3经济损失达 美元3400亿一战特点:时间长、范围广、规模大、破坏强、高新科技广泛应用材料五:材料五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极其残酷的杀戮为主要特点。大约有900万人战死,2000 万人受伤,另有350万人成为终身残疾,1000万人因饥饿和瘟疫而死亡。交战国直接用于战争的费用为1805亿美元,间接战争费用为1516亿美元。材料六:大战结束时,全世界进出口总额减少了40%,而美国却猛烈扩大。日本趁火打劫……基本上工业国和债权国。英国的对外贸易联系破坏了……沿着盛及而衰的下坡路跌落下去。法国……工农业生产损失严重。沙皇俄国永远从帝国主义列强的名单中勾销了。德国战败,削弱比英法更甚,陷入经济困境。(一)一战的影响1、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灾难。2、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陨落后的世界——战后国际秩序叁材料七: 第一次世界大战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战争期间,帝国主义宗主国忙于互相撕杀,暂时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它们的民族工业得以乘隙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队伍也随之壮大起来,成为反对帝国主义的重要的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3、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材料八:大战导致的政治经济危机,引起了人民要求和平、反对战争运动的高涨。……大战造成的巨大伤亡和破坏在人们心中留下了长久的阴影,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4、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1919年5月至6月:沃尔特和父亲来到了法国,正式移交由战胜国起草的和平条约的打印副本。1919年5月至6月:大人物们三三两两走进屋子,在长桌前坐下,克列孟梭放松轻慢,威尔逊郑重其事,劳埃德 乔治则像一只年老的矮脚鸡。----《巨人的陨落》第三十七章陨落后的世界——战后国际秩序叁(二)战后国际新秩序(二)战后国际新秩序自主学习阅读教材了解凡华体系的形成。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1)巴黎和会:◆条约:◆内容:《凡尔赛和约》①德国及其盟国承担战争罪责,战败国向战胜国割地赔款,裁减军备,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②承认波兰复国,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等国家独立;英法为主导的战胜国确定的在欧洲、非洲和中东地区的国际关系新秩序。陨落后的世界——战后国际秩序叁(2)华盛顿会议:◆条约:◆内容:《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九国公约》①限制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海军军备;②中国收回山东主权,但日本保留了诸多特权③列强同意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美国主导的在亚太地区的国际关系新秩序。(3)国际联盟:◆地位:◆性质:◆宗旨:◆原则:凡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战后国际政治秩序。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性国际组织。促进国际合作和实现世界和平与安全。“全体一致”陨落后的世界——战后国际秩序叁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否稳定?陨落后的世界——战后国际秩序叁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否稳定?确立了战后国际新秩序,基本维护了和平;推动一战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未能根除矛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祸根——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帝国主义与苏联的矛盾宰割战败国分赃不均奴役弱小民族敌视社会主义随着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不平衡发展,隐含的四对矛盾不断激化,必然打破暂时的均势,导致新的世界大战。积极:消极:陨落后的世界——战后国际秩序叁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习近平(三)一战反思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一战的背景一战的进程一战的影响:国际联盟课堂小结:1、原因(根本原因、主要原因)2、导火线:3、性质:帝国主义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的非正义战争1、爆发:2、时间:3、过程: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萨尔维亚宣战。1914--1918三条战线、三个阶段构建战后国际秩序国际会议:重要条约:国际组织: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没有带来真正和平,反而孕育另一场大战萨拉热窝事件作业练习:1.列宁指出:它(凡尔赛体系)使世界十分之七的人口陷于被奴役的地位。这些奴隶遍及全世界,受英国、法国和日本等一小撮国家的宰割。这表明该体系A.解决了法德之间的矛盾B.形成了稳定的国际和平体系C.带有帝国主义的掠夺性D.巩固了英国殖民帝国的地位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殖民地地区出现了革命的浪潮。虽然这些革命的根源可追溯到1914年以前的那些年里,但正是战争本身直接促进了革命。”据此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A.导致了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B.是殖民地民族民主意识萌发的根源C.动摇了以欧美为中心的世界格局D.推动了世界民族民主运动深入开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