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9课 对外开放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研读史料,识读地图,简述中国对外开放的背景和过程,归纳中国对外开放格局和特点史。2.通过阅读教材、研读材料和分析图表,简述中国加入WTO的过程并概述其意义。3.通过研读家乡资料卡撰写报告,感悟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第一篇章开新局---探开放之路任务一:阅读教材、研读史料,学习中国对外开放的过程。材料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宝安县(1979年3月改为深圳市)一个农民劳动一天的收入平均是0.7元,而香港则有30元人民币。一边早就用上了电视、冰箱,另一边只能吃红薯、咸鱼……如此悬殊的差距,引起了群众的不满。据统计,1979年广东发生偷渡外逃30万人次。深圳从1957至1979年逃港人数共计56万,参与者来自广东、湖南、广西等全国12个省、62个市(县)。——陈秉安《大逃港》活动1:依据史料指出中国对外开放的背景。材料二:“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环顾全球今天世界上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没有一个是闭关自守的。 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当然,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 ……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 ——摘自《邓小平文选》1.经济落后2.中国自身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沿海经济开放区温州上海南通烟台大连秦皇岛天津青岛连云港宁波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福州湛江广州长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北海海南上海浦东内地环渤海地区1980年1985年开辟沿海___________1984年开放14个___________1992开放_____________沿江城市、沿边、内陆省会城市;又陆续开放一大批符合条件的内陆市县经济特区内地沿海开放城市1988年划 经济特区海南1990年重点开发________上海浦东活动2:阅读教材P42-44,准确说出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过程。试点:四个_________珠江三角地区经济开放区重庆、武汉广东深圳福建厦门广东汕头广东珠海临近港澳台,靠近国际市场地处沿海,交通便利著名侨乡,有利于吸引侨资材料二:广东、福建两省靠近港澳,华侨多,资源比较丰富,具有加快经济发展的许多有利条件。……——《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省委、福建省委关于对外经济活动的两个报告》点活动3:研读史料和地图,回答以下问题:1.首先在广东、福建兴办经济特区的原因材料一:邓小平曾如此解释“出牌顺序”:“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因为它对着澳门;开放厦门,因为它对着台湾……”(提示:从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历史文化等方面思考。)2.依据材料指出经济特区到底“特”在哪里。指特殊的经济政策,不是政治上的特殊除投资规模在一亿元以上项目要报国务院审批,……其余项目不需国家综合平衡,特区可以自己审批。 ---《六十年国事纪要》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特区企业进口生产所必需的机器…免征进口税;对技术性较高、资金周转期长的企业,给予特别优惠待遇。第十八条凡来往特区的外籍人……,出入境均简化续,给予方便。——《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1979年4月邓小平开放前的深圳开放后的深圳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一夜崛起之城3.观看视频,说说改革开放前后深圳的变化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1984年邓小平题词深圳市政府门口的著名雕塑《拓荒牛》4.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说说特区精神。深圳本来只是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深圳建立经济特区后,以“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精神和“三天一层楼”的建设速度,几年时间就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大都市。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深圳经济特区汕头经济特区珠海经济特区厦门经济特区1984年,邓小平视察了深训、珠海、厦门经济特区后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邓小平文选》5.研读史料,概括经济特区建立的意义①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②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③培养大批人才,有利于扩大中国的对外影响。④对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浦东开发困境:上海财政紧张,政府无力承担浦东基础设施建设(需投入数百亿元)传统土地无偿划拨模式导致“有地无钱”创新突破:1993年,浦东在全国率先尝试“土地批租(70年使用权出让)、滚动开发”的创新开发模式。实践效果:资金杠杆:这一创新土地开发模式实现了浦东新区以地集股、以地融资、以地招商、以地抵押、......吸纳200多亿元土地合资开发资金、120多亿元土地转让收入.........开辟了新区开发的新路径。----《中国自然资源报》通过分析史料并结合所学,思考开放与改革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共同推动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浦东成为令世人瞩目的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中国第一个金融贸易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中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国第一个保税区:外高桥保税区中国最早的出口加工区:金桥出口加工区……“龙身”:武汉“龙尾”:重庆“龙头”:上海如何对外开放?上海浦东开发区的建立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活动4:研读地图,结合所学概括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和特点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格局特点第二篇章走出去---中国加入WTO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光是“引进来”够不够?引进来:引进外国资金、管理经验、先进的技术走出去: 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劳务出口;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不够,还需要“走出去”阅读教材、研读史料,简述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过程并概括其影响。1980年经济特区1984年沿海城市1985年沿海经济开放区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1992年内地1988年海南经济特区第一阶段:引进来第二阶段:走出去阅读教材、研读史料,简述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过程并概括其影响。引进外国资金、管理经验、先进的技术走出去: 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劳务出口;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995年1月1日,世贸组织正式成立,它是独立于联合国之外的一个永久性国际组织,旨在促进世界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目前拥有164个成员国,成员国贸易总额达到全球的 98%,有“经济联合国”之称。活动1:观看视频,归纳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过程时间:2001.12过程:经过长达15年艰难曲折谈判后,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成员。中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科技水平和经济水平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处于不利地位。机遇与挑战并存活动2:依据史料指出中国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什么影响。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数据来自 WTO 和《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年,经济规模扩大了10倍,稳居全球第一大贸易大国,成为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世界第二经济体,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国,世界第一工业国,中国为全球经济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课堂小结对外开放尝试经济特区扩大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新阶段加入世贸组织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走出去引进来1.“从打开‘一扇窗’,到打开面向全世界的‘大门’。……一座座城市勾勒出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棋局。”材料中的“一扇窗”指( )A.深圳 B.大连 C.浦东 D.昆明AB达标检测2.以下从左至右所列四个城市体现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这格局是( )A.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C.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D.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沿海开放城市3.在我国对外开放的进程中,“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有利于我国经济进入全球市场”的是( )A.兴办深圳经济特区 B.开放陆地边境城市C.建立上海浦东新区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4.下图为1978至1986年中国外贸增长情况图,出现图中情形的主要原因是( )DBA.实行对外开放 B.推广包干到户C.实施科教兴国 D.加入世贸组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