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海南省中考历史精准押题卷(二)(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海南省中考历史精准押题卷(二)(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海南省中考历史精准押题卷(二)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分。
1.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民族都并入欧洲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这一变化(  )
A. 突出美洲文明优于欧洲文明 B. 更加肯定哥伦布的历史功绩
C. 强调了欧美文明的平等交流 D. 批判哥伦布带来的殖民扩张
2.《中国通史》写道:“秦朝的统一,绝不全是兵力的关系……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本有趋于统一之势,而秦人特收其成功。”材料表明(  )
A. 杰出人物决定历史发展进程 B. 嬴政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C. 经济实力是综合国力的基础 D. 中华文化由各民族共同创造
3.祖冲之创制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后由朝廷正式颁行;唐玄宗征召僧一行入宫,制定了《大衍历》,并将之通行天下。这说明我国古代(  )
A. 科学技术服务社会生产 B. 中国天文技术领先于世界
C. 国家力量推动科技发展 D. 政府加强了对文化的控制
4.下图是我国古代部分朝代采取的政治措施,这些措施反映了(  )
A. 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不断加强 B. 古代监察制度日益严密
C. 皇帝对中央机构的控制强化 D. 古代选官制度逐渐完善
5.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以“仁”为核心,强调道德伦理;墨家提倡“兼爱”“非攻”,主张社会平等;道家追求自然无为,强调个体的自由与和谐;法家主张严刑峻法,强调国家的治理。材料体现出春秋战国时期(  )
A. 思想繁荣推动社会转型 B. 文化发展日趋走向统一
C. 思想呈现多元发展趋势 D. 以民为本成为主流思想
6.历史阶段特征是历史基础知识的高度概括和浓缩。如表的“知识梳理”反映的历史阶段特征是(  )
知识梳理 政治:封建专制制度空前强化,边疆治理进一步加强,政治版图基本确立。
经济: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引进,人口过亿,商帮出现。
文化:八股取士、文字狱、京剧。
科技:《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等科技名著问世。
外交: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闭关锁国。
A.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7.19世纪以来,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相对自由的创作环境为科学与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较为有利的条件,诞生了若干杰出的科学家和艺术大师。下列人物与作品对应正确的是(  )
A. 梵高——《蒙娜丽莎》 B. 达尔文——《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C.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D. 牛顿——《物种起源》
8.根据下图所反映的信息,提炼一个主题,最准确的是(  )
A. 自由民主思想的传播 B. 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
C. 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 D. 资本主义的巩固与发展
9.“江边的百姓把沉入江底的船都贡献出来;山东、苏北等地的百姓将自己的海船抬到火车站,让火车运往前线;临时征集来的船工、水手,不少已经是年近六旬的老人,他们发誓要与解放军同生共死。”材料描述的场景应该出现在人民解放军(  )
A. 千里跃进大别山 B. 转战陕北 C. 百万雄师过大江 D. 和平解放北平
10.某历史小组在进行主题研究时搜集到以下国际会议,据此推断,该小组研究的主题是(  )
召开时间 会议名称
2024年 4月 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丝路发展论坛
2024年7月 全球数字经济大会
2024年11月 第五届博鳌“一带一路”全球金融大会
A. 区域集团化 B. 政治多极化 C. 经济全球化 D. 经济多极化
11.1978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只有206.4亿美元,到2000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4743亿美元,对外贸易规模扩大了约23倍。这一情况出现的主要历史背景是中国(  )
A. 大力发展睦邻外交 B. 对外开放逐步深入 C. 积极推动区域合作 D. 现代企业制度建立
12.澳门初、高中历史新教材将澳门地方史融入中国史和世界史,增加了中国近现代史的篇幅,将“正确认识祖国和澳门的历史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为学生必须掌握的能力。这反映出澳门(  )
A. 注重践行“九二共识” B. 加强国家认同教育
C. 转变社会、经济制度 D. 注重民生改善工程
13.某小组在读党史活动中展示了以下信息,据此可以得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①中国革命由中国工人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来领导
②中国革命有了马克思主义这一先进科学理论作指导
③中国革命是新的、被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在第一阶段上建立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和建立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国家为目的的革命
A. 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B. 深刻改变了中国近代革命面貌
C.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 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局面
14.有学者指出,当亚历山大大帝野心膨胀,将东征之战发展成为侵略战争的那天起,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也就不值得赞扬,而更应该为后人所警醒!该学者意在强调,亚历山大东征(  )
A. 促进了东西方间的交往 B. 维护了帝国的长治久安
C. 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 D. 给被征服地区带来灾难
15.有学者在谈及中古西欧时认为,“封土之中,应有尽有”,“农民间有无相通”,故可与外界不相往来而不虞生活之无资。这些现象(  )
A. 孕育了西欧近代化的因素 B. 体现了近代西欧城市自治
C. 反映了庄园经济自给自足 D. 当时农民生活的富足惬意
16.佛罗伦萨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摇篮,诸多文艺巨匠很多都出生或游历过该城市。其富有活力的手工业传统以及与奢侈品生产密切相关的经济,让市民更宽容地接受艺术革新。这说明文艺复兴的兴起是由于(  )
A. 希腊和罗马文化重新兴起 B. 意大利独特地理位置
C.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D. 文学艺术家积极推动
17.制作表格整理知识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下列表格的整理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选项 时间 事件 意义
A 1649年 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被处死 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B 1775年 第二届大陆会议召开 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C 1789年 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 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爆发
D 1804年 《拿破仑法典》颁布 标志着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君主统治
A. A B. B C. C D. D
18.历史史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判断。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为加强思想上的“大一统”,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B. 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唐太宗统治时期高僧玄奘西行天竺研习佛教经典
C. 火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D.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对各种药物进行分类并介绍了它们的产地、形色及主要疗效
19.“这场革命的意义,不只限于一国一地,而是全世界全人类的革命:不只为俄国带来了自由与社会主义,进而也将在全世界掀起无产阶级革命。”材料描述了(  )
A. 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B. 二月革命的历史进程
C. 十月革命的历史影响 D. 二月革命爆发的标志
20.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说:“摧毁了纳粹政权的时候,我曾自问,对这个生灵涂炭民穷财尽的欧洲大陆的兄弟公民们,我能向他们提出什么最好的建议呢?我的建议可概括成一句话:联合起来。”20世纪50年代开始,欧洲国家联合的主要目的是(  )
A. 成为世界性的大军事集团 B. 消除欧洲各国的政治矛盾
C. 联合自强以提高国际地位 D. 粉碎美国世界霸主的地位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21.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中外交往交流在范围、内容、方式、影响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某校一历史兴趣小组以“唐朝时期的中外交流”为研究主题,查找到以下材料,请你参与他们的研究活动。
A
唐朝墓葬出土的大食人俑和非洲黑人俑 B
《长安旅舍与于慎微长官接邻》
——新罗 崔致远
上国羁栖久,多惭万里人。那堪颜氏巷,得接孟家邻。守道惟稽古,交情岂惮贫。他乡少知己,莫厌访君频。(注:于慎微生平不详,或为唐朝官员) C
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
——整理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第二册)》
D
唐朝阎立本《步辇图》 E
张骞出使西域路线示意图
(1) 在上述材料中,选出符合本次研究主题的材料:材料 ______、材料 ______和材料 ______。如果要研究“唐朝与东亚国家的交流”,史料价值最高的是材料 ______(材料填写字母)。
(2) 为进一步研究唐朝时期中外交流的特点,除了已有材料所示的历史事件以外,请再补充两个相关历史人物,并分别介绍他们在唐朝中外交流中做出的贡献。
(3) 根据上述选出的材料和补充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概括唐朝时期中外交流的特点。
22.中国近现代,社会各阶层深感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国人开始从不同层面进行探索和变革,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皇帝倒了,辫子割了”这八个字是目睹了辛亥革命的少年瞿秋白对当时社会变化的体验之词。它形象地说明了辛亥革命的两大历史功绩,一是革了皇帝的命,一是革了辫子的命。
——摘自左玉河《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1) 结合所学知识,解释材料一中“革了皇帝的命”的含义。
材料二 1928年起,毛泽东先后写下了许多著作,其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书本上并没有讲到中国湖南、湖北,它讲的只是基本原理”,“共产党的任务……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逐步形成了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
——摘编自石崇科《毛泽东选集》(第二版)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中国革命新道路”是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该道路正式创立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三从九一八事变后提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组织游击队开展东北抗战;七七事变后提出愿同全国同胞一道为保卫国土流最后一滴血,八路军东渡黄河奔赴抗日前线;再到抗战最艰苦的相持阶段提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中国共产党以最坚定的抗战意志、最坚决的抗战行动,制定和实施全面抗战路线,开辟敌后战场,坚持敌后抗战,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纲要》
(3) 依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地位。并列举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为推动抗战胜利所进行的战役。
材料四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同时期粮食产量变化(粮食产量 /亿吨)
(4) 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四中任选一幅图表并运用相关农业政策解释图表反映的现象。
材料五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 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5) 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中国梦”是什么?并依据材料概括“中国道路”的特点。
23.当今世界,国际关系错综复杂,必须抽丝剥茧,方能正本清源。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历史上出现的国际秩序,都是在战争结束后由战胜国提出并建立起来的,反映了战后的力量对比,体现了战胜国的利益。因此新秩序建立的时间都较短。
——曾胜强《现代国际关系史》
(1) 根据所学知识举一例证明“国际秩序是由战胜国提出并建立起来的”。
(2) 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例证明“国际秩序的建立也并非体现所有战胜国的利益”。
材料二:美国为了谋求世界霸主地位,于1947年召集包括中国在内的22个国家在瑞士日内瓦创立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组织,企图重建世界贸易秩序,消除各国关税壁垒。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组织就是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世界贸易组织与1945年成立的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为全球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
——摘编自岳麓版《中国历史》九年级下册
(3)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创建世界贸易组织的目的。
材料三:2018年美国对加拿大的钢铝制品加征惩罚性关税。同年6月15日,美国政府宣布,针对进口中国的价值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关税。
2019年5月9日至10日,在第十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举行之际,美方宣布将对价值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关税从10%上调至25%,使中美经贸磋商进程遭到严重挫折。美方竟然还同步抛出一个“加征关税有利论”来掩饰此举对美国经济的严重冲击。
2019年5月17日,美国政府正式取消土耳其贸易最惠国待遇,这意味着后者对美国部分出口商品不再享受免税优惠。
——摘编自《人民日报》相关报道
(4) 材料二、三中美国政府在不同时期对关税采取的不同态度体现了国际关系中的什么原则?一个国家能够在未来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什么?
材料四:2014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演讲时指出:“我们要共同建设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志同道合,是伙伴。求同存异,也是伙伴。朋友多了,路才好走。我们应该通过坦诚深入沟通,增信释疑;应该秉持和而不同理念,尊重彼此对发展道路的选择;应该坚持互利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促进共同发展;应该变赢者通吃为各方共赢,共同做大亚太发展的蛋糕,共同促进亚太大繁荣。”
(5) 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简述中国主张建立的新型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答案】D
2.【答案】B
3.【答案】C
4.【答案】A
5.【答案】C
6.【答案】D
7.【答案】C
8.【答案】A
9.【答案】C
10.【答案】C
11.【答案】B
12.【答案】B
13.【答案】B
14.【答案】D
15.【答案】C
16.【答案】C
17.【答案】C
18.【答案】C
19.【答案】C
20.【答案】C
21.【答案】【小题1】符合主题的材料:A、B、C;价值高的史料:B
【小题2】选择鉴真;贡献:鉴真东渡,在日本传授佛法,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选择玄奘;贡献:玄奘西行,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此后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小题3】交流范围广、内容丰富、交通方式上有陆路和海路、交流呈双向性等
22.【答案】【小题1】推翻了清朝政府的统治,结束了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的理念深入人心,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小题2】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小题3】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地位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
【小题4】若选图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合作化运动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发展。若选图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解放农村生产力,推动农业发展
【小题5】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性;实践性;国家发展性;文明传承性;独特性
23.【答案】【小题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小题2】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参加巴黎和会,却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止给了日本,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利益
【小题3】有利于重建世界贸易秩序,消除各国关税壁垒;有利于经济全球化
【小题4】原则:国家利益至上;综合实力
【小题5】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拓展全球伙伴关系,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