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九师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物理试题(PDF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南阳市九师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物理试题(PDF版,含解析)

资源简介

高二物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圣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
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
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二章至第四章,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每小题4分,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
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说明悬浮在液体中花粉颗粒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
B.当气体膨胀时,气体分子之间的势能减小,因而气体的内能减少
C.在分子间距离增大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可能增大可能减小
D.给自行车轮胎打气,越来越费力,主要是由于打气过程中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2.医学上常用放射性钴60衰变产生的Y射线治疗恶性肿瘤.钴60衰变方程为9C0→8Ni十X十Y,则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X是中子
B.X的电离能力比Y射线强
C.Co的比结合能比8Ni的大
D.9Co衰变产生的Y射线是来自Co
3.如图甲所示,弹簧振子在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取向上为正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x/cm
A周期为4s
B.振幅为4cm
C.t=1s时振子的速度最大
D.t=2s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小
【高二物理第1页(共6页)】
4.如图,波长为入的单色光,照射到间距为d的双缝上,双缝到屏的距离为l(>d),屏上观察到明暗相间
的条纹.现将屏向右平移一点到虚线位置,则屏上两相邻亮条纹中心的间距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
5.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0时刻,x=一2m处的质点A和x=3m处的质点B均处于平衡
位置,质点A、B间只有一个波峰,且波峰的位置在x=0和x=1m之间,质点B的振动图像如图所
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y/cm

A.t=0时刻,质点A正向下振动
B.波传播的速度大小为1.2m/s
C.质点A比质点B振动滞后6s
D.当质点A在平衡位置向下振动时,A、B间有两个波峰
6.“回热式热机”热循环过程可等效为如图所示的曲线,a→b、c→d为等温过程,b→c、d→a为等容过程.
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热循环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状态气体温度比c状态低
B.b→c过程放出热量小于d→a过程吸收热量
C.整个循环过程,气体对外放出热量
D.d状态下单位时间内与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气体分子数比c状态多
7.我国太阳探测科学试验卫星“羲和号”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空间太阳H。波段光谱扫描成像.H。和
H2是氢原子分别由n=3、n=4能级向n=2能级跃迁产生的谱线(如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的光子动量大于H的光子动量
B.H。是由n=3能级向n=2能级跃迁产生的
C.H的光子能使氢原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
D.用同一装置做双缝干涉实验,H的条纹间距比H。的大
【高二物理第2页(共6页)】
NY高二物理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C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微粒的无规则运动,是由液体分子撞击不平衡引起的,反应了液体分子的无规侧运
动,A错误;由于气体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可忽略不计,故气体不考虑分子势能,B错误;当分子间距大于时,随分子间
距离增大,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当分子间距小于时,随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力诚小,C正确;给自行车轮胎打气时,
轮胎内气体压强逐渐增大,因此越来越费力,不考虑气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D错误
2.B根据质量数守恒、核电荷数守恒可知,X是电子即B射线,3射线的电离能力比Y射线强,A错误,B正确:C0衰变
过程放出能量,有质量亏损,因此婴Co比Ni的比结合能小,C错误;架Co衰变产生的婴Ni处于高能级,它向低能级跃迁
放出Y光子,D错误.
3.A由图乙可知,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周期为T=4s,A正确:振幅是振子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位移,则由图乙知振幅
A=2cm,B错误:t=1s时振子处在负的最大位移处,此时振子的速度为0,C错误:t=2s时,振子正处在平衡位置向上
运动,此时有mg=kx,速度最大,动能最大,弹簧的弹性势能与重力势能之和最小,而非弹性势能最小,D错误.
4.A根据双缝干涉两相邻亮条纹中心的间距公式△=子,可知1变大则△x变大,A正确,
5.D由图乙可知,T=4s,t=0时刻,质点B正向下振动,因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质点A、B均在平衡位置,且质点A、B
间只有一个波峰,则有号入=5m,得X=号m,波速)=会=吾m/s,B错误:质点A与B相距1.5个波长,因此A点与
B点振动相反,即1=0时刻,质点A正向上振动,A错误:由于波沿x轴正向传播,因此质点A比质点B振动超前6s,C
错误:当质点A在平衡位置向下振动时,A、B间有两个波峰,一个波谷,D正确.
6.D从b到c为等容变化,则有会=是,>,可得T>T,又有工.=T,因此a状态气体温度比c状态高,A错误:
bc,d两过程都发生等容变化,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U=W十Q,吸收或放出的热量都用来改变气体的内能,由于
T.=T6,T=T,故有T一T=T一T,可知b→c,d→a两过程的气体内能变化量大小相等,因此这两过程气体放出、
吸收的热量相等,B错误:在p-V图像中,图像与横轴围成的面积等于气体做功的大小,体积增大时,气体对外做功,体
积减小时,外界对气体做功,因此整个循环过程,气体对外做功,而气体内能不变,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整个循环
过程,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C错误;由p-V图像可知,p>力,又有T4=T,根据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可知d状态下
单位时间内与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气体分子数比c状态多,D正确.
7.B由图可知,L的频率小,是由=3能级向n=2能级跃迁产生的,B正确:光子动量D=冬,H的波长大,则H的光子
动量小于H的光子动量,A错误:氢原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至少需要能量E=(一3.40)eV-(一13.60)eV=10.2eV,
【高二物理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
NY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