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C:解析:陶寺古城遗址发掘出城墙、宫殿区等,这些是早期国家形成的重要标志,可推断这一时期早期国家形成,选C。2.B;解析:西周青铜器铭文记载周王命克到燕地做诸侯,这体现了分封制,可用于研究分封制,选B。3.D:解析:图1中实行推恩令、设立太学等措施都是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举措,选D。4.B;解析:《齐民要术》记载北人南迁携带耕具并推广改进,这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选B。5.C:解析:陕西唐墓出土黑人陶俑、古罗马风格金器,埃及、日本出土唐三彩,说明唐朝中外交流广泛,选C。6.B;解析:宋代蹴鞠“十要”强调道德规范,说明宋代蹴鞠具有教化功能,选B。7.B;解析:学习笔记中引进美洲作物、郑和下西洋等内容,反映的是明朝的全球性经济互动,选B。8.D:解析:清朝在新疆设置伊型将军,图中▲处应填入伊犁将军,选D。9.A;解析:材料反映义和团因“鬼子闹中原”“无雨”等兴起,揭示了义和团兴起的背景,选A。10.B:解析: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翻译的书籍传播了西方科学知识,选B。11.C;解析:知识结构图中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内容,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选C。12.C;解析:歌谣反映工农红军打倒土豪、分田地,体现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选C。13.D;解析:中华民国三十七年是1948年,此时处于解放战争时期,选D。14.B;解析:“建成汽车厂”“解放牌”与“一五”计划中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相关,选B。15.D;解析:图7内容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选D。16.B;解析: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开启关系正常化进程,选B。17.A:解析:不同时代赶集方式变化体现人民生活水平巨大变化,选A。18.B;解析:罗马建立遍及欧洲、北非和中东的道路网络,适应了对外扩张的需求,选B。19.D:解析:伊斯兰教、《医典》、《天方夜谭》诞生于阿拉伯地区,选D。20.B;解析:老约翰租用草场、雇佣自由民、与商人交易,其身份最可能是租地农场主,选B。21.D:解析:法国《人权宣言》强调自由平等和财产权,反映了法国大革命的资产阶级性质,选D。22.A;解析:学者认为俄国废除农奴制是因为农奴制度无法与市场并存,说明农奴制改革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选A。23.C;解析:《英雄交响曲》的德国作曲家是贝多芬,选C。24.A:解析:“圣雄甘地”“华夫脱”“卡德纳斯”涉及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他们探讨的是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选A。25.C;解析: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上升、失业率下降,说明国家干预效果显著,选C。26.C;解析:战争示意图显示斯大林格勒,该战争是斯大林格勒战役,选C。27.A;解析:不同年代对马歇尔计划的主流观点不同,反映历史认识具有时代性,选A。28.D;解析:图11《美国收割全球》旨在揭示美国霸权主义政策,选D。29.(1)补充:王羲之《兰亭集序》;编写:先秦诸子:孔子(仁、礼)、孟子(仁政)、老子(道法自然)。解析:王羲之的代表作是《兰亭集序》,先秦诸子主要有孔子、孟子、老子等及其思想。(2)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兼容并蓄。解析:从目录中不同时期的文化成果可概括出这些特点。30.(1)真实意图:掩盖侵略罪行,美化殖民统治。解析:日军发行明信片宣称“和平”,是为了掩盖侵略真相。(2)抗日行动:演唱抗战歌曲、运送慰劳品、举行义演募捐。解析:从史料中可直接概括出这些行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