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南省初三毕业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模考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湖南省初三毕业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模考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湖南省初三毕业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模考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分。
1.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势力此消彼长,社会急剧变化,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请根据下面思维导图的相关信息完成题。该思维导图所探究的主题是(  )
A. 夏商周的更替 B. 西周的兴衰
C.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D. 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
2.下列图片是在距今10000年左右,我国先民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北方地区栽培的农作物。这些图片有助于我们了解(  )
A. 原始农业的发展 B. 原始手工业的进步 C. 生产工具的进步 D. 居住条件的改善
3.曹植的《说疫气》记载,东汉后期“疠气(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的外感病邪)流行……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东汉末年,《伤寒杂病论》一书问世。这说明了(  )
A. 季节交替与疾病暴发相互影响 B. 医学发展与社会需求密切相关
C. 宗族关系与疾病预防密不可分 D. 人口减少与疾病暴发存在联系
4.我国古代的石窟艺术在世界上有突出的地位。下列艺术宝库既属于隋唐时期开凿,又是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的是
A. 龙门石窟   B. 云冈石窟   C. 敦煌莫高窟   D. 秦始皇兵马俑
5.秦的统一,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开创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基本模式的措施是(  )
A. 世袭制 B. 对封侯采取“推恩令”
C. 郡县制 D. 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
6.清朝统治者在东北和伊犁地区设立将军制度,在蒙古设立盟旗制度,在西藏设立噶厦制度,对破坏统一的叛乱割据势力则予以坚决的军事打击。这些措施(  )
A. 加强了对中原地区的管理 B. 彰显清朝强大的军事实力
C. 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 促进了中外贸易和交流
7.标志着历时三十余年的洋务运动的失败,使取得的近代化成果化为乌有,打破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的追求……中国的国际地位急剧下降。材料叙述的是什么事件带来的严重后果(  )
A.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天津条约》的签订
C. 《马关条约》的签订 D. 《辛丑条约》的签订
8.人民解放军“关门打狗”,与国民党军队决战的东北的战役是( )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9.1957年,一位诗人写到:“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 :一桥飞架,天堑变通途!车轮追风,‘屋脊’建新路!……”该诗句表达了( )
A.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的喜悦 B. 三大改造胜利完成后的欢乐
C. “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后的欣 D. “大跃进”运动全面开展后的热情
10.1907年6月,第二次海牙和平会议缔结了《海牙公约》,包括禁止使用毒气和达姆弹、限制敷设水雷等。但是,这些在后来的战争中,从没有很好地执行。这表明(  )
A. 缔结条约毫无意义 B. 战争残酷无视规则 C. 中立国家维护和平 D. 世界大战改变格局
11.如表的变化得益于(  )
1999-2019年澳门本地生产总值
年份 1999年 2005年 2010年 2019年
本地生产总值/亿澳门元 518.7 968.7 2250.5 4237.2
A. 祖国统一大业完成 B. “一国两制”方针 C. “一个中国”原则 D. 海峡两岸关系缓和
12.“在城镇的最热闹地区,也正是在商业中心区,堆满了从肉庄、厕所、垃圾箱和便池中……倒出来的垃圾和烂肉烂鱼等。”这反映了当时的城市(  )
A. 商业繁荣 B. 经济发达 C. 贸易兴盛 D. 环境恶劣
13.一篇阿拉伯民间故事记述道:一位巴格达女郎来到市场,她从一名基督徒手中选购了橄榄,从一位土耳其商人手中买到了埃及地区的蜡烛,还购买了来自阿富汗地区的特产阿月浑子仁以及来自中国的麝香和印尼的香料。这说明阿拉伯人(  )
A. 传播文化,敢于冒险 B. 开展贸易,学习科技
C. 重视商业,沟通中西 D. 善于创作,重视知识
14.“皇帝倒了,辫子割了。”少年瞿秋白用这八个字概括了某次革命的历史功绩。关于这次革命,说法正确的是(  )
①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
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③终结了君主专制制度
④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A. ②③ B. ②④ C. ①③ D. ①④
15.《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继续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曾经在育种方面实现重大突破的杰出代表是(  )
A. 袁隆平 B. 焦裕禄 C. 邓稼先 D. 屠呦呦
16.《共产党宣言》不仅指引着当时欧洲工人运动,而且还影响着亚洲、美洲的革命,许多革命者都受《共产党宣言》的影响而走上革命道路的。这强调了《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
A. 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B. 肯定了资产阶级在历史上的贡献
C.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 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楚越(江南)之地,地广人稀,以种稻捕鱼为生活来源,有的地区还处于刀耕火种的地步……大多数人家没有积蓄很贫困。
——《史记 货殖列传》材料二:江南这里的国家真是繁荣昌盛……土地广阔肥沃,百姓勤劳耕作。一年丰收,就能使很多郡县不愁吃喝。……渔业,盐业和矿业都很发达,能够供应各地需求;丝绸布匹产量很大,能够让天下老百姓都穿上衣服。
——《宋书》(注:宋,指南朝的宋)材料三:经过自东吴以来至南朝刘宋时期二百余年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三吴地区而言,当时生产的发展,已经赶上并局部地超过了北方,并在实际上形成了我国一个新的经济中心—江南经济区,这为隋唐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赵常兴、安鲁《六朝移民与江南经济区的形成》材料四:这位皇帝说:“如果名不正、言不顺,那么各种制度就不能确立。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那些年龄在30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习惯,可以允许他们不立即改变。但是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1) 对比一下,《史记》与《宋书》中对江南地区的描述有什么不同?
(2) 想一想,江南地区出现《宋书》中描述的景象的原因是什么?
(3) 依据材料三,概括自东吴至南朝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影响?
(4) 材料四反映的是历史上哪一次改革?除上述内容外,他还有哪些改革措施?
(5) 材料四的改革有什么影响?
18.【民族,追梦之路】
每个中国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无数中国人的梦想构成中国梦。
【碎梦】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1) 中国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是什么?
【追梦】材料二:一组中国人的梦想:
孙中山的梦想:“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
康有为的梦想:“近采(采纳、学习)日本……十年而霸图定矣。”
李大钊的梦想:“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李鸿章的梦想:“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2) 材料二中人物各为追梦作出什么努力?各有何主要成效?
(3) 他们追寻的梦想有什么共同特点?
【圆梦】
( 4)追梦路上有许多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新曙光。1921年中国迎来了什么“曙光”?
19.回顾中国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的形成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材料一:1949年以后的几年中,共产党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了中国,创造性地采取了渐进、和平的方式实现了社会主义,同时向苏联学习进行了工业化建设,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的一个大强国,而不是一个被投以贪婪的目光、即将被瓜分的弱国。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 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新中国如何“创造性地采取了渐进、和平的方式实现了社会主义”?又是如何“向苏联学习进行了工业化建设”的?
[实现伟大转折]
材料二: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摘自《邓小平文选》
(2) 据材料二概括邓小平的主要思想主张。在此思想主张指导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怎样的思想路线?
[改革开放的深化]
材料三: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面临严重的困境。第一,在指导思想上面临着重提“以阶级斗争为纲”,冲击和动摇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危险。第二,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党内和一部分干部群众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认识不清,甚至出现了姓“资”姓“社”的争论。
--陈炎兵何五星《中国为何如此成功》中信出版社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是如何解决材料三中“两大困境”的?
[新时代新思想]
材料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要理论论断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4) 据材料四回答,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什么新的理论论断?总结感悟。
(5)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三代领导人在确立党的指导思想方面都遵循了怎样的原则?
20.人类每一次伟大觉醒都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伟大革命或变革,人类社会每一次伟大革命或变革都会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伟大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光荣革命留下的最深刻遗产是:制度变迁可以用非革命的手段完成,从此以后,英国历史上不再出现重大的暴力冲突,和平和渐进的改革成为英国历史发展的特色。到光荣革命为止,合适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已经在英国形成了,正是在这种环境下,英国率先走向工业革命,也就从一个文明边缘的小国走向了世界的中心,并开创了一种新的文明。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1) 依据材料一,归纳推动英国从“文明边缘的小国走向了世界的中心”的因素。
材料二 1848年,马克思同恩格斯一起写了一本振奋人心的小册子,后来大多数马克思主义理论都在这小册子里以浓缩的形式出现。欧洲工人运动的斗争经验,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现实依据……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许多国家都建立了马克思主义政党……
——摘编自[美]阿德勒等《世界文明史》
(2) 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二中“小册子”的名称,并概述它发表的意义。
材料三回首最近 100多年的历史……人类经历了血腥的热战、冰冷的冷战,尤其是遭受两次世界大战的劫难后,看到“那一代人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免于战争、缔造和平”以及“各方最殷切的诉求,就是扩大合作、共同发展”……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遵循”。
——2017年习近平在联合国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讲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国家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采取了什么行动?为共同打击法西斯势力,1944年在军事上有何体现?
材料四
(4) 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推断20世纪下半叶国际格局的发展趋势。并以不结盟运动兴起为例说明其与这一趋势的关系。
材料五大国要加强协调和合作,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坚持换位思考和相互理解,对小国要平等相待。通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兴大国和守成大国才能避免跌入“修昔底德陷阱”(即新老强国之间的战争)。
——2023年《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倡议与行动》白皮书
(5)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大国之间应该如何避免跌入“修昔底德陷阱”?
1.【答案】C
2.【答案】A
3.【答案】B
4.【答案】C
5.【答案】C
6.【答案】C
7.【答案】C
8.【答案】A
9.【答案】C
10.【答案】B
11.【答案】B
12.【答案】D
13.【答案】C
14.【答案】C
15.【答案】A
16.【答案】D
17.【答案】【小题1】《史记》中描述的江南地广人稀,生产水平落后,商业不发达;《宋书》描述的江南物产丰富,粮食产量高,手工业发达。
【小题2】北方人的南迁,带来大量劳动力,江南自然条件优越,江南相对安定,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的共同努力等。
【小题3】为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小题4】北魏孝文帝改革;穿汉服、改汉姓、同汉族通婚等。
【小题5】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18.【答案】(1)清政府被迫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思 想启蒙作用,有利于中国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中国的先进分子用马克思主义为精神武器,教育和组织人民,将革命推进 到一个新时期,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基础;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 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3)热爱祖国,追求国家独立,民族振兴;追求进步;等等。
(4)中国共产党成立。
19.【答案】【小题1】通过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小题2】一切工作要从实际出发,反对本本主义,要解放思想,不断进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小题3】强调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中共十四大提出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小题4】理论论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感悟: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小题5】实事求是、依据国情,从实际出发或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等原则。
20.【答案】【小题1】推动因素: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
【小题2】名称:《共产党宣言》。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小题3】行动: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军事体现:诺曼底登陆
【小题4】趋势:由两极格局走向多极化。
说明:不结盟运动兴起,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冲击着两极格局
【小题5】如何避免: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坚持对话协商;坚持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共建共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
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