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学案(表格式 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学案(表格式 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第三框: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导学案
班级:______ 姓名: ______ 成绩:______
【课标要求】
描述世界是普遍联系、永恒运动的,领会全面地、发展地看问题的意义,学会运用矛盾分析法观察和处理问题。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通过对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学习,增强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与认同。
2.科学精神:坚持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认识事物,正确认识形势、明确确立国家工作中心的依据。
3.公共参与:坚持矛盾分析法,理解领会并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学习重点】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学习难点】
两点论与重点论
【新知导学】(请自主阅读教材,完成知识梳理。)
1.矛盾的含义:
2.如何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4.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
5.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关系
6.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
7.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性
【课堂学习】
情境: 判断以下矛盾,哪些属于生活中的矛盾?哪些属于逻辑上的矛盾?哪些属于哲学上的矛盾? ①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②小明和小天发生争吵 ③地球的昼与夜 ④人的优点与缺点 ⑤互联网信息的便捷与真假难辨 学生活动:【思考·发言】
情境: 材料一 庄称吸收水分和蒸发水分,是一对矛盾。这一矛盾贯穿庄称生长过程的始终;工厂的生产和消费,也是一对矛盾。生产直接就是消费,消费直接就是生产。只要工厂存在一天,生产与消费的矛盾运动就不会停止。人生何尝不是如此,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矛盾,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出现了。 材料二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天地间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国王不信,派卫士和宫女到御花园中去找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结果总能发现它们之间有不同的地方。莱布尼茨又说:天地间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国王又派卫士和宫女去找,结果找来的树叶总是具有共同性。 学生活动:【思考·发言】 材料一、二分别包含了什么哲学道理?
情境:2024年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安全发展基础巩固夯实,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会议指出,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要增强忧患意识,有效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综合起来看,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要增强信心和底气。 会议强调,明年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扎实做好经济工作。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要讲求工作推进的方式方法,抓住主要矛盾,突破瓶颈制约,注重前瞻布局,确保明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落地落实。要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胸怀“国之大者”,主动担当作为,加强协同配合,积极谋划用好牵引性、撬动性强的工作抓手,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 学生活动:【思考·发言】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关系”的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研判当前经济形势。 (2)结合材料,用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简要分析对明年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突出重点、把握关键的认识。
易混易错: 1.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并为斗争性所制约。( ) 2.矛盾具有普遍性,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矛盾。( )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 4.斗争性和同一性相互联结、相互分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 5.矛盾的特殊性是关于事物矛盾的精髓。( ) 6.坚持重点论就是要抓好主要矛盾。( ) 7.矛盾分析法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和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 8.“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说明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9.“置之死地而后生”体现了矛盾双方相互贯通。( ) 10.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准确识别事物的性质。( )
【课堂总结】请用思维导图梳理出本课知识体系
【夯实基础 提升素养】 1.在互联网上,有人用AI技术“复活”自己的亲人,通过与之交流对话抚慰心灵、治愈创伤。但虚拟世界中这样高浓度的情感交流需要警惕被不法分子钻了漏洞,利用网友朴素的情感从事违法犯罪活动。这启示我们( ) ①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②次要矛盾解决好了,有利于主要矛盾的解决 ③要看到任何事物都存在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 ④认识某一个矛盾时,既抓主流又不忽视支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近年来,网络“双刃剑”作用日益明显,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拓展了未成年人学习、生活空间,同时也引发了网络成谜、网络霸凌等问题。正确看待网络与青少年的关系,应该( ) A.抓住主要矛盾 B.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3.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不仅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而且要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正确处理增长和分配的关系,把“蛋糕”切好分好。这体现的哲学方法论是( ) A.坚持两点论 B.善于抓主要矛盾 C.坚持重点论 D.分清主流和支流 4.“垃圾发电”已经悄然兴起。“垃圾发电”说明( )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 C.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D.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5.随着我国第一代新能源汽车电池寿命逐步到期,锂电池“退役潮”正在来临。退役后的电池如果不能妥善处理,“新能源”有可能变成“新污染”。这是因为( ) A.矛盾具有普遍性 B.矛盾具有特殊性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D.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 6.围绕工业品下乡“最后一公里”和农产品出村进城“最先一公里”两个突出问题,我国在物流建设中强化节点、打通堵点、补上断点,加快补齐农村流通设施短板。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方向 ②矛盾主要方面决定事物性质 ③部分的功能会影响整体功能 ④整体具有部分所没有的功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下图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矛盾斗争性是绝对的,必须进行伟大斗争 ②矛盾同一性是相对的,“优势”与“劣势”没有明确的界限 ③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赖 ④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8.2025年4月,商务部印发《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从重点服务领域开放、产业创新发展等多个维度,明确提出155项试点任务,充分发挥“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的突出作用。该方案的部署落实( ) A.看到了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B.承认了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C.遵循了从特殊到普遍再到特殊的认识规律 D.坚持了重点论,把握了矛盾的主要方面 9.漫画《帮助他人,快乐自己》(作者:佚名)启示我们( ) ①可以根据人的需要建立新的联系 ②任何事物都是处于普遍联系之中 ③要推动矛盾双方向其对立面转化 ④要坚持在矛盾的对立中把握同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四渡赤水是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争取战略主动的一次经典战役。先是毛泽东放弃原定计划,突然回师东渡,突袭娄山关并再占遵义,歼灭敌军两个师,变被动退却为主动进攻。之后通过佯攻调动敌军,使蒋介石误判红军意图,红军则趁虚南渡乌江,彻底跳出包围圈。材料蕴含的哲理有( )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②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③坚持对立统一的观点,准确把握“实”与“虚” ④同一性是绝对的,推动矛盾向有利的方向转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 探究活动: 探究一:②、①、③④⑤ 【详解】①:收礼与不收礼是语言打架现象,属于逻辑中的自相矛盾,是逻辑上的矛盾。 ②:两人发生争吵,说明两人不和,是属于生活中的矛盾。 ③④⑤:“昼”与“夜”、“优点”与“缺点”、“便捷”与“真假难辨”等都强调的矛盾存在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是属于哲学上的矛盾。 故②属于生活矛盾,①属于逻辑上的矛盾,③④⑤属于哲学上的矛盾。 探究二: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思维领域,矛盾都是普遍存在的。比如,在物理运动中,除了包含着机械运动的矛盾以外,还有声、光、电、磁、基本粒子等更加复杂的矛盾运动。在化学运动中,有化合和分解、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矛盾。在生物运动中,有同化和异化、遗传和变异的矛盾。在社会运动中,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在思维领域中,有真理与谬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矛盾等。 “天地间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说的是矛盾的特殊性,也就是矛盾的个性;“天地间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说的是矛盾的普遍性,也就是矛盾的共性。一方面,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所以,“天地间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另一方面,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所以,“天地间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 探究三:(1)①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同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②要坚持两点论,全面分析当前我国经济形势,一方面,国民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发展,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另一方面,当前经济运行面临新的困难挑战,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③要坚持重点论,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我国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主流。 (2)①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坚持重点论,着重把握主要矛盾,“牵牛要牵牛鼻子”。主要矛盾是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明年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抓住主要矛盾,突破瓶颈制约,注重前瞻布局,确保明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落地落实。②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次要矛盾是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二者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要主动担当作为,加强协同配合,积极谋划用好牵引性、撬动性强的工作抓手,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③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扎实做好经济工作,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要讲求工作推进的方式方法。 易错易混:1.错误 【详解】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故该说法错误。 2.错误 【详解】只有在一定条件下,两个事物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才构成现实的矛盾。因此本题观点错误。 3.错误 【详解】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故该说法错误。 4.错误 【详解】矛盾双方相互联结、相互分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因此本题观点错误。 5.错误 【详解】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故题中观点错误。 6.错误 【详解】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牵牛要牵牛鼻子”;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所以本题观点错误。 7.错误 【详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和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故题中观点错误。 8.正确 【详解】“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这句话的意思是:社会变化了,一切事情也要随着变化,情况变化了,政治设施、政策等也必须相应地变化。任何政策、措施都是针对某种特定的情况而制定的,说明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故该判断正确。 9.正确 【详解】投之亡地而后存,置之死地而后生,比喻事先断绝退路,就能下决心,取得成功。体现了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因此本题观点正确。 10.错误 【详解】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准确识别事物的性质,故本题说法错误。 选择题: 1.D 【详解】①④:在互联网上,有人用AI技术“复活”自己的亲人,通过与之交流对话抚慰心灵、治愈创伤。但虚拟世界中这样高浓度的情感交流需要警惕被不法分子钻了漏洞,利用网友朴素的情感从事违法犯罪活动。这启示我们要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认识某一个矛盾时,既抓主流又不忽视支流,①④符合题意。 ②:材料强调的是认识矛盾,而不是解决矛盾,②不符合题意。 ③: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不同事物往往包含不同的两个方面,但不一定就是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③错误。 故本题选D。 2.D 【详解】D:网络“双刃剑”作用日益明显,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一方面拓展了未成年人学习、生活空间,同时,也引发了网络成谜、网络霸凌等问题。正确看待网络与青少年的关系,应该坚持全面的、一分为二的观点,D正确。 ABC:材料没有涉及主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ABC排除。 故本题选D。 3.A 【详解】A:既要把“蛋糕”做大做好,而且要把“蛋糕”切好分好,体现了要学会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要坚持两点论,A正确。 BCD:材料强调要坚持两点论,未强调重点,没有体现抓主要矛盾,也没有涉及分清主流和支流,BC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4.A 【详解】A:本题说明垃圾发电可以有效地实现垃圾变废为宝,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A正确。 B: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前提和基础,与题意无关,B不符合题意。 C: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不符合题意。 D: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与题意无关,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5.C 【详解】C:退役后的电池如果不能妥善处理,“新能源”有可能变成“新污染”。这是因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C正确。 ABD:材料强调“新能源”与“新污染”作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没有强调矛盾具有普遍性或者特殊性,也没有体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ABD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C。 6.A 【详解】①: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表明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方向,①符合题意。 ②: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性质,②错误。 ③:围绕工业品下乡“最后一公里”和农产品出村进城“最先一公里”两个突出问题,我国在物流建设中强化节点、打通堵点、补上断点,加快补齐农村流通设施短板。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部分的功能会影响整体功能,③正确。 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整体具有部分所没有的功能,④错误。 故本题选A。 7.C 【详解】③④:漫画中双方虽“对立”(一个持有武器、一个手无寸铁),却又共处于同一块木板之上,彼此相互依存:一方若贸然采取行动,会使双方都陷入危险。这正体现了“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以及“矛盾具有同一性,双方相互依赖”的哲学道理,③④正确。 ①:漫画主旨不是强调斗争性,①排除。 ②:优势和劣势都不是绝对的,劣势与优势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漫画主要强调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并不意味着“优势”与“劣势”没有明确的界限,②排除。 故本题选C。 8.C 【详解】A: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这一原理强调矛盾双方的相互联结与相互排斥关系。但方案中未涉及相关内容, A不符合题意。 B:承认矛盾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强调要正视矛盾。而题干方案重点不是体现对矛盾普遍性的承认,B与题意不符。 C: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是从特殊(试点地区)入手,总结经验形成普遍制度,再推广到其他地区(特殊),遵循了从特殊到普遍再到特殊的认识规律,C正确。 D:重点论要求把握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题干强调试点模式的探索性,体现的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而非把握主要方面,D错误。 故本题选C。 9.C 【详解】①:联系是客观的,不能根据人的需要建立新的联系,①错误。 ②:漫画中“帮助他人”与“快乐自己”的关联,体现了事物普遍联系的哲学观点(助人行为与情感反馈的相互作用),②正确。 ③:要推动矛盾双方向其有利面转化,而不是向其对立面转化,③排除。 ④:该漫画隐含了“助人”(付出)与“快乐”(获得)看似对立,实则统一的辩证关系,④正确。 故本题选C。 10.B 【详解】①:毛泽东根据当时的战争形势,放弃原定计划,回师东渡等,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策略,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①正确。 ②:材料未涉及事物性质的判断,没有体现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性质,②排除。 ③:红军通过佯攻“虚”调动敌军,趁虚南渡乌江“实”,把握了“实”与“虚”的对立统一关系,从而跳出包围圈,③正确。 ④: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④排除。 故本题选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