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6张PPT)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二框 运动的规律性知识觉醒知识点1 规律是客观的1.(2025浙江部分学校期中联考)“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说明( )C①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②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④物质的唯一特性是运动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解析】①(×):该选肢强调物质是运动的载体,运动离不开物质,而材料强调的是运动。④(×):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会对比运动和物质的关系关系 理解 侧重 误区物质是 运动的 物质 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 己的存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 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物质离不开 运动 离开运动谈物质导致形而上学运动是 物质的 运动 任何运动都有自己的承担者或者载体。脱离物 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运动离不开 物质 离开物质谈运动导致唯心主义2. (2025北京八中期中)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曾“预言”,称人类可能在2600年之前就会灭绝。他认为,随着地球人口增长,能源消耗将会增加,地球将变成一个“熊熊燃烧的火球”。霍金的预言表明( )DA.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都能够正确反映存在B.物质和意识是相互依赖的,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C.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人类可以认识利用和改变规律D.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世界处于运动、变化之中【解析】 D(√):材料反映地球在不断变化,这表明“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世界处于运动、变化之中”。A(×):正确的思维才能够正确反映存在,且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强调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B(×):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物质和意识并不相互依赖(【点拨】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C(×):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不能改变规律。运用大招8:第二步。你们厂一开工,河里就剩这一种鱼了。3.(2025江西多校期中)漫画作品《钓鱼》(作者:方成)描绘了一位钓鱼者的困惑。画家通过文画结合,讽刺了一些企业不懂得( )B①违背规律的行为必遭到规律的惩罚②人与自然的矛盾源于人对自然的无知③错误的实践会破坏人与自然的关系④尊重自然就要完整地保护自然的原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 ①③(√):漫画讽刺一些企业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不懂得违背规律的行为必遭到规律的惩罚,错误的实践会破坏人与自然的关系。②(×):人与自然的矛盾源于人类以自然为对象的实践活动,“无知”不是其源泉。④(×):尊重自然并不意味着完全顺从自然、对自然不加以任何改造。尊重自然强调的是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而是要怀有敬畏之心、感恩之情,尊重自然界的创造和存在,而不是完整地保护自然的原貌。知识点2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4. (2025河南洛阳开学考)地震学家发现深地震的破裂过程与浅地震有诸多不同,认为这些不同是由深地震独特的产生机制导致的。我国科研人员利用机器学习系统对全球3 000余个不同深度的地震进行了分析,证明了深地震破裂过程和震源参数的差异由地球刚度随深度变化导致,与地震的具体产生机制无关,纠正了该领域长达30年的错误解释。这说明( )A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能动创造性 ②要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③意识的能动性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 ④人认识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世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 ①②(√):我国科研人员利用机器学习系统……证明了……纠正了该领域长达30年的错误解释,表明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能动创造性,也说明要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运用大招9:知。③(×):材料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究规律,不涉及“意识的能动性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④(×):材料反映的是认识世界,不涉及改造世界。5.(2025湖南长沙期末)汉字起源于物象,“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象形会意形声而成字,其发展的独特路径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化与中国历史的面貌。汉字的形成与发展充分说明( )C①意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意识的形成过程受客观因素制约③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④意识产生之后才能脱离物质而存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 ②③(√):材料中汉字的形成与发展充分说明意识的形成过程受客观因素制约,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①(×):正确的意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④(×):意识依赖于物质(【点拨】意识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人的意识根源于物质),不能脱离物质而存在。6.(2025山东省实验、济南中学第三次诊断)2024年7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三北”工程林草标准支撑行动计划》提出,根据三北地区自然特征和工程建设需求,积极开展林草标准支撑行动。加快研制“三北”工程建设亟须的林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强化标准实施应用,积极推进标准示范,加强林草标准宣贯,深化国际交流合作。这表明( )C①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②意识活动具有能动创造性③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④意识可以直接创造出理想的现实世界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①(×):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点拨】注意不管是正确意识还是错误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但只有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④(×):意识不可以直接创造出理想的现实世界,意识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点拨】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知识点3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7.(2025广东部分学校期中联考)漫画《盲从》告诫我们,作出正确的选择需要( )DA.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B.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C.坚持客观与主观相符合 D.立足于自身的客观实际【解析】 D(√)A、B、C(×):漫画《盲从》强调因盲目跟风,导致最终付出努力却未能实现自身目标,徒劳无功。这说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立足自己的客观实际,以客观存在为出发点,做到主观符合客观,来确定奋斗目标。8.(2025河南南阳期中)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后,颁布了“书同文”政策,强力推广“小篆”这一字体。小篆虽字体优美,但书写不便,并没有被广泛使用,反而隶书由于书写便利得以流传并不断演化,奠定了汉字的方块字基础。秦始皇推广“小篆”未达到预期效果,这说明( )B①做事情要尊重客观规律,切忌唯意志论②尊重客观规律是规律起作用的前提和基础③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离不开思考和创新④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决策的根本立足点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 ①(√):秦始皇推广“小篆”字体未达到预期效果,反而隶书由于书写便利得以流传并不断演化,奠定了汉字的方块字基础,这说明做事情要尊重客观规律,切忌唯意志论。④(√):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强力推广“小篆”字体。小篆虽字体优美,但书写不便,并没有被广泛使用,这表明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决策的根本立足点。②(×):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③(×):材料强调的是尊重规律,该选肢与题意无关。9.(2025陕西汉中十校联盟期中)“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调查研究是获得对客观世界真理性认识的基本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立足于时代去解决特定的时代问题,才能推动整个时代的社会进步。这要求中国共产党( )D①坚持解放思想,敢于突破时代条件的制约②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客观实际条件出发③坚持调查研究,领导并决定一切重大事项④坚持与时俱进,要把握规律体现时代特点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①(×):时代条件是客观存在的,不能突破时代条件的制约。③(×):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领导一切重大事项,但是不决定一切重大事项,决定权属于人大。能力觉醒10.(2024山东枣庄八中开学考)时间是万事万物存在的刻度。1秒钟,电影可以放映24帧画面,猎豹可以在草原上飞奔28米;1分钟,“复兴号”可以前进5 833米。时间创造无限可能。有人努力奔跑,用全力以赴的冲刺突破极限;有人砥砺前行,以日复一日的坚守辛勤耕耘。原本匀速流动的时间,正是在生生不息的奋斗里,在昂扬奋发的进取中,确定意义、体现价值,进而定义生命的精彩、定格历史的脉动。人们在奋斗中“定义”时间,说明时间是( )B①测量事物运动的客观尺度 ②事物运动的主观联想③客观物质的存在方式 ④与物质运动不可分割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 ①(√):“1秒钟……时间创造无限可能”说明时间是测量事物运动的客观尺度。④(√):“原本匀速流动的时间,正是在生生不息的奋斗里,在昂扬奋发的进取中,确定意义、体现价值,进而定义生命的精彩、定格历史的脉动”说明时间与物质运动是不可分割的。②(×):时间是客观的,不是事物运动的主观联想。③(×):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11.[大招9](2025重庆八中月考)有研究表明,当人们感觉到有压力时,在户外待一小段时间有助于缓解压力,实现心理健康。这一结论的提出( )D①表明人能够通过改造客观世界缓解内心压力②印证了自然界的变化支配着人类心理的变化③离不开研究人员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④把握了心理运动规律,能服务于人的身心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 ③④(√):该研究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研究人员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该成果的取得把握了心理运动规律,能服务于人的身心发展。运用大招9:行。①(×):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但材料体现的是我们心情不好的时候出去走走会缓解压力,不涉及改造客观世界。②(×):自然界的变化会影响人们的心理,不是支配,且材料也不涉及自然界变化。12.(2025山东德州期中)羌笛是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古代诗词中经常提到羌笛,象征凄切悲凉之意境。如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读这些诗句,会使人联想到苍凉的大漠、萧瑟的关塞以及远在家乡的亲人。以羌笛为载体的诗词意境( )D①根源于创作者独特的个人才华和内心感受②是主观之“意”与客观之“象”的完美结合③是在意识指导下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事物的结果④是物质的派生物,体现了意识活动的能动创造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①(×):诗词意境属于意识,根源于物质,而不是根源于创作者的才华和内心感受。③(×):诗词意境是人们认识世界,而不是改造客观世界。13.(2025福建龙岩一级校联考)某村过去“开荒开到山尖尖,种地种到天边边”,却越垦越穷。后来经过多年植树造林,该村森林覆盖率提高到77%,并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食用菌、旅游等产业,致富之路越走越宽。当地人感慨:“经过30年植绿,现在空气也能卖钱。”这说明( )A①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②只有从实际出发才能获得实践的成功③发挥意识的能动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创造规律④人的主观世界影响人们对事物的反映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③(×):规律具有客观性,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④(×):人的主观世界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在材料中没有体现。14.[大招10](2025晋豫名校联考)(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年9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调研时强调,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要保护弘扬黄河文化,传承好历史文脉和民族根脉。目前沿黄各省区结合本地具体文化特点,采取不同措施,让古老的黄河文化跨越千山万水、飞进寻常百姓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黄河文化遗产的保护性传承和发展,离不开科学的遗产资源挖掘、阐释和宣传。河南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开发“老家河南 黄河之礼”小程序,聚焦开封、新郑、汝州、渑池、禹州等地的非遗资源及相关文旅内容,将开封汴绣、新郑黄帝传说、汝州汝瓷、禹州钧瓷、渑池仰韶彩陶等打造成独具特色的“黄河之礼”,网友通过小程序,可以感受沿黄地区非遗文化,产生来河南看一看的想法。山东淄博临淄区立足客观实际,依托地处黄河流域生态及文化资源富集区的先天优势,围绕黄河风土人情在学校开设本地特色文化体验课程,以黄河陶艺、黄河剧团、黄河摄影、黄河手工坊等为载体,让学生感受黄河自然生态之美、人文之美,传承黄河文化和精神。结合材料,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知识,说明沿黄各省区应如何更好地促进黄河文化的发展。【答案】 ①要尊重文化传承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实际出发,立足本省黄河文化资源优势,科学挖掘黄河文化资源。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黄河文化遗产的传播载体,创新课堂实践活动,推动黄河文化遗产开发利用、保护传承。③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既要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又要科学施策,使黄河文化遗产“活起来”。(每点2分,共6分)【解析】材料有效信息 教材基本理论目前沿黄各省区结合本地具体文化特点,采取不同措施, 让古老的黄河文化跨越千山万水、飞进寻常百姓家 尊重文化传承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实际出发新的时代背景下,黄河文化遗产的保护性传承和发展,离 不开科学的遗产资源挖掘、阐释和宣传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传承黄河文化各地以黄河文化为载体,根据地方特点,充分传承黄河文 化 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运用大招10:知识逻辑。素养觉醒15. (2025江苏南京六校联合体期中)曾国藩在《诫子书》中提及: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只有心怀敬畏之人,才会牢记“慎独”二字;只有心存敬畏才能行稳致远。下列诗句蕴含的哲理与材料相同的有( )AA.苟怀四方志,所在可游盘 B.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C.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D.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解析】题干:“慎独则心安”“只有心存敬畏,才能行稳致远”,反映了一个人内心对道德的推 崇和对法纪的敬畏,体现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发展 选项 释义 分析 判断A.苟怀四方志,所 在可游盘 假如怀有四海为家的志向,那么所到之 处都可以游乐停留 强调了意识的能 动作用 √B.卧看满天云不 动,不知云与我俱 东 我躺着看那满天的云朵一动也不动,却不 知道云和我都在(随着船)向东行进 体现了运动与静 止的辩证关系 ×题干:“慎独则心安”“只有心存敬畏,才能行稳致远”,反映了一个人内心对道德的推 崇和对法纪的敬畏,体现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发展 选项 释义 分析 判断C.仓廪实而知礼节, 衣食足而知荣辱 当粮仓充实、衣食丰足时,百姓才会懂 得礼仪和荣誉耻辱 体现了物质决定 意识 ×D.天有常道矣,地 有常数矣 天有恒定的规律,地有恒定的法则 强调的是事物的 运动是有规律的 ×16. (2025北京西城区期末)“鸟撞”是野生鸟类在飞行过程中,由于灯光、玻璃等因素的误导,与人造建筑相撞导致的鸟类伤亡事件。鸟撞事件的频发,会给生物多样性甚至生态系统带来损失。科学家们发现5×5厘米的距离是绝大部分鸟类展翅的一个最小距离,如果给玻璃加上间距不大于5×5厘米、直径不小于1厘米的圆点矩阵,或间距不大于10厘米、宽度不小于1厘米的垂直线,能帮助鸟类进行识别,有效防止鸟撞。事实证明,这样既能保护鸟类,又不会影响建筑物的美观和透光性。我们可以从上述实践中汲取的经验是( )①自然界有其固有的存在方式,尊重自然就必须保持其原有的状态②物质运动不是杂乱无章的,没有规律的运动是不存在的③突破自然条件制约,创新规律,达成预期目标④要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①(×):自然界是客观的,但是不意味着人不可以利用和改造自然,“尊重自然就必须保持其原有的状态”的说法错误。③(×):自然条件是客观的,“突破自然条件制约”的说法错误,且规律不能被创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