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课内觉醒 探究世界的本质1.(2025福建宁德期末)2024年9月,科学期刊《自然》(Nature)发表重磅论文:天文学家们通过最新的射电观测手段,发现了一个长达2 300万光年的超长黑洞喷流,并将其命名为“波耳费里翁”。这一发现不仅刷新了我们对黑洞喷流长度的认知,也为理解黑洞在宇宙大尺度结构中的作用提供了全新视角。这一发现说明( )C①哲学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②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世界统一于物质③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世界是可知的 ④自然界事物的存在依赖于人类科学发现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 ②(√):天文学家们通过最新的射电观测手段,发现了一个长达2 300万光年的超长黑洞喷流,并将其命名为“波耳费里翁”。这说明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世界统一于物质。③(√):这一发现不仅刷新了我们对黑洞喷流长度的认知,也为理解黑洞在宇宙大尺度结构中的作用提供了全新视角。这说明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世界是可知的。①(×):哲学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正确的哲学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④(×):自然界事物的存在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依赖于人类科学发现。2.(2025吉林四平期中)昙花是一种灌木状肉质植物,花开起来大而美丽。昙花一般不在白天开花,要到晚上八九点之后才会开,而且开放时间很短,故称“昙花一现”。如今,花卉园艺学家采用“偷天换日”“颠倒昼夜”的科学办法实现了昙花在白天开放,满足了人们白天观赏昙花的需求。这说明( )B①园艺学家在意识指导下通过实践实现昙花在白天开放 ②园艺学家能够通过科学实验活动调节昙花的生长规律 ③昙花的开花方式说明不同物质存在着不同的反应特性 ④满足赏花者的需求是园艺学家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 ①(√):材料中“花卉园艺学家采用‘偷天换日’‘颠倒昼夜’的科学办法(【点拨】意识的指导)实现了昙花在白天开放,满足了人们白天观赏昙花的需求”,说明园艺学家在意识的指导下通过实践实现昙花在白天开放。③(√):材料中“昙花一般不在白天开花,要到晚上八九点之后才会开,而且开放时间很短”,说明不同物质存在着不同的反应特性。②(×):规律具有客观性(【点拨】改变、消灭、创造规律的说法都是错误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园艺学家能够通过科学的办法利用昙花的生长规律,而不是调节和改变昙花的生长规律。④(×):尊重昙花生长的客观规律是园艺学家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3.[大招7](2025海南部分学校期中)2024年9月,Open AI推出了内部代号为“草莓”的新人工智能模型,该模型可以执行一些类似人类的推理任务,这个新模型在回复用户询问之前会“花更多时间思考”。有了这个模型,Open AI应该能够解决多步骤问题,包括复杂的数学和编程问题。可见,这个代号为“草莓”的新人工智能模型( )A①能模拟人脑思维,但不能完全替代人的思维②自身具有意识功能,能实现人化的交互效果③是人尊重、利用规律,科学改造世界的产物④丰富了生成意识的物质器官,能为人类服务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 ①③(√):“草莓”新人工智能模型在回复用户询问之前会“花更多时间思考”。有了这个模型,Open AI应该能够解决多步骤问题,包括复杂的数学和编程问题。可见,该模型是人尊重、利用规律,科学改造世界的产物,它能模拟人脑思维,但不能完全替代人的思维。②(×):意识是人所特有的,新人工智能模型自身不具有意识功能。运用大招7:核心提醒。④(×):生成意识的物质器官是人脑,不是人工智能。4.(2025山西忻州月考)据2024年8月消息,我国科学家在寻找反物质的研究中实现了突破。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等机构的科研人员通过参与一项国际合作实验研究,发现了一种名为“反超氢-4”的反物质(如图),这是目前科学家在实验上观测到A①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②意识能够能动地指导人们改造世界 ③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 ④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的最重的反物质超核。这一发现使人们在反物质及正反物质对称性的探索方面又迈出了重要一步。材料表明( )【解析】②(×):题干体现的是认识世界,没有体现改造世界。④(×):题干没有涉及意识的起源问题。5.(2025河北邯郸期中)“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论述深刻阐明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下列对这一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D①人类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是开发利用自然②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是客体与主体的关系③人可以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造福④建设美丽中国是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必然选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 ③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深刻阐明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体现了人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的内在逻辑关系,这表明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其发展变化有其固有的规律,人可以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造福,建设美丽中国是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必然选择。①(×):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的前提是遵循自然规律。②(×):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6.(2025辽宁普通高中期中)柳宗元为了答复战国时期伟大诗人屈原在《天问》中所提出的有关宇宙和历史的大问题,以诗一样的语言作了《天对》,他开宗明义地指出,宇宙是悠远渺茫的,关于宇宙起源的许多荒诞的传说都不足以信。昼夜交替,明暗变化,万物从混沌中发生、发展,都是元气的运动所致。由此可见,柳宗元( )B①对世界本原的认识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②离开物质谈运动导致了形而上学③对以往旧的宇宙观进行了彻底的否定④认为“元气”这一物质形态是自然界运动变化的载体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②(×):离开物质谈运动,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离开运动谈物质会导致形而上学,且材料中柳宗元认为“元气”是世界运动变化的载体,并没有离开物质。③(×):柳宗元认为“元气”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对以往旧的宇宙观进行了彻底的否定”夸大了其影响,说法绝对。7.(2025湖北四地七校期中联考)2024年7月21日至23日,在中方的邀请和主持下,巴勒斯坦各派代表在北京开展对话并签署了《关于结束分裂加强巴勒斯坦民族团结的北京宣言》(以下简称《北京宣言》)。此次对话最重要的共识就是实现巴勒斯坦所有14个派别的大和解、大团结。这是中国在中东地区劝和促谈、外交斡旋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北京宣言》达成的共识( )B①是对巴勒斯坦局势能动的反映 ②是正确解决巴以冲突的基础③有助于有计划地解决巴勒斯坦民族问题 ④能够把巴勒斯坦民族大团结变成现实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 ①(√):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北京宣言》达成的共识,是对巴勒斯坦客观局势的主观反映。③(√):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北京宣言》达成的共识,有助于有计划、有目的地解决巴勒斯坦问题。②(×):物质决定意识。《北京宣言》达成的共识属于意识范畴,不可能是正确解决巴以冲突的基础。④(×):《北京宣言》达成的共识属于意识范畴,但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8.[大招8](2025河南郑州期中)2024年9月25日,中国的一枚洲际弹道导弹从海南成功发射,该导弹射程达1.2万千米,速度超20马赫,还能末端变轨,这极大地提升了导弹的突防能力。导弹发射后,三十分钟左右到达某海域预定地点。这说明( )D①运动是物质所固有的存在方式和唯一特性②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③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办事情就能成功④我国导弹成功发射尊重了客观规律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①(×):运动是物质的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并不是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成功,该选肢的说法绝对。运用大招8:第三。9.(2025山东枣庄期中)游戏《黑神话:悟空》基于《西游记》原著世界观创作,将陕北说书、民族乐器、古代文物等融入其中,通过精心设计的剧情、丰富的角色设定和独特的游戏机制,并结合现代审美和游戏技术,为玩家营造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游戏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玩家可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体验冒险的乐趣、思考人生的意义。《黑神话:悟空》的创作表明( )B①游戏在形成之前就已经在制作人头脑中作为观念存在了 ②反映了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上是人的反映水平的变化 ③其是将预先目的与特定事物相统一的结果 ④正确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只需要在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之内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 ①③(√):意识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黑神话:悟空》基于《西游记》原著世界观创作,将陕北说书等融入其中,通过精心设计的剧情、丰富的角色设定和独特的游戏机制(【点拨】是有目的的),并结合现代审美和游戏技术,为玩家营造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游戏世界,说明这一游戏的创作是将预先目的与特定事物相统一的结果,游戏在形成之前就已经在制作人头脑中作为观念存在了。②(×):意识内容是客观的,其变化本质上是客观存在的变化。④(×):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在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之内,但不是只需要物质条件许可,该选肢的说法绝对。10.(2025广东部分学校调研)下面漫画《着急的母鸡》(作者:赵玉宝)给我们的启示有( )C①想问题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作为②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③物质和意识两者之间相互依赖、不可分割④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①(×):母鸡的做法没有尊重规律,错误地发挥了主观能动性,而不是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说法不符合漫画主旨。③(×):物质和意识两者之间不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关系,物质不依赖于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11.[大招10](2025广东广州华南师大附中月考)(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近年来,北京、上海、广州等部分城市掀起一股“剩菜盲盒”风。“剩菜盲盒”是指商家随机搭配临近过期或当天未售完的食物以低于原价的盲盒形式售出。我国人口基数大,餐饮、零售行业均呈现增长态势,“剩菜盲盒”等或将从小众需求变成一个全新行业风口。果腹、新奇、环保是年轻人选择购买“剩菜盲盒”的原因。不过,也有部分体验过“剩菜盲盒”的消费者反映,购买的“剩菜盲盒”出现味道奇怪、以次充好,甚至食用后身体不适等问题。专家提醒:对于食物有限制要求的人群不建议选择“剩菜盲盒”。如果要买,最好做到即买即吃,不要过夜,以免有食品安全隐患。据此,有人认为,“剩菜盲盒”是商业趋势,前景乐观;也有人认为,“剩菜盲盒”是商业跟风,前景并不乐观。结合材料,说明你支持哪方观点,并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阐明你支持该观点的理由。【答案】 示例一:前景乐观。理由: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人口基数大,餐饮、零售行业呈现增长态势,“剩菜盲盒”的兴起适应了时代的变化,符合人们的需求。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人们能根据自己对于环保、新奇食物的要求,灵活判断和选择“剩菜盲盒”,这有利于促进“剩菜盲盒”的兴起和发展。(6分)示例二:前景不乐观。理由: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剩菜盲盒”可能存在因监管不到位而产生食品安全问题的隐患,影响身体健康,其前景不乐观。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人们能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剩菜盲盒”,也可能因食品存在安全隐患而放弃选择“剩菜盲盒”,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发展。(6分)(观点二选一即可)【解析】运用大招10:知识解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