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8张PPT)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第三框 价值的创造和实现知识觉醒知识点1 弘扬劳动精神 实现人生价值1.(2025山东菏泽月考)在2024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劳动群众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慰问,充分肯定广大劳动群众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并提出殷切希望,强调:“劳动谱写时代华章,奋斗创造美好未来。”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B①劳动者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②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③劳动创造幸福生活,努力奋斗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④我们要踊跃投身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火热实践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 ①④(√):“劳动谱写时代华章”强调劳动者通过生产活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说明劳动者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启示我们要积极投身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火热实践。②(×):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是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③(×):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运用大招30:客观条件。2.(2025湖南株洲二中期中)在巴黎奥运会的璀璨舞台上,一批中国年轻选手以无畏的拼搏精神和勇于挑战的勇气,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体育的蓬勃“青春力量”,他们为国家荣誉而战,也赢得了荣誉与尊重。这启示我们( )B①只有在劳动与奉献中才能实现人的自我价值②人的自我价值是实现社会价值的前提和基础③人的自我价值就是通过满足社会的需要而体现的④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体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保障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②(×):人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的自我价值的基础。③(×):人的社会价值就是通过满足社会的需要而体现的。知识点2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3.(2025广东部分学校期中)对于个人的发展,不同学者有不同论述: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卡尔·马克思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钱学森以上论述的共同点是( )B①人生价值的创造和实现离不开国家和社会②个人的全面发展能推动国家和社会的进步③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才能实现人生价值④实现人生价值不能追求人的个性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 ①③(√):关于个人的发展,马克思强调的是个人的发展和自由离不开共同体,钱学森强调人生价值的实现和个人的发展在于国家。二人的论述都体现了人生价值的创造和实现离不开国家和社会,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才能实现人生价值。②(×):材料未涉及个人的全面发展能推动国家和社会的进步。④(×):实现人生价值并不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这种个性发展应表现为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4.(2025浙江杭州期中)隆平水稻博物馆的第三展厅,生动再现了袁隆平院士从发现杂交水稻,攻坚克难研究水稻,到成功培育出多个高产优质品种的艰辛历程。高产优质水稻的成功培育使得中国人民端牢了自己的饭碗,并惠及多个国家。观众身处展厅,深刻感受到了他对农业科学的执着追求和无私奉献。这表明( )B①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②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③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④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②(×):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但材料没有涉及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④(×):袁隆平院士创造了巨大的价值,为解决粮食问题无私奉献,材料强调人是价值的创造者,未强调人是价值的享受者。5.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同志对生命的思考给我们的启示有( )C①价值观的差异导致人们的利益存在差异 ②要把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③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 ④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 ②③(√):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启示我们要奉献社会,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要奉献人民,把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运用大招30:个人与社会相统一。①(×):人们的利益差异导致了价值观的差异,且材料没有体现利益或价值观的差异。④(×):材料强调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并未强调利用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会总结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有两层意思:一是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二是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如图所示:知识点3 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6.(2025河北邯郸月考)强军事业由一个个岗位组成。这些岗位,不管是军事训练、政治工作,还是后勤保障、纪律监督等,都是平凡普通的。正是在这些岗位上,党员干部通过不懈努力、不断精进,创造了非凡的业绩,推动了强军事业不断前进。事实证明,再平凡的岗位,也会因奋斗而耀眼;再平凡的事业,也会因执着而辉煌。这蕴含的哲理是( )D①只有投身于平凡的岗位,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②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个人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③只有坚持不懈奋斗,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业 ④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要坚持发扬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①(×):应是“投身于平凡的岗位也能实现人生价值”,而不是“只有投身于平凡的岗位,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该题肢说法太绝对。②(×):材料未涉及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7.(2025湘豫名校期中联考)从一份设计方案到载客突破1 000万人次,陈勇用“20年只做一件事”的坚守,见证了ARJ21国产飞机从无到有的历程;从一个杂合体到形成自交系,要经过七八代的种子选育,番兴明在田间地头接足“地气”,才有了新品种取得高产突破的“底气”……由此可见,青年人实现人生价值需要( )C①以正确人生选择为基础,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②坚持正确价值观,保持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③拥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在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④发扬不断创新的精神,为社会发展作出独特贡献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①(×):需要以正确的价值判断为基础,作出正确的人生选择。④(×):青年人要为社会作贡献,但不一定要作出独特贡献。8.(2025湖北黄冈期中)2024年8月,中国网球队某运动员在《人民日报》撰文称,“远大的梦想,唯有坚持才能抵达。”这位运动员,用自己的奋斗与努力,夺得中国网球在奥运女单项目上首枚金牌,创造了历史。该运动员的事迹启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 )A①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中②砥砺奋斗,让青春在新时代绽放异彩③不断修身立德,打牢思想道德根基④以努力拼搏的方法论来调整自己的世界观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③(×):材料强调青春、梦想、奋斗,不强调修身立德。运用大招30:主观条件。④(×):世界观决定方法论,通过方法论来调整世界观说法错误。9.“七一勋章”获得者蓝天野,毕生致力于人民文艺事业,70年来先后出演或导演《茶馆》《家》等数十部经典文艺作品,德艺双馨,为中国话剧艺术繁荣发展作出杰出的贡献。由此可见( )A①实现人生价值既要提高个人才能,又要打牢道德根基 ②人的价值既在于得到社会的认可,又在于自我满足的实现 ③文艺工作者要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④文艺创作者要立足时代,解决特定的时代问题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②(×):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④(×):材料并未涉及文艺创作者要立足时代,解决特定的时代问题。能力觉醒10. (2024辽宁沈阳名校月考)种蘑菇、种小麦,在汗水中体验耕耘的快乐;洗碗机、空气净化器,巧用家电成为家务小能手……北京市各学校不断丰富劳动教育形式,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得到快乐与成长,让劳动教育在校园里“生根发芽”。劳动教育( )A①强调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劳动素养 ②有利于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③将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联结在一起,实现了个性和共性的转化 ④具有实践性,有利于引导学生明确实践是获取认识的唯一途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 ①②(√):开展劳动教育,强调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有利于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有助于提高学生劳动素养。③(×):劳动教育将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联结在一起,但不涉及个性和共性的转化。④(×):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获取认识的途径。11.(2025山东烟台高三开学考)山东淄博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是我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和农业发展战略专家,组织实施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提出并推动“渤海粮仓”项目建设,为促进我国粮食增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2024年9月,李振声院士被授予“共和国勋章”。这启示我们( )D①要通过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在奉献社会中追求自我价值 ②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才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③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基于价值选择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④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必须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①(×):通过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积极奉献社会,是为了实现社会价值,而不是追求自我价值。③(×):应基于价值判断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12. (2025重庆八中期中)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的回信中说,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就应该有这股精气神。一批批有知识、有技术的青年学子扎根乡村沃土,把论文和贡献写在希望的田野上,以科技成果助力农民增收致富。由此可见( )D①乡村振兴的效果取决于青年人的精神品质②主体的知识和能力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③青年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以实现价值④砥砺自我是人能不断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 ③④(√):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新时代中国青年就应该有这股精气神,青年学子扎根乡村沃土,体现了青年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以实现价值,砥砺自我是人能不断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①(×):青年人的精神品质会影响乡村振兴的效果,但不是乡村振兴效果的决定因素。②(×):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13. [大招30](2024山东济宁实验中学期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山东省实施“村村都有好青年”选培计划,通过技能培训帮助返乡在乡青年创新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带动一大批青年活跃在乡村振兴第一线。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B①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返乡在乡青年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②开展技能培训推动了乡村振兴过程中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革 ③大量乡村好青年的涌现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④选培出的乡村好青年作为关键部分统率乡村振兴的整体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 ①(√):山东省实施的选培计划为返乡在乡青年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助力青年实现人生价值。运用大招30:“时势造英雄”。③(√):山东省实施的选培计划为好青年的培养提供了平台,发挥了外部作用;好青年的涌现更离不开青年自身的成长,内因起到决定作用。②(×):开展技能培训推动了乡村振兴过程中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是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革。④(×):在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中,整体统率部分,部分服从整体。14. (2024广东广州名校月考)夕阳正红,“银发知播”让知识的种子开出繁花。他们平均年龄77岁,都是借助短视频和直播在网上传授知识、专心科普的退休老人。他们中有院士和教授,也有中小学教师。虽然高龄,却“玩转”网络,迫切地希望将毕生所学授予无数网友。头发白了,心态依然年轻;语速缓慢,讲述依旧精彩。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 )D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生活的方向和结果由心态决定,与物质无关 ②人的价值在于获得社会的认可,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才能活出精彩人生 ③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幸福是在促进社会进步的劳动中创造出来的 ④要不断挑战自我,热情奉献社会和他人,提升自我价值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 ③(√):“银发知播”让知识的种子开出繁花,用自己的劳动和奉献,发挥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意志和情感,创造和实现了自己的价值。④(√):题干中退休老人的事迹彰显了他们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及奉献他人的正确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①(×):认为“生活的方向和结果由心态决定,与物质无关”是唯心主义的表现。②(×):人的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但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人的价值在于获得社会的认可”表述错误。15.(2025江苏扬州中学期中)百余年党史里,有信仰和意志,有目标和方向,有勇气和力量,有我们“从哪里来”的精神密码,有我们“走向何方”的精神路标,有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从“春天的故事”到“新时代华章”,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是一个接续奋斗的历史过程,是一项救国、兴国、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这对当代青年的启示是( )B①“青”心向党,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人生价值导向 ②“青”肝沥胆,厚植爱国情怀,引领时代发展方向 ③“青”学苦练,凝聚奋进伟力,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实践 ④“青”正廉洁,勇于自我革命,推进党的建设伟大事业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②(×):“引领时代发展方向”不是对当代青年的要求。④(×):应是“勇于自我革命,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且这是对党的要求。16.(2025湖南岳阳一模)漫画《晚年、壮年、青年》启示我们( )D①矛盾具有特殊性,珍惜壮年更能实现人生价值②要坚持用联系的方法规划人生,做到不负韶华③人生价值的实现要利用好时代提供的客观条件④局部发展能推动整体发展,珍惜当下有益于实现无悔人生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 ②(√):“当我们为一去不复返的青春叹息时,我们应该考虑将来的衰老,不要到那时再为没有珍惜壮年而悔恨”,这句话告诉我们,要看到青年、壮年与老年之间的联系,坚持用联系的方法规划人生,做到不负韶华。④(√):“青年、壮年与老年”是人生的阶段,漫画强调用局部发展推动整体发展,珍惜当下有益于实现无悔人生。①(×):漫画强调要重视人生的每一个阶段,珍惜当下,并不是强调珍惜壮年更能实现人生价值,且这一说法错误。③(×):材料没有强调要利用好时代提供的客观条件。17.[大招3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人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近代以来,我国青年不懈追求的美好梦想,始终与振兴中华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连。在革命战争年代,广大青年满怀革命理想,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冲锋陷阵、抛洒热血。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广大青年响应党的号召,向困难进军,向荒原进军,保卫祖国,建设祖国,在新中国的广阔天地忘我劳动、艰苦创业。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广大青年发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为祖国繁荣富强开拓奋进、锐意创新。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历史际遇,当代中国青年要有所作为,就必须投身人民的伟大奋斗。同人民一起奋斗,青春才能亮丽;同人民一起前进,青春才能昂扬;同人民一起梦想,青春才能无悔。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每一个少年都应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强大青春力量。结合材料,运用价值的创造和实现的知识,谈谈广大青少年应怎样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强大青春力量。【答案】 ①广大青少年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价值观的指引,锤炼品德修为,不断打牢道德根基,积极为祖国和人民贡献力量。(2分)②青少年要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3分)③青少年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和实现价值,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扬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3分)【解析】 第一步,三审设问。知识限定:价值的创造和实现设问指向:青少年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强大青春力量设问类型:措施类第二步,解构知识。价值的创造和实现→弘扬劳动精神 实现人生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材料信息①:中国梦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每一个少年都应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强大青春力量→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价值观的指引,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扬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材料信息②:当代中国青年要有所作为,就必须投身人民的伟大奋斗。同人民一起奋斗,青春才能亮丽;同人民一起前进,青春才能昂扬;同人民一起梦想,青春才能无悔→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和实现价值;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运用大招31:最后一个知识解构。第三步,分析材料,完成解构知识“断舍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