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期初高二政治解题课件-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一框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暑期初高二政治解题课件-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一框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一框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知识觉醒
知识点1 什么是文化
1. (2024辽宁大连名校期中)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在长期的农事活动中,
民间逐渐形成了立春之日“打春”的习俗,也就是鞭打春牛,提醒农人春天已到,应该不
违农时,及时播种谷物,祈愿一年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如今,立春之日的到来仍然能
提醒人们春耕即将开始,莫误农时,勤勉劳作。这表明( )
A
①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要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②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③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④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能给予经济、政治重大影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③④(×):材料不涉及文化的相对独立性,也没有体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会辨别
“什么影响了文化”和“文化影响了什么”是两个不同的方向,在选择题中经常以此作为
迷惑项。本题材料体现的是前者,未体现后者。
2. (2025辽宁锦州期中)一边是造型多姿的山东手造工艺品、韵味悠远的文创
作品和绿色健康的农特产品,一边是省级非遗梆鼓秧歌表演、富有乡土特色的舞狮舞龙
与传唱民间的小戏小调……山东“秋季黄河大集”将可逛、能买、看演出融合在一起,令
文化消费有了新载体。这表明( )
B
①文化反作用于经济,能给予经济重大影响
②经济发展为文化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③文化要通过载体呈现出来,文化载体多种多样
④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②④(×):材料强调的是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没有体现经济、政治决定文化。
3.[大招32](2024山东鄄城一中月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种文明都有其独特魅
力和深厚底蕴,都是人类的精神瑰宝”“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差异,不应成
为人类文明交流的障碍,更不能成为相互对抗的理由”。这说明( )
D
①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②文化是人类进步和开化状态的标志
③只要是文明就是积极向上的 ④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运用大招32:性质。
①(×):材料不涉及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②(×):文明是人类进步和开化状态的标志。
知识点2 文化的功能
4. (2025山西太原期中)2024年,在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的精心安排下,某直
播团队走进运城、临汾等地,为厚重山西鼓与呼,为焕新山西赞与叹。短短4天,吸引
了4500余万人一同寻中华之根、溯文明之源,直播带货销售额高达1.68亿元,进一步提
升了山西特优产品的品牌知名度,促进农文旅、商文旅深度融合,将持续拉动食、宿、
行、游、购、娱等旅游全要素消费,促进文旅消费升级,进一步释放旅游消费潜力。这
折射出文化( )
D
①作为物质力量,为经济建设提供方向保证
②揭示真善美,提升了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
③能服务社会,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④能推动发展,是国家繁荣振兴的力量源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材料侧重强调文化与经济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未体现文化对揭示
真善美、提升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作用。
5. (2025陕西西安期中)长久以来,中国戏曲通过“形于美”“动于情”“达于礼”“致
于和”来实现其社会功能。许多经典剧目在主题意蕴上弘扬正气、褒奖忠义、鞭挞丑恶,
让观众通过戏曲观照现实生活中的忠与奸、美与丑、善与恶,从而明辨是非、通情达理。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 )
B
①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引领社会风尚,为人们提供精神指引 ②戏曲能够创造更多的历史
现实,让人们感受其真善美 ③充分挖掘优秀传统艺术的精华能够起到教化育人的效果
④用流行方式呈现传统艺术可以提升传统文化的美育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①③(√):“弘扬正气、褒奖忠义、鞭挞丑恶”体现了经典剧目的积极作用,
说明了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引领社会风尚,起到教化育人的作用。
运用大招33:对社会。
②(×):戏曲能够反映(【注意】不是“创造”)更多的历史现实,让人们感受其真善美。
④(×):材料强调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引领社会风尚,起到教化育人的作用,不涉及
“用流行方式呈现传统艺术”。
6.“您好,我们可以对首诗吗 ”当你行走在西安,遇到有人身着汉服、如此打招呼,不必
吃惊,这是古都正在兴起的一种“潮玩”方式。西安,是一座诗歌之城。唐朝时,无数文
人骚客到访长安,留下了数不胜数的诗词名篇。如今,“对诗热”再度流行于西安街头,
并借由互联网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和爱上了古典诗词,激活了人们心中日用而不觉的文
化基因。“对诗热”的再度流行( )
A
①是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展现了传统诗词持久的生命力 ②激发了人们的情
感共鸣,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③说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
为支撑 ④体现出其对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具有决定性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①(√):“对诗热”再度流行,激活了人们心中日用而不觉的文化基因,体现
了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诗词的认同与肯定,彰显了文化自信,也展现了传统诗词持久的
生命力。
②(√):通过对诗,人们增进了文化交流,产生情感共鸣,进而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③(×):材料强调的是西安再度掀起对诗热潮,不涉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
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
④(×):文化对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作用,该选肢夸大了“对诗热”的作用。
能力觉醒
7.(2025湖北名校联考期中)“六尺巷”的名字,源于清代大学士张英家族与邻居吴家的
一段故事。双方曾因建房问题产生占地纠纷,最终两家各退三尺,成为中国邻里和谐礼
让的典范。这一历史典故不仅彰显了古人的高尚品德,更为我们新时代和谐社会建设提
供了宝贵启示。和谐礼让“六尺巷”反映了( )
D
①传统道德为人们的精神世界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滋养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相互促进 ③一定的文化载体能展现优秀传统文化超越时空的魅力
④优秀传统文化有教育人们向善尚美、服务社会的功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③④(√):六尺巷体现的是中国邻里和谐礼让的文化,有教育人们向善尚美、
服务社会的功能,在今天仍然有时代价值。
①(×):传统道德中有精华也有糟粕,传统美德为人们的精神世界提供了丰富的精神
滋养。
②(×):材料没有体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8.[大招33](2025广东部分学校期中)2024年8月,国内多所高校公布了2024年本科
录取通知书的样式和创意。有的大学邀请老教授、书法家等用毛笔为新生手写录取通知
书;有的将定点帮扶县的特产“当归”随录取通知书一同寄送,传递“‘当’你学成,‘归’家
报国”的家国情怀;有的大学随录取通知书向新生赠予优秀书籍……这些创意( )
D
①说明优秀文化作品都是人们发挥想象力和灵感的产物 ②是我们国家繁荣振兴取之不
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③对培育和健全入学新生的人格和世界观有着重要作用 ④以
大学录取通知书为载体,传递更多有益的文化信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③④(√):用毛笔手写录取通知书、寄送当归传递家国情怀等,对培育和健
全入学新生的人格和世界观有着重要作用,传递了更多有益的文化信息。
运用大招33:对个人。
①(×):优秀文化作品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推动发展,是我们国家繁荣振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而不
是这些创意。
9.(2025江西九江开学考)漫画可以展现文化的功能。下面漫画体现的
文化的功能是( )
A
①引领社会风尚,引导人们认识真善美
②更好满足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③教育人民,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④推动社会发展,为国家繁荣注入动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①③(√):“一贪皆无”“腐败”“家庭”等关键词说明该漫画强调反腐败,说明
文化可以引导人们认识腐败的危害,认识真善美,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②④(×):漫画内容不体现满足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也不体现为国家繁荣注
入动力。
素养觉醒
10. [大招32]国庆黄金周,各地纷纷把一系列旅游文化活动与自然景观
进行组合,既丰富了旅游文化产品内容,又让游客体验到精神上的享受,而各具特色的
文化活动也带动了假日旅游市场的发展。请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判断下列合理的传导
顺序是( )
D
①资本涌入文化领域,推动了文化旅游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③市场发展壮大,文化领域催生出新兴的产业和部门
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旅游产品的需求增加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①—③—④—② D.④—①—③—②
【解析】
运用大招32:产生、作用。
11. (2025安徽合肥阶段练)广东佛山拥有数千年制陶工艺历史,陶
瓷行业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如今,陶瓷从业者们正将文化创意、艺术美学注入传统
产业,将“工业砖”变成“文化砖”。从“卖产品”到“卖理念”“卖美学方案”,佛山陶瓷找到
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该发展路径( )
D
①充分发挥佛山陶瓷的价值,体现了主体对客体的积极意义 ②促进了文化与经济的交
融,文化通过实践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通过否定打破了旧的矛
盾统一体 ④立足文化创新思维,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解析】
①(×):哲学上的价值是指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不是主体对客体的。
④(×):应是立足实践推动文化创新,进而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