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期初高二政治解题课件-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第二框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暑期初高二政治解题课件-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第二框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第二框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知识觉醒
知识点1 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
1. (2025重庆铜梁期中)2024年11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4世界中文大会
贺信中指出,国际中文教育彰显了开放包容的魅力,展现了互学互鉴的价值,凝结着中
外人士共同的心血。希望世界中文大会坚持守正创新,为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
新的更大贡献。推动国际中文教育是基于( )
B
①中文作为文化载体,能够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②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途径,有利于各国认同中国文化
③文化是民族的、世界的,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动力
④中华优秀文化可以通过文化交融扩大国际的影响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①(√):推动国际中文教育是基于中文作为文化载体,能够增强中华文化国
际影响力。
③(√):国际中文教育彰显了开放包容的魅力,展现了互学互鉴的价值,凝结着中外
人士共同的心血,说明文化是民族的、世界的,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动力。
运用大招39:记住“重要动力”。
②(×):各国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④(×):推动国际中文教育体现的是文化交流而非交融。
2. (2024广东韶关名校月考)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希腊学者,祝贺中希文明互
鉴中心成立。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古希腊文明影响深远。中希文明蕴
含的价值观、世界观、宇宙观、人生观、科学观、文化观等博大精深、历久弥新,一定
能够为人类破解时代难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重要的精神指引。中希文明交
流互鉴有利于( )
C
①充分发挥中华文化引领世界文化发展的作用
②加强文化交流,向世界展示伟大古老文明的和合之美
③相互取长补短、求同存异,让人类文明更好地造福世界
④消除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推动文化发展创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②③(√):中希文明交流互鉴有利于加强中希文化交流,向世界展示伟大古
老文明的和合之美,有利于在交流中求同存异,相互借鉴,让人类文明更好地造福世界。
①(×):中化文化引领世界文化发展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运用大招39:记住两个“不是”。
④(×):文化具有多样性,我们要求同存异,题肢中“消除……差异”的说法错误。
3.(2025四川成都期末)当地时间2024年11月18日,“中国·唐——一个多元开放的朝代
(7至10世纪)”展览在法国开幕。本次展览通过“走近大唐”“大唐丝路”“扬帆出海,联
通世界”等8个单元,生动展现唐代璀璨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并汇集了200余件(套)
精美文物,许多珍贵文物首次在中国境外亮相。这一展览的举办( )
B
①是促进两国文化交流、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举措
②旨在搭建文化交流的平台,让更多中国民众了解法国
③有利于展示中华文化魅力,深化中法两国的文化情谊
④有利于促进创新,提高法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理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②(×):该展览是在法国开幕,目的是让法国民众了解中国文化,而不是让中国民众
了解法国。
④(×):材料未涉及促进创新。
知识点2 文化交融与文化发展
4.(2025河北承德期中)在2024年5月17日举行的第八届中俄博览会文艺演出暨黑龙江
省第二届中俄地方文化艺术季开幕式上,中俄艺术家在哈尔滨大剧院联袂表演《茉莉花》
《红莓花儿开》,文化交融的美妙音符让观众如痴如醉。这不仅是一场音乐的盛宴,更
是两国文化交融的见证。由此可见( )
B
①中俄两国文明在文化交流交融中美美与共
②中俄文化在交流中展现了优越性,增强了国际影响力
③推动中俄文化渐趋统一,有利于加强政治互信
④两国文化深入交融,为世界文化繁荣发展作出贡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②(×):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中俄文化在交流中展现了多样性,不是优越性。
③(×):文化具有多样性,推动中俄文化渐趋统一的说法错误。
运用大招39:记住两个“不会”。
5.(2025广西河池阶段练习)沈绣是苏州刺绣流派中的一支,它的独特之处是常以西洋
油画的人物肖像、风景等为绣稿,吸收其用光、用色和明暗关系等技法用于刺绣技法中,
使得绣品立体感强、生动逼真,典型地体现了东西方艺术的结合。这说明( )
B
①文化交融推动文化发展 ②要维护各国各民族文化多样性
③文化因交流而多彩,因交融而丰富 ④中西文化交融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②(×):题干主要强调的是东西方文化的交融,而不是维护文化多样性本身。维护文
化多样性侧重于对不同文化的尊重,题干未体现这层意思。
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和发展的根本途径。
能力觉醒
6.(2025云南玉溪期末)2024年9月,“感知中国—敦煌文化走进新西兰”活动在新西兰最
大城市奥克兰举行,旨在通过展示敦煌壁画、塑像、石窟艺术的独特魅力,增进中新两
国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该活动有利于( )
A
①推动敦煌文化走向世界,促进文化交流
②立足时代特点和实践需求,传承好敦煌文化
③深化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④为敦煌文化注入时代元素,让敦煌文化焕发新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②(×):该项是侧重文化的传承,材料活动强调文化的交流。
④(×):该活动是让新西兰人民认识中国的敦煌文化,没有体现出将时代元素注入敦
煌文化,让其焕发新生。
7. [大招39](2025广西名校联考)当地时间2024年1月31日,庆祝中法建交60
周年暨中法文化旅游年开幕音乐会在法国巴黎凡尔赛宫皇家歌剧院举行。中央民族乐团、
凡尔赛宫皇家歌剧院管弦乐团以乐会友、以艺通心,演绎了一系列融合中法音乐特色的
经典和创新曲目。此次开幕音乐会( )
C
①旨在充分拓展中华文明的包容性,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②为增进中法两国在文化、艺术等领域的交流与交融提供了平台
③促进了中法文化在交融中相互取代,使两国人民共享优秀文化
④印证了中法两国文化的差异和交流能够为文化创新提供推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②④(√):该音乐会演绎了一系列融合中法音乐特色的经典和创新曲目,为
增进中法两国在文化、艺术等领域的交流与交融提供了平台,印证了中法两国文化的差
异和交流能够为文化创新提供推动力。
运用大招39:文化交融。
①(×):拓展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不是举办此次音乐会的目的。
③(×):文化具有多样性,各国各民族文化应该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
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中法文化在交融中相互取代”的说法错误。
8.[大招39](2023陕西名校联考)中华民族自古崇尚音乐,其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深
受瑞士人民喜爱,而瑞士也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造访。近年来,
从瑞士马特洪峰闪耀巨幅五星红旗的灯光投影,到中国钢琴家在少女峰上弹奏悠扬琴音;
从参加北京冬奥会的瑞士运动员以老虎装扮向中国人民送上新春祝福,到中国自主设计
研发的机械腕表成为日内瓦艺术与历史博物馆馆藏……这些生动事例都反映出( )
C
①各民族文化的差异不会成为文化创新的障碍
②文化交融是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
③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④我们要在竞争中促进合作,在借鉴中实现创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②③(√):中华民族自古崇尚音乐,其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深受瑞士人民喜
爱,而瑞士也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造访。材料中所列举的生动事
例都反映出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文化交融是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
之路。
①④(×):材料体现了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涉及文化交融,没有涉及文化竞
争、文化创新问题,也没有体现各民族文化的差异不会成为文化创新的障碍。
运用大招39:记住两个“不会”。
素养觉醒
9. (2025云南红河模拟)民族剧《我的阿勒泰》展现了汉族、蒙古族、哈萨克族
等多个民族和谐相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的画卷,不仅向国内外观众传递了新疆地区文
化的多样性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也推动了新疆地区的发展。以下是同学们的观后感,
其中合理的有( )
甲:该剧充分证明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
乙:民族文化的交流互鉴是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基础
丙: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本民族,而且属于世界
丁:该文化作品体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
D
A.甲和乙 B.甲和丙 C.乙和丁 D.丙和丁
【解析】 丙和丁(√):“不仅向国内外观众传递了新疆地区文化的多样性和民族团结
的重要性,也推动了新疆地区的发展”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本民族,而
且属于世界;也体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
甲(×):材料未涉及中华文明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
乙(×):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
予经济、政治重大影响。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是
文化发展的基础,民族文化的交流互鉴推动了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
10. (2025湖北部分学校联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了丰富的人文精神,对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重大的借鉴意义。下列对应正确的有( )
B
①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不同文明要包容共存、交流互鉴
②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开展政府外交、加强政府间沟通
③君子处事,于义合者为利——坚持义利相兼、先利后义
④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加强团结合作、共同迎接挑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原句 释义 分析 判断
①一花独放 不是春,百 花齐放春满 园 一枝单独开放的花朵并 不能代表春天的到来, 只有百花竞艳才是人间 春色 说明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 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在推动 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 花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②国之交在 于民相亲, 民相亲在于 心相通 国与国友好交往的关 键,在于人民相亲相 近,而人民相亲相近, 重要的是民心相通 说明要在民间交往等各领域广泛开展合 作,夯实民意基础,筑牢社会根基,而 不是开展政府外交、加强政府间沟通 ×
原句 释义 分析 判断
③君子处 事,于义合 者为利 君子做事,跟道义相合 就是有利 要求我们坚持正确的义利观,坚持义利 相兼、先义后利,而不是先利后义 ×
④孤举者难 起,众行者 易趋 一个人托举重物是很难 举起的,许多人一起走 路就容易走得快 从正反两方面强调了团结合作的重要 性,体现了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任何一 个国家都不可能孤立于世界之外,团结 合作是所有国家的必然选择,要加强团 结合作、共同迎接挑战 √
11. (2025河北邯郸期中)对下面漫画反映
的文化现象认识正确的有( )
D
①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取代
②我国汲取各种文化,实现共同发展
③文化因交流而多彩,因交融而丰富
④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③④(√):漫画中两个人在相互问好,外国人用中国话,行中国的礼,中
国人用外语,行外国人的礼,属于一种文化交流,这说明了文化因交流而多彩,因交
融而丰富,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①(×):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是相互取代。
②(×):应该是汲取其他文化中优秀的部分,而不是汲取各种文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