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课件(2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课件(24张PPT)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必修三 《政治与法治》
第一单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一目
党的性质和宗旨
导入
探究:
1.中国共产党是怎么产生的?
2.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怎样的政党?
思考:西方国家的政党也宣称代表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和西方国家的政党有什么区别?
一、党的性质和宗旨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和根本宗旨
(1)根本立场:人民立场
(2)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马列主义在中国传播
工人运动
一、党的性质和宗旨
2.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和根本宗旨
怎么做:
(1)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这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
(2)在任何时候,党都应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与人民同甘共苦,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更不允许任何党员凌驾于群众之上。
(3)全体共产党员要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三个“务必”)
第二目
党的执政理念
二、党的执政理念
中国共产党怎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因此,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二、党的执政理念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
立党为公:就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要体现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利益、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
执政为民:就是党的全部工作必须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当前阶段,人民想要什么,期盼什么?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
更舒适的居住条件
更优美的环境
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更可靠的社会保障
更好的教育
更稳定的工作
更满意的收入
安全感
幸福感
二、党的执政理念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随着习近平同志掷地有声的话语,二十大报告中的这句话瞬间在互联网上刷屏传播。这一刻,“人民”二字格外鲜明醒目,力重千钧。
有细心的代表统计,习近平总书记的二十大报告中,“人民”二字出现了超过100次,“人民至上”出现了不止一次。
报告尾声特别强调,“全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探究:结合二十大报告,思考中国共产党如何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二、党的执政理念
1.就是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2.必须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2.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怎么做)
群众观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思想观点)群众路线科学内涵: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又到群众中去。(工作方法)
相约2050年
到21世纪中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人民为中心
初心和使命
性质
根本立场
根本宗旨
利益要求
发展思想
执政理念
出发点落脚点
奋斗目标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
先锋队
人民立场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以人民为中心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归纳总结:党为什么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1.党的性质和宗旨: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性宗旨;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这外,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
2.人民的作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3.党的执政理念: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要体现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利益、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党的全部工作必须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与幸福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永远的奋斗目标。
课堂小结
党的性质和宗旨
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党的执政理念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性质:先锋队性质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做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试金石、人民地位
坚持党的宗旨
坚持基本路线
立场:人民的立场
坚持人民立场和主体地位
易混易错辨析
1.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 )2.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执政方式。( )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 )4.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5.执政为民就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要体现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 )6.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7.在任何时候,中国共产党都应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8.中国共产党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9.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要坚持党的主体地位。( )10.为什么人的问题,即思想立场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 )
11.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共产党员前仆后继、顽强战斗、英勇牺牲。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广大党员不图名利、辛勤劳动、艰苦奋斗,树立了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从根本上决定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是( )
A.党的宗旨
B.党的奋斗目标
C.党的性质
D.党的执政地位
课堂习题
C
12.从“守岛人”王继才、王仕花夫妇32年守岛的动人故事,到“守边老人”魏德友57年在边境线上放牧巡边20多万公里的艰辛足迹;从“大国工匠”艾爱国在焊工岗位50多年的矢志不移,到“新中国第一代劳模”黄宝妹一辈子为民纺纱的执着追求,他们初心不改、岗位奉献。上述事迹启示共产党员要( )
①牢记责任使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②践行党的宗旨,树立党员光辉形象
③努力奉献社会,把党的特殊利益融入实践
④坚守人民立场,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课堂习题
13.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以人民利益为重、以人民期盼为念,才能真正把十四亿多中国人的思想统一起来、力量凝聚起来。这说明( )
①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
②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
③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始终发挥引领作用
④党自身的特殊利益和人民利益实现有机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①
A
课堂习题
14.习近平在《念奴娇·追思焦裕禄》中写道“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是( )
A.为人民谋幸福 B.人民立场
C.维护广大党员干部的利益 D.为工人阶级服务
B
学以致用
课堂习题
15.党的二十大报告高瞻远瞩、内涵丰富,“人民”是贯穿报告始终的一条主线。据统计,“人民”二字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前后共计出现177次,报告多层次、全方位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深厚的群众根基和满满的人民情怀。材料从一个侧面表明( )
①满足群众需求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
②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③党将自己的特殊利益和人民根本利益相结合
④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课堂习题
16.目前,我国已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农村低收入人口和脱贫人口参保率稳定在99%以上。中央财政累计为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700亿元,织牢惠农“保障网”……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贯穿在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这折射出(  )
①党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依靠人民
②党把惠民生的事办实、顺民意的事办好
③党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
④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课堂习题
奋斗目标
人民的期盼
1
2
3
4
5
6
7
8
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
更舒适的居住条件
更优美的环境
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更可靠的社会保障
更好的教育
更稳定的工作
更满意的收入
你对新时代有什么新愿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