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式教学】9.1日益完善的法律体系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议题式教学】9.1日益完善的法律体系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七年级下
第四单元 生活在法治社会
第九课 法律为我们护航
9.1日益完善的法律体系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理解并认同我国法律体系的性质和构成,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道德修养:培养学生尊重法律、崇尚法治的道德品质。
法治观念:树立法治观念,认识到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
健全人格:通过课堂活动,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健全的人格。
责任意识:引导学生认识到作为社会一员,有责任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
重点:我国法律体系不断完善的进程
难点: 法律的本质以及我国法律的本质
总议题:从人民意志到社会守护
——如何理解我国法律体系的本质与生命力?
子议题一:法律的根本属性——如何理解我国法律的“人民性”?
子议题二:动态发展的法律体系——为何法律需要不断完善?
子议题三:从文本到实践——如何让法律真正“落地生根”?
自学导航(P76-79)
1.法律的本质?
2.我国法律体系的本质?
3.我国形成了怎样的法律体系?(构成)
4.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意义?
5.我国当前的立法进程是怎样的?
6.如何保证法律的实施
教学过程:
子议题一:法律的根本属性——如何理解我国法律的“人民性”?
法律是如何产生的?
公元前21世纪,我国产生了古代第一个王朝——夏,以及维护夏朝统治的法律制度。根据文献记载,夏朝的法律称为“禹刑”。
在古巴比伦,公元前18世纪制定的《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一部成文法典。它规定:奴隶可以买卖,抵债;奴隶可以被任意杀死,凶手只需赔偿奴隶主的财产损失,无需偿命。
资本主义法,是资产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由资产阶级国家制定、认可。其基本原则是保护私有财产,实际上只是保护资本家的私人占有制。
以上材料说明法律主要维护谁的利益?
总结:1. 法律是统治阶级利益和意志的体现(本质)
2.我国法律体系的本质?
宪法的起草
1954年宪法的起草工作始于1953年底,当时的中共中央决定成立宪法起草委员会,负责宪法的起草工作。委员会成员包括了来自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各界代表,他们共同参与了宪法的起草过程,确保了宪法的制定能够反映当时中国社会的广泛共识和共同意志
宪法的审议和通过
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结合我国1954年宪法的制定过程和我国的国家性质,说说我国法律的本质?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法律体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
总结:我国的法律体系必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的法律体系。
子议题二:动态发展的法律体系
——为何法律需要不断完善?
(展示我国法律体系图示)
从以上三幅图中,你能找出一个共同点吗?
宪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政治领域
经济领域
文化领域
社会领域
生态领域
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
总结:我国立足国情和实际需要,加快推进各领域立法工作,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方面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
3.我国形成了怎样的法律体系?(构成)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立足国情 和实际需要,加快推进各领域立法工作,形成并不断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的法律体系,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
现有的法律体系是否就能帮助我们应对所有的问题呢?
4.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意义?
①社会生活的发展无止境,法律体系的完善也无止境。
②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良好法治环境。
5.我国当前的立法进程是怎样的?
我国积极推进国家安全、科技创新、公共卫生、生物安全、生态文明、防范风险等重要领域立法,加快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立法步伐,努力健全国家治理急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法律制度。
相关链接
思考下列内容对应的立法领域,说说我国当前的立法进程如何。
进入新时代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不断推进高质量立法,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更为完备的法律保障。
修改专利法、著作权法、科学技术进步法,推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制定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疫苗管理法、修改动物防疫法、药品管理法,强化公共卫生领域立法。
制定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生物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修改反恐怖主义法等,加快国家安全领域立法。
制定对外关系法、外国国家豁免法、反外国制裁法、出口管制法等,加强涉外领域立法。
制定家庭教育促进法,修改教育法、职业教育法,保障公民受教育的权利。
制定英雄烈士保护法、爱国主义教育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反食品浪费法,修改民事诉讼法、行政处罚法,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二),回应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制定退役军人保障法,修改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加强特殊群体权益保障。
子议题三:从文本到实践
——如何让法律真正“落地生根”?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如果有了法律而不实施、束之高阁,或者实施不力、做表面文章,那制定再多法律也无济于事。
张居正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你了解跟自己生活有关的法律吗?
你觉得你的生活中还需要完善哪些方面的法律?
如果完善了相关法律,你会自觉遵守吗?
6.如何保证法律的实施
①作为社会一员,我们不仅要关注法律体系建设,为法律的完善贡献力量;
②要从内心深处拥护法律,信仰法律的力量和价值;
③做到崇尚法律、遵守法律、捍卫法律,让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
课堂总结
日益完善的法律体系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