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我们一起来制造(课件 42张PPT+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节 我们一起来制造(课件 42张PPT+教案)

资源简介

第五章 第2节 我们一起来制造 教案
课 题 第五章 第2节 我们一起来制造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了解金属制品的制造技术;了解金属的成型技术和压铸技术;了解塑料制品的制造技术;了解塑料的模压成型、挤出成型、注射成型、浇铸成型等成型技术;了解陶瓷器的制造技术;了解陶瓷器制造的主要步骤。科学思维:了解不同材料制造中使用不同技术;理解金属品、塑料品和陶瓷器的广泛使用对生活的影响。探究实践:通过读图等方法了解金属品、塑料品和陶瓷器的制造技术,及不同材料的不同成型技术。态度责任:体会不同制品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树立动手动脑参与制造的习惯。
教学重点 了解金属制品的制造技术;了解金属的成型技术和压铸技术;了解塑料制品的制造技术;了解塑料的模压成型、挤出成型、注射成型、浇铸成型等成型技术;了解陶瓷器的制造技术;了解陶瓷器制造的主要步骤。
教学难点 通过读图等方法了解金属品、塑料品和陶瓷器的制造技术,及不同材料的不同成型技术。
教学方式 讲授式、研讨式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目的
【演示PPT3】展示图片并提问:每天刷牙时,打开水龙头,用杯子盛水,用牙刷刷牙,我们所用的物品由哪些材料制造的呢?环顾四周,我们会发现金属、陶瓷、塑料制品随处可见,这些物品是怎么制造的?【演示PPT4】展示图片讲解:金属制品是指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各种商品或物品。日常生活中,金属制品无处不在,如铁锅、导线、金属螺丝、金属水杯等。把金属材料加工成零件或物品的工艺,称为金属制造技术,一般包括成型技术与铸造技术。 板书:一、金属制品的制造1、金属制品是指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各种商品或物品。 【演示PPT5-7】思考与讨论:不锈钢盘的制造过程利用了哪些科学知识?采用了哪些技术?播放视频并讲解:涉及的科学知识:①材料科学:如金属特性、材料力学性能等;②热学知识:通过加热和冷却的控制,可以改变不锈钢的组织结构和性能;③物理学知识:如压力与压强原理等。采用的技术:①冲压技术;②压型技术等。【演示PPT8-13】讲解:成型技术可以让材料发生永久的形变,根据制造时工件的受力和变形,有轧制、挤压、拉拔、锻造等方式。生产中,人们会根据所需金属制品的形状选用不同的成型技术。 讲解:金属成型需要对材料施加足够大的压力,才能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锻件。随着社会的发展,成型技术也在发展。古时铁匠用铁锤、铁砧和火炉,锻造农具、硬币、珠宝等金属制品。现在,大多数锻造机已经实现了计算机自动控制,可自动制造各类工具、零部件和产品。科学阅读:讲解:铸造技术是将液态金属注入模具,待金属凝固,再移除模具得到所需产品的制造技术。金属铸造技术是最古老的材料加工方法之一,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完成复杂构件的加工。 金属铸造技术是机械制造工业的基础。 讲解:砂型铸造是指在砂型中生产铸件的铸造方法。钢、铁和大多数有色合金铸件都可用砂型铸造方法获得。由于砂型铸造所用的造型材料价廉易得,铸型制造简便,对铸件的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和大量生产均能适应,长期以来,一直是铸造生产中的基本工艺。低压铸造是将液态合金在压力作用下由下而上压入铸型型腔,并在压力作用下凝固获得铸件的铸造方法。主要用于生产铝合金、镁合金等非铁金属的复杂形状零件。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利用气压将熔融的金属通过立管注入模具的方式进行铸造。离心铸造是一种将液体金属注入高速旋转的铸型内的技术和方法。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金属液能够很好地充满铸型并形成铸件的自由表面,同时有助于排除液体金属中的气体和夹杂物,影响金属的结晶过程,从而改善铸件的机械性能和物理性能。交通、航空、国防、汽车等行业中均采用离心铸造工艺来生产钢、铁及非铁碳合金铸件。板书:2、成型技术: 成型技术可以让材料发生永久的形变,根据制造时工件的受力和变形,有轧制、挤压、拉拔、锻造等方式。3、铸造技术: 铸造技术是将液态金属注入模具,待金属凝固,再移除模具得到所需产品的制造技术。【演示PPT13-14】探索实践:1.从你家的厨房中找到5件金属物品,查询它们是采用哪些方法制造的。2.收集铜丝、铁丝、易拉罐等金属材料,制作一件实用的创意金属制品。【演示PPT16-22】讲解:塑料是由石油工业副产品制造而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塑料可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两大类。热塑性塑料在加热时会软化,在降温时会硬化;热固性塑料在制造时受热发生化学反应而导致硬化,成品在加热时不会软化,也不能被重新塑形。板书:二、塑料品的制造1、塑料: 塑料是由石油工业副产品制造而成的高分子聚合物。讲解并引导:热塑性塑料广泛用于水桶、脸盆、手表、镜片、水管、袋子等;热固性塑料广泛用于模型制作、插座、碗碟等。你还知道哪些塑料制品是热塑性塑料还是热固性塑料吗?板书:2、塑料的种类:(1)热塑性塑料:加热时会软化,在降温时会硬化。 (2)热固性塑料:制造时受热发生化学反应而导致硬化,成品在加热时不会软化,也不能被重新塑形。 思考与讨论:结合实例阐述塑料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以及大量使用后可能造成的影响。讲解:便利:轻便、强度大、卫生性能好、成本低、化学性质稳定好,等。缺点:①污染环境:塑料在自然环境中难以降解,会长期存在并不断累积,对环境造成持久污染;②影响生态环境:塑料制品进入自然环境后,可能会被动物误食,导致动物受伤或死亡。同时,塑料垃圾还会阻塞河道,影响水利、水电建设等;③影响人体健康:一些塑料制品在高温下会释放有害物质,如二恶英等,这些物质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此外,塑料制品中的有害化学物质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影响人类健康。讲解:塑料品的制造技术有模压成型、挤出成型、注射成型、浇铸成型等。 播放ppt讲解:(1)模压成型:将粉状或粒状的热固性塑料填入模具后加热、加压,压制成型。(2)挤出成型:将原料加热成泥状,利用旋转的螺杆把原料由细孔中挤出形成管状、丝状或条状物。(3)注射成型:将粒状塑料从注射机的料斗送进加热的料筒,经加热熔化呈流动状后,注入塑模中成型。(4)浇铸成型:将液态塑料倒入模具中硬化,即可制成薄板等制品。例如,将昆虫、植物、纪念物等封入树脂中制成的人造琥珀制品。 板书:3、塑料品的制造技术:塑料品的制造技术有模压成型、挤出成型、注射成型、浇铸成型等。【演示PPT23-33】提问:陶瓷是一种器具吗?讲解并播放视频:陶器是由黏土捏制成形后烧制而成的器具;瓷器是由陶器发展而来的。讲解:陶土含有较多氧化铁,瓷土氧化铁含量低、氧化铝含量高,焙烧陶器时,温度约为900 ℃,瓷器焙烧温度在1200 ℃以上。中国瓷器驰名世界,被西方人誉为“瓷器之国”。中国瓷器经历了由陶器到瓷器、由青瓷到白瓷、由白瓷到彩瓷的发展过程。板书:三、陶瓷器的制造1、陶器和瓷器: (1)陶土含有较多氧化铁,焙烧陶器时,温度约为900 ℃;(2)瓷土氧化铁含量低、氧化铝含量高,瓷器焙烧温度在1200 ℃以上。思考与讨论:陶器与瓷器的特性有哪些不同?它们的特性与哪些因素有关?讲解:(1)主要特性不同点:①质地与外观:陶器质地粗糙、色暗淡;瓷器手感细滑柔润,光洁、优雅;②吸水性:陶器断面有很强的吸水性;瓷器胎质质地坚硬,均不透水;③重量:瓷的密度比陶高,形状相同的陶瓷,瓷器比陶器重实;④声音:用手指轻敲陶瓷,声音沉闷的是陶器,声音清脆的则是瓷器;⑤透光性:陶器不透光;瓷器具有半透明的特性;⑥硬度:陶的硬度比瓷要低许多。 (2)影响特性的因素:①制作材料:瓷器用质地致密的瓷土制作;陶器成分复杂的陶土制作;②烧制温度:陶器烧制温度一般为800℃到1100℃,瓷器烧制温度一般为1200到1400℃;③釉料使用:陶器有施釉或不施釉,挂釉的陶器釉料在较低的烧成温度时即可熔融;瓷器的釉料有两种,既能在高温下与胎体一次烧成,也能在高温素烧胎上再挂低温釉,第二次低温烧成。釉料的使用影响着器物的外观和防水性等。 思考与讨论:古代陶瓷器有哪些用途?讲解:(1)日常生活用具: 饮食器具,储存容器。(2)艺术与装饰 :工艺品 ,装饰品。(3)宗教与礼仪 :宗教用具 , 礼仪用品 。(4)贸易与文化交流: 贸易商品 ,文化传播。讲解:陶瓷器制造主要有揉泥、制坯、干燥、素烧、施釉及烧制等步骤。 分步讲解:①揉泥:目的是排空泥料中的气泡。缺少这一工序,坯体中容易出现气 泡,坯体干燥烧制时容易破裂变形。②制坯:在泥揉妥后,即可开始制坯,依据最终的器型做出相应的坯体。③干燥:坯体成型后,自然晾干。④素烧:将干燥的坯体烧到800~900 ℃,使坯体变得较牢固,以减少在搬运、施釉时发生的破损,且坯体较容易吸附釉料。⑤施釉:釉就是陶瓷表面那层光亮、类似玻璃的物质。釉的原料一般是 矿物的粉末,用水调和成釉浆。施釉即将釉浆均匀地加在坯体表面,以待烧制时釉能熔在坯体表面。施釉的方法有浸釉法、淋釉法、刷釉法、荡釉 法及喷釉法等。施釉可使陶瓷更实用、美观。⑥烧制:烧制陶瓷的窑炉有柴窑、煤窑、气窑、电窑。陶器烧制温度低于瓷器。 目前,人们通过精确地控制温度,使釉料在特定温度下发生化学变化而烧制出精美的成品。 板书:2、陶瓷器制造主要有揉泥、制坯、干燥、素烧、施釉及烧制等步骤。讲解:陶瓷用途广泛,用陶瓷可制造日用餐具、卫生器具、建筑瓷砖、绝缘 体、火花塞、耐酸碱的化工器皿等。近年来,人们制造了更精密的陶瓷材料,具有坚硬、耐磨、耐高温、耐腐蚀和优异的光、热、电、磁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微电子与电气工业、机械与汽车工业、医疗器材制造、通信工程与军事国防工业。引导:举例说明陶瓷在各领域的应用,分析陶瓷对人类生活及社会发展的影响。口述: ①日常生活领域,如餐具与卫浴用品,装饰与艺术品等;②工业制造领域,如耐火材料、工具与机械部件;③科技能源领域,如传感器与燃料电池、电子器件等。【演示PPT34-37】探究实践:1.展开想象,设计具有创意的陶瓷日常用品,画出草图。2.选用图5.2-21中的一种方法,将设计概念加工成型,制作出你所喜爱的陶艺作品。(1)手捏成型:通过双手对陶泥的揉捏,制作陶瓷坯体。(2)土条成型:将陶土制作成一条条的土条,再利用一圈圈的土条,一层层堆高,制作出陶瓷坯体。(3)压片成型:先将陶土擀成片状,然后制作成型。3.配合陶瓷制作的其他加工方法,将最后成品制作出来。4.投票选出最具创意的陶艺作品。【演示PPT38】课堂小结【演示PPT39-40】随堂练习通过练习,加强对此章节的知识点强化。【演示PPT41】布置作业 思考、讨论、回答听讲、记录听讲、记录思考、讨论、回答听讲、记录听讲、记录听讲、记录听讲、记录听讲、记录分小组按照要求开展活动听讲、记录思考、讨论、回答思考、讨论、回答听讲、记录听讲、记录思考、讨论、回答听讲、记录思考、讨论、回答听讲、记录思考、讨论、回答听讲、记录听讲、记录听讲、记录思考、讨论、回答分小组按照要求开展活动 引入课题。关于金属制造,学生是比较陌生的,所以采用直入主题的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了解金属制造的概念与方法从而突破难点突出重点。联系生活实促进学生了解金属制造技术。让学生了解我国铸造技术的发展,引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从加热的变化让学生了解塑料的热塑性和热固性。联系生活实促进学生了解塑料制品的热塑性还是热固性。通过读图了解塑料成型技术的工艺过程。通过展示器具,分辨特性,有利于认识。通过比较促进学生对于陶和瓷的区分。通过图片介绍、视频介绍等方法使学生对陶瓷的一般制作方法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板书设计 第2节 我们一起来制造一、金属制品的制造1、金属制品是指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各种商品或物品。 2、成型技术: 成型技术可以让材料发生永久的形变,根据制造时工件的受力和变形,有轧制、挤压、拉拔、锻造等方式。3、铸造技术: 铸造技术是将液态金属注入模具,待金属凝固,再移除模具得到所需产品的制造技术。二、塑料品的制造1、塑料: 塑料是由石油工业副产品制造而成的高分子聚合物。2、塑料的种类:(1)热塑性塑料:加热时会软化,在降温时会硬化。 (2)热固性塑料:制造时受热发生化学反应而导致硬化,成品在加热时不会软化,也不能被重新塑形。 3、塑料品的制造技术:塑料品的制造技术有模压成型、挤出成型、注射成型、浇铸成型等。三、陶瓷器的制造1、陶器和瓷器: (1)陶土含有较多氧化铁,焙烧陶器时,温度约为900 ℃;(2)瓷土氧化铁含量低、氧化铝含量高,瓷器焙烧温度在1200 ℃以上。2、陶瓷器制造主要有揉泥、制坯、干燥、素烧、施釉及烧制等步骤。(共42张PPT)
第二节
我们一起来制造
科学浙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
科学观念:了解金属制品的制造技术;了解金属的成型技术和压铸技术;了解塑料制品的制造技术;了解塑料的模压成型、挤出成型、注射成型、浇铸成型等成型技术;了解陶瓷器的制造技术;了解陶瓷器制造的主要步骤;
科学思维:了解不同材料制造中使用不同技术;理解金属品、塑料品和陶瓷器的广泛使用对生活的影响;
探究实践:通过读图等方法了解金属品、塑料品和陶瓷器的制造技术,及不同材料的不同成型技术;
态度责任:体会不同制品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树立动手动脑参与制造的习惯。
每天洗漱时,打开水龙头,用杯子盛水,用牙刷刷牙,我们所用的物品由哪些材料制造的呢?
塑料
金属
陶瓷
这些物品是怎么制造的?
金属制品的制造
1、金属制品:金属制品是指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各种商品或物品。
平底锅
保温杯
导线
金属螺丝
把金属材料加工成零件或物品的工艺,称为金属制造技术,一般包括成型技术与铸造技术。
不锈钢盘的制造过程利用了哪些科学知识?采用了哪些技术?
放入钢片
滚轮挤压
钢盘成型
不锈钢盘的制造过程利用了哪些科学知识?采用了哪些技术?
放入钢片
滚轮挤压
钢盘成型
不锈钢盘的制造过程利用了哪些科学知识?采用了哪些技术?
放入钢片
滚轮挤压
钢盘成型
涉及的科学知识:
①材料科学:如金属特性、材料力学性能等;
②热学知识:通过加热和冷却的控制,可以改变不锈钢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③物理学知识:如压力与压强原理等。
冲压技术
成型技术
金属制品的制造
2、成型技术:成型技术可以让材料发生永久的形变,根据制造时工件的受力和变形,有轧制、挤压、拉拔、锻造等方式。
轧制成钢轨
挤压成铝合金窗
拉拔成铜丝
锻造成马蹄铁
冲压成车架
生产中,人们会根据所需金属制品的形状选用不同的成型技术。
金属制品的制造
金属成型需要对材料施加足够大的压力,才能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锻件。
古代
现代
手动
自动化
智能化
科学阅读
手撕钢薄如蝉翼,厚度只有普通A4纸的四分之一,用手能轻易撕开,价格堪比黄金。手撕钢广泛应用于航天、通信、医疗器械等高精尖制造业,如折叠屏手机底衬加入手撕钢后,可被反复折叠40多万次而不变形或者断裂。
2016年,我国突破技术封锁,研制出手撕钢。2020年,我国成功轧制出厚度为0.015mm的手撕钢,打破了全球手撕钢领域的最薄纪录。
手撕钢
金属制品的制造
3、铸造技术:铸造技术是将液态金属注入模具,待金属凝固,再移除模具得到所需产品的制造技术。
砂型铸造是指在砂型中生产铸件的铸造方法。钢、铁和大多数有色合金铸件都可用砂型铸造方法获得。由于砂型铸造所用的造型材料价廉易得,铸型制造简便,对铸件的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和大量生产均能适应,长期以来,一直是铸造生产中的基本工艺。
金属制品的制造
3、铸造技术:铸造技术是将液态金属注入模具,待金属凝固,再移除模具得到所需产品的制造技术。
低压铸造是将液态合金在压力作用下由下而上压入铸型型腔,并在压力作用下凝固获得铸件的铸造方法。主要用于生产铝合金、镁合金等非铁金属的复杂形状零件。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利用气压将熔融的金属通过立管注入模具的方式进行铸造。
金属制品的制造
3、铸造技术:铸造技术是将液态金属注入模具,待金属凝固,再移除模具得到所需产品的制造技术。
离心铸造是一种将液体金属注入高速旋转的铸型内的技术和方法。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金属液能够很好地充满铸型并形成铸件的自由表面,同时有助于排除液体金属中的气体和夹杂物,影响金属的结晶过程,从而改善铸件的机械性能和物理性能。交通、航空、国防、汽车等行业中均采用离心铸造工艺来生产钢、铁及非铁碳合金铸件。
1.从你家的厨房中找到5件金属物品,查询它们是采用哪些方法制造的。
采用冲压或旋压的方法制造
采用冲压或锻造的方法制造
采用冲压或弯曲的方法制造
采用冲压的方法制造
采用冲压或锻造的方法制造
2.收集铜丝、铁丝、易拉罐等金属材料,制作一件实用的创意金属制品。
铜丝
铁丝
易拉罐
塑料品的制造
1、塑料是由石油工业副产品制造而成的高分子聚合物。
热塑性塑料
热固性塑料
固态→液态
加热熔化
液态→固态
加热固化
耐热性不佳
可回收再利用
耐热性佳
不易回收
塑料品的制造
PVC 水管
PE 塑料袋
热塑性塑料
尼龙雨伞
PS 三角尺
PP 塑料盆
ABS 安全帽
PMMA 手表镜片
FRP 浴缸
PF 插座
聚酯纽扣
热固性塑料
UF 图钉
硅胶医用材料
MF 餐具
EP 模型
你还知道哪些塑料制品是热塑性塑料还是热固性塑料吗?
结合实例阐述塑料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以及大量使用后可能造成的影响。
便利:轻便、强度大、卫生性能好、成本低、化学性质稳定好等。
缺点:
①污染环境:塑料在自然环境中难以降解,造成白色污染;
②影响生态环境:塑料制品进入自然环境后,可能会被动物误食,导致动物受伤或死亡。
③影响人体健康:一些塑料制品在高温下会释放有害物质,如二恶英等,这些物质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此外,塑料制品中的有害化学物质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影响人类健康。
塑料品的制造
2、塑料品的制造技术有模压成型、挤出成型、注射成型、浇铸成型等。
(1)模压成型:将粉状或粒状的热固性塑料填入模具后加热、加压,压制成型。
阳模
阴模
塑料
塑料制品
加压
塑料制品
热固性塑料
塑料品的制造
2、塑料品的制造技术有模压成型、挤出成型、注射成型、浇铸成型等。
(2)挤出成型:将原料加热成泥状,利用旋转的螺杆把原料由细孔中挤出形成管状、丝状或条状物。
向下挤压
粒状塑料
螺杆
压模
加热后泥状物
加热装置
塑料软片
塑料管
塑料板
塑料品的制造
2、塑料品的制造技术有模压成型、挤出成型、注射成型、浇铸成型等。
(3)注射成型:将粒状塑料从注射机的料斗送进加热的料筒,经加热熔化呈流动状后,注入塑模中成型。
塑模
粒状塑料
熔化的塑料
液压泵
加热装置
某些热固性塑料
大多数热塑性塑料
塑料品的制造
2、塑料品的制造技术有模压成型、挤出成型、注射成型、浇铸成型等。
(4)浇铸成型:将液态塑料倒入模具中硬化,即可制成薄板等制品。例如,将昆虫、植物、纪念物等封入树脂中制成的人造琥珀制品。
玻璃板
夹子
隔离物
人造琥珀
陶瓷器的制造
陶瓷是一种器具吗?
最早的陶器
精美的瓷器
陶器是由黏土捏制成形后烧制而成的器具;瓷器是由陶器发展而来的。
陶瓷器的制造
1、陶器和瓷器:
陶土含有
较多氧化铁
焙烧陶器时,温度约为900 ℃
陶器
瓷土氧化铁含量低、氧化铝含量高
瓷器焙烧温度在1200 ℃以上
瓷器
陶瓷器的制造
中国瓷器驰名世界,被西方人誉为“瓷器之国”。中国瓷器经历了由陶器到瓷器、由青瓷到白瓷、由白瓷到彩瓷的发展过程。
新石器时代的鹰形陶鼎
新石器时代的人面鱼纹盆
唐代的三彩骆驼载乐俑
北宋的汝窑无纹水仙盆
元代的鬼谷子下山大罐
明代的白瓷渡海观音
明代的斗彩鸡缸杯
1.陶器与瓷器的特性有哪些不同?它们的特性与哪些因素有关?
(1)主要特性不同点:
①质地与外观:陶器质地粗糙、色暗淡;瓷器手感细滑柔润,光洁、优雅;
②吸水性:陶器断面有很强的吸水性;瓷器胎质质地坚硬,均不透水;
③重量:瓷的密度比陶高,形状相同的陶瓷,瓷器比陶器重实;
④声音:用手指轻敲陶瓷,声音沉闷的是陶器,声音清脆的则是瓷器;
⑤透光性:陶器不透光;瓷器具有半透明的特性;
⑥硬度:陶的硬度比瓷要低许多。
(2)影响特性的因素:
①制作材料:瓷器用质地致密的瓷土制作;陶器成分复杂的陶土制作;
②烧制温度:陶器烧制温度一般为800℃~1100℃,瓷器烧制温度一般为1200~1400℃;
③釉料使用:陶器有施釉或不施釉,挂釉的陶器釉料在较低的烧成温度时即可熔融 ;瓷器的釉料有两种,既能在高温下与胎体一次烧成,也能在高温素烧胎上再挂低温釉,第二次低温烧成。釉料的使用影响着器物的外观和防水性等。
2.古代陶瓷器有哪些用途?
(1)日常生活用具: 饮食器具,储存容器。
(2)艺术与装饰 :工艺品 ,装饰品。
(3)宗教与礼仪 :宗教用具 , 礼仪用品 。
(4)贸易与文化交流: 贸易商品 ,文化传播。
陶瓷器的制造
2、陶瓷器制造主要有揉泥、制坯、干燥、素烧、施釉及烧制等步骤。
揉泥:排除气泡,确保坯体质量
干燥:自然晾干,准备素烧过程
制坯:根据设计成型,塑造器物外观
素烧:提高坯体强度,便于后续施釉
施釉:赋予陶瓷表面光泽与色彩
陶瓷器的制造
釉就是陶瓷表面那层光亮、类似玻璃的物质。釉的原料一般是矿物的粉末,用水调和成釉浆。施釉即将釉浆均匀地加在坯体表面,以待烧制时釉能熔在坯体表面。
施釉的方法:
浸釉法 淋釉法 刷釉法 荡釉法 喷釉法
陶瓷器的制造
2、陶瓷器制造主要有揉泥、制坯、干燥、素烧、施釉及烧制等步骤。
揉泥:排除气泡,确保坯体质量
干燥:自然晾干,准备素烧过程
制坯:根据设计成型,塑造器物外观
素烧:提高坯体强度,便于后续施釉
烧制:完成陶瓷的最终形态
施釉:赋予陶瓷表面光泽与色彩
陶瓷器的制造
烧制陶瓷的窑炉有柴窑、煤窑、气窑、电窑。
柴窑
煤窑
气窑
电窑
陶器烧制温度低于瓷器。
目前,人们通过精确地控制温度,使釉料在特定温度下发生化学变化而烧制出精美的成品。
陶瓷器的制造
3、陶瓷用途广泛,用陶瓷可制造日用餐具、卫生器具、建筑瓷砖、绝缘体、火花塞、耐酸碱的化工器皿等。
陶瓷轴承与滚珠
陶瓷汽缸
陶瓷关节
举例说明陶瓷在各领域的应用,分析陶瓷对人类生活及社会发展的影响。
设计与制作一件陶艺作品
目标
了解陶瓷制作过程,制作具有创意的陶艺作品。
器材
设计与制作一件陶艺作品
过程
1.展开想象,设计具有创意的陶瓷日常用品,画出草图。
2.选用下图中的一种方法,将设计概念加工成型,制作出你所喜爱的陶艺作品。
甲 手捏成型 乙 土条成型 丙 压片成型
陶艺作品的成型方法
土条成型涉及将陶土揉制成条状,然后通过层层堆叠的方式构建出陶瓷坯体。这种技术允许艺术家构建出具有复杂结构和层次感的作品。
土条成型的步骤与效果
在基本成型方法的基础上,配合其他加工技术,如刮削、打磨、装饰等,可以进一步完善和提升陶瓷作品的外观和质感。
配合其他加工方法完善作品
手捏成型是通过双手对陶泥的揉捏,直接塑造出陶瓷坯体的一种方法。这种技术依赖于艺术家的触觉和直觉
手捏成型的技巧与特点
压片成型首先需要将陶土擀成片状,然后根据设计需求切割和拼接,最终形成陶瓷坯体。这种方法适合制作具有平滑表面和精确几何形状的作品。
压片成型的制作流程
设计与制作一件陶艺作品
过程
3.配合陶瓷制作的其他加工方法,将最后成品制作出来。
4.投票选出最具创意的陶艺作品。
问题与讨论
1、怎样的设计能使作品稳固站立,不容易垮掉?
2、在加工过程中,你觉得哪些步骤最困难?为什么?
3、说出你对最具创意作品的看法。
揉泥时,加水不能太多。
金属制品的制造
塑料品的制造
陶瓷器的制造
我们一起来制造
金属制品:金属制品是指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各种商品或物品。。
金属制造技术:成型技术、铸造技术
塑料分类:热塑性塑料、热固性塑料
成型技术:模压成型、挤出成型、注射成型、浇铸成型等
陶器:含氧化铁较多的黏土,900℃,无釉或低温釉
陶瓷器
瓷器:氧化铝含量高的黏土,1200℃,高温釉
制作步骤:揉泥、制坯、干燥、素烧、施釉、烧制
以下哪种金属加工工艺主要是通过对金属施加压力使其发生塑性变形来获得所需形状( )
A.铸造 B.锻造 C.焊接 D.切削加工
B
锻造是通过对金属材料施加压力,使其发生塑性变形,从而得到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艺;铸造是将金属熔化成液态后倒入铸型,冷却凝固后获得所需形状;焊接是通过加热或加压等手段,使金属部件连接在一起;切削加工是通过去除材料的方式使金属达到所需形状。故选B。
陶瓷瓶的制作过程正确的是( )
A. 陶土→揉泥→成型→高温烧制→装饰
B. 陶土→揉泥→装饰→成型→高温烧制
C. 陶土→揉泥→成型→装饰→高温烧制
D. 陶士→揉泥→高温烧制→装饰→成型
C
陶瓷器制造主要有揉泥、制坯、干燥、素烧、施釉及烧制等步骤。①揉泥:目的是排空泥料中的气泡。缺少这一工序,坯体中容易出现气 泡,坯体干燥烧制时容易破裂变形。 ②制坯:在泥揉妥后,即可开始制坯,依据最终的器型做出相应的坯体。 ③干燥:坯体成型后,自然晾干。 ④素烧:将干燥的坯体烧到800~900 ℃,使坯体变得较牢固,以减少在搬运、施釉时发生的破损,且坯体较容易吸附釉料。⑤施釉:釉就是陶瓷表面那层光亮、类似玻璃的物质。釉的原料一般是 矿物的粉末,用水调和成釉浆。施釉即将釉浆均匀地加在坯体表面,以待烧制时釉能熔在坯体表面。⑥烧制:烧制陶瓷的窑炉有柴窑、煤窑、气窑、电窑。故选C。
完成作业本中相应练习
复习整理第五章的相关内容
复习本课时主要内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