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明确概念的方法 课件(共38张PPT,内嵌1个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 明确概念的方法 课件(共38张PPT,内嵌1个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3

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这就要明确“我在医院”这个概念的内涵是什么。
分析两人对话争执的焦点是什么?
第四课 准确把握概念
概念的概述
第五课
正确运用判断
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第六课
掌握演绎推理方法
明确概念的方法
判断的概述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推理与演绎推理概述
简单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
知识框架
正确运用复合判断
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
第七课
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
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类比推理及其方法
第四课 准确把握概念
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一、明确内涵的方法
二、明确外延的方法
4.2 明确概念的方法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两个最基本的特征。
明确概念的内涵
方 法
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它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
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范围。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有哪些”。
下定义
明确概念的外延
方 法
划分
温故知新:
概念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探究与分享P26
一只松鼠趴在树枝上,两个猎人围绕它转了一圈。他们走动时,松鼠也跟着他们转。这时,一个猎人说:“我们已经围绕松鼠转了一圈,因为我们已经围绕松鼠画了一条封闭曲线。”另一个猎人却说:“我们没有围绕松鼠转一圈,因为我们始终只看到松鼠的正面,没有看到它的背面。”两人争得不可开交。
思考:两个猎人发生争执的焦点在哪里?你能帮他们解开思想上的困惑吗?
(1)两个猎人发生争执的焦点是“围绕松鼠转一圈”,他们对“围绕松鼠转一圈”的内涵的理解不同。
(2)要解开两个猎人思想上的困惑,化解分歧,必须统一他们对“围绕松鼠转一圈”的理解。这就要明确“围绕松鼠转一圈”这个概念的内涵是什么。
(1)含义:定义是从内涵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
给一个概念下定义,就是用简明的语句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
(2)定义的构成:被定义项 + 定义项 + 定义联项
被定义项
定义联项
定义项
需要明确的概念
用来表现概念的内涵
把被定义项和定义项连接起来的部分
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
文学
就是
一、明确内涵的方法——定义
1.定义
(3)定义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种差+属概念
种差
属概念
例:文学 就是 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
定义项
①属概念是指被定义项的属概念;(文学属于艺术的范畴)
②种差:指同一属概念下的种概念之间的差别,即“被定义项”与其他同属的其他种概念之间的差别;(文学与绘画与舞蹈等虽同属于艺术的范畴,但还有差别)
③“种差”+“属概念”=定义项
④用定义联项将被定义项和定义项联结起来,就构成定义。
被定义项
定义联项
知识拓展
在同一系统中,外延较大的概念叫属概念,外延较小的概念叫种概念。比如“蔬菜”就是属概念,“胡萝卜”就是种概念。外延较大的属概念和外延较小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叫作属种关系,反之则称为种属关系。
理解如何用种差加属概念的方法下定义。
例如:“马”(概念A) 与“白马”(概念B)两个概念中,马是属,白马种,
而“白色的”(概念B具有而概念A不具有)就是“马”与“白马”的种差。
能思维并能够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
动物



被定义项
定义联项
定义项
种差
+
属概念
仅有一组对边平行
四边形

梯形

被定义项
定义联项
定义项
种差
+
属概念
【练一练】
2.下一个正确定义的要求:
(1)应该具备相应的科学知识,正确地认识对象,把握其本质属性。
例:要准确把握文学的含义,就要知道艺术是什么,艺术的种概念,并能把握文学的本质属性。
例:要准确把握梯形的含义,就要知道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的种概念、并能把握梯形的本质特征
(2)应该遵循必要的逻辑规则 P27
①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
②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
③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
④定义不能用比喻。
假设以下语句都是定义:
(1)商品是劳动产品。
(2)工业部门就是社会生产部门。
(3)商品是用人民币交换的劳动产品。
(4)工业部门就是从事机器制造的社会生产部门。
(有的劳动产品不是商品)
(社会生产部门还有农业)
(用等价物交换的也是商品)
(服装加工也属于工业)
①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完全相等)
否则就会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定义过宽”
“定义项”的外延
“被定义项”的外延

“定义过窄”
“定义项”的外延
“被定义项”的外延

定义过宽
定义过窄
②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
否则犯“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
“同语反复”:在定义概念中,直接包含了被定义概念;
“循环定义”:在定义概念中,间接包含了被定义概念;
练习:假设以下语句是定义:
(1)麻醉就是麻醉剂所起的作用。
(2)逻辑学是研究逻辑的科学。
(3)迷信的人就是相信鬼神的人。
(4)原因就是引起结果的事件
同语反复
循环定义
拓展:区分同语反复和循环定义
同语反复 循环定义
核心问题 直接重复,无新信息 间接循环,依赖自身
表现形式 主词与谓词等价(用A定义A) 多个概念相互依赖
(用A定义B,再用B定义A)
隐蔽性 较明显(句式简单) 可能更隐蔽(跨概念循环)
典型例子 "逻辑学是研究逻辑的科学" ——“逻辑学是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学问” "专家是具有专业知识的人,专业知识是专家掌握的知识"
——“专家是在特定领域有系统化知识且经验丰富的人”
注意:定义一般是肯定性陈述,但并非完全不能用否定性陈述,当某些事物的特有属性正好在于缺乏某种属性时,我们也就可以而且必须从对象缺乏某种属性方面来揭示该对象的特有属性。
如:“惰性气体元素是与其他元素不发生任何化合作用的化学元素”,
“奇数是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
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
否定形式只是说明被定义项不是什么,而没有揭示它究竟是什么。违反这一逻辑规则,就会犯“否定定义”的逻辑错误。
以下语句中的定义是否揭示了概念的内涵?
(1)哲学不是文学。(2)高中生不是社会青年。
(3)创新不是守旧。(4)人不是鬼
——否定定义
定义不能用比喻。否则,就会犯“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
示例评析P27:
儿童是祖国未来的花朵。这个语句虽然是对“儿童”作了生动形象的说明,但没有准确的揭示“儿童”的本质属性(属于形象思维),如果我们把它当做儿童的定义,就犯了“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
——比喻定义
假设以下语句是定义:
(1)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2)护士是人间的白衣天使。
(3)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假设以下语句都是定义。
◆文学是艺术。
◆文学是用文字表达的语言艺术。
◆麻醉就是麻醉剂所起的作用。
◆原因就是引起结果的事件。
◆哲学不是文学。
◆儿童是祖国未来的花朵。
这些定义正确揭示了概念的内涵吗?
定义项外延大于被定义项
外延过窄
定义项直接包含被定义项
没有揭示其本质特征,用了否定
没有揭示其本质特征,用了比喻
“定义过宽”
“定义过窄”
“同语反复”
定义项间接包含被定义项
“循环定义”
“否定定义”
“比喻定义”
探究与分享P27
上述句子都不能正确揭示概念的内涵,
一是没有揭示其本质特征, 二是没有遵循逻辑规则。
归纳:下定义应遵循的逻辑规则
逻辑规则 逻辑错误 错误表现 举例
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 定义过宽 定义项的外延>被定义项 商品是劳动产品
定义过窄 定义项的外延<被定义项 商品是用人民币交换的劳动产品
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 同语反复 定义项直接包含了被定义项语词 (用A定义A) 麻醉就是麻醉剂所起的作用
循环定义 定义项间接包含了被定义项语词 (用A定义B,再用B定义A) 和平是战争的中断,战争是和平的中断
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 否定定义 否定形式只是说明被定义项不是什么,而没有揭示它究竟是什么 哲学不是文学;
词不是句子
定义不能用比喻 比喻定义 比喻只是对被定义项作了生动形象说明,不能准确揭示本质属性 儿童是祖国未来的花朵
判断下列定义的逻辑错误:
1. 宪法是国家的法律。
2. 商品是商店出售的物品。
3. 中国式现代化就是中国特色的现代化。
4. 大国就是比小国大的国家。
5. 犯罪未遂不是犯罪既遂。
6.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7. 正方形是平面上每个内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
定义过宽
定义过窄
同语反复
循环定义
否定定义
比喻定义
定义过宽
一位老师带领学生参加志愿活动,去农村支援麦收。在安排任务时,他说:“男同学割麦子,女同学把割下来的麦子捆起来,体力强的同学把麦捆运到场院去,体力弱的同学在地里捡麦穗。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按照上面的分工排成四排。”学生们听后,不知道自己该站在哪一排。
思考:学生们为什么不知道自己该站在哪一排?老师的分类错在哪儿?
探究与分享P28
体力弱
⑴该老师对本班同学用不同的标准划分,导致同学们无所适从。如图所示,这样的划分是相容的,但安排的任务是不同的。这就使得一些同学不知道自已该站在哪一排了。
(2)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否则,会犯“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正确的划分应该是在同一次划分中只使用一个标准。可以进行二次划分,先按性别分成两排,然后按体力再分别对这两排进行划分。
体力强
女同学
男同学
女同学
男同学
体力强
体力弱
体力强
体力弱
二、明确外延的方法——划分
1.划分:
(1)含义:划分是从外延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
(2)方法:依据一定的标准,把一个概念的外延分为几个小类。小类是大类的种,大类是小类的属。
例: 动物 马 牛...
属 种 种
举例:
①以性别为划分标准,人划分为男人和女人
②以年龄为划分标准,人划分为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
注意:同一个母项,在不同标准下,可以得到不同的子项
示例评析:根据战争是否具有争议属性,战争分为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
子项(种概念)
母项(属概念)
划分的标准
把规模作为划分标准,战争分为世界大战和局部战争。
三角形分为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
小说分为中国小说和外国小说。
母项:是通过划分来揭示其外延的概念。
子项:是对母项划分后所得到的概念。
划分标准:是对母项进行划分的根据。
(3)构成:划分由母项和子项两部分构成。
拓展:划分和分解的区别
划分是把一个属概念分成若干种概念,分解是把整体分为部分。
划分和分解可用一种逻辑方法来检验、区分。划分和分解有相同的结构:A分为A1,A2,…,An。如果“Ai是A”(i=1,2,…,n),这一断定成立,则说明表达的是划分,否则不是。
概念划分时,子项与母项的关系必须属于种属关系。
划分可以用”是“、 ”分为“来表示;
分解只能用”分为“ 来表示
比较下列两组概念:
桌子——圆桌、方桌
桌子——桌腿、桌面
划分
分解
树——松树、柏树、桉树
树——树干、树叶、树根
划分
分解
(1)必须充分了解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之间的客观关系;
(2)★要遵循划分的逻辑规则。
①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
②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
③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
2.作出正确划分的要求(重难点)
(2)划分要遵循的逻辑规则
例: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
例:常见的文学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音乐、雕塑
“动物、植物”外延<“生物”外延
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
错误表现:否则,就会犯“划分不全”或“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
“划分不全”
子项外延之和
母项外延

子项外延之和
母项外延

“多出子项”
②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
否则,就会犯“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
以下两个语句分别表达了对“犯罪”“邮件”概念的划分。
(1)犯罪分为故意犯罪、过失犯罪和共同犯罪。
(2)邮件有电子邮件、平寄邮件、国际邮件几大类。
【思考】上述划分是否正确?为什么?
犯罪动机为标准
犯罪主体之间关系为标准
邮件的介质为标准
邮件处理方式为标准
邮件所达地域为标准划分
例1:“科学分为数学、物理、化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
例2:农田里种有棉花、黄麻和粮食作物。
科学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
自然科学分为:数学、物理学、化学等,
各子项必须是同一个层次的概念,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
在这个划分中,“棉花””黄麻“属于”经济作物,而“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是同一级关系。这就是“越级错误”。
③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
否则,就会犯“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
拓展:子项的外延必须为不相容的关系。
错误表现:否则,就会犯“子项相容”的逻辑错误。
例如:战争分为常规战争和世界战争。
这个划分不仅犯了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同时也犯了子项相容的错误,因为常规战争和世界战争是相容的,存在战争既是常规战争,又是世界战争。事实上,历史上的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常规战争。
多出子项:多出的项目往往是和现有子项是一个级别的,且没有交叉关系。如“蛇可以分为毒蛇、无毒蛇、蜥蜴”,这里的“蜥蜴”就是多出的子项,因为“蜥蜴”不属于“蛇”的外延。
标准不一:在对母项的划分中,出现同一层级的不同子项有交叉关系。如“犯罪分为故意犯罪、共同犯罪、过失犯罪”,这里的“共同犯罪”与“故意犯罪”或“过失犯罪”的外延之间存在交叉关系。
越级划分:多出来的项目是不同层级的,往往是和现有子项的母项同级的。如“自然科学可以分为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热学等”,这里的“物理学”与“热学”就是属种关系;如“农田作物包括棉花、橡胶、粮食作物”,这里的“粮食作物”与“棉花”或“橡胶”的属概念“经济作物”处于同一级别。
拓展:区分多出子项、标准不一和越级划分
A.我校大部分教师是青年教师,只有少数老教师和女教师。
B.现代化分为中国式现代化和资本主义现代化。
C.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
D.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可分为相容关系、反对关系、矛盾关系。
E.杂志分为季刊、月刊、自然科学刊物。
划分不全(还有祈使句)
越级划分
标准不一
标准不一
越级划分
练一练:以下划分犯了何种逻辑错误?
归纳总结
划分应遵循的规则 违反这一规则的错误 举例
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 “划分不全”或 “多出子项” 1.选票分为赞成票和反对票;
2.实词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拟声词和介词
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 “划分标准不一” 邮件有电子邮件、平寄邮件、国际邮件几大类
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 “越级划分” 农田里种有棉花、黄麻和粮食作物
①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准确地把握概念,既要弄清概念的内涵,又要分清概念的外延。
② 认识对象是变化发展的,反映认识对象的概念也会发生变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可能固定不变。
例:很多年前,通讯工具的外延只限于电话、电报等,而今通讯工具的外延已经扩展为电话、电报、短信、电子邮件、微信、QQ等等。
③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对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理解也会越来越深刻和精确。
3、概念是变化发展的(辩证地看它的内涵和外延)
明确概念的方法
明确内涵的方法
明确外延的方法
划分
含义
构成:
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
含义
构成
方法
定义
下定义的要求
具备科学知识把握本质规律
遵循逻辑规律
外延全通
不能包含被定义项
不能用否定
不能用比喻
划分的要求
了解概念反映的对象间的客观关系
遵循划分逻辑规律
外延相等
同一标准
逐级划分
准确把握概念:内涵外延的变化发展
课堂小结
(2024湖北,11,3分)当雨滴从空中降落后,一旦遇到温度低于零摄氏度的物体,会迅速冻结成冰,这种天气现象叫做“冻雨”,冻雨落下后在物体表面形成冰层覆盖的现象叫做“雨凇”。我国南方一些地区把冻雨叫做“下冰凌”,北方地区则称为“流冰”。根据上述材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冻雨”与“雨凇”指的是相同的一种天气现象
B.“下冰凌”与“流冰”的外延因地理差异而不同
C.“冻雨”的外延与“下冰凌”的外延是属种关系
D.“雨凇”的外延与“下冰凌”的外延是全异关系
D
两者是不同的天气现象
两者的外延相同,只是冻雨的不同说法
两者的外延相同
【典型例题】
(2024浙江6月,23,3分) 古代逻辑学家墨子曾讨论过有效推理中的词项周延规则。他说:“乘马,不待周(周:全部)乘马然后为乘马也;有乘于马,因为乘马矣。逮至不乘马,待周不乘马而后不乘马。此一周而一不周者也。”(《墨子 小取》)以下推理中,符合该规则的是( )
A.他热爱登山,因此,他至少登过一座山   
B.他不吃鱼,因此,他不吃任何鱼
C.他驯过马,因此,他可能驯过烈马    
D.他不尊重长者,因此,长者不被他尊重
B
【解析】材料的意思是“不必需骑一切马才算骑马,只要有骑过马,就可以说骑马了。但是必需不骑一切马,才算不骑马。 这里一个是断定了所反映的全部对象(周延),一个是断定了所反映对象的部分(不周延)”。
A:“热爱登山”表达的是登山这项运动的热爱,不能表示他至少登过一座山,A不符合题意。
B:根据题干可知“他不吃鱼”断定了所反映的全部对象,他必需不吃一切鱼,才算“他不吃鱼”,因此他不吃任何鱼,B符合题意。
C:“他驯过马”与“他可能驯过烈马”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一个确定的事实,而后者是一个可能性的推断。在逻辑推理中,这种区别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影响了结论的可靠性和有效性。C不符合题意。
D:“他不尊重长者”可以推出“他不尊重一切长者”,而不是“长者不被他尊重”。“他不尊重长者”与“长者不被他尊重”在逻辑上存在差异。“他不尊重长者”意味着他在行为或态度上缺乏对长者的尊重;而“长者不被他尊重”则强调长者作为一个主体,没有从他那里获得应有的尊重。D不符合题意。
【典型例题】
(2023海南,19,2分)在学习了明确概念的方法后,小风运用划分的方法列举了以下四个例子,其中正确的是( )
A.邮件分为电子邮件和非电子邮件
B.桌子分为圆桌、书桌、木桌
C.田里有黄瓜、茄子和粮食作物
D.班干部选票分为赞成票和反对票
A
【解析】A:划分是从外延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它是依据一定的标准,把一个概念的外延分为几个小类,小类是大类的种,大类是小类的属,划分就是把一个属分为几个种的逻辑方法。划分由母项和子项两部分构成,在“邮件分为电子邮件和非电子邮件”中,“邮件”为划分的母项;“电子邮件”和“非电子邮件”是划分的子项;“邮件是否具有电子属性”是划分的标准,正确运用了划分的方法,A正确。
B:在同一划分中,只能用同一标准,否则就会犯“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圆桌”表述的是桌子的形状;“书桌”表述的是桌子的用途;“木桌”表述的是桌子的材料,三者标准不一,不符合划分的方法,B排除。
C:划分要逐级进行,不能越级,否则就会犯“越级划分”的错误。“黄瓜、茄子”属于蔬菜,蔬菜与粮食是同一级关系,把黄瓜、茄子和粮食作物并列在一起,是不正确的,C排除。
D: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否则就会犯“划分不全”或“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该选项中,选票应分为赞成票、反对票和弃权票三种。将“赞成票”和“反对票”的外延加起来,其外延之和小于“选票”的外延,D排除。
【典型例题】
要明确概念的内涵,消除概念在内涵方面的歧义,就需要正确运用定义的方法,正确地认识对象,把握其本质属性。下列定义与所犯逻辑错误对应正确的有
①艺术就是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的艺术——犯了“定义过宽”的错误
②医生是行走在生与死之间的守护者——犯了“比喻定义”的错误
③商品就是用人民币交换的劳动产品——犯了“循环定义”的错误
④民主主义者就是信仰民主主义的人——犯了“同语反复”的错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艺术就是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的艺术,定义项的外延小于被定义项外延,犯了"定义过窄"的错误,①错误。
C
商品就是用人民币交换的劳动产品,定义项的外延小于被定义项外延,犯了"定义过窄"的错误,③错误。
【典型例题】
[2024河北,19(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公司职员丁某在工作时间帮家人转发了几条代购信息。之后,有人举报丁某违反了劳动合同中关于“工作时间内不得兼职从事公司安排工作以外的任何其他工作”的约定。公司收到举报后进行了调查,未能查实丁某在工作时间参与相关物品买卖合同的订立、履行等代购行为。公司找丁某核实情况时承诺:若丁某承认代购行为,就对其从轻处罚,只扣除部分绩效工资。基于公司的承诺,丁某承认了代购行为并提交了检讨书,随后,公司以检讨书为证据,认定丁某违约,单方解除了劳动合同。
(1)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分别评析丁某转发代购信息和公司以检讨书为证据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
(2)赠与合同和材料中提及的买卖合同,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分析“赠与合同”“买卖合同”两个概念外延的关系。
【解析】(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为材料分析类主观题,要求分别评析丁某转发代购信息和公司以检讨书为证据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主体是员工丁某和公司,要求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从劳动者的义务、合同的解除角度来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公司职员丁某在工作时间帮家人转发了几条代购信息→可联系丁某的行为的确违反了劳动纪律和全面履行劳动合同的原则。
有效信息②:公司承诺:若丁某承认代购行为,就对其从轻处罚,但随后,公司以检讨书为证据,认定丁某违约,单方解除了劳动合同→可联系公司言而无信,违背了诚实信用的原则,合同的一方当事人不得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否则承担违约责任。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为材料分析类主观题,要求分析“赠与合同”“买卖合同”两个概念外延的关系,需要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从概念外延的关系角度来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赠与合同和买卖合同的外延关系→可联系“合同”这个属概念中包含了“赠与合同”和“买卖合同”,并且该属概念的外延大于二者的外延之和,所以是反对关系。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答案】(1)
①丁某在工作时间从事与工作无关的私事,违反劳动纪律,没有全面履行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
②公司诱使丁某写检讨书承认其存在违反劳动合同的行为,但承诺从轻处罚,却最终单方解除了劳动合同,这违反了民法的诚实信用原则,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承担违约责任。
(2)(下列两个答案,答出任意一个即可)
答案一:反对关系。反对关系是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小于该属概念的外延。“赠与合同”和“买卖合同”包含在“合同”这个属概念中,并且二者的外延之和小于该属概念的外延,所以是反对关系。
答案二:不相容关系(全异关系)。如果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不具有相同部分,则为不相容关系(全异关系)。“赠与合同”和“买卖合同”在所指范围上不具有相同部分,所以是不相容关系(全异关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