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常州市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质量调研化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将选择题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卡的指定栏目内。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P-31 Cu-64一、单项选择题:共13题,每题3分,共39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 1981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核糖核酸。下列物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是A. 核酸 B. 磷酸 C. 核糖 D. 脱氧核糖2. 下列实验选用的实验药品正确的是A. 稀硫酸:去除锅炉内水垢 B. 浓硝酸:进行苯的硝化反应C. 浓硫酸:进行蔗糖的水解实验 D. 稀盐酸:清洗残留的试管3. 反应可用于燃煤烟气脱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的VSEPR模型为V形 B. 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形C. 第一电离能: D. 上述反应中作还原剂4. 实验室在如下图所示装置中制备乙酸乙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试管a中先加入浓硫酸,再加入乙醇和乙酸B. 试管b中的试剂为饱和NaOH溶液C. 试管b中的导管应伸入溶液液面以下D. 若改为酒精灯直接加热,则产物的纯度下降5. 石油加工时获得副产物,催化热解可同时回收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石油经分馏、催化裂化和裂解加工时,均主要发生化学变化B. 的形成可用电子式表示为C. (结构为)分子中含有非极性键,固态时为共价晶体D. 中键的形成可用电子云轮廓图表示为)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有效药物。科学家经历了用水、乙醇、乙醚提取青蒿素的过程,最终选用乙醚冷浸法提取青蒿素,并确定了其结构如下图左所示。进一步研究发现,将青蒿素选择性地还原成双氢青蒿素(结构如下图右),极大提高了治疗疟疾的效果。6.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分子为非极性分子 B. 乙醇与乙醚互为同系物C. 青蒿素中C原子轨道杂化类型均为 D. 双氢青蒿素比青蒿素多1个手性碳原子7. 下列有关研究青蒿素的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A. 通过萃取法可获得含青蒿素的提取液B. 通过元素分析仪可确定青蒿素的元素组成C. 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可确定青蒿素的分子式D. 通过X射线衍射可确定青蒿素的分子结构8. 可将青蒿素还原成双氢青蒿素。下列有关物质结构,性质或转化的推测不正确是A. 青蒿素中的对热不稳定 B. 双氢青蒿素能使淀粉KI溶液变监C. 双氢青蒿素水溶性优于青蒿素 D. 可用代替实现上述转化9. 甲酸在金属-有机胺催化剂作用下分解制氢的反应为,可能的反应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催化剂中的Pd带部分正电荷B. 步骤I有配位键形成C. 步骤III中每生成,转移电子的数目约为D 若以DCOOH代替HCOOH,则生成HD10. 某高分子冠醚PAB可识别碱金属铯离子,其合成方法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X分子中所有原子可在同一平面内 B. PAB没有固定的熔、沸点C. 该合成反应属于加聚反应 D. PAB的空腔直径与的直径接近11. 室温下,下列实验过程和现象能验证相应实验结论的是选项 实验过程和现象 实验结论A 向等质量的和固体中分别加入等体积蒸馏水,固体未完全溶解 溶解性:B 向粉末和Al粉的均匀混合物中插入点燃的Mg条,火星四射,有液态Fe从固体中流出 金属活动性:C 向溶液中滴入几滴新制氯水,溶液变为黄色 还原性:D 向溶液中滴入几滴饱和溶液,产生黑色沉淀 酸性:A. A B. B C. C D. D12. 室温下,用pH为6的缓冲溶液(和以一定比例组成的混合溶液)吸收烟气中的并进行资源化回收的过程如下图所示。经加热解吸后的溶液可以直接循环利用,实现全过程的连续稳定运行。已知:的电离平衡常数分别为、、,的电离平衡常数分别为,,的还原能力随酸性增强而减弱,通入所引起的溶液体积变化和水分挥发均可忽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pH为6的缓冲溶液中:B. 吸收和解吸时,主要发生反应:C. 当缓冲溶液吸收至溶液的时:D. 当缓冲溶液中越大,则烟气中的吸收效率越高13. CaO用于体系制工艺的主要反应(忽略其他副反应)为:一定压强下,体系达平衡后,气态物质中、和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在图示温度范围内,已完全反应)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反应的焓变B. 曲线表示平衡时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的变化C. 温度为时,向平衡体系中通入少量,重新达平衡后,增大D. 温度高于时,可能已经完全分解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61分。14. 以铜碲渣为原料制备单质碲(Te)并回收铜的过程如下:已知:①、;。② 。(1)原料铜碲渣主要成分为(晶胞结构如下所示),、等,“氧化酸浸”的浸出液中碲主要以形式存在,滤渣可用于提炼贵金属银。①晶胞中Te的配位数为_______。②酸浸时温度控制在左右,目的是_______。③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④滤渣中含银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2)“沉铜”时测得铜沉淀率随投入量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后续向沉铜后的溶液中加入溶液“还原”制得单质Te。①铜沉淀率随投入量的增大先增加后下降,原因是_______。②增大投入量,碲损失率略有增加的原因可用离子方程式解释为_______。(3)“热解”在氩气氛围中进行。实验测得升温过程中固体质量保留百分数(剩余固体质量与起始质量的比值)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温度在之间,剩余固体的质量保持恒定,此时获得的含铜固体产物为_______(填化学式)。15. 氯硝西泮(H)可用作镇静药物,其合成路线如下:已知:氨基易被氧化;可选择性地将羰基还原为羟基,但不影响苯环的结构。(1)A的碱性比D的_______(填“强”、“弱”或“无差别”)。(2)B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3)未直接使用“A→D”合成,而使用“A→B→C→D”三步的原因是_______。(4)整个合成路线中,与D→E的反应类型相同的步骤共有_______步(含D→E)。(5)G→H的反应需要经历G→X→H的过程,中间体X与G互为同分异构体。X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6)是某种抗血栓药物中间体。写出以和为原料制备该中间体的合成路线流程图_______(无机试剂和有机溶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干)。16. 用磷矿脱镁废液制备磷酸氢镁()的实验过程如下:(1)磷矿脱镁废液中主要含及少量、、和。①向废液中加入NaOH溶液调节pH为4.5,可达到、和的最佳沉淀效果。其中转化为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②将除杂净化后的清液控制在一定温度,加入MgO浆液搅拌即可获得磷酸氢镁固体。实验测得镁回收率(×100%)、产品纯度与反应后溶液pH关系如下图左所示。pH>6时,产品纯度随pH的增大而降低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③实验室采用如下图右所示装置对产品进行“抽滤”,操作时将固液混合物置于布氏漏斗中。与普通过滤相比,“抽滤”的优点是_______。(2)湿法磷酸(主要含及少量、)也常用作制备磷酸氢镁的原料。已知:①为强电解质;磷酸钡不溶于水,在常温下可溶于大多数酸。②、、的溶度积常数依次为、和。③磷酸氢镁体系的状态,结晶水合物的组成与原磷酸氢镁溶液中溶质的含量及温度关系如下图所示。为获得较高产率和纯度的,请补充完整下列实验方案:用比浊法测定湿法磷酸中的浓度后,在搅拌下向一定体积的湿法磷酸中_______,过滤,洗涤,低温干燥。(须使用的试剂:粉末,粉末,MgO浆液)(3)磷酸氢镁吸附沉淀法是处理氨氮(含或)废水新方法。下,调节pH值为9.5,磷酸氢镁可将废水中的氨氮转化为沉淀而除去。在上述实验条件下,向2L含氨氮(以N元素计)的废水中加入6.96g(摩尔质量为),理论上氨氮的去除率可达到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7.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重要的化工原料。(1)在无氧环境下,经催化脱氢制备时主要发生如下反应:i.ii.①反应i在_______(填“低温”,“高温”或“任何温度”)可自发进行。②随着反应的进行,转化率和产率均逐渐降低,原因是_______。(2)在高温下可分解制得乙烷:。实验测得,反应初始阶段的化学反应速率,其中为速率常数。①对于处于初始阶段的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A.增加甲烷浓度,v增大 B.增加浓度,v增大C.乙烷生成速率逐渐增大 D.降低反应温度,k减小②反应开始时的化学反应速率为。反应初始阶段,当甲烷转化率为α时的化学反应速率为,则_______(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3)在甲烷单加氧酶(s-mmo)作用下,与反应可制得,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①该过程中存在铁和氧元素之间电子转移的步骤有_______(填序号)。②该过程的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4)将溴化后再偶联可制得,反应原理如下:;。溴化时,部分会进一步溴化为,从而影响的产率。研究表明,可提高溴化生成的选择性,可能机理如下:;;;;;。已知:溴化生成的选择性可表示为。实际生产时,加入少量的即可提高的选择性,其原因为_______。常州市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质量调研化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将选择题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卡的指定栏目内。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P-31 Cu-64一、单项选择题:共13题,每题3分,共39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题答案】【答案】A【2题答案】【答案】B【3题答案】【答案】B【4题答案】【答案】D【5题答案】【答案】D【6~8题答案】【答案】6. D 7. C 8. D【9题答案】【答案】C【10题答案】【答案】A【11题答案】【答案】A【12题答案】【答案】B【13题答案】【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61分。【14题答案】【答案】(1) ①. 4 ②. 温度较低时反应速率较慢,但温度过高会加速分解 ③. ④.(2) ①. 增加,生成的沉淀增多,继续增大,生成的沉淀与反应生成而溶解 ②.(3)Cu【15题答案】【答案】(1)强 (2)酰胺基(3)保护氨基,防止硝化时被氧化,(同时酰胺基因空间位阻增大,有利于硝基在其对位发生取代)(4)6 (5)(6)【16题答案】【答案】(1) ①. ②. 增大,镁回收率变化不明显,部分转化为,部分转化为,不再溶解 ③. 减小抽滤瓶内压强,有利于加快过滤速率,且可使固体更干燥(2)边搅拌边加入计算量的粉末,再向其中加入粉末至不再产生沉淀,过滤,将滤液水浴加热至以上,边搅拌边加入MgO浆液,直至溶液pH值为6(3)【17题答案】【答案】(1) ①. 高温 ②. 反应ii中有积炭生成,随着生成的积炭逐渐增多,催化剂表面活性位点减少,催化性能降低,反应速率减慢(2) ①. AD ②.(3) ①. I,II,III ②.(4)消耗生成了,和最终也生成了,作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