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质量监测七年级历史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满分75分,考试时间7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 选择题(共30分)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1.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这首诗可用于研究( )A. 隋朝统一的条件 B. 科举制创立的作用C. 隋文帝励精图治 D. 大运河开凿的影响2. 唐太宗认为“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武则天劝农桑、薄赋敛、省力役;开元年间,唐玄宗锐意改革,选用贤才,兴利除弊,发展农业。他们的这些治国方略共同说明( )A. 唐朝商业的发展 B. 统治者选贤任能C. 统治者注重文教 D. 唐朝兴盛的原因3. “筒车形似纺轮,架设于溪流涧谷,借助水流冲击力,挽溪涧之水以灌农田,有利于水稻种植向丘陵山区扩展。”据此可知,筒车( )A. 沟通河道,排水泄洪 B. 节省人力,提高效率C. 设计精妙,便于深耕 D. 轻便灵巧,滑行自如4. 下表所示为对隋朝至盛唐社会生活变化的部分描述。据表可知,这一时期( )服饰文化 为便于妇女骑马,圆领长袍服装设计趋于流行饮食文化 每年立春时节,朝廷向高级官员发放葡萄酒,胡饼舞蹈文化 城市中人们对胡旋舞与胡腾舞钟爱有加A 社会风气开放多元 B. 城市生活日益丰富C. 民族差异逐渐消亡 D. 中外交往颇为密切5. 下图是唐朝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文稿中“乾元元年”,即公元758年,文稿追叙了常山太守颜杲卿父子一门在安禄山叛乱时,挺身而出,坚决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取义成仁之事。该文稿可印证的历史事件是( )A. 开元盛世 B. 安史之乱 C. 黄巢起义 D. 朱温灭唐6. 641年隆冬,二十四岁文成公主起程前往吐蕃。送亲队伍从长安出发,一路西行,除了携带着丰盛的嫁妆外,还带有大量的书籍、乐器、绢帛和粮食种子,随行成员中包括了大批文士、乐师和农技人员。文成公主人藏( )A. 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B. 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C. 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D. 有利于吐蕃政权的建立与巩固7. 贞观二十一年,唐太宗总结了自己能使四夷朝服归化的五条成功经验,其中一条即是“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这反映了唐太宗( )A. 开明的民族政策 B. 虚心纳谏的品德 C. 爱惜人才的心理 D. 开放的外交理念8. 历史兴趣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检索了关键词“天竺”“《大唐西域记》”“那烂陀寺”,他们研究的人物是( )A. 张骞 B. 玄奘 C. 鉴真 D. 崔致远9. 唐朝积极吸纳外来文化之精华,外国使节、留学生又把中华文明传播到世界各地。这体现了( )A 区域文明趋同发展 B. 中华文明推陈出新C. 文明的交流与互鉴 D. 中外文明一脉相承10. 历史漫画诙谐幽默,耐人寻味,往往能形象地反映一定的政治内涵。下图漫画反映出宋朝的政治特点是( )A. 外戚专权 B. 藩镇割据 C. 武将专权 D. 崇文抑武11. 北宋初年各地田赋不均,地主富豪相率隐田逃税,赋税负担都加在了中小地主和农民身上。针对这一问题,王安石实行( )A. 保甲法 B. 方田均税法 C. 青苗法 D. 募役法12. 下列表格中对于历史人物与事迹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 人物 事迹A. 阿骨打 统一契丹各部B. 耶律阿保机 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大金C. 元昊 称大夏国皇帝D. 忽必烈 统一蒙古草原A. A B. B C. C D. D13. 元朝统一后加强驿站建设,以保障中央政令的通行,“凡政令之敷 西逾于阗,北逾阴山,不知各几万里,驿传往来,不异内地。”这一做法( )A. 导致五代十国政权的更迭 B. 分化了中书省的职能C. 表明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D. 有利于加强地方管理14. 1974年,在泉州湾后渚港发掘了一搜南宋海船,该船由12道隔舱板将全船分成13个舱,所有的舱壁钩联十分严密,水密程度很高,提高了船体的安全性。这说明了当时( )A. 造船技术高超 B. 商业贸易繁荣 C. 对外交往频繁 D. 民族关系发展15. 人口的迁移见证了社会的变迁。下图为我国隋朝、唐朝、南宋南北方人口比例饼状图,这种变化反映了( )A. 南方战乱频繁 B. 经济重心南移 C. 北方相对安定 D. 城市生活繁荣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5分)本部分共4道大题,其中16题8分,17题10分,18题12分,19题15分,共45分。16. 隋唐盛世·气象万千。七年级(1)班同学开展项目化学习,请你参与完成。【项目名称】隋唐瑰宝·盛象万千【项目目标】通过举办策展活动,搜集史料,感受隋唐气象是当时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高度发达和自信的产物。【项目任务】任务一 一组同学以“隋唐遗珍·时代印记”为主题,整理了下列部分文物名片信息,准备布展。历史文物 ①含嘉仓粮窖遗址 ②敦煌莫高窟第445窟壁画中的曲辕犁 ③三彩釉陶载乐骆驼 ④彩绘仕女弈棋图文物物语 入选理由:含嘉仓粮窖遗址反映出隋唐时期粮食储备的丰富。众多的粮窖意味着当时农业生产发达,粮食产量充足,而大量的粮食储备是一个国家繁荣稳定、国力强盛的重要根基,这体现了隋唐在农业经济方面的成就。 人选理由: 入选理由: 入选理由:彩绘仕女弈棋图描绘了唐代仕女弈棋的场景,反映出当时开放包容的社会风气。画面线条流畅,质感逼真,赋彩凝重,仕女的动作和神情被刻画得惟妙惟肖,表现出作者较高的绘画技巧。文物信息 仓廪之实 国力根基 技术创新 社会进步 胡汉交融 艺韵卓绝 仕女闲情 社会风貌(1)请你根据上表中的相关信息,分别为②、③文物写出入选理由。任务二 二组同学以“科技文化·推陈出新”为主题,搜集了如下图文资料设计展览。①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②雕版印刷品《金刚经》 ③李白《将进酒》 ④孙思邈《千金方》 ⑤僧一行《大衍历》 ⑥杜甫《忆昔》 ⑦颜真卿《颜勤礼碑》(2)请将上面备选资料的序号填入下面对应的展板中,并据此为这一板面写出结语。前言 为了解隋唐科技与文化,再现繁荣盛世的景象,举办本展览。展览共分三个板块。 展板一 叹为观止·科技篇 展板二 诗意盎然·文学篇 展板三 妙笔丹青·书画篇结语:17. 制度革新·助推进步。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官员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掌控,选官不太注重才识,导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隋唐时期实行新的制度,中央采取考试办法选拔人才,相对公平些,有些“任人唯贤”的性质……——摘编自晁福林《中国古代史》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隋唐时期选官制度与魏晋南北朝相比有何变化?简述这些变化产生的影响。材料二 北宋初年以“分权制衡”为原则,改革中央及地方政府机构,加强对官僚机构的控制,从而为统一、稳定的政治局面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宋是如何践行“分权制衡”原则的?材料三 元朝同宋一样,把地方分成路、府、州、县,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所以行中书省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3)根据材料三,指出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创新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此制度的影响。18. 都城盛景·传递文明。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唐都长安城是我国封建时代城市建筑的集大成者,开创了唐以后各代都城的建设先例。其整体分为宫城、皇城、市(商业区)、坊(居住区),彼此区划泾渭分明,城内东西两市为专门的商业活动中心。城市街道形如棋盘,交通布局合理,城市绿化、美化严格讲究,面积约是同时期拜占庭帝国都城君士坦丁堡面积的7倍。——摘编自张东明《世界都城建设的里程碑》材料二 到宋代,都城东京的布局不再沿袭唐代前期都城的封闭式坊市制度,商人可以随处开设店铺,因而出现了一些新的商业街道和场所。街道两旁商店、旅舍、货摊林立,市场上的商品有来自各地的粮食、水产、牛羊、果品、酒、茶、纸、书籍、瓷器、药材、金银器、生产工具等……除白天营业外,还有夜市和晓市……市内还出现“瓦子”,里面有许多摊商,还有专供演出的圈子“勾栏”……——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等材料三 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郡……元朝先后开通了济州河、会通河、通惠河,大运河变成了以元大都为中心,贯通南北的河运。粮赋通过河运源源不断地运至通州。——摘编自高媛《隋朝大运河的修治及对后世经济发展的影响》大都“去江南极远,而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于江南”,旧有河道迂回曲折,水路转运诸多不便。世祖忽必烈采纳韩仲晖、郭守敬等人的建议,截弯取直,重新规划运河线路。将旧运河的中段东移到今山东境内,再修通京、津地区的河道,直达大都。——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等(1)根据材料一,简述唐都长安城的特点,并分析这些特点对当时城市发展有何意义。(2)根据材料二,提取北宋东京城商业发展的有关信息。(3)根据材料三,概括大运河从隋朝到元朝在空间分布上的变化,并归纳元代整修大运河的原因。(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加强城市建设对市民生活有什么好处?并为建设美好城市提出一点建议。19. 兼容并包·多元发展。隋唐宋元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阶段。【对比货币——感受时代变迁】(1)观察下列货币,指出从图一到图四,货币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变化产生的背景是什么?通过对比图一、图二、图三,你能得出什么历史现象?【诵读诗词——体会人物精神】(2)七年级历史兴趣小组同学准备编排一部关于岳飞的历史情景剧,请你根据下列诗词并结合所学知识,为岳飞制作一张剧目卡片。满江红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剧目:_____________ 人物:岳飞 事迹:_____________ 精神:_____________【论述观点——认识民族交融】(3)任选下列三个事例,围绕“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这一主题,确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类别 事例绘画 《步辇图》地图 澶渊之盟示意图、辽宋夏金时期的榷场分布图印章 宣政院印史料 《回回的形成》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质量监测七年级历史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满分75分,考试时间7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 选择题(共30分)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1题答案】【答案】D【2题答案】【答案】D【3题答案】【答案】B【4题答案】【答案】A【5题答案】【答案】B【6题答案】【答案】B【7题答案】【答案】A【8题答案】【答案】B【9题答案】【答案】C【10题答案】【答案】D【11题答案】【答案】B【12题答案】【答案】C【13题答案】【答案】D【14题答案】【答案】A【15题答案】【答案】B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5分)本部分共4道大题,其中16题8分,17题10分,18题12分,19题15分,共45分。【16题答案】【答案】(1)②:敦煌莫高窟第445窟壁画中的曲辕犁反映了唐朝农业经济繁荣,农业生产技术得到改进,发明并推广了曲辕犁这一重要的生产工具;曲辕犁设计精妙,轻便灵巧,操作时可自如地控制入土深浅,回转省力;适于精耕细作,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写出符合题意的任意一点即可)③:三彩釉陶载乐骆驼展现了唐代手工业的高超水平,是研究唐朝陶瓷制造工艺的重要实物史料;同时整件陶器呈现出浓厚的异域风情,反映了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也体现了各民族交往交融的空前盛况;等等。(写出符合题意的任意一点即可)(2)展板一:②④⑤;展板二:③⑥;展板三:①⑦(评分说明:多选、漏选、错选均不得分)结语:隋唐时期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领域成就斐然,且不断推陈出新,有很大建树,呈现出繁荣富强、开放的盛世景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们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等。(言之有理即可)【17题答案】【答案】(1)变化:选拔标准由家世门第到以真才实学为主;选拔方式变为通过分科考试选拔;选官权力由权贵转移到中央手中等。影响:加强了朝廷在选官上的权力;对社会阶层的流动起到积极作用;显著提高了整个官僚队伍的文化素养;推动了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等。(2)践行:军事上: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任用文臣管理军务,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分割宰相的权力。在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并实施三年任期制;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消除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3)创新:设行中书省管理地方;行省长官由中央官员担任。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成为我国省制的开端等。【18题答案】【答案】(1)特点:布局分区明确;街道规划整齐(形如棋盘),交通布局合理;绿化、美化讲究;规模宏伟(面积大)。(写出任意一点即可)意义:有助于城市有序管理;促进商业繁荣;展现大国都城风貌;等等。(写出任意一点即可)(2)信息:商业十分繁荣;商业活动已突破坊和市界限;早市和夜市进一步发展;出现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等等。(写出任意一点即可)(3)变化:隋朝时期以洛阳为中心,元朝时期以大都为中心;元朝运河截弯取直,从杭州直达大都。(写出任意一点即可)原因:南方经济比较发达,元朝需要靠水运来满足大都对南方的物资需求;旧有路线迂回曲折,水路转运不便。(写出任意一点即可)(4)好处:有助于促进就业,提高城市经济活力;有利于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等。(写出任意一点即可)建议:加强交通建设;进行布局合理规划;增加绿化面积;重视发展经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关注民生,提高便民服务;等等。(写出言之有理的任意一点即可)【19题答案】【答案】(1)变化:货币由金属货币向纸币演变。背景:商业的繁荣促进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金属货币携带不便。(写出任意一点即可)历史现象:契丹和西夏受到了中原王朝(或中原文化)的影响;契丹和西夏借鉴了中原王朝的货币形制、文字;民族交融不断加强;等等。(写出任意一点即可)(2)剧目:岳飞抗金。事迹:南宋初年,金军几次大举南下,岳飞率军北伐,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岳飞统率的“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并乘胜追击,迫使金军后撤;岳飞的部队纪律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人称“岳家军”;等等。(写出任意一点即可)精神:忠诚节义,正气凛然;关爱百姓,爱民如子;廉洁正直;尽忠报国;赏罚分明;身先士卒;等等。(写出任意一点即可)(3)观点: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促进国家发展。论述:唐朝阎立本绘制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唐太宗同意将文成公主嫁给他,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唐蕃的友好关系。北宋和辽订立“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宋辽间保持着和平局面,双方边境开设贸易场所“榷场”,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加深了各族人民的沟通与了解。元朝在中央设置宣政院管理西藏地区的军政事务,在西藏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屯驻军队,从此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权,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综上所述,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对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