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信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4月22日
2024-2025学年普通高中高一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化学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化学与环境、材料、能源、信息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神舟十八号返回舱使用的耐高温材料包括碳化硅等新型陶瓷
B. 研制的高效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 光导纤维具有通信容量大、抗干扰性能强等优点,其主要成分是硅单质
D. 《荀子·劝学》中记载“冰之为水,而寒于水”,说明冰的能量低于水,冰变为水属于吸热反应
2.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
B.
C.
D. 石英砂粗硅粗四氯化硅高纯硅
3. 如图是一种氢能的生产和利用的流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太阳能,氢能、天然气都属于新能源
B. 图中只涉及太阳能和电能的相互转化
C. 太阳能电池的供电原理与燃料电池相同
D. 氢气直接燃烧的能量转化效率要远低于燃料电池
4. 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用于铜与浓硫酸反应并检验气态产物 B.用于实验室制取
C.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D.比较S、C、Si的非金属性强弱
A. A B. B C. C D. D
5. 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能说明反应X2(g)+Y2(g) 2XY(g)已达到平衡的是
A. 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B. 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变化
C. XY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变 D. X2和Y2的消耗速率相等
6. 某温度下,在3L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A、B,发生反应,时生成的物质的量为(反应进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图中两曲线相交时,A的消耗速率等于的生成速率
B 化学计量数之比
C. 时,的转化率为
D.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7. 实验小组用形玻璃管等微型装置(如图)进行实验以验证的性质,①⑤处的试剂分别为固体、石蕊溶液、品红溶液、溴水、酸性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处出现气泡,体现了的氧化性
B ②③④⑤溶液均褪色,且褪色原理并不完全相同
C. ③处溶液褪色,用酒精灯加热后红色恢复
D. ①处用铜片替换也可以达到实验目的
8. 表示反应,在某温度时X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该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第6min后,反应停止
B. 当反应达到一定反应限度时,X的物质的量减少了0.85mol
C. 当达到平衡时,Z的浓度增加了0.85mol L-1
D. 若降低温度,v(正)减小,v(逆)增大
9. 氮的转化通过驱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支持生命活动,其失衡会引发水体富营养化、酸雨及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氮及其化合物在催化剂作用下的转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及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过程Ⅰ、Ⅱ均属于氮的固定
B. 由图可知,过程Ⅰ发生的总反应为放热反应
C. 过程Ⅱ中,在催化剂b表面被氧化的过程中没有能量变化
D. 过程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0.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光催化水分解,同时可以将温室气体转化为燃料气体。已知:质子交换膜可以使溶液中的和通过;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过程中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B. a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C. 工作时,电流由极经导线流向极
D. 当转化时,外电路中转移的电子数为
11. 已知X、Y、Z、M、N五种常见物质含有同一种元素,在一定条件下它们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 若Z为,则可能是
B. 若为,则可能是或单质
C. 若为单质,为硫酸盐,则可能是或
D. 若为、为、为单质,则生成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12. 亚硝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染料、医药、食品防腐等领域。工业上生产的流程之一如下:
已知:只有等体积、进入“吸收塔”才能获得高纯度的产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分解塔”中生成、各11.2L,需消耗相同条件下
B. “分解塔”中需控制一定的温度
C. 为提高产量,可以提高硝酸的浓度
D. 尾气中含有大量的,直接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
13. 为探究和对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甲同学设计了如左图所示的实验。查阅资料得知作分解的催化剂的反应原理如右图所示。关于该反应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左图所示的实验中,产生气泡的速率①>②,则一定说明比对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更好
B. 该反应过程中,M是,是
C. 在上述反应的两个过程中都作氧化剂
D. 生产过程要严格避免混入
14.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在烧瓶中加入红热的木炭和浓硝酸 烧瓶中产生红棕色气体 红热木炭和浓硝酸反应生成
B 铜与足量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冷却,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慢慢倒入适量蒸馏水 溶液呈蓝色 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铜
C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浓盐酸 产生的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原溶液中含有或
D 向装有溶液的①②两个烧杯中通入足量的,再分别通入和 ①②两个烧杯中均产生白色沉淀 ①中的白色沉淀为,②中的白色沉淀为
A. A B. B C. C D. 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 元素的“价类二维图”体现了化学变化之美。部分含硫、氮物质的类别与硫元素和氮元素化合价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电子式为________。
(2)下列推断合理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只有d、e、f、j、k属于电解质
B. a、b、c、g、i均可用排空气法收集
C. 将、同时通入含有的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D. 的浓溶液不能干燥气体、、,是因为其具有强氧化性
(3)以a为原料制备硝酸,第一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生产中用a的水溶液吸收少量,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4)在铁粉中加入足量的稀溶液,则对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5)在一定量的铜中加入的稀溶液,充分反应后有铜剩余,在混合物中加入几滴的稀溶液,铜继续溶解,请写出铜继续溶解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6)将单质放入的浓溶液并加热,生成和,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反应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16. 工业上以为原料制备化合物和,且尾气可以使用氨水吸收,流程如图所示。
(1)写出在空气中发生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俗称为肥田粉,是良好的氮肥
B. 物质的水溶液呈中性
C. 物质中显示负价
D. 物质和反应可以生成
(3)转化为时________(填“有”或“没有”)破坏共价键;下图是工业制硫酸过程中转化的设备“接触室”,处流出的气体是________。
(4)设计实验验证化合物B中含有元素:________(已知微溶于水,不考虑在浓酸中的溶解);写出实验过程中涉及的第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17. 回答下列问题:
(1)键能是表征化学键强度的物理量,可以用键断裂时所需能量的大小来衡量。从断键和成键的角度分析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化学键的键能如下表所示:
化学键 O=O H—O
键能 436 496 463
则生成可以放出________热量。
(2)下列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属于吸热反应的是________。
a.盐酸与烧碱溶液反应 b.
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d.高温煅烧石灰石使其分解
e.铝和盐酸反应 f.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分解
(3)A、B、C、D四种金属按下表中装置进行实验。
装置
现象 金属A不断溶解 C的质量增加 A上有气体产生
①装置甲溶液中的阴离子移向________(填“A”或“B”)极。
②装置乙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③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
(4)氢氧燃料电池被誉为氢能源汽车的心脏。某种氢氧燃料电池的内部结构如图所示。
已知左侧的电极反应式为,则右侧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消耗标准状况下时,外电路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
18. 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可用于制取硝酸和肥料。为增加氨的产量,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调控合成氨的反应条件和措施。
(1)某温度下,向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和,发生合成氨反应,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0 50 150 250 350
0 0.24 0.36 0.40 0.40
①0~50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平衡时的含量为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工业上恒温恒容时随反应的进行,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压强减小,当容器压强不变时说明已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容器中下列数据也不再变化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氨气的含量 b.气体的密度 c.和的物质的量之比
(2)某科研团队研制出“TM-LiH(TM表示过渡金属)”双催化剂体系,显著提高了在温和条件下氮气和氢气合成氨的效率,原理示意图如下:
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中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
②状态I中,氮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生成氮原子,需要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能量。
③补充完整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潜艇中使用的液氨-液氧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①电极a是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
②电解质溶液中向________(填“电极”或“电极”)移动。
③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④可以通过与反应来制得火箭燃料肼,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025年4月22日
2024-2025学年普通高中高一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化学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题答案】
【答案】A
【2题答案】
【答案】D
【3题答案】
【答案】D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C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C
【9题答案】
【答案】B
【10题答案】
【答案】B
【11题答案】
【答案】D
【12题答案】
【答案】C
【13题答案】
【答案】D
【14题答案】
【答案】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题答案】
【答案】(1) (2)C
(3) ①. ②.
(4)
(5)
(6) ①. ②.
【16题答案】
【答案】(1) (2)ACD
(3) ①. 有 ②. 、、
(4) ①. 取样,先加入足量的硝酸钡溶液,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证明存在氯元素 ②.
【17题答案】
【答案】(1)242 (2) ①. ②.
(3) ①. A ②. ③.
(4) ①. ②. (或)
【18题答案】
【答案】(1) ①. ②. 5.3 ③. a
(2) ①. ②. (极性)共价键 ③. 吸收 ④.
(3) ①. 负极 ②. 电极a ③. 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