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八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26讲电离平衡课件(共8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八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26讲电离平衡课件(共84张PPT)

资源简介

(共84张PPT)
第八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26讲 电离平衡
复习要点 1.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2.理解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3.理解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平衡,能利用电离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
第*页
考点1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A 基础知识重点疑难
1. 电离平衡的建立与特征
最大 
0 
> 
= 
小 
越大 

合成弱电解质分子 
电离 
(5)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可逆过程,可直接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分析电离平衡。以0.1 mol·L-1 CH3COOH溶液为例:
实例(稀溶液)
改变条件 平衡移
动方向 n(H+) c(H+) 导电能力 Ka
加水稀释① → 增大 减小② 减弱 不变
加入少量冰醋酸 → 增大 增大 增强 不变
增大
减弱
不变
增大
增大
增强
不变
实例(稀溶液)
改变条件 平衡移
动方向 n(H+) c(H+) 导电能力 Ka
通入HCl(g) ← 增大 增大 增强 不变
加NaOH(s)③ → 减小 减小 增强 不变
加入镁粉 → 减小 减小 增强 不变
升高温度 → 增大 增大 增强 增大
加入
CH3COONa(s) ← 减小 减小 增强 不变
增大
增大
增强
不变
减小
减小
增强
不变
减小
减小
增强
不变
增大
增大
增强
增大
减小
减小
增强
不变
笔记:①规律:加水稀释,平衡向微粒数目变多的方向移动;“减弱”含义:达到新平衡时浓度减小,注意Kw=c(H+) ·c(OH-)
②适用勒夏特列原理,注意“减弱”,加水稀释,平衡正移,但c(H+)减小
A. 25 ℃时,若测得0.01 mol·L-1NaR溶液pH=7,则HR是弱酸
B. 25 ℃时,若测得0.01 mol·L-1HR溶液pH>2且pH<7,则HR是弱酸
C. 25 ℃时,若测得HR溶液pH=a,取该溶液10.0 mL,加蒸馏水稀释至100.0 mL,测得pH=b,b-a<1,则HR是弱酸
D. 25 ℃时,若测得NaR溶液pH=a,取该溶液10.0 mL,升温至50 ℃,测得pH=b,a>b,则HR是弱酸
B
解析:25 ℃时,若测得0.01 mol·L-1 NaR溶液pH=7,可知NaR为强酸强碱盐,则HR为强酸,故A项错误。25 ℃时,若测得0.01 mol·L-1 HR溶液pH>2且pH<7,可知溶液中c(H+)<0.01 mol·L-1,所以HR未完全电离,HR为弱酸,故B项正确。假设HR为强酸,取pH=6的该溶液10.0 mL,加蒸馏水稀释至100.0 mL,此时溶液pH<7,即b-a<1时可能为强酸,故C项错误。假设HR为强酸,则NaR为强酸强碱盐,溶液呈中性,升温至50 ℃,促进水的电离,水的离子积常数增大,pH减小,故D项错误。
①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盐酸与CH3COOH溶液和足量锌反应,根据产生氢气的多少
②用CH3COOH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很暗
③等c(H+)、等体积的盐酸与CH3COOH溶液和足量锌反应,CH3COOH放出的氢气较多
④0.1 mol·L-1 CH3COOH溶液的c(H+)=1.0×10-2 mol·L-1
⑤CH3COONa和H3PO4反应,生成CH3COOH
①②
解析:①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盐酸与CH3COOH溶液中一元酸的物质的量相同,和足量锌反应,产生氢气一样多,故无法判断酸的强弱。②中未指明浓度,也没有参照物,不能说明问题。③说明电离前,n(CH3COOH)>n(HCl),故CH3COOH的电离程度比盐酸小,是弱电解质。④中c(H+)<c(CH3COOH),说明CH3COOH部分电离,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是弱电解质。⑤中的H3PO4为中强酸,H3PO4能与CH3COONa反应生成CH3COOH,酸性H3PO4>CH3COOH,说明CH3COOH为弱电解质。
解题感悟
弱电解质的判断方法
(1)根据电离不完全
现有0.1 mol·L-1 CH3COOH溶液和0.1 mol·L-1 HCl溶液:
①用pH试纸测定:pH>1,可证明CH3COOH为弱电解质。
②做导电性实验:CH3COOH溶液导电性较弱,可证明CH3COOH为弱电解质。
③分别加入等量纯度、颗粒大小均相同的锌粒(或碳酸钙):在CH3COOH溶液中刚开始反应速率较慢,可证明CH3COOH为弱电解质。
(2)根据存在电离平衡
现有CH3COOH溶液:
①稍微加热:测得其pH变小,可证明CH3COOH为弱电解质。
②加入CH3COONH4(s):测得溶液pH变大,可证明CH3COOH为弱电解质。
③测定其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反应热:生成1 mol水反应热数值小于盐酸和氢氧化钠的中和热,可证明CH3COOH为弱电解质。
④将pH=5的醋酸溶液稀释10倍:测得其pH<6,说明CH3COOH为弱电解质。
(3)根据酸碱中和
等pH、等体积的CH3COOH溶液和HCl溶液
CH3COOH消耗的碱的量更多,可证明CH3COOH为弱电解质
(4)根据正盐溶液的酸碱性
CH3COONa溶液
pH>7,则可证明CH3COOH为弱电解质


题组二 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
①NH4Cl固体 ②硫酸 ③NaOH固体 ④水
⑤加热 ⑥加入少量MgSO4固体
A. ①②③⑤ B. ③⑥ C. ③ D. ③⑤
C
B. pH=5的废水中c(HCOO-)∶c(HCOOH)=18
C. 废水初始pH<2.4,随pH下降,甲酸的电离被抑制,与R3NH+作用的HCOO-数目减少
D. 废水初始pH>5,离子交换树脂活性成分主要以R3NH+形态存在
D
第*页
考点2 电离平衡常数
A 基础知识重点疑难
1. 电离平衡常数
(2)表达式
①一元弱酸和弱碱
一元弱酸HA 一元弱碱BOH
电离
方程式
电离常数表达式
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 
分子浓度 
②多元弱酸(以H2CO3为例)
第一步电离 第二步电离
电离方程式
电离常数表达式
电离常数关系 Ka1  > Ka2
> 
(3)特点
①电离平衡常数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升高温度,K值增大。
②电离平衡常数反映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K越大,表示弱电解质越易电离,酸性或碱性越强。
笔记:(2024北京)依据一元弱酸的Ka,可推断它们同温度同浓度稀溶液的pH大小(√)
(4)电离平衡常数五大应用
①判断酸(碱)性强弱:电离常数越大,酸性(碱性)越强。
②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电离常数越大,对应盐的水解程度越弱①,盐溶液的酸(碱)性越弱,如Ka(CH3COOH)>Ka(HCN),则水解程度CN->CH3COO-,相同浓度下溶液碱性NaCN>CH3COONa。
③判断酸式盐、酸(碱)与盐混合溶液的酸碱性。如NaHSO3溶液,Ka2(H2SO3)> . ②,则NaHSO3溶液显酸性;再如等浓度的HCN和NaCN溶液,Ka(HCN)<Kh(CN.-),则混合溶液显碱性。
④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一般符合“强酸制弱酸③”规律。
笔记:①盐类水解规律: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
2. 电离度
(1)概念
在一定条件下的弱电解质达到电离平衡时,已经电离的电解质分子数占原电解质分子总数的百分比。
(2)表示方法
α①= ×100%,
笔记:①相当于化学平衡中的平衡转化率,受平衡移动影响

小 
大 
3. 电离度、电离常数的计算
(1)电离常数(Ka)与电离度(α)①的关系(以一元弱酸HA为例)
笔记:①(2022浙江1月)已知25 ℃时二元酸H2A的Ka1=1.3×10-7,Ka2=7.1×10-15,向0.1 mol ·L-1的H2A溶液中通入HCl气体(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至pH=3,则H2A的电离度为   。 (提示:0.013%)
(2)根据中和滴定图像和弱碱的电离常数计算弱碱的浓度
25 ℃时,用0.01 mol·L-1盐酸滴定10 mL a mol·L-1氨水,盐酸的体积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
(3)分布系数图像中K的计算
①一元弱酸(以CH3COOH为例)

交点:c(CH3COO-)=c(CH3COOH),故Ka=c(H+)=10-4.76。
②二元弱酸(以草酸H2C2O4为例)

笔记:①关注曲线交点计算K
②(1)利用H2C2O4电离与pH关系分析曲线代表的微粒
4. 学会解题
D
A. 曲线M表示δ(CHCl2COO-)~pH的变化关系
B. 若酸的初始浓度为0.10 mol·L-1,则a点对应的溶液
中有c(H+)=c(CHCl2COO-)+c(OH-)
C. CH2ClCOOH的电离常数Ka=10-1.3
解析:
笔记:①Cl的电负性大于H的电负性,则—CHCl2的极性大于—CH2Cl的极性,导致CHCl2COOH的酸性大于CH2ClCOOH的酸性,则CHCl2COOH溶液中的δ(CHCl2COO-)大于CH2ClCOOH溶液中的δ(CH2ClCOO-),则曲线M表示δ(CH2ClCOO-)~pH的变化关系,A项错误
②由于CH2ClCOOH与CHCl2COOH均为弱酸,当初始浓度为0.10 mol·L-1时,pH>1,而a点溶液的pH=1,故需外加酸使pH减小,题给关系式中缺少外加酸中阴离子的浓度,B项错误
④pH=2.08时,δ(CHCl2COO-)=0.85,δ(CH2ClCOO-)=0.15,则CH2ClCOOH与CHCl2COOH的电离度之比为0.15∶0.85,D项正确
B 题组集训提升能力
题组一 电离平衡常数、电离度的理解及其应用
a.电离平衡常数、电离度的理解
酸 HX HY HZ
浓度/(mol·L-1) 0.12 0.2 1 1 1
电离度 0.25 0.2 0.1 0.3 0.5
电离常数 K1 K2 K3 K4 K5
A. 在相同温度下,从HX的数据可以说明:弱电解质溶液的浓度越小,电离度越大,且K1>K2>K3
C. 表格中三种浓度的HX溶液中,从左至右c(X-)逐渐减小
D. 在相同温度下,电离常数:K5>K4>K3
答案:D
B
c.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
3. 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
弱酸 HCOOH H2S H2CO3 HClO
电离平衡常数(25 ℃) Ka=1.77×10-4 Ka1=1.1×10-7
Ka2=1.3×10-13 Ka1=4.5×10-7
Ka2=4.7×10-11 Ka=4.0×10-8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HCOOH>H2CO3>
H2S>HClO
①②④ 
解题感悟
电离平衡常数的“三个要点”
(1)影响因素:只与温度有关,不受浓度、酸碱性的影响。
(2)特点:多元弱酸逐级电离,则相应的电离平衡常数:Ka1 Ka2 ……
(3)应用:相同条件下,电离平衡常数越大,电离程度越大,溶液酸(碱)性越强,对应盐的水解程度越小,盐溶液的碱(酸)性越弱。
10 
4.2×10-7 
C
题组三 电离平衡常数、电离度图像类计算
A. 线Ⅱ表示CH3COOH的变化情况
B. 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Ka=10-n
D. pH=10时,c(Ag+)+c(CH3COOAg)=0.08 mol·L-1
7. (2024·广东化学)在非水溶剂中研究弱酸的电离平衡具有重要科学价值。一定温度下,某研究组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两种一元弱酸HX(X为A或B)在某非水溶剂中的Ka。
a.选择合适的指示剂HIn,Ka(HIn)=3.6×10-20;其钾盐为KIn。
已知:该溶剂本身不电离,钾盐在该溶剂中完全电离。
(1)计算Ka(HA)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在该溶剂中,Ka(HB)     Ka(HA);Ka(H
B)     (填“>”“<”或“=”)Ka(HIn)。
4.0×10-21


解题感悟
“凑常数”法解决电离平衡常数相关计算问题
(1)利用电离平衡常数计算粒子浓度的值(或比值)
充分利用电离平衡常数、水的离子积等表达式进行变形整理,将某些粒子的浓度比值乘或除以某种粒子的浓度,将会转化为常数,计算更简洁方便。
(2)利用图像计算电离平衡常数
关注图像的交点,表明曲线各自对应的粒子浓度相等,可以代入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中,进而简化计算。
第*页
限时跟踪检测
A. 0.1 mol·L-1的氨水中c(OH-)<0.1 mol·L-1
C. 相同条件下,浓度均为0.1 mol·L-1的NaOH溶液和氨水,氨水的导电能力弱
D. 0.1 mol·L-1的氨水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常温下,0.001 mol·L-1 二甲胺溶液的pH=11
B. 往二甲胺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会抑制二甲胺的电离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25 ℃时,等浓度的NaA和NaB两溶液,水的电离程度前者小于后者
B. 25 ℃时,pH相等的NaA和NaB两溶液,c(A-)·c(HB)>c(B-)·c(HA)
C. 25 ℃时,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A和HB两溶液加水稀释10倍后,电离度α(HA)<α(HB)
D. 25 ℃时,c(A-)和c(B-)相等的两种酸溶液pH相等,混合后pH不变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5. (2025·凉山检测)弱酸、弱碱的电离都比较弱,已知25 ℃时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如表:
化学式 CH3COOH H2CO3 H2SO3
Ka 1.8×10-5 Ka1=4.3×10-7
Ka2=5.6×10-11 Ka1=1.5×10-2
Ka2=1.0×10-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B. 25 ℃时,0.1 mol·L-1 Na2SO3溶液的pH约等于10(忽略二级水解和H2O的电离)
C. 25 ℃时,向0.1 mol·L-1 CH3COONa溶液中通入HCl气体至pH=7(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c(Na+)>c(Cl-)>c(CH3COOH)
答案: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选项 实验操作 结论
A 加热醋酸水溶液(忽略溶质的挥发) 溶液的导电能力、HAc的电离程度均增大
B 常温下测得NH4Ac水溶液pH=7.0 NH4Ac溶于水不发生水解
C 加入NaOH溶液与醋酸溶液恰好中和 中和后:c(Na+)=c(Ac-)+c(HAc)
D 常温下,HAc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测得溶液pH为4.76 反应后:c(Ac-)=c(HAc)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B. 滴入NaOH溶液至中性:c(Na+)=c(HX-)+c(X2-)
D. V[NaOH(aq)]=25 mL时,混合溶液呈碱性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H3PO3的结构简式为
B. a点水电离出的c(OH-)=1×10-7.4 mol·L-1
D. b点时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为50 mL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该温度下的Kw=1×10-14
B. 该温度下Ka1(H2CrO4)的数量级为10-1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B. 乙二胺的电离平衡常数Kb2=10-7.8
C. M点对应溶液的pH=8.8
D. P3对应的溶液中c(H+)=c(RH+)+c(R)+c(OH-)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1. 已知:
酸 H2C2O4 HF H2CO3 H3BO3
电离平衡常数 Ka1=5.9×10-2
Ka2=6.4×10-5 未知 Ka1=4.2×10-7
Ka2=5.6×10-11 Ka=5.8×10-10
(1)为了证明HF是弱酸,甲、乙、丙三名同学分别设计以下实验进行探究。
红色变浅 
小于6 
1.1×10-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25 ℃时,调节2.0×10-3 mol·L-1氢氟酸水溶液的pH(忽略体积变化),得到c(HF)、c(F-)与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请结合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1 
10
-3.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2. (2025·泰安模拟)溶液的酸碱性是影响物质性质的重要因素。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常温下某些弱酸和NH3·H2O的电离常数如表:
化学式 CH3COOH HSCN HCN HClO
电离常数 1.8×10-5 1.3×10-1 4.9×10-10 3.0×10-8
化学式 H2CO3 NH3·H2O
电离常数 Ka1=4.4×10-7
Ka2=4.7×10-11 1.75×10-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②25 ℃时,将20 mL 1 mol·L-1CH3COOH溶液和20 mL 1 mol·L-1HSCN溶液分别与20 mL 1 mol·L-1NaHCO3溶液混合,在图中画出产生的CO2气体体积(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并注明对应酸的化学式。
碱性 
1.3×10-3 
第12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