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课时 坚持改革开放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辉煌成就,增强热爱党、拥护党的意识,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责任意识:通过改革开放前后的对比,体悟我国的发展变化,关心社会,关注国家发展。学习 线索 本课时设两目。第一目是“改革开放促发展”,主要讲了改革开放是实现强国富民目标的伟大革命,改革开放为什么促进发展、改革开放怎样促进发展。第二目是“中国腾飞谱新篇”,主要讲了改革开放促进中国腾飞的表现(即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而中国腾飞又进一步证明了改革开放的重要性,也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重点 难点 重点: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和成就。 难点:改革开放促进发展的原因。教法 学法 以体验式、案例式、启发式为主,结合社会热点设置问题进行探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导 与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方式一:播放视频,导入新课(见课件) 播放视频《深圳经济特区巨变》,让学生了解深圳改革开放40多年发生的巨大变化,引导学生思考深圳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知道深圳取得巨大成就的最大推动力是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从而导入新课。 方式二:情境导入 让学生阅读教材P2《运用你的经验》有关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回答问题:为什么学校面貌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教师总结,导入新课。 教师随笔二、自主学习 提示:阅读教材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尝试着在教材上找出问题的要点。 1.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带领中国人民走上强国富民之路的 2.改革开放这一伟大革命带来哪些变化 3.改革开放是怎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 4.中国经济腾飞表现在哪些方面(改革开放的成就) 5.中国的腾飞证明了什么(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三、探究平台 探究一:改革开放促发展 1.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展示鸦片战争、戊戌变法、五四运动有关图片,让学生了解这些图片所反映的事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见课件) 学生思考:结合上述事件,说说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教师点拨:近代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强国富民成为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发生历史性变化的三个阶段。 在时间轴上列出1949年、1956年、1978年三个时间节点。(见课件) 学生思考:在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上述时间节点的代表性事件分别是什么 这些事件对我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教师点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民族站起来;1956年,确导 与 学 过 程 立社会主义制度→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3.开启改革开放征程的历史性事件。 展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党的工作重心进行战略转移的有关材料。(见课件) 学生思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我国历史上具有怎样的划时代意义 教师点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 4.改革开放的开始及全面推行。 出示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18位农民签下土地承包“契约”的照片。(见课件) 学生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和教材有关知识,说说我国的改革是怎样逐步推开的。 教师点拨:我国改革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国人民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5.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及其意义。 展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有关图片。(见课件) 学生思考:上述图片体现了我国逐步确立了哪些基本经济制度 这些制度为什么能够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教师点拨:(1)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2)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 6.“四个尊重”已成为社会共识。 展示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政策及部分省市的奖励措施的有关材料。(见课件) 学生讨论: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说明了什么 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教师点拨:(1)说明的问题: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2)意义:对人才进行奖励,有利于调动他们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7.指导学生对“改革开放促进发展”的知识进行归纳。 学生讨论:改革开放为何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教师点拨:(1)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逐步确立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2)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 探究二:中国腾飞谱新篇 1.改革开放取得成就。 (1)出示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图片。(见课件) 在学生观察图片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归纳,得出结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2)出示改革开放以来居民收入、城乡就业、社会保障情况的有关图片,指导学生感悟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民生状况不断改善。 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归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 教师随笔导 与 学 过 程 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最后得出结论: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3)出示2024年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发展和拉动世界经济增长有关材料。(见课件) 让学生思考上述材料体现的道理。 学生讨论:上述材料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世界有什么重要影响 教师点拨: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2.中国腾飞的体现。 上面从三个角度说明了中国取得的成就,即中国腾飞的体现,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对中国腾飞的体现进行归纳。 教师归纳:中国腾飞体现在:(1)改革开放深刻改变了中国:①综合国力:坚持改革开放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中国的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及民生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②人民生活: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2)改革开放深刻影响着世界: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3.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学生讨论:结合改革开放带来中国腾飞,谈谈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教师点拨:(1)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2)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3)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4)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4.新时代的强国之路。 改革开放就是为了实现强国富民的目标,引导学生思考:进入新时代,我国的强国之路是什么。 学生思考: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进入新时代,党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怎样的强国之路 教师点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路。 教师随笔四、学习达标训练(见课件)要点 梳理教学 反思 示例:本课时通过展示丰富的材料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学生通过自读教材、分组讨论等方式,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掌握了改革开放有关知识,增强了国家认同感。但因受课堂学习时间限制,本课时还有一些关于改革开放的重大热点材料问题未能全面展示,可在其他时间向学生介绍,让学生加强对我国改革开放的了解并思考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