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2张PPT)第2节 密 度第1课时 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1.大量的实验表明:同种物质组成的实心物体,质量跟体积之比 相等 ,即质量跟体积 成正比 ;不同物质组成的实心物体,质量跟体积之比一般是 不同的 ,也就是说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与 物质的种类 有关。 相等 成正比 不同的 物质的种类 2.下列能正确反映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的是 ( B ) A B C D B 密度3.酒精的密度是0.8×103 kg/m3,读作 0.8×103千克每立方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1 m3酒精的质量是 0.8×103 kg 。一瓶酒精 若倒掉一半,则剩下酒精的密度 不变 。 0.8×103千克每立方 1 m3酒精的质量是 0.8×103 kg 不变 4.气凝胶是一种在航天领域广泛使用的新材料,如图所示的是某种气凝胶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则其密度为 3 kg/m3。假设建造一座宇宙空间站需使用气凝胶400 m3,则这些气凝胶的质量是 1 200 kg。 第4题图 3 1 200 5.关于密度公式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不同种类的物质,其密度一定不同B.只要物质种类不变,任何条件下它的密度都不改变C.根据公式ρ=可知,物质的密度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跟物体的体积成反比D.对于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实心物体,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D 6.如图所示,图甲是密度—体积图像,图乙是密度—质量图像,图丙是质量—体积图像。分析图甲、图乙可知,同种物质的密度与 体积 和 质量 无关;分析图丙可知,物质a与物质b的密度大小关系为ρa > ρb。 第6题图体积 质量 > 7.科学家发现了9颗位于宜居带(适合生命存在的区域)的行星。若宜居带中某颗行星的质量约为地球的6倍,体积为地球的8倍,则它的密度与地球的密度之比约为 3∶4 。(行星与地球均看作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 8.科技小组测出甲、乙、丙三个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并将数据描绘在V-m图中,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A.甲物体的密度为0.5 g/cm3B.无法得出乙物体的密度C.甲物体的密度比丙物体的密度小D.乙物体的密度比丙物体的密度大第8题图 3∶4 D 9.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ρ甲、ρ乙、ρ丙、ρ水分别代表甲、乙、丙和水的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ρ水=1.0×1kg/m3)( C )A.ρ丙>ρ乙>ρ甲且ρ甲>ρ水B.ρ甲>ρ乙>ρ丙且ρ丙>ρ水C.ρ甲>ρ乙>ρ丙且ρ乙=ρ水D.ρ乙>ρ丙>ρ甲且ρ甲<ρ水第9题图 C 10.如图所示的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A.ρ甲>ρ乙B.ρ乙=0.5×103 kg/m3C.若V甲=V乙,则m甲D.若m甲=m乙,则V甲第10题图 C 11.通过实验得到的a、b、c三个实心体的m-V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B )A.a物质的密度最大B.a物质的密度是c的两倍C.b物质的密度是1.0×1kg/m3D.物质a组成的实心物体,质量越大,体积越大第11题图 B 12.阅读图表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常温常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3) 金 19.3×103 水银 13.6×103铁 7.9×103 纯水 1.0×103冰(0 ℃) 0.9×103 汽油 0.71×103蜡 0.9×103 酒精 0.8×103A.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B.体积相同的汽油和酒精,汽油的质量大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一般不同D.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C 13.为了探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在实验中测得下列4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 序号 物体 质量 m/g 体积 V/cm31 铝块1 54 20 2.72 铝块2 108 40 2.73 松木块1 108 216 4 松木块2 10 20 0.5(1)表中的空格应填 0.5 ,比较第1、2次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只要是同种物质,它的质量跟它的体积的比值 相同 。 (2)比较第2、3次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 不同 。 (3)比较第1、4次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 不同 。 0.5 相同 不同 不同 14.核心素养·科学探究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物理属性。同学们找来大小不同的蜡块和干松木做实验,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 序号 蜡块 干松木 体积V/cm3 质量m/g 体积V/cm3 质量m/g① 10 9 10 5② 20 18 20 10③ 30 27 30 15④ 40 36 40 20第14题图(1)在如图所示的方格纸中,用图线分别把蜡块和干松木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情况表示出来。(2)分析图、表可知,由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相同 ;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 不同 。(均选填“相同”或“不同”) 相同 不同 (3)在物理学上,通常用 密度 来表示物质的这种属性。 (4)本实验测量多组数据的目的是 得出普遍规律,防止偶然性 。 密度 得出普遍规律,防止偶然性 第2课时 密度的计算密度的计算1.一块体积是0.1m3的金属块,质量是780 kg,那么该金属块的密度是 7.8×103 kg/m3。 7.8×103 2.小明买了一满杯不加冰的可乐,随手放在电子秤上测得整杯的质量为250 g,喝掉可乐后测得空杯的质量为50 g,然后再装满水测得总质量为300 g,则这个杯子能装可乐 250 mL,可乐的密度为 0.8 g/cm3。(ρ水=1.0 g/cm3) 3.甲、乙两种液体的体积之比为3∶2,质量之比为1∶2,则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之比为 1∶3 。 250 0.8 1∶3 4.如图所示的是乌鸦喝水的故事。若瓶子的容积为500 mL,装有0.2 kg 的水,则乌鸦投入其中的石块的体积是 300 cm3。已知石块的密度为2.6×103 kg/m3,则石块的质量是 780 g。(ρ水=1.0×103 kg/m3) 第4题图 300 780 5.小明把装有450 mL纯净水的容器放进冰箱,当容器里的水全部变成冰以后,冰的质量是 450 g,该过程中体积变化了 50 cm3。(ρ水=1.0×103 kg/m3,ρ冰=0.9×103 kg/m3) 6.一包A4复印纸共500张,小吴用刻度尺测出这包复印纸的厚度为5 cm,则一张A4复印纸的厚度为 0.01 cm。这种A4复印纸的质量规格是80 g/m2,开始小吴以为这就是纸的密度,后来经询问才知道这是A4复印纸每平方米的质量是80 g的意思。该A4复印纸的密度为 0.8×103 kg/m3。 450 50 0.01 0.8×103 7.【2024·四川】如图所示的是甲、乙、丙三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则ρ甲 > (选填“>”“<”或“=”)ρ乙,ρ丙= 0.5×103 kg/m3。 第7题图 > 0.5×1038.如图甲所示的是水的密度在0~10 ℃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图乙是北方冬天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根据图像及水的其他性质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C )A.温度为4 ℃时,水的密度最大B.在0~4 ℃范围内,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C.图乙中从上至下A、B、C、D、E处的温度分别为 4 ℃、3 ℃、2 ℃、1 ℃、0 ℃D.如果没有水的反常膨胀,湖底和表面的水可能同时结冰,水中生物很难越冬 C 9.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请根据下表中的一些气体的密度估算你所在的教室里空气的质量,合理的是 ( B )一些气体的密度(0 ℃,1个标准大气压)物质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氢气密度/ (kg·m-3) 1.25 1.43 1.98 0.09A.20 kg B.200 kg C.1 000 kg D.2.0×105 kg B 10.不同材料组成的a、b、c三个实心物体,它们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第10题图A.三者的密度关系是ρa>ρb>ρcB.a的密度是b的两倍C.若将b的质量减半,则它的密度变为0.5×103 kg/m3D.若将c的体积增大到4×103 m3,则它的密度不变 D 11.由同种金属材料制成的甲、乙两个正方体,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80 g和210 g,体积分别为20 cm3和30 cm3。这两个正方体中,如果有一个是实心的,那么 ( B )A.甲是实心的,金属材料的密度是7 g/cm3B.甲是实心的,金属材料的密度是9 g/cm3C.乙是实心的,金属材料的密度是7 g/cm3D.乙是实心的,金属材料的密度是9 g/cm3 B 12.甲、乙两种金属的密度分别是ρ甲、ρ乙。由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金属制成合金,假设体积不变,请推导该合金的密度表达式为ρ=。解:甲、乙两种金属的密度分别是ρ甲、ρ乙,由质量相同(为m)的甲、乙两种金属制成合金,则甲、乙两种金属的体积V甲=,合金的总体积V总=V甲+V乙=,合金的密度ρ=。13.用一只杯子盛某种液体,测得液体的体积V和液体与杯子的总质量m的关系如图所示。(1)杯子的质量是多少 (2)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3)若在这只杯子里装60 mL的该种液体,则液体与杯子的总质量为多少 第13题图解:(1)由图可知,当液体的体积为0时,即没有液体时,质量为40 g,则杯子的质量m0=40 g。(2)由图可知,当液体的体积为50 cm3时,液体的质量为100 g-40 g=60 g,则液体的密度ρ==1.2 g/cm3。(3)当液体的体积为60 cm3时,液体的质量m'=ρV'=1.2 g/cm3×60 cm3=72 g,液体与杯子的总质量m总=m'+m0=72 g+40 g=112 g=0.112 kg。答:(1)杯子的质量是40 g。(2)该液体的密度是1.2 g/cm3。(3)液体与杯子的总质量为0.112 kg。(共15张PPT)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第1节 质 量质量1.物体所含 物质的多少 叫作质量。质量的基本单位是 千克 。请在下列各物体的质量数值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 (1)一瓶矿泉水的质量约为500 g 。 (2)一辆自行车的质量约为25 kg 。 (3)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 kg 。 (4)一辆满载货物的汽车的质量约为4.8 t 。 物质的多少 千克 g kg kg t 2.核心素养·物理观念关于物体的质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A.将一根铝棒从赤道带到北极,由于位置变了,其质量也变了B.把一块铜块压成铜片,其形状变了,质量也变了C.一块冰熔化成水,其状态变了,质量也变了D.一块铁块的温度由20 ℃升高到70 ℃,其温度升高了,但质量没变D质量的测量工具3.下列日常生活、生产实践中用来测量质量的工具中,“称量”最大的是 ( D )A B C D D 托盘天平的使用4.【2024·安徽】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一物块的质量。他按照正确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当天平横梁水平平衡时,右盘内的砝码情况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物块的质量为 61 g。 第4题图 61 5.关于托盘天平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称量前,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B.称量时,物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C.称量时,若横梁不水平平衡,则应调节平衡螺母D.读数时,被测物体的质量与砝码的质量一定相等 A 6.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下列步骤中不必要的是 ( D )A.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的实验台上B.调节天平横梁水平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C.称量时,左盘应放置被称量的物体,右盘放置砝码D.判断天平横梁是否水平平衡,一定要等指针静止下来 D 7.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 D )A.2.5 t=2.5 t×1 000 kg=2 500 kgB.2.5 t=2.5×1 000=2 500 kgC.2.5 t=2.5 t×1 000=2 500 kgD.2.5 t=2.5×1 000 kg=2 500 kg D 8.核心素养·科学思维天平是较准确的测量工具,在测量时需要规范操作。以下是小明测量物体的质量的过程,请你判断他测量的结果是否存在偏差,并注明测量结果的具体情况。(均选填“偏大”“偏小”或“准确”)(1)在游码未归零的情况下天平被调节成横梁水平平衡,接下来的测量均合理,则测量结果 偏大 。 (2)调节横梁水平平衡时,指针偏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就开始测量,其他步骤均合理,则测量结果 偏小 。 偏大 偏小 (3)小明规范地调节横梁水平平衡,而且测量操作也是规范的,但所选择的砝码中有一个缺损了一小块,则测量结果 偏大 。 (4)小明在天平的左盘中放上一张纸后,调节天平横梁水平平衡,接下来他将物体放在左盘的纸上,在右盘放入砝码,并调节游码使天平横梁再次水平平衡,则测量结果 准确 。 偏大 准确 9.用天平测出质量为100 g的水,步骤有:a.使天平的横梁水平平衡。b.往右盘加入100 g的砝码。c.把空玻璃杯放在天平的左盘上,往右盘加砝码以及移动游码,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d.在空玻璃杯中慢慢注入水使横梁水平平衡,此时玻璃杯中水的质量就是100 g。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 C )A.a→b→c→d B.a→c→d→bC.a→c→b→d D.a→d→c→b C 10.小明使用天平测小石块的质量。测量前,他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进行横梁水平平衡的调节。调节完成后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第10题图(1)请你指出小明调节横梁水平平衡的过程中遗漏的操作步骤: 游码调零 。 (2)完成遗漏的操作步骤后,为了调节横梁水平平衡,他需向 右 (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中央刻度线或在中央刻度线两侧等幅摆动。 (3)调节横梁水平平衡后,小明将小石块放在左盘,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水平平衡。这时右盘中的砝码情况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 78.4 g。 游码调零右 78.4 11.创新考法·实验设计学习了“质量”一节后,小明产生了这样一个疑问:物体的质量与其形状是否有关呢 为此,爱动脑筋的小明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他选用了一块橡皮泥作为被探究的物体,将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用天平分别测出其质量,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橡皮泥的形状 长方体 圆柱体 圆环形 碎块橡皮泥的质量m/g 28 28 28 28(1)小明实验时选用橡皮泥作为实验材料,选用这种材料的好处是 小明探究的是物体的质量与形状的关系,所以所选择的物体形状越容易改变越好,而橡皮泥正好具有这样的特性 。 (2)由小明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物体的质量不随其形状的改变而改变 。 (3)在小明所列的表格中,并没有也不可能将橡皮泥所能捏出的形状都列出,但仍然可以由此得出结论,这种研究问题得出结论的方法叫作 C (填字母)。 A.类比法 B.综合法 C.归纳法 D.等效法小明探究的是物体的质量与形状的关系,所以所选择的物体形状越容易改变越好,而橡皮泥正好具有这样的特性 物体的质量不随其形状的改变而改变 C (共14张PPT)第3节 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量筒的使用1.如图所示,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该量筒的分度值是 1 mL,水的体积是 20 mL,小石块的体积是 20 cm3。 第1题图 1 20 20 2.下列各图中的虚线表示在用量筒测量盐水的体积时的视线,其中正确的是 ( D )A B C D D 3.只测一次,要求较准确地测出90 mL的酒精,下列四种规格的量筒中比较合适的是 ( A )A.量程是100 mL,分度值是1 mLB.量程是200 mL,分度值是2 mLC.量程是50 mL,分度值是1 mLD.量程是50 mL,分度值是2 mL A 测量液体的密度4.为了测盐水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订了如下的实验计划:①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②将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③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④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⑤测出空烧杯的质量;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以上实验步骤安排合理的是 ①②④③⑥或①②③④⑥。 ①②④③⑥或①②③④⑥5.同学们通过以下实验步骤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甲 乙第5题图(1)取一只烧杯,向其中倒入适量的待测液体,用托盘天平测出此时烧杯(包括其中的液体)的质量为76.2 g。76.2 g(2)另取一只100 mL的量筒,将烧杯中的部分液体缓慢倒入量筒中,如图甲所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为 60 mL。 (3)再用托盘天平测量此时烧杯(包括剩余液体)的质量,如图乙所示,托盘天平的示数为 28.2 g,则该液体的密度ρ= 0.8×103 kg/m3。 60 28.2 0.8×103测量固体的密度6.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中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块体积不规则的金属块的密度,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a.将金属块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测出金属块和水的总体积;b.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c.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测出水的体积;d.计算出金属块的密度。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 B )A.adbc B.bcad C.abdc D.abcd B 7.核心素养·科学探究某校实验小组想知道菜籽油的密度,于是他们取了适量的菜籽油,带入实验室进行测量。第7题图(1)将天平放在 水平 桌面上,把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此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左侧,则应该向 右 (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水平平衡。 (2)先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1.2 g,然后将适量菜籽油倒入烧杯,放在天平左盘上称量,天平水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菜籽油的总质量为 62 g。 (3)将烧杯中的菜籽油倒入量筒,其示数如图乙所示,菜籽油的体积为 28 mL。 (4)根据测量的数据,所测菜籽油的密度为 1.1 g/cm3。 水平 右 62 28 1.1 (5)有同学联想到家中做汤时,菜籽油漂浮在水面上,同学们在小组讨论交流后认为所测得的菜籽油的密度值偏大,原因是 烧杯内壁有菜籽油残留,所测体积偏小 。烧杯内壁有菜籽油残留,所测体积偏小 8.创新考法·实验设计乐乐同学在测量一块不规则瓷片的密度。(1)他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瓷片的质量,天平水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3)由于瓷片放不进量筒,需改用如图乙所示的方法测瓷片的体积:第8题图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瓷片浸没,在水面位置处做标记,然后取出瓷片。b.再往量筒倒入40 mL的水,然后将量筒中的水缓慢倒入烧杯中,让水面到达标记处,量筒里剩余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该瓷片的体积为 14 cm3。 14 (4)瓷片的密度ρ= 2.3 g/cm3。 (5)聪明的飞飞同学认为在本实验中即使没有量筒也能测出瓷片的密度,他的做法如下:a.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瓷片的质量。b.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天平测量其质量。c.把瓷片浸没,在水面位置处做标记,然后取出瓷片。d.将水缓慢倒入烧杯中,让水面到达标记处,然后用天平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飞飞同学测出的瓷片密度值相对于瓷片密度的真实值是 准确 (选填“偏大”“偏小”或“准确”)的。 2.3 准确(共13张PPT)第4节 密度的应用利用密度求出质量1.科技强国【2024·合肥一模】如图所示,2023年11月10日,中国科学家成功轧制出超薄手撕钢,它突破了国内电子信息材料的“卡脖子”难题。已知该手撕钢的厚度为0.015 mm,则面积为40 m2的该手撕钢的质量为 4.74 kg。(手撕钢的密度为7.9×1kg/m3) 第1题图 4.74 利用密度求出体积2.由某种物质组成的实心物体的m-V图像如图所示,由该物质组成的质量为120 g的实心物体的体积大小为 96 cm3。 第2题图 96 密度鉴别物质3.一把汤匙的质量是18.4 g,体积是8 cm3。根据密度表,可以知道做成这把汤匙的材料可能是 ( D )物质 银 铜 铁 铝 陶瓷密度/ (kg·m-3) 10.5× 103 8.9× 103 7.9× 103 2.7× 103 2.3×103A.铝 B.铜 C.铁 D.陶瓷 D 4.军事上制造战斗机,质量越 小 越灵活,因此选用密度 较小 (选填“较大”或“较小”)但硬度较大的铝合金。落地式电风扇的底座的质量越 大 越稳定,因此选用密度 较大 (选填“较大”或“较小”)成本又低的铸铁较合理。 5.有一个空瓶子,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400 g,装满酒精时的总质量是350 g,则瓶子的容积是 250 mL。(ρ水=1.0×1kg/m3,ρ酒精=0.8×1kg/m3) 小 较小 大 较大 250 6.一个质量为0.25 kg玻璃瓶,盛满水时的总质量为1.5 kg。若盛满某种液体时的总质量为1.75 kg,则该液体的密度为 1.2×103 kg/m3。若将水和该液体按质量比1∶1 混合,且混合前后总体积不变,则混合液的密度约为 1.1×103 kg/m3。(ρ水=1.0×103 kg/m3) 7.体积为1 m3的冰块全部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是 900 kg,水的体积是 0.9 m3。(ρ水=1.0×103 kg/m3,ρ冰=0.9×1kg/m3) 1.2×103 1.1×103 900 0.9 8.泡沫钢是含有丰富气孔的钢材料,可作为防弹服的内芯。孔隙度是指泡沫钢中所有气孔的体积与泡沫钢总体积比值。已知钢的密度为7.9×103 kg/m3,一块质量为0.79 kg,边长为0.1 m的正方体泡沫钢,孔隙度是 ( D )A.1% B.99% C.10% D.90% D 9.跨学科·数学a、b两个小球分别由密度ρ甲=4 g/cm3、ρ乙=5 g/cm3的甲、乙两种材料制成,两小球的质量之比ma∶mb=6∶5,体积之比Va∶Vb=3∶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A.若只有一个球是空心的,则a球是空心的B.若只有一个球是空心的,则空心球的空心部分与实心部分体积之比为1∶4C.若两球均是空心的,则a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可以比b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大D.若只有一个球是空心的,则将空心球的空心部分装满水后,两小球的总质量相等 D 10.如图所示,某品牌自行车的质量为34.2 kg,其中橡胶占总体积的,其余部分为钢材。已知制造自行车所用钢材的质量为31.6 kg,ρ钢=7.9×103 kg/m3。(1)求橡胶的密度。(2)若将所用的钢材换为密度为4 g/cm3的某合金材料,则自行车的质量为多少 第10题图解:(1)由ρ=可得,钢材的体积V钢材==4×10-3 m3,自行车的总体积V总==2V钢=8×10-3 m3,橡胶的质量m橡胶=m总-m钢材=34.2 kg-31.6 kg=2.6 kg,橡胶的体积V橡胶=V总=4×10-3 m3,则橡胶的密度ρ橡胶==0.65×103 kg/m3。(2)若将所用的钢材换为体积相等、密度为4 g/cm3=4×103 kg/m3的某合金材料时,可得其质量m=ρ合金×V橡胶=4×103 kg/m3×4×10-3 m3=16 kg,则自行车的质量m'总=m+m橡胶=16 kg+2.6 kg=18.6 kg。答:(1)橡胶的密度是0.65×103 kg/m3。(2)若将所用的钢材换为密度为4 g/cm3的某合金材料,则自行车的质量为18.6 kg。(2)若将所用的钢材换为密度为4 g/cm3的某合金材料,则自行车的质量为18.6 kg。11.用密度为2.7×103 kg/m3的铝制成甲、乙、丙三个大小不同的正方体,要求它们的边长分别是0.1 m、0.2 m和0.3 m,制成后让质量检查员称出它们的质量,分别是3 kg、21.6 kg和54 kg。质量检查员指出,有两个不合格,其中一个掺入了杂质为次品,另一个混入了空气泡为废品,则这三个正方体 ( C )A.甲为废品,乙为合格品,丙为次品B.甲为合格品,乙为废品,丙为次品C.甲为次品,乙为合格品,丙为废品D.甲为废品,乙为次品,丙为合格品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6.1 质 量 2025-2026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pptx 6.2 密 度 2025-2026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pptx 6.3 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2025-2026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pptx 6.4 密度的应用 2025-2026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