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中考模拟伴侣(提升练习一)历史参考答案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30分)本部分共包括 15小题,每小题 2分。1. B 2. D 3. C 4. C 5. D 6. B 7. B 8. A9. C 10. D 11. C 12. A 13. D 14. A 15. A弥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 40分)16.(8分)(1)中医类:④ 艺术类:③ 农学类:②(3分)(2)瑞金 遵义 吴起镇 会宁封 1934.10 1935.1 1935.10 1936.10(在答题卡的时间轴上标出时间、地点,1分)理由:(2分)示例一:1935年 1月,遵义;推荐理由:1935年 1月,遵义会议召开,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示例二:1935年 10月吴起镇;推荐理由:1935年 10 月,中共中央带领中央红军历经线 艰难险阻,终于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说明:仅选一项作答,多选多答只评学生所答的第一个。(3)表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助人为乐、干一行爱一行、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等。(1分)意义: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1分)17.(10分)(1)影响: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2分)帝王:唐玄宗(李隆基) (1分)(2)事件:北魏孝文帝改革;(1分)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分)(3) A:义和团运动;(1分) B: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2分)(4)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维护国家主权,反对外来侵略,实行民族团结与平等,积极发展经济等。(2分)历史试卷答案 第 1页 (共 2页)18.(10分)(1)阵地:《新青年》、北京大学。(2分)关系:新文化运动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到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或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思想基础,或二者是互为因果关系)。(2分)(2) 1921年中共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从此有了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新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2分)(3)黄埔军校;(1分)北伐战争(1分)(4)事件:第一个五年计划;(1分)特点: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1分)19.(12分)(1)政治制度:君主专制(君主集权制);(1分)地区:古希腊(或雅典);(1分)原因:不同的地域环境(1分)(2)①新航路开辟(1分) ②英国 (1分) ③19世纪六七十年代(1分)(3)论证:(6分)示例:观点:生产关系的调整促进了生产力发展。论述:商鞅变法中废除井田制,奖励耕战,按军功分配土地和爵位等改革措施,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租地农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农场主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土地关系的变化推动农业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综上所述,生产关系的调整促进了生产力发展。选择其他史实论述如下:罗斯福新政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使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评分标准:本题最终得分由“材料运用与论述”和“答题规范”两部分构成。水平等级 材料运用与论述 得分4 选择两个史实,能够做到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6选择两个史实,其中一个史实论证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另一个3 5—4史实论证不充分,逻辑基本清晰。选择两个史实,论证均不充分,逻辑不够清晰。2 3—2或仅选择一个史实,能够做到史论结合,逻辑基本清晰。仅选择一个史实,论证不充分。1 1—0未选择史实,论证不充分;论证与观点无关;只写出史实而未作论证。答题规范:作答需要有观点、论述和总结三部分。缺少观点或总结扣 1分,观点和总结两项都缺少也只扣 1分。历史试卷答案 第 2页 (共 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