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第八课《法治中国建设》第一框:法治国家第三单元——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法治国家是法治建设的目标,法治政府是法治国家的主体,法治社会是法治国家的基础,三者共同构成建设法治中国的三根支柱,缺少任何一个方面,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就无法实现。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法治国家(目标)法治政府(主体)法治社会(基础)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实行依法治国、依宪治国、依法执政、依宪执政的国家。在现代社会,法治国家意味着国家权力依法行使,国家各项工作依法开展。1、法治国家的内涵一、法治国家的内涵2、法治国家的特征/具体表现(1)坚持宪法法律至上——法治的根本原则①内涵:宪法法律至上是法治的首要内容,即宪法法律是社会治理的最高准则,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②原因:法律是通过民主程序制定出来的,反映了民众的期望,符合民众的利益,体现了社会共同理想和信念,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遵从。一、法治国家的内涵2、法治国家的特征/具体表现(2)坚持良法之治——法治的前提和基础①原因:法治国家强调依法治理,只有良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民众的认同,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法律的效力。②表现:一方面,良法应内容合理,在制定过程中应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符合社会和人民的需要,符合社会公平正义的理念,另一方面,良法应体系完备、规范系统、类别齐全、协调统一,能够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要求: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一部法律是否属于良法最大的标准是否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一、法治国家的内涵2、法治国家的特征/具体表现(3)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法治的精髓所在①原因:公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包括人身权、财产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等。保护公民的各项权利是法治的主要功能。②表现:在法治国家,公民的权利和尊严应得到法律的确认,并通过执法和司法加以保障。一、法治国家的内涵公民权利≠公民政治权利注意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首先要建好笼子。一、法治国家的内涵2、法治国家的特征/具体表现(4)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对国家权力的制约原因:国家的各项权力,包括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监督权等,都必须在法律之下运行。表现:需要通过完善的法律制度,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1、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在所作《周公论》一文中写到:“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下列选项与王安石观点最接近的是( )①法治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②实现依法治国要先抓德治,辅之法治③治理国家应重视发挥道德的规范作用④治理国家首先要坚持科学立法,立良善管用之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2、近年来,我国统筹运用多种立法形式,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实现了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能( )①凝聚全体国民的意志②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③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④确保社会的和谐进步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D(1)总要求既需要有完备的法律体系,更需要法律的严格实施。①推进宪法实施②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③完善法律实施机制(2)具体要求1、建设法治国家的要求二、建设法治国家2、建设法治国家的具体措施(1)推进宪法实施①原因: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②要求: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落实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二、建设法治国家宪法解释:是指宪法制定者或依照宪法的规定享有宪法解释权的国家机关,对已经存在并且正在生效的宪法规范的内容、含义和界限作出说明。我国宪法规定宪法解释权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最高人民法院对于宪法解释与适用的问题进行裁判、解释。合宪性审查:依据宪法对法律文件或具体行为是否符合宪法进行审查,确认其与宪法规定是否不一致、相抵触或矛盾,并根据宪法作出合宪或违宪的判断。是监督宪法实施、维护宪法权威的重要方式,对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统一和尊严,保证宪法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有效的遵守和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备案审查:对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司法解释进行备案审查,是法律赋予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全国人大要对审查中发现存在与宪法法律相抵触或不适当问题进行处理。(2)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①重要性:完备的法律体系是法治国家的制度前提。②要求:在宪法之下,要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法律制度,形成一个部门齐全、层次分明、结构协调、体例科学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实现国家治理有法可依。2、建设法治国家的具体措施二、建设法治国家宪 法法 律行政 法规地方 法规法律层级(3)完善法律实施机制①原因:已经制订的法律需要得到有效实施。②要求:政府部门依法履行法定职责,为社会提供优良的公共服务。社会公众自觉遵守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司法机关严格公正司法,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定分止争,惩罚犯罪,化解矛盾,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二、建设法治国家2、建设法治国家的具体措施3、建设法治国家的意义(1)对国家机关: 能够有效规范权力运行。(2)对公民:保障公民合法权益。(3)对国家:能够推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长治久安。二、建设法治国家法治国家法治国家的内涵建设法治国家特征建设法治国家的措施含义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坚持良法之治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建设法治国家的意义推进宪法实施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完善法律实施机制知识小结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要学习借鉴国外优秀的法治文明成果,但不能搞“全面移植”。这表明我国的法治建设要( )A.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坚持人民主体地位C.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D.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D课堂练习2、《国家监察法》将依法赋予监察委员会职责权限和调查手段,用留置(对被盘问人的留置时间不能超过24小时,特殊情况最多不超过48小时)取代“两规”(以前党的纪检工作的工作条例要求有关人员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交代问题)措施。该措施的实施,旨在( )①促使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改变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②促进国家机关依法履职,促进党纪与国法相统一③规范反腐工作的方式方法,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④保障实现公民政治权利,彰显我国民主的广泛性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B课堂练习3、2023年,某地结合当地实际,深入推进“法律九进”(进机关、进单位、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进企业、进市场、进景区),大力开展“法治九建”(依法行政示范机关、依法管理示范单位、民主法治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社区、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学法守法示范家庭、依法经营示范企业、公平守信示范市场、诚信文明示范景区)示范创建活动。开展上述活动( )①有利于进一步筑牢法治国家的基础 ②有利于健全社会矛盾多元化解机制 ③能提高各层次各领域依法治理水平 ④意在完善我国现有的法律援助制度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A课堂练习4、习近平主席曾指出,制定和实施宪法,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必然要求。建设法治国家( )①要推进宪法实施和监督,落实宪法解释程序机制②要不断建设完备的法律体系,完善法律实施机制③要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全面撤销宪法以外文件④要求政府部门公正司法,让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课堂练习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