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公正司法 课件(共22张PPT)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3 政治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3 公正司法 课件(共22张PPT)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3 政治与法治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第九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第三框:公正司法
第三单元——全面依法治国
情境探究
思考:公正司法的内涵是什么?它有什么意义?
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10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
——培根
公正司法,就要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坚持和体现公平正义。
具体就人民法院的审判而言,公正司法既要求人民法院的审判过程做到平等和正当,也要求人民法院的审判结果体现公平和正义。
具体
内涵
公正司法
1、公正司法的内涵
一、公正司法的内涵
▲在法律实施体系中,司法机关是司法的主体。司法机关包括法院和检察院。
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一、公正司法的内涵
2、公正司法的意义
知识拓展:我国的司法机关
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
性质 国家审判机关 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职权 通过独立行使审判权,实现对国家法律的适用 通过独立行使检察权,实现对国家法律监督
产生 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受人大监督) 知识拓展:如何理解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司法具有定分止争的终局性作用。法律具有定分止争的功能,司法审判具有终局性的作用,对纠纷实行司法最终解决原则。如果人民群众通过司法这个武器都不能保证自己的合法权利,那司法就没有公信力,人民群众也不会相信司法。
公正司法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通过处理具体案件,告诉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引领人们朝着合法的方向努力,引领全社会进入法治的轨道。同时公正司法对其他社会活动,如行政裁判等都起着示范作用。
公正司法对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起着保障作用。公正司法既保障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又保障公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既“导航”又“护航”,使保障与引领统一起来。公正司法能有效地调整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使人们生活在有序的社会秩序之中。
公正司法对人们的行为有预测作用。公正司法不仅能防止和减少冤假错案的发生,而且能通过案例生动地告诉人们哪些行为可以做、哪些行为必须做、哪些行为禁止做,使人们能够预测到自己的行为后果,引导人们遵纪守法。
①要求: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司法过程严格依据诉讼法进行。
要求
②意义:通过程序公正,可以最大化实现结果公正,有效保护公民的程序权利,从而使得审判结果可以更好地得到人们的认可和尊重。
(1)司法的程序要公正
一、公正司法的内涵
3、公正司法的特征
①要求:结果的公正(≠程序的公正)意味着法律适用准确、案件事实清楚、判决结果合理合法。
要求
②意义:只有结果公正,才能有效解决案件纠纷,惩罚违法者,救济受害者。
③实现方式:法律的公平正义正是通过一个又一个公正的判决得以实现的。
(2)司法的结果要公正
一、公正司法的内涵
3、公正司法的特征
程序公正≠结果公正
程序
公正
结果
公正
相辅相成、
辩证统一
程序公正是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
结果公正是司法公正的根本目标、最终目的
结果公正与程序公正
共同构成司法公正的核心要素




“决狱”由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提出,主要是用孔子的思想,根据案件的事实,分析犯罪人的动机来断案。如果他的动机是好的,那么一般要从轻处理,甚至可以免罪;如果动机是邪恶的,即使有好的结果,也要受到严厉的惩罚。对董仲舒“决狱”评价正确的是( )
①有借鉴意义,强调了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②有一定局限,因过于注重犯罪主观因素而可能导致冤假错案
③有积极作用,强调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营造宽松的社会环境
④有消极影响,在司法实践中一定会导致以权压法和徇私枉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课堂练习
1、必须确保审判权和检察权依法独立行使
要求:
① 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支持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
②任何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都不得让司法机关做违反法定职责、有碍司法公正的事情,任何司法机关都不得执行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违法干预司法活动的要求。
二、推进公正司法
审 判 权 是指法院或司法机构对诉讼进行聆讯和审判的权力。 审判权通常指法院依法审理和裁决刑事、民事案件和其他案件的权力。是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部分地区,不同法院的审判权是不同的,通常以区域和类别划分。
检 察 权 是国家赋予检察机关对国家的宪法、法制的统一、正确地执行进行监督的权力,是国家权力在社会生活中的体现。 检察权是检察机关对相对方遵守法律、法规、规章,执行行政命令、决定的情况进行检查、了解、监督和引导的权力。
区分审判权与检察权
有人认为,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任何外来影响,你怎样认为?
①依据宪法规定,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均不得干涉。
②但是人民法院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负责,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要受到国家权力机关和同级人民检察院的监督,上级人民法院监督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
③人民法院必须接受、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各民主党派、新闻单位和其他社会团体,也有权对人民法院工作进行监督。
④从公民的政治权利看,公民对人民法院依法行使监督权。
知识拓展
2、必须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到事实认定符合客观真相、办案结果公正、办案程序公正。
二、推进公正司法
相关链接:最高人民法院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3、必须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
要求: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依法及时公开司法依据、程序,流程、结果和生效法律文书,杜绝暗箱操作。
二、推进公正司法
4、必须加强人权司法保障
要求:①强化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知情权、陈述权、辩护辩论权等的制度保障。
②健全落实罪刑法定(≠设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原则的法律制度。
二、推进公正司法
【相关链接】
  这是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其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和“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即犯罪行为的界定、种类、构成条件和刑罚处罚的种类、幅度均应当由法律加以规定,对于刑法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不得定罪处罚。
  这是刑事诉讼法中确立的旨在实现司法公平和保障人权的重要制度,指对被告人定罪量刑必须依据确定、充分的证据。对于缺乏充分证据的案件,司法机关应当不起诉或判处被告人无罪。
  通常是指在刑事诉讼中,侦查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使用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凡以非法方法取得的证据均不得在刑事审判中被采纳。
非法证据排除
疑罪从无
罪刑法定
·我国全面贯彻证据裁判规则,认定案件事实和定罪量刑必须根据依法查明的证据进行。坚持用证据说话,不搞非法证据,不搞虚假证据,用严密的证据链锁定犯罪事实。
·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有利于排除地方保护主义对审判工作和检察工作的干扰,提高司法公信力。
·在民法典颁布一周年之际,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对原告王老太与被告陆先生、施女士、第三人小陆居住权案作出一审判决,央视社教节目中心《现场》栏目开展了“现在开庭”全媒体直播。多家媒体、平台全程参与,370余万网友在线观看。
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司法为人民、靠人民,构建阳光司法机制,审判公开
练一练:结合以下材料,谈谈我国应如何推进公正司法?
司法权依法独立行使
公正司法
公正司法的内涵
推进公正司法
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
含 义
意义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加强人权司法保障
特 征
知识小结
1、近年来,一批冤错案被依法纠正,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坚决守住防范冤错案底线;司法责任制改革“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出台规定防止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批条子”“打招呼”。这一系列改革举措的作用是( )
①建设法治社会,完善法律援助制度
②推进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③坚持良法之治,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
④完善法律实施机制,推进法治国家建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课堂练习
2、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严格公正司法,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由此可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旨在( )
①提高司法能力和公信力,让司法发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作用。
②健全司法制约监督机制,确保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
③司法机关严格公司司法,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义义审判制度
④践行人民至上发展思想,增强司法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课堂练习
3、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其中的道理是深刻的,警示我们推进依法治国必须( )
①坚持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
②提高司法公信力,发挥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的引领作用
③保障法官个人独立行使司法权,不受外界干涉
④坚持司法程序和司法结果的公正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D
课堂练习
4、面推进以司法责任制为核心的基础性改革,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目前全国法院法官员额制改革已全面完成,实行法官对办案质量终身负责,设立法官惩戒委员会,强化错案责任追究,此项司法责任制改革的目的是( )
①强化司法公正,守护公平正义
②推进阳光司法,维护政府权威
③完善司法程序,实现核心价值
④强化责任落实,激发法官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课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