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 年春学期八年级期末学情调查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 CBDAD 6-10 BCDAB 11-15 ADCBD 16-20 ACCBA 21-24 DAAC二、非选择题题25. (9 分)(1)体现中国特征、政权特征,形式庄严简洁,以红色为主。(答对一个即可)(1 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 分)(2)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1 分)、开辟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等(任答一点得 1 分)(3)1997 年(1 分)、一国两制(1 分)(4)神舟五号(1 分)、杨利伟(1 分)(5)是民族独立、国家尊严、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象征。(答对一个即可)(1 分)26. (8 分)(1)抗美援朝(1 分);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等)。(1 分)(2)“两弹一星”。(1 分)意义:突破技术封锁,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讹诈与垄断,极大提升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和国际地位,增强了民族自信心。(答对一句即可)(1 分)(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答:总设计师 也给分)(1 分)、中共十五大(1 分)(4)要求: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勇敢地承担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重任。等(1 分)(5)新时代要弘扬抗美援朝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报效祖国,坚持改革开放,承担时代赋予的使命,树立远大的志向等。(1 分,言之成理即可)27.(9 分)(1)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2 分)(2)与我国建交的国家数量不断增加(1 分)重返联合国(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中美建交等(任答一点得 1 分)(3)经验:敞开大门,主动融入世界经济发展潮流。(1 分)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1 分)(4)观点:中国智慧促进外交事业的发展。论述:可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的提出以及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符合史实,言之有理即可,如: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由此可见,中国智慧促进外交事业的发展,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3 分)(一个史实加一个作用一分。答出两个史实,没有写作用,也可得 1 分) 结构完整(有观点,有论述,有总结得 1 分)共 32025年春学期八年级期末学情调查历史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50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分)请注意:共24题,每题1分,共2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它是新中国法制建设进程中无法绕开的节点,是宪法探索道路上的坐标,在1949年指引着新中国的诞生,成为法制之路的原点。”材料中的“它”是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右图是画家丁鱼创作于1950年的宣传画《女拖拉机手》。该作品体现出A.市场经济促发展B.当家作主建设忙C.人民公社掀高潮D.改革开放热情高3.第一手史料是当事人、亲历者直接记录或留下的资料和遗物、遗迹等。某同学要研究西藏和平解放相关事宜,以下史料可以作为第一手史料的是A.《和平解放西藏系列邮票》B.《一跃跨千年一一西藏和平解放70年》纪录片C.文章《西藏,回到了祖国的怀抱》D.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出征纪念旗帜4.20世纪50年代初,许多农民见面时的问候语由“老乡,吃了吗?”变为“同志,翻身了吗?”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土地改革的开展B.社会主义工业化建成C.土地公有制的确立D.抗美援朝的胜利5.历史照片真实地记录了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生活的变迁,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下列一组图片体现的主题是西藏和平解放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四川金堂县贫农分到了土地A.反抗外来侵略B.进行三大改造C.发展国民经济D.巩固新生政权6.1953至1956年,中国派遣到苏联的留学生近80%选择治金、采矿、电气、铁路、交通等理工科专业。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中国A.学习苏联的政治制度B.着力于改变工业落后面貌C.加速农业合作化进程D.大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八年级历史第1页共6页7.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回顾历史,1953-1957年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巨大成就。下列史实中可以证明这一结论的是①武汉长江大桥建成②开展了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③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④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某同学围绕“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实行的土地政策”进行梳理,其中②应填写的是①②③1950年1952年1953年1956年1978年A.“打土豪,分田地”B.“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C.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D.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9.1954年,北京市地方工业局选择同仁堂作为首批公私合营的示范企业。同仁堂经理乐松生带头进行公私合营,受到毛泽东的高度赞扬。这一史事见证的历史变革是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B.新中国成立C.土地改革D.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10.下表是某同学整理的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表,“铁人精神”应属于革命精神艰苦创业精神改革开放精神新时代伟大奋斗精神红船精神雷锋精神小岗精神工匠精神长征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脱贫攻坚精神A.革命精神B.艰苦创业精神C.改革开放精神D.新时代伟大奋斗精神11.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理清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式。如图结构图中空白处应填写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全面拨乱反正奠定思想基础前提A.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B.刘少奇得到平反C.形成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D.中共八大的召开12.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历史结论则是关于史实的基本判断和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属于历史结论的是A.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B.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C.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3.1983年中央“1号文件”中有这样的评论:“它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这一“伟大创造”是A.土地改革B.人民公社化运动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发展乡镇企业八年级历史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历史 八年级历史试卷答案.docx 历史 历史试卷.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