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安徽省岳西县部分学校联考三模历史试卷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5ABDCD 6--10BCBBA 11---15BBBAB二、辨析改错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分。16.(1)×,将“都江堰”改为“灵渠”。(2)×,将“西汉”改为“唐朝”(3)×,“澎湖巡检司”改为“宣政院”(4)√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17.(1)主要困难:敌人的经济封锁导致粮食短缺。“立足农村”: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开展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武装斗争。(任答两点即可)(4分)(2)影响:为改革开放奠定思想基础。(意思相近即可)(4分)(3)主题:革命与建设道路的探索——从井冈山到小平小道;小道见证大探索——中国共产党的道路抉择;从革命到改革:探索路上的足迹。(2分)18.(1)世界工厂(或者回答:世界贸易中心亦可);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实力大大增强。(4分)(2)表现:经济实力和物质手段的提升;新式交通工具和通信技术的出现;铁路的修建和轮船的改进。趋势: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联系的加强;市场体系的完善。(或者欧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形成。)(6分)四、探究实践题19.(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4分)(2)观点为:良好的国际关系推动人类发展,冲突则阻碍发展。论述:二战中,中、美、苏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协同作战,赢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促进战后和平重建。冷战时期,杜鲁门主义出台,美苏对峙,引发局部冲突,影响世界发展。21世纪以来,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国际合作,利于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推动人类发展。可见,国际关系和谐稳定,人类发展才有良好环境;冲突对抗,会给人类发展带来阻碍。(8分)2025年安徽省岳西县部分学校联考三模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西方神话中一切良善美好的事物都是上帝赐予的恩惠,而中国古代神话则强调人自身的努力,如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等。这反映了( )A. 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 B. 中国发达的神话体系C. 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D. 先民朴素的审美观念2.据史书记载,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57年)的人口有约2100万,到了明帝(东汉第二位皇帝)时期.人口达到3400万。这一时期人口的增长主要得益于( )A. “推恩令”的实施 B. 社会的安定局面 C. 西域都护府的设置 D. 丝绸之路的开辟3.宋代时期,春节、元宵、端午等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更加丰富。如春节贴春联,元宵节挂彩灯,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这些习俗至今仍在延续。这反映了( )A. 宋朝外来文化影响显著 B. 君主专制日益强化C. 大都市经济繁荣发达 D. 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4.如图是《天工开物》中有关锤锚的插图,从中我们能感受到( )画面中此锚重千斤左右,制作中有的工匠高举着铁锤满力欲展,有的利用撬杆支撑锻造,众人上下协调,你拉我拖,工作繁忙A. 古代农业生产技术先进 B. 明朝社会经济的繁荣C. 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力量 D. 中国冶铁业领先世界5.1071年,宋神宗颁布募役法,使得原来必须轮流充役的农民可以选择以交钱代替服徭役,官僚地主也不例外,由官府出钱雇人充役。这一做法( )A. 使官僚地主无法隐瞒土地 B. 增强北宋王朝的军事力量C. 导致了土地兼并日益剧烈 D. 增加了宋朝政府财政收入6.鸦片战争后,列强要求中国增开商埠,开放长江和内地贸易。英国驻华外交官甚至提出,要制造那些足以改变现状的“纠纷”,从而获得更多的利益。为此,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瑷珲条约》 D. 《马关条约》7.如表是新文化运动时期部分知识分子的主张,其旨在( )陈独秀 《青年杂志》不设“文苑”栏,基本不采用旧体诗文胡适 从“进化论”的文学史观指出一个时代应该有一个时代的文学李大钊 提出“我们所要求的新文学,是为社会写实的文学”A. 抨击封建的旧道德 B. 传播自由平等思想C. 推动新文化的发展 D. 维护资产阶级利益8.据《东北日报》1947年7月报道,自今春或解放后,农民生产情绪很高,去年耕种面积九四〇垧,今年除将原耕地种上外,还增开荒六八八垧。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 东北解放提高了人民热情 B. 土地改革调动农民积极性C. 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D. 民族解放促进了农民觉醒9.1955年万隆会议期间,周恩来不仅提出了“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还积极在会内、会外与亚非国家接触,消除隔阂,将交朋友的立足点放在亚非国家。这反映了新中国在外交上( )A. 坚定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B. 积极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 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10.如图是1970年4月25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联合出版的喜报。该喜报可以用来佐证( )A. 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 B. 神舟一号开启飞天之旅C.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 D. 嫦娥一号绕月卫星发射11.下面是历史课上同学们所表演的历史剧中的两个镜头,据此推测,法兰德斯与凯特的身份是( )镜头一:凯特向法兰德斯说出效忠誓言:“我以信仰起誓,我将来忠于您,诚实无欺地完全效忠于您而不是其他人。”镜头二:法兰德斯手执小木棒对凯特进行授权,将象征分封的信物交给他。A. 天子与诸侯 B. 封君与封臣 C. 领主与佃户 D. 天皇与武士12.简言之,唯物史观就是要求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表及里、逐渐深化的,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全面、客观的评价。如图所示历史事件,从这一视角评价应该是( )A. “无穷无尽的苦难” B. “带着血泪的进步”C. “走向整体的世界” D. “资本的原始积累”13.两次世界大战之际,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如印度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塞俄比亚反意大利法西斯侵略、墨西哥卡德纳斯引导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等。这一时期的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 )A. 推动了非暴力不合作思想传播 B. 斗争形式具有多样性特点C. 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范畴 D. 使世界殖民体系濒于崩溃14.美国企业研究所经济学家斯特雷恩指出,美国政府对主要贸易伙伴加征关税等同于“从美国人口袋里拿走钱,让他们失业,增加失业率,同时降低美国企业的竞争力”。这表明美国的关税政策( )A. 效果适得其反 B. 符合全球化趋势 C. 能够促进就业 D. 增强本国的实力15.英国国民医疗体系中管理者的工资总额在1989-1990年、1993-1994年的4年间提高了283.9%。为降低福利体系的运营成本,英国进行了多次改革但并未收到明显效果。这表明福利政策( )A. 改善了英国人民生活 B. 加重了英国财政负担C. 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 D. 维护了英国社会公平二、辨析改错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分。16.(1)秦统一后,秦始皇派兵开凿都江堰,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错误:______改正:______。(2)西汉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判断:______;改正:______。(3)元朝时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澎湖巡检司直接管辖,掌管西藏军民各项事务。判断:______;改正:______。(4)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判断:______;改正:______。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17.(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图1 图1位于江西省井冈山。1928年,朱德、毛泽东领导部队会师后,面对敌人的经济封锁,根据地粮食极度短缺。红军将士用扁担、箩筐等工具,沿着陡峭的山路将粮食运送上山。毛泽东亲自参与挑粮,在“挑粮小道”上,他坚定地认识到:中国革命必须依靠群众,立足农村。材料二图2 图2位于江西省南昌市。1978年之前的一段时期,邓小平曾在此工作。每天清晨,他会沿着这条用煤灰渣铺就得500米小路步行上班参加劳动实践。在这条小道上,邓小平深入思考中国的发展道路,阅读了大量马列著作和国内外书籍,并实地考察基层社会状况。这段经历为他后来提出改革开放政策奠定了重要思想基础。——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党史学习材料》(1) 根据材料一,指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面临的主要困难。结合所学知识,毛泽东是如何“立足农村”的?(4分)(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小平小道”对改革开放的影响。(4分)(3) 综合上述材料,拟定一个主题。(2分)18.(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世纪中期是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大发展的时期。英国走在了最前面,到19世纪中叶,它已经发展成为“世界工厂”。它的工业产品在世界大多数国家畅销无阻,可以说,这时期已形成了以英国为核心的世界市场。——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近代史》材料二:第二次工业革命为资产阶级“征服世界”提供了空前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物质手段,新的内燃机和汽轮机动力、新的通讯手段的使用,带来了铁路、轮船等交通工具的革命性变革,使得远程运输更为广泛、安全、便捷。随着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到来,资本输出成为向全球扩张的主要经济手段,列强最终将世界瓜分完毕。——王斯德《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1) 根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中期英国世界经济地位的变化,并概括其变化的原因。(4分)(2) 根据材料二,概括科技进步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主要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19世纪世界市场发展的主要趋势。(6分)四、探究实践题19.(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时间 事件1942年 中、美、苏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成立。1945年 联合国成立,成为协调国际事务的核心机构。1947年 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冷战开始。1953年 中国提出① ______ ,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1955年 ② ______ 召开,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赢得亚非伙伴国家的团结与合作。1967年 欧洲共同体(欧共体)成立,推动欧洲经济一体化。1991年 苏联解体,标志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瓦解。1995年 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21世纪以来 中国提出“③ ______ ”理念,2017年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中。2018年 美国开始对中国发动贸易战,中美贸易摩擦升级。(1) 完成表中①②③处填空,相关史实反映我国奉行什么外交政策?(4分)(2) 请依据上面表格材料,围绕“国际关系与人类发展”角度提炼一个观点,结合中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8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年安徽省岳西县部分学校联考三模历史试卷答案.docx 卷 (1).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