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级高一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分值:100分 时长:7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有:H1 Li7 C12 N14 O16 Ag108
一、选择题(1-15题每题2分;16-23题每题3分;共54分)
1. 下列有关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浓H2SO4稀释放热反应
B. 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反应是吸热反应
C. 吸热反应需不断从外界获得能量,放热反应不需从外界获得能量
D. 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不同
2.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错误的是
A. SO2具有漂白性——用于漂白纸浆
B. NH3易液化——用作制冷剂
C.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干燥H2S气体
D. SiO2具有导光性——作光导纤维
3. 甲烷燃烧时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图1中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O2(g)=CO2(g)+2H2O(l) H=+890.3kJ·mol-1
B. 图2中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H=-607.3kJ·mol-1
C. 由图可以推出 H=-283.0kJ·mol-1
D. CH4的燃烧热H=-607.3kJ·mol-1
4. 港珠澳大桥设计寿命120年,对桥体钢构件采用了多种防腐方法。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采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时需外接镁、锌等活泼金属做阳极
B. 钢构件表面喷涂环氧树脂涂层,是为了隔绝空气、水等防止形成原电池
C. 防腐原理主要是避免发生反应:2Fe+O2+2H2O=2Fe(OH)2
D. 钢构件可采用不锈钢材料以减缓电化学腐蚀
5. 已知共价键的键能(键能是指气态分子中1 mol化学键解离成气态原子所吸收的能量)与热化学方程式信息如下表:
共价键 H H H O
键能/() 436 a
热化学方程式
且的为 498 ,则a的数值为
A. 463 B. 222 C. 214 D. 482
6. 下列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工业制备粗硅:
B. 氨的催化氧化:
C. 用稀H2SO4吸收NH3:
D. 将铜片投入浓硝酸:
7. 根据以下热化学方程式,△H1和△H2的大小比较不正确的是
A. 2H2S(g)+O2(g)=2S(s)+2H2O(l) ΔH1;2H2S(g)+3O2(g)=2SO2(g)+2H2O(l) △H2,则△H1<△H2
B. 2H2(g)+O2(g)═2H2O(l) △H1;2H2(g)+O2(g)═2H2O(g) △H2,则则△H1<△H2
C. CaO(s)+H2O(l)═Ca(OH)2(s) ΔH1;CaCO3(s)═CaO(s)+CO2(g) ΔH2,则ΔH1<△H2
D. I2(g)+H2(g)═2HI(g) ΔH1;I2(s)+H2(g)═2HI(g) ΔH2,,则△H1<△H2
8. 为探究浓差原电池的原理,某同学做如下实验(盐桥中为用琼脂封装的溶液),电流计指针发生了偏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盐桥中琼脂封装的溶液可替换为KCl溶液
B. 左侧烧杯中硝酸银溶液浓度将增大
C. 当转移1mol电子时,负极所在的烧杯中溶液增重108g
D. 盐桥换成铜丝,电流计指针不偏转
9. 已知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B.
C. D.
10. 有关下列四个常用电化学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I碱性锌锰电池 Ⅱ铅蓄电池 Ⅲ电解精炼铜 Ⅳ银锌纽扣电池
A. 图I所示电池中,MnO2是催化剂
B. 图Ⅱ所示电池放电过程中,硫酸浓度不断增大
C. 图Ⅲ所示装置工作过程中,电解过程中电解质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D. 图Ⅳ所示电池工作过程中,电子由Zn极经外电路流向Ag2O极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一定能发生化学反应
B. 普通分子有时也能发生有效碰撞
C. 升高温度会加快反应速率,原因是增加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D. 使用催化剂能提高反应速率,原因是提高了分子的能量,使有效碰撞频率增大
12.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当X、Y选用不同材料时,可将电解原理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氯碱工业中,X、Y均为石墨,X附近能得到氢氧化钠
B. 铜的精炼中,X是纯铜,Y是粗铜,Z是CuSO4
C. 海水提镁中,X、Y均为石墨,Z为MgCl2溶液
D. 电镀工业中,X是镀层金属,Y是待镀金属
13. 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反应,下列措施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
A. 恒容时充入Z气体 B. 恒容时充入Ne
C. 增大容器的体积 D. 恒压时充入Ne
14. 已知H2O(g)=H2O(1) ΔH=-Q1kJ mol-1,
C2H5OH(g)=C2H5OH(1) ΔH=-Q2kJ mol-1,
C2H5OH(g)+3O2(g)=2CO2(g)+3H2O(g) ΔH=-Q3kJ mol-1
若使23g酒精液体完全燃烧,最后恢复到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 kJ
A. Q1+Q2+Q3 B. 0.5(Q1+Q2+Q3)
C. 0.5Q1-1.5Q2+0.5Q3 D. 1.5Q1-0.5Q2+0.5Q3
15. 已知:2KMnO4+5H2C2O4+3H2SO4=2MnSO4+K2SO4+10CO2↑+8H2O。某化学小组欲探究H2C2O4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反应过程中浓度、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编号 0.01 mol·L-1酸性KMnO4溶液体积/mL 0.1 mol·L-1H2C2O4溶液体积/mL 水的体积/mL 反应温度/℃ 反应时间/min
Ⅰ 2 2 0 20 2.1
Ⅱ V1 2 1 20 5.5
Ⅲ V2 2 0 50 0.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V1=1,V2=2
B. 设计实验Ⅰ、Ⅲ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 实验计时是从溶液混合开始,溶液呈紫红色时结束
D. 实验Ⅲ中用酸性KMnO4溶液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v(KMnO4)=0.01 mol·L-1·min-1
16. 用铅蓄电池来电解200mL某浓度的硫酸铜溶液(电极均为石墨)一段时间后,加入0.1mol氢氧化铜可以使溶液恢复到原来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阴极产生3.36L气体(标况下) B. 电路中转移电子
C. 原硫酸铜溶液的浓度0.1mol/L D. 铅蓄电池的正极增重19.2g
17. 我国科学家在利用Ni和NiO催化电解水制氢气和氧气的研究上有重大突破,如图是通过计算机测得的部分电解机理图。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质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过程中Ni催化时反应速率较快
B. 该过程中NiO作催化剂时吸热更多
C. 决速步骤为
D. 加入更高效的催化剂可使反应的焓变减小
18. 下表中的实验内容能达到实验目的或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或结论
A 将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滴入Fe(NO3)2溶液中,溶液变成黄色 氧化性:H2O2比Fe3+强
B. 比较不同浓度的Na2S2O3溶液和5mL0.1mol·L-1硫酸反应 根据相同时间内产生气泡多少判断浓度对速率的影响
C. 比较不同反应的反应热数据大小 判断反应速率的大小
D. 测定稀醋酸和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数据,数值小于57.3kJ/mol 醋酸的电离过程吸热
A. A B. B C. C D. D
19. 采用图装置和必要的计时工具,可以开展的研究型实验是
A. 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用2mol·L-1与18mol·L-1H2SO4)
B. 固体颗粒的大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 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稀H2SO4中加入少量CuSO4)
D. 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0. 电解法制备磷酸二氢钾(KH2PO4)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与 a 相连接的电源电势比 b 的高
B. 离子交换膜 x、y 分别为阳离 子、阴离子交换膜
C. 电解时,理论上相同时间内通过交换膜的阴、阳离子数相等
D. 当外电路中通过 1mol 电子时,会有ll.2LCl2生成
21.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及有关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 ΔH=-890.3 kJ·mol-1
B. 若C(石墨,s)=C(金刚石,s) ΔH>0,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C. 已知强酸与强碱在稀溶液里反应的中和热为57.3kJ·mol-1,则 ΔH=-57.3 kJ·mol-1
D. 500℃、30MPa下,热化学方程式为: ΔH=-92kJ·mol-1,则将0.5molN2和1.5mol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46kJ
22. 我国成功研制的一种新型可充放电 AGDIB 电池(铝-石墨双离子电池)采用石墨、铝锂合金作为电极材料,以常规锂盐和碳酸酯溶剂为电解液。电池反应为 CxPF6+LiyAl=Cx+LiPF6+Liy-1+Al。放电过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为负极,放电时铝失电子
B. 电解液可以用常规锂盐和水代替
C. 充电时 A 电极反应式为 Cx + PF6- - e-= CxPF6
D. 废旧 AGDIB 电池进行“放电处理”时,若转移 1mol 电子,石墨电极上可回收 7gLi
23. 利用电化学原理可同时将SO2、CO2变废为宝,装置如图所示(电极均为惰性电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装置工作时,电子从c极流入b极
B. d电极反应式为CO2+6H++6e-=CH3OH+H2O
C. 若b极消耗16gO2,则Y中左侧溶液质量减轻16g
D. 该装置工作结束后,Y池电解质溶液的pH不变
二、非选择题(共46分)
24. 处理、回收CO是环境科学家研究的热点课题。
(1)CO用于处理大气污染物N2O所发生的反应为 。几种物质的相对能量如下:
物质 N2O(g) CO(g) CO2(g) N2(g)
相对能量(kJ·mol-1) 4755 283 0 393.5
①=_______kJ·mol-1,改变下列“量”、一定会引起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填字母)。
A.温度  B.反应物浓度  C.催化剂  D.化学计量数
②有人提出上述反应可以用“Fe”作催化剂。其总反应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Fe++N2O=FeO++N2;
第二步:_______(写化学方程式)。
第二步反应不影响总反应时间,由此推知,第二步反应速率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一步反应速率。
(2)有一化学反应:,根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可得,其中是与温度有关的常数,为测k、m、n的值,在25℃时,将A、B溶液按不同浓度混合,得到下列实验数据:
编号 A的初始浓度(mol·L-1) B的初始浓度(mol·L-1) 生成C的初始速率(mol·L-1·s-1)
1 1.0 1.0 1.2×10-2
2 2.0 1.0 2.4×10-2
3 4.0 1.0 4.8×10-2
4 1.0 2.0 4.8×10-2
5 1.0 4.0 1.92×10-1
①根据上表可求得:m=_______,n_______,k=_______。
②已知a=m,b=n,当c(A)=c(B)=2.0mol·L-1时,求以B表示的初始反应速率_______。
25. 电化学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根据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I.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探究钢铁的腐蚀与防护。
(1)为防止金属Fe被腐蚀,可以采用上述_______(填装置序号)装置原理进行防护;装置③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Ⅱ.人工肾脏可采用间接电化学方法除去代谢产物中的尿素CO(NH2)2,原理如图。
(2)电源的负极为_______(填“A”或“B”)。
(3)电解结束后,与电解前相比,阴极室溶液的pH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若从装置中共收集到13.44L气体(标准状况),则可除去的尿素的质量为_______g(忽略气体的溶解)。
Ⅲ.下图是在金属锌板上贴上一张用某溶液浸湿的滤纸。
(5)若用硫酸钠和酚酞的混合溶液浸湿滤纸,用导线将a、b直接相连,则滤纸出现_______色,c位置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若用KI-淀粉溶液浸湿滤纸,用导线将a、b与Ⅱ中A、B电极相连,铅笔芯c点处出现蓝色,则b接的是_______(填“A”或“B”)电极。
26. I.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肼(N2H4)和强氧化剂液态H2O2。当把0.4mol液态肼和0.8molH2O2混合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0kJ的热量(相当于25℃、101kPa下测得的热量)。
(1)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又已知H2O(l)=H2O(g) △H=+44kJ·mol-1。则16g液态肼与液态H2O2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kJ。
(3)此反应用于火箭推进,除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_______。
Ⅱ.CO与NO在Rh催化剂上的氧化还原反应是控制汽车尾气对空气污染的关键反应。用Rh作催化剂时该反应的过程示意图如下:
(4)①过程I为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过程。过程Ⅱ生成的化学键有_______(填“极性键”“非极性键”或“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②已知过程I的焓变为akJ·mol-1,过程Ⅱ的焓变为bkJ·mol-1,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024级高一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分值:100分 时长:7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有:H1 Li7 C12 N14 O16 Ag108
一、选择题(1-15题每题2分;16-23题每题3分;共54分)
【1题答案】
【答案】B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C
【4题答案】
【答案】A
【5题答案】
【答案】A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A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D
【10题答案】
【答案】D
【11题答案】
【答案】C
【12题答案】
【答案】D
【13题答案】
【答案】A
【14题答案】
【答案】D
【15题答案】
【答案】C
【16题答案】
【答案】B
【17题答案】
【答案】C
【18题答案】
【答案】D
【19题答案】
【答案】B
【20题答案】
【答案】C
【21题答案】
【答案】B
【22题答案】
【答案】C
【23题答案】
【答案】CD
二、非选择题(共46分)
【24题答案】
【答案】(1) ①. -365 ②. D ③. FeO++CO=Fe++CO2 ④. 大于
(2) ①. 1 ②. 2 ③. 1.2×10-2 ④. 0.192 mol/(L·s)
【25题答案】
【答案】(1) ①. 装置②或装置③ ②.
(2)B (3)不变
(4)7.2 (5) ①. 红 ②. ③. A
【26题答案】
【答案】(1)
(2)
(3)产物为氮气和水是空气成分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4) ①. 吸热 ②. 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