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观察有方法》教案【浙教版】《心理健康》三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5课《观察有方法》教案【浙教版】《心理健康》三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课《观察有方法》教学设计
课题 观察有方法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心理健康 年级 三年级
学习目标 1.理解观察须具备目的性,掌握 “抓住特征、按序观察、全面细致、专注目标” 等基本方法。 2.能运用 “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等顺序观察事物,准确描述其主要特征,体验观察的实践过程,提升细节捕捉与逻辑分析能力。 3.主动观察的兴趣,培养 “细心、耐心、专注” 的观察品质;体会观察在探索世界、解决问题(如破案、科学发现)中的重要性,树立 “生活处处需观察” 的意识。
重点 掌握 “有目的观察、按顺序观察、抓特征观察、全面细致观察” 的核心方法,并能在具体活动中应用。
难点 1.将抽象的观察方法转化为具体行为(如按顺序数方块、围绕目的聚焦观察点),避免观察时遗漏信息或无序混乱。 2.理解观察与思考的关联性(如通过观察现象推导本质,如瓦特从壶盖跳动发现蒸汽原理),培养 “观察 — 思考 — 探究” 的思维习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天,唐朝破案高手董行成在街上看到一个人正鞭打驴子赶路。那人一手高高扬起鞭子狠狠抽打,一手却紧紧护着腰间的皮包。董行成立刻断定这人是盗贼。 同学们,董行成仅仅靠观察就识破了盗贼,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其实啊,他注意到了两个关键细节:一是那人鞭打驴子的动作特别凶狠,二是他对皮包的保护格外紧张。大家想想,哪有主人会这么狠心对待自己的牲口?又为什么要死死护住一个皮包呢? 这就说明 —— 观察是有方法的,只有细致观察才能发现藏在细节里的秘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观察有方法》,一起掌握这些能让我们变得更聪明的观察本领吧!出示课题。 欣赏故事、思考 。 通过欣赏故事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教学主题。
讲授新课 一、快乐测试请在你认为正确的答案上画“√”。1.我国国旗上的五角星是什么颜色的 A.红色 B.黄色2.电扇为你去暑送爽时,扇叶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旋转 A.顺时针 B.逆时针3.一本书的双数页是在书的左面还是右面呢 A.左面 B.右面学生认真回答。二、快乐暖身1.找一找找不同你能找出下面两幅图的多少不同之处 请你在图中圈出来。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回答。2.说一说请你与同学们讨论一下:怎样才能找到不同之处 ①明确观察目的,锁定对比范围先整体浏览两幅图片,确定主题场景(如人物活动、物品摆放等),明确 “找不同” 的核心是对比细节差异,避免被相似背景干扰。例如观察人物图片时,先聚焦人物数量、动作、服饰等大框架,再深入细节。②按顺序观察,避免遗漏空间顺序法:从左到右、从上到下逐行对比,像 “扫描” 一样不放过任何区域。比如先看图片左上角的物品,再依次向右移动,看完第一行后下移到第二行,确保每一处细节都被覆盖。特征分类法:将图片内容分类观察,如先对比人物(表情、动作、服饰颜色),再对比背景(物品数量、位置、颜色),最后对比细节(如是否有阴影、线条粗细等)。③聚焦细节特征,对比差异点抓变化明显的特征:先找颜色、形状、数量不同的地方。例如一幅图中苹果是红色,另一幅是绿色;某物体在左图中存在,右图中消失。关注动态或隐藏细节:若图片中有动作场景,注意人物姿势是否变化(如左手举高或放下);若有背景元素,检查是否有微小装饰(如纽扣、花纹)的增减。④巧用辅助工具或方法手指点读法:用手指逐区域指着图片对比,避免眼睛跳跃导致漏看。分块标记法:将图片想象成九宫格,逐格对比,在发现差异的地方轻轻做标记(如圈出不同点),方便后续整理。语言描述法:边观察边小声说出看到的内容,如 “左图中桌子上有 3 个杯子,右图只有 2 个”,通过语言强化视觉记忆,更容易发现差异。三、快乐舞台“小侦探训练营”过关游戏你想成为一名侦探吗 那么来参加“小侦探训练营”吧,让自己的观察力变得更敏锐!第一关:猜职业。她是一名医生_。她是一名教师。他是一名科技工作者。他是一名消防员。你是怎么观察的 (1)抓住特征:从服装上判断;(2)抓住重点:手中使用的器材。★观察方法:观察时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和重点。第二关:数方块。这里一共有(12 )个方块。我的观察方法是按一定的顺序观察。★观察方法:要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前到后、从远到近等。第三关:找错误。1.上图中的倒影有哪些错误 请你找出来。脸的颜色、手的位置和缺少头上饰品 2.你是怎么观察的 仔细、全面。★观察方法:观察要准确、全面、仔细。第四关:数马匹。我发现图中一共有(5)匹马。我的观察方法是注意力要集中o★观察方法:要始终围绕着自己的目的去观察,注意力要集中。●试一试请你和同学们一起观察周围的某个人、某件事或某件物品,然后说一说或写一写其主要特征,看谁观察得最仔细。(1)观察对象:教室窗台上的绿萝 ①观察方法:按从上到下、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观察特征描述: ②整体印象:绿萝像绿色的瀑布垂在白色窗台上,叶片层层叠叠,大约有 50 厘米长的藤蔓顺着花盆往下爬。 ③叶片特征:每片叶子都像爱心形状,边缘有细小的波浪纹,正面是深绿色,叶脉像网状分布,摸起来滑滑的;背面颜色稍浅,靠近叶柄的地方有一层薄薄的白霜。 ④茎的细节:茎是浅绿色的,比筷子细一些,每隔 5 厘米左右就会长出褐色的气根,有的气根扎进土壤里,有的悬空晃荡。 ⑤特殊发现:右下角有片叶子边缘发黄,上面还有三个被虫咬的小洞,洞的边缘呈褐色,像是被小剪刀剪过一样。 (2)观察对象:正在浇花的同学(李明) ①观察方法:抓住动作特征和表情变化观察特征描述: ②动作序列:李明左手端着蓝色喷壶,右手捏住喷头,手腕微微向内倾斜,水呈雾状洒在多肉叶片上;每喷 3 下就会蹲下来,把耳朵凑近花盆,好像在听植物喝水的声音。 ③表情细节:眉头微微皱着,眼睛盯着叶片上的水珠,嘴角向下抿着,当水珠顺着叶尖滴落时,他突然睁大眼睛,嘴角扬起一个小弧度,露出左边的小虎牙。 ④衣着特征:穿蓝白相间的校服,左袖口沾着一块泥土印,鞋带系成了两个不对称的蝴蝶结,右边的蝴蝶结比左边大一圈。 (3)观察对象:课桌上的文具盒 ①观察方法:按功能分区观察外部与内部特征描述: ②外部特征:长方体的紫色铁皮盒,盖子上印着宇航员图案 —— 宇航员左手举着红旗,右脚踩在黄色星球上,背景有三颗会反光的银色星星;盒子边角有磨损的痕迹,右下角掉了一小块漆,露出底下的灰色铁皮。 ③内部结构:打开盖子,左边是红色网格袋,里面插着两支削好的铅笔,笔尖都朝向右上方;右边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放着蓝色橡皮,橡皮一角被啃出了波浪形缺口;下层藏着半块水果糖,糖纸边缘卷成了小喇叭状。●练一练在日常生活中,你只要做个有心人,随时都能训练观察力。你可以这样做:首先,拿出一张纸,凭记忆把房间里的物品都列出来,如床、书架、灯、闹钟等。然后,走回房间,仔细观察一下,再将遗漏的物品列入清单,同时,记住这些物品。你还可以这样做:首先,回想一条你最熟悉的街道,将街边的商店按顺序列一份清单。然后,到实地核对你的清单。如果写得不完整,就补充完整,再记一遍。想一想你还能用什么方法来训练自己的观察力 (1)观察自然小世界①公园里的 “寻宝” 游戏:和爸爸妈妈去公园时,拿一张纸记录看到的植物(比如花瓣数量、树叶形状)、动物(小鸟羽毛的颜色、蚂蚁搬家的路线),回家后对比记录,看看有没有漏掉的细节。②天气观察员:每天放学记录天空的云(是像棉花糖还是波浪)、树叶的摆动(风大时树叶怎么摇),坚持一周后,说说天气变化的规律。(2)家庭生活中的 “细节挑战”①厨房大搜查:闭上眼睛,摸一摸厨房的蔬菜(土豆的粗糙、黄瓜的刺)、闻一闻调料(醋和酱油的味道有什么不同),再睁开眼看看猜得对不对。②家具 “找茬”:仔细看家里的沙发或书桌,记住上面的装饰(比如抱枕的花纹、桌上的笔筒),然后躲起来让家长改变一个小地方(比如换个抱枕、移动笔筒),回来后找出哪里变了。(3)校园里的 “观察小任务”①同学的小秘密:观察同桌的文具(铅笔盒上的图案、橡皮的形状),或者课间同学们的活动(有人踢毽子时怎么抬脚),然后用几句话描述出来,让其他同学猜你在观察谁。②教室物品 “点名”:下课前快速看一遍教室,记住黑板上的字、窗户边的绿植叶子数量,放学后凭记忆写下来,第二天核对有没有记错。(4)游戏中的观察力训练①拼图大挑战:找一幅简单的拼图,先观察整体图案,再分块记住颜色和形状(比如拼图里的树是绿色的,天空是蓝色的),拼的时候看看能不能又快又准。②“我说你画”:和同学互相出题 —— 比如你描述 “一个红色的杯子,上面有黄色的星星”,让同学画出来,再对比原图,看看哪里描述得不够清楚。(5)户外场景的 “顺序观察法”①街道 “扫描仪”:走在放学路上,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观察店铺(先看左边的蛋糕店,再看右边的书店),记住招牌的颜色和字,回家后用画画或文字记录下来,比一比谁记得更完整。②公交车上的 “故事家”:坐在公交车上,观察乘客的动作(有人在看书,有人在看窗外),想象他们要去哪里、做什么,用观察力编一个小故事。 四、快乐收获练就“火眼金睛”观察先要有目的,火眼金睛来扫描。还要认真又仔细,讲究顺序不乱套。多种感官齐调动,边观察来边思考。我们从小爱观察,探究世界不可少。1.祝贺你通过了“小侦探训练营”的考核!现在你知道观察时要注意哪些方面了吗 请你写下来。① 明确观察目的:先知道自己要观察什么(比如看蚂蚁搬家时,目的是找蚂蚁搬运食物的路线)。 ②按顺序观察:可以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看,比如数积木时按顺序数就不会漏。 ③认真又仔细:不放过小细节,比如观察树叶时注意边缘有没有锯齿。 ④调动多种感官:用眼睛看、用手摸、用鼻子闻(比如观察水果时看颜色、摸软硬、闻香味)。 ⑤边观察边思考:看到现象问为什么,比如看到水壶盖跳动,想想是不是水蒸气在推动。想一想2.观察能为你带来哪些帮助 ①学习上:上课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能明白科学原理;看书时观察插图细节,能更好地理解故事。 ②生活中:观察天气变化,知道出门要不要带伞;观察妈妈做饭步骤,能学会帮厨小技能。 ③解决问题:东西找不到时,观察房间角落能更快发现;和同学闹矛盾时,观察对方表情能明白他的心情。 ④发现乐趣:观察花园里的蜗牛爬动,发现它留下的黏液痕迹;观察夜空星星,找到不同的星座形状,感受世界的奇妙。五、快乐阅读会观察的瓦特在瓦特的故乡格林诺克镇上,人们都是通过生火来烧水、做饭。对这种司空见惯的事,小瓦特却留了心。一天,他在厨房里看祖母做饭。灶上烧着一壶开水,开水在沸腾,壶盖发出“啪啪啪”的响声,还不停地往上跳动。瓦特观察了好久,感到很奇怪,猜不透这是什么缘故,就问祖母:“是什么使壶盖跳起来的呢 ”祖母回答说:“水开了,自然就这样了。”但瓦特没有感到满足,又追问:“为什么水开了壶盖就跳动 是有什么东西推动它吗 ”祖母却没有回答他。连续几天,每当祖母做饭时,瓦特就蹲在火炉旁细心观察着。起初,壶盖很安静。隔了一会儿,水要开了,壶盖就发出“哗哗”的响声。很快,壶里的水蒸气冒出来,推动壶盖跳动了。水蒸气不住地往上冒,壶盖也不停地跳动着。瓦特非常兴奋,几乎叫出声来,他把壶盖揭开再盖上,盖上又揭开,反复验证。他还把杯子挡在水蒸气喷出的地方。最终,瓦特弄清楚了,是水蒸气推动壶盖跳动,这水蒸气的力量还真不小呢!(选自杨晶《发明家的故事》,有改动)1.瓦特的观察方法中,哪些地方体现了 “边观察边思考”? ①看到壶盖跳动时猜想 “有什么东西推动它”;②通过揭开、盖上壶盖验证自己的猜想;③用杯子挡水蒸气,观察力量来源,这些都是思考后的行动。 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观察时需要具备什么品质? 需要有好奇心(对常见现象留点心)、耐心(连续几天观察)、探究精神(反复追问和验证),还要像瓦特一样边观察边动手实践。 六、拓展延伸1. 观察桌上的苹果时,除了用眼睛看,还可以用哪些感官? 用手摸苹果的光滑程度,用鼻子闻苹果的香味,用嘴巴尝苹果的味道(如果允许的话)。 2.瓦特观察壶盖跳动时,做了哪些 “验证” 的事情?他反复揭开、盖上壶盖,还把杯子挡在水蒸气喷出的地方,看水蒸气能不能推动杯子。 如果要观察蚂蚁搬家,应该先确定什么 “观察目的”?先确定想知道蚂蚁搬家的路线、搬运的食物种类,还是蚂蚁之间怎样合作(任选其一即可)。 找两幅图的不同时,怎样避免遗漏? 可以用手指着图片从左到右逐行看,或者把图片分成几个小块,一块一块对比。比较两块不同的石头,除了大小和形状,还可以观察哪些方面?请写出两种方法。①用指甲划石头表面,看是否容易留下痕迹,判断软硬程度;②把石头放入水中,观察是否会冒泡或吸水,了解石头的吸水性。 测一测找一找,说一说猜一猜,试一试,练一练,想一想写一写读一读知识拓展 引导学生反思日常观察的细致程度,以 “判断正误” 的形式激发其对观察方法的重视,为后续学习 “有目的、按顺序、多感官观察” 等方法做认知铺垫,让学生直观体会 “观察需讲究方法” 的重要性。通过 “找不同” 实践活动与讨论,引导学生直观感受观察需 细致入微、有序对比,并在交流中自主总结观察策略(如从整体到局部、按区域逐次比对),初步培养 观察专注力与方法归纳能力。通过 “小侦探训练营” 情境化游戏,分关卡渗透 “抓特征、按顺序、全面观察、聚焦目的” 等核心方法,让学生在任务实践中内化观察策略,并通过 “试一试”“练一练” 环节引导其将方法迁移至生活场景,培养观察习惯与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儿歌形式提炼观察核心要点(目的、顺序、多感官、思考),引导学生梳理总结观察方法,以 “写下来” 的任务强化知识内化,借 “想一想” 激发对观察价值的深层认知,实现从方法掌握到思维迁移的能力提升。通过瓦特观察水壶的科学故事,直观诠释 “观察需持久专注、主动质疑、反复验证” 的探究精神,引导学生理解观察不仅是 “看”,更要结合思考与实践,为其建立 “观察 — 提问 — 验证” 的科学认知模式做范例铺垫。 通过知识的拓展,引导学生将观察方法(多感官运用、有序对比、目的导向、验证探究)转化为可操作的行为步骤,培养其在具体情境中迁移应用观察策略的能力。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董行成判断盗贼的依据不包括( )A. 盗贼鞭打驴子的动作凶狠B. 驴子看到盗贼会主动亲近C. 盗贼神色慌张且紧护皮包D. 主人通常会爱护自己的牲口训练观察力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凭记忆列房间物品清单再核对B. 观察街道商店时不按顺序记录用玻璃片验证热水杯口 “白气”D. 观察种子发芽时记录外形变化瓦特观察水壶时,发现推动壶盖跳动的是( )A. 沸腾的开水B. 壶内的空气C. 冒出的水蒸气D. 加热的火焰二、填空题 1.观察时要按一定顺序,如从上到下、________、从前到后、从远到近等。 2.董行成通过观察盗贼鞭打驴子的行为,判断那驴子________(填 “是” 或 “不是”)他自己的。3.“小侦探训练营” 中,数方块的观察方法是________,数马匹的关键是要围绕________去观察。 三、判断正误题 1.观察蚂蚁搬家时大声说话,不会影响蚂蚁的行为。( ) 2.观察物体时,只需用眼睛看,不需要调动其他感官。( )3.书的双数页通常在书的左面。( )4.瓦特通过反复观察和验证,才弄清楚水蒸气推动壶盖的原理。( ) 想一想,做一做 帮助学生及时巩固知识与技能。
课堂小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知道了观察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如董行成通过鞭打驴子的行为判断盗贼),还学会了按顺序观察的方法(如从上到下数方块),更懂得了调动多种感官并围绕目的观察的重要性(像瓦特用眼睛看、动手验证水蒸气推动壶盖)。 总结回顾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概括。
板书 观察有方法 快乐测试找不同“小侦查训练营”过关游戏练就“火眼金睛”阅读:《会观察的瓦特》 知识拓展 观看板书 回顾已讲知识点,观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